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41|回复: 0

[贵州] 2022年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21:02
  • 签到天数: 73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661
    发表于 2022-6-28 18: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4日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赵庆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区政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从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转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开启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升级为“中国凉都·康养水城”的新篇章。

    202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45.42亿元,同比增长7.7%;财政总收入完成25.18亿元,同比增长12.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到43.35亿元、192.31亿元、109.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1%、8.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5076元、12512元,分别同比增长8.6%、11%。

    一年来,我们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做到巩固成果力度不减,乡村振兴有序推进。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我们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开展“六访”,健全防贫动态监测体系,持续巩固“3+1”保障,整合3250万元资金实施农村饮水进户管网安装工程,农村用水方便程度不断提升。9.37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产业利益联结分红2676.49万元,全区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力做好易扶搬迁“后半篇文章”。颁发了1.46万套安置房不动产登记证,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优化安置点教育资源配置,1.9万名搬迁学生实现就近入学,今年217名搬迁户的子女圆梦大学。基本医疗服务累计诊疗14.8万次。广场舞展演等各类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安置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东西部协作深入推进。巩固大连,拓展中山,强化所有扶贫项目的跟踪问效。引进中山思源鑫、广东俊瑞等7家企业,投入资金1.25亿元发展小家电、小五金、特色生态等产业。“凉都三宝”、食用菌等农特产品全面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销售额达到1.23亿元。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依托水城各具特色的村居发展基础,建设产业型、工矿型、文旅型、生态型、康养型“五型”村居,打造了蟠龙滥窖田等乡村振兴示范试点。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完成2245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更具实效,乡风民风更加和谐。经过一年的努力,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水城大地徐徐展开!

    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四化”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稳中向好。我们坚持质量效益优先,把抓项目、抓招商、抓投资、抓人才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引进培育各类人才180名,有力推进“四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四个十”项目有序推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15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煤炭产业再创佳绩。复工复产9个煤矿,完成格目底东井、凉水沟等5家煤矿兼并重组,预计释放产能390万吨。发耳煤业、腾庆煤业等34家煤矿正常生产建设,电煤保供任务全面完成。煤炭调运量预计完成1608万吨,同比增长16%,煤炭产值预计达180亿元,同比增长80%。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建成老鹰山等3处瓦斯发电站,全区20处瓦斯发电站预计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达9200万元。卓阳10万千瓦光伏电站如期开工。全年各类发电量预计完成140.2亿度。平台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水城经开区铝及铝精深加工集群加速发展,初步建成了西南地区铝材基地。双元、安润吉等5家企业入选2021年贵州百强企业,十九度、莹月帆被省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铝产值预计达90亿元以上。国有企业逐步实现实体化转型,能投集团营业总收入预计达20亿元。旗力新能源200万吨冶金焦和双元铝业二期技改前期工作顺利开展。经开区工业产值预计达170亿元。发耳特色工业园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日产1200吨粉煤灰生产线、隆东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顺利投产,发耳杨梅天然气综合利用等项目持续推进,发耳园区工业产值达83亿元。二是城镇建设推进有力。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国有建设用地6440亩,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拓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6%。城镇居住品质不断提升。坚持“改、管、运”一体化推进,塔山、朝阳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预计春节前实现3000户分房。观音山、老鹰山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地企联动,融入了“三线”历史文化,提升了矿区居住品质。完成了金山北巷、朝阳三巷等10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三改”改出了群众的期盼,改出了群众的满意。城镇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完成150公里县乡公路提级改造。建成305个5G基站和5个智慧安防小区,市十九中等4所学校实现集中供暖。下大力开展双水河治理,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双水河“城市绣带”沿岸建成6公里绿色健身步道,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78亿元,增速9.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在高标准管护现有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建成7000亩猕猴桃“吨产园”,水城猕猴桃成功申报全国绿色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3.5万亩刺梨“千斤园”,贵州初好荣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成4000亩茶叶“万元田”,水城春茶入选2021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生态畜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品销售开拓新路。贵州初好与市场端深度合作,预计销售额达1.5亿元。水城贵盐农特产品奖销平台实现带货1600万元。抖音、快手平台直播带货异军突起,扶贫“832”平台发挥效能,农产品线上销售额预计达8000万元。粮食安全持续保障。新增补充耕地272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播种粮食90.64万亩,粮食产量达18.31万吨,完成粮食储备9125吨,筑起了粮食安全的牢固防线。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全面完成大棚房排查整治,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四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聚焦发挥特色优势,注重市场化运作,全力盘活资源资产,持续优化景区服务,全区旅游经济呈现快速恢复性增长。资源资产有效盘活。聚焦野玉海、半方塘、百车河等景区资源资产,引进世界500强上海复星旅文集团、广东中山票游行公司等6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景区运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全年新增169家涉旅市场主体。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城烙锅”“茨冲鸡火锅”、猕猴桃小镇等8个文旅业态提升项目有序推进,水城羊肉粉线上销售预计突破3000万元,“中国凉都·水城之夜”和农民画产业孵化基地落地双水城区,水城再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旅游品牌持续创建。龙场茶叶小镇、初好刺梨产业基地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海坪彝族风情街获评全省第一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倮么村创建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哈青村、海坪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五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围绕“四化”引进项目120个,优强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招商工作亮点频现。抢抓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机遇,强化驻粤招商,引进佛山贵芯年产30万台电暖炉项目,有力助推水城“火炉小镇”的打造。佛山南海德远入驻将填补水城工业出口贸易的空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立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后续跟踪服务质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所有事项全程网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800余家,同比增长14.8%。积极向上争资。把稳投资作为破解经济下行的关键举措,今年共争取到28个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获得资金2.17亿元。老旧小区、棚户区等8个专项债项目争取到资金3.82亿元。水城铝产业综合技改、年产12万吨刺梨深加工、猕猴桃果园综合体等3个项目获投基金4.4亿元。全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占比达48.8%,民间投资占比达30%。经过一年的努力,水城区“四轮驱动”跑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一年来,我们绵绵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康养水城底色更浓。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压实河长制责任,国控及省控断面全面达标,中心城区和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经过重拳整治,万全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过去的“煤炭水”变成了今天水清岸净的“清水河”。建成投运木桥和9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4.6%。建成医废处置中心,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理率达100%。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环保执法取得实效。以最强的措施、最严的执法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对32家违法企业处罚金554.6万元,行政拘留6人,形成了环保治理的高压态势和强大震慑。从严管理“两高”项目,督促企业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绿色成效更加突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发展林下经济达36万亩。深入实施绿色攻坚行动,森林管护面积达170.92万亩。经过一年的努力,绿色成为水城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以抓铁有痕的行动,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紧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双控”体系加快构建,“三张清单”逐步完善,排查煤矿安全、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事故隐患1.75万条,整改率达100%。新建都格、陡箐等4个应急救援站,应急救援、森林防火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区六小被评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我区高质量发展安全指数绩效测评在全省一类地区排名第一。加大地灾防治力度。完善“防、避、治”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三个叫应”“三个紧急撤离”工作要求,对30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321处风险斜坡进行常态化监测,完成营盘、阿戛、都格、发耳4个地灾防治工程建设,112户471名受灾受胁群众搬进城市新家园。成功避让阿戛镇中心组、鸡场镇周家坡组、果布戛乡新寨组等地质灾害,有效避免了75户309人的伤亡和约5900万元的财产损失。守牢债务风险底线。我们树牢全区上下一盘棋思想,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区债务专班,统筹全区资源、盘活全区资产,挑灯夜战,负重前行,攻坚克难,一仗接着一仗打,全年预计完成“投转固”53亿元、清欠3860万元,有力增强债务诚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夯实疫情防控屏障。全面唤醒常态化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坚持“外防输入”,对1.34万名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开展“四位一体”排查,严格落实“常态防控”“人物环境同防”。投入防疫资金2200万元,开展新冠核酸检测6.9万份,百分之百按要求完成疫苗接种,“零疑似”“零感染”战果持续巩固。深化社会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侦破九类涉恶案件23起。重拳出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成功劝返滞留缅北涉诈高危人员425人。扎实开展禁毒大扫除,批准逮捕毒品犯罪54人。坚持把民意导向作为出发点,首创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雪亮工程”2270个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基层综治中心平台,校园视频监控、“一键报警”实现全覆盖。创新“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基本建成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群防群治能力显著提高。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区高质量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彰显!

    一年来,我们尽力而为,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痛点、难点、堵点,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全区人民。就业创业稳中有进。全力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57万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2万人,稳定省外务工10.47万人、省内务工20.45万人。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创业政策,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1.52万人,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51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资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6%。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科上线率达55.05%,分别高于省市4.83%、5.97%。持续推进“双减”工作,注销校外培训机构10家。累计投入1.51亿元,改善了9.52万名农村学生营养餐,资助了5.49万名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就读。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增加学位2385个。区职校荣获贵州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校称号。市十九中学、比德中学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水城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医疗保障基础更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有序开展,58.61万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慢性病、传染病得到有效管控,疫苗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高度重视幼儿健康,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6.53万人。区人民医院经开区分院建成投用,中医院将在春节前开诊运营,全区人民看病就医渠道有效拓宽。水城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社会服务更有温度。社会保险扩面提质,覆盖率同比增长2.82%。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累计发放各类困难群体保障资金3.03亿元、特殊群体保障资金1600万元。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爱服务救助保护体系,有效保障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整合全区养老服务资源建成3个区域中心敬老院,野玉海、百车河荣获全省健康养老小镇称号。水城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区。经过一年的努力,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水城人民的生活持续向好!

    各位代表!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按照既定目标全部完成,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统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会、科协、文艺、工商联、民族、宗教、侨务、红十字、人防、档案、史志、保密、气象等事业长足发展。区属15家国有企业全力投入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实体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执行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决议,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府系统依法行政理念得到切实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在艰难中前行,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这得益于中央、省、市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省、市驻区单位,向全区各条战线上辛勤奋斗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水城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二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社会治理等工作任务艰巨。三是“四化”建设,尤其是工业在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上还有差距。四是政府债务负担较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三保”压力大。五是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疫情防控等领域的风险依然存在。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在攻坚克难中取得新进步。

    二、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区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加油干,奋起直追不畏难,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笃定前行,就能将康养水城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和市委“一二三四五”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经济发展更加强劲、质量效益更加突显、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党风政风更加清正,奋力谱写“中国凉都·康养水城”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抢抓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民生为本、环境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质量和速度统一起来、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发展和安全统筹起来,将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引擎、新型城镇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农业现代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全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

    各位代表!“生态水城”是过程,“康养水城”是目的。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聚焦打造“两地三区”,拿出一批硬举措、发展一批好产业、建成一批大项目、营造一个好环境、塑造一支好队伍,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奋力推进“中国凉都·康养水城”高质量建设、高品质发展,让水城人民生活有奔头、事业有激情、发展有方向。

    奋战五年,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4亿元,年均增长9%,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8%、10%、7.8%,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左右,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奋战五年,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基础、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煤矿智能化机械化改造深入推进,煤炭综合利用更加清洁高效,铝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强劲的产业链,玄武岩纤维新材料、锰锂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汽车产业园、食品加工园、石材产业园,山地生态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富民型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奋战五年,绿色康养水平显著提升。加强两江上游地区康养水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改造林分、林相,全区森林不断提质增效,稳定现有森林覆盖率,增加活立木蓄积量,城市绿地率达35%以上,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35万亩以上,“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建成自然景观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山地运动休闲区、高端养生住宅区、特色美食品味区、老年群体疗养区、少儿群体游乐区等“七区融合”的康养产业基地,形成江上养眼、岸上养胃、林中养肺、山上养神、园中养老的立体康养产业体系。

    奋战五年,文旅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红色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等不断传承发展,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培育推广融合多种文化元素为一体的康养文化,做优做精康养文化业态,提炼制定康养文化产业标准体系,规范全区康养文化产业市场,促进文商旅一体化发展,发挥“软”文化“硬”支撑的作用。

    奋战五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以上,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全市平均水平78.1岁,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一体推进双水片区、水城经开区主次路网建设,乡村振兴分级分类全面推进,打造各具特色的“五型”村居示范样板,发耳、玉舍、蟠龙、陡箐成为六盘水市民休闲、度假、康养卫星城镇,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水城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推进。

    三、2022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好全区各项工作意义重大。2022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遵循发展规律跳起来拼,坚定发展目标跑起来赶,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区域经济进入全省一类县区第一方阵。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7.4%、9.1%、9.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左右。

    2022年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投资占比达51%左右,民间投资占比达3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左右,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达1.2%,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以及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水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凝聚了水城人民的艰辛和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拼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巩固拓展衔接乡村振兴是作为国家重点帮扶县的水城必须回答好的历史课题,也是这一代水城人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水城要高质量发展,乡村必振兴。我们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奋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围绕“三落实一巩固”,深入开展“六访”联系服务群众,做好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运用好“民生保”等系列防返贫措施不断强化帮扶力度。持续巩固拓展产业和就业扶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加大“3+1”保障成果的巩固力度,重点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大排查,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持续推动易扶搬迁“五个体系”建设,巩固“两个社区”创建成效。持续巩固拓展好东西部协作成果,依托优势产业和东部桥梁,引进企业10家以上,实现投资3.6亿元以上。抢抓东西部协作消费机遇,促进农特产品在东部市场销售额达1.3亿元以上。统筹推进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成果,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努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二是示范引领促进乡村振兴。计划投入乡村振兴资金4.2亿元实施项目50个以上,持续推进乡村振兴1个省级示范点和9个市级示范点建设,形成城乡规划有精度、开发利用有尺度、基础保障有力度、融合发展有速度、治理水平有高度、形象面貌有靓度、文化底蕴有深度、公众参与有制度的城乡发展格局。组织实施勺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推进观音山、阿娄等5个“五型”村居创建,充分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推广营盘乡风文明诚信积分治理和乡村振兴员好做法。大力推进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整治1500个农村卫生厕所,健全用好村规民约,强化乡风文明建设。

    (二)持续主攻“四化”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念好“煤电铝”三字经,做足特色优势资源精深加工,不断推动工业大突破。力争工业总产值达56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以上,完成工业投资160亿元以上。统筹安全、环保和市场,做大能源产业。持续推进煤炭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智能化采煤工作,建成安全高效示范井13个,重点推进发耳二矿一期、陈家沟煤矿等5个煤矿建设,完成营脚沟煤矿、大坪煤矿复工复产,释放产能330万吨以上,正常生产煤矿达36个以上,完成煤炭产品调运量1800万吨以上。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力争水城区煤炭清洁化仓储物流产业园建成投运。做好“煤电气”保供,打造煤电联营新业态。新建河坝等4座瓦斯发电站,新增卓阳光伏和猴场农业光伏并网发电,积极推进董地1×1000MW超超临界智慧示范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黄草坝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动蟠龙野龙拢、以朵梁子上、龙场岩头寨等3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全区发电量达142亿度以上。依托创新、环境和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狠抓铝产业精深加工,持续打造西南地区铝材基地,建成省级铝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持续推进铝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全力引进铝精深加工终端产品项目,加快推动双元铝业综合技术改造、高岭铝业铝型材、叁合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项目建设,力争铝产业产值达110亿元。狠抓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旗力焦化200万吨冶金焦、海螺日产4000吨新型节能环保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发耳电厂固废循环利用项目完成建设。聚焦产业、集群和效益,做大做强园区。将园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强化配套协作,畅通产业循环,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大玄武岩新材料的产品研发,推广电解锰清洁生产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水城经开区和发耳园区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90亿元和95亿元以上。抢抓国家电力市场改革新机遇,大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推进贵州西部陆海综合物流港、工业污水处理厂、园区供水工程项目建设,补齐物流、环保、用水用电用气等配套设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将社会事务从园区剥离出来,让园区聚焦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主责主业。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和标准厂房利用效率,力争在园区存量土地盘活、实现标准化厂房“腾笼换鸟”上取得新突破,确保水城经开区、发耳园区土地产出率达300万元/亩以上。二是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聚焦“五个大提升”,奋力实现“幸福六盘水·美丽东城区”美好愿景。持续优化城市规划,根据区域功能特色,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积极推进美丽东城区科技、游乐、康养“三园”规划建设,打造集康养、科普、游乐、商住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着力打造生态住宅区、休闲游乐区、康养医疗区、文化科普区、商业购物区、特色餐饮体验区,与水城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城互动,做大做强双水中心城区,协同六盘水高新区,实现联动发展。持续推进城市建设,聚焦“三改”和“六网会战”,全力推进金竹林等3个棚户区改造,完成汇麒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提升工程,以及32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持续推进恒维生态城、麒龙公园里等12个商住小区建设,提升城市居住品质。聚焦城市公共服务,改造智能停车位2000个,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60个以上,新建供气管网5公里、燃气管道5公里,新增供暖面积5万平方米。完成东部城区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打通双水河下游的“城市绣带”二期健身步道,启动乌蒙大道西段和明硐环线建设。年内力争完成5条123.97公里国省道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把社区治理作为城镇治理的基本单元,做实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一体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综治、法制小区创建、社区志愿服务等工作,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推进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建成示范智慧安防小区10个,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三是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持续推进粮食安全生产,依托乡村特色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大发展。提质增效巩固现有产业。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新增补充耕地3000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施米箩灌区、通仲河和巴郎河河道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水城优质种质资源圃。全力推进“凉都三宝”产业发展,实现猕猴桃产量3.8万吨,产值8.4亿元,建成1.4万亩“吨产园”。实现刺梨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建成2万亩“千斤园”。生产干茶150吨,产值1.5亿元,建成0.4万亩“万元田”。持续推进食用菌、蔬菜、烤烟、生态畜牧等产业的循环发展,稳定烤烟7万亩左右,建成蔬菜基地1万亩,食用菌产值达2亿元以上。加快生猪、牛羊、家禽等特色养殖业满栏饲养,实现养殖业总产值5亿元以上。积极开展“返租倒包”示范试点推广,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品牌培育和精深加工。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要求,加大古树茶和早春茶开发利用,持续巩固“弥你红”“水城春”“初好”品牌效益,加大对农业产品的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申报。打造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技术示范县。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3%以上。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加快“交邮融合+”发展,用好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创新直播带货、网店销售等方式全面发展电商体系,积极占领本地市场、拓展省内市场、畅通省外市场,突破国际市场,推动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力争农特产品网络经营主体达67家以上,线上销售额1.1亿元以上。四是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化。聚焦“两个提升”,以“四大行动”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水城旅游特色优势,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大提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继续推进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引进涉旅优强企业1家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涉旅企业2家以上,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专精特新中小文旅企业,不断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大力提升旅游业态。围绕“南国冰雪城·贵州六盘水”冰雪运动品牌及清凉气候优势,积极发展玉舍冰雪休闲、百车河温泉养生、野玉海山地旅游、北盘江峡谷体验等旅游产业。创建“中国凉都水城春茶叶公园”,精品提升玉舍爱必侬度假公园,实现野玉海景区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以上。推进百车河康养基地项目。加快“水城羊汤锅”“水城烙锅”“水城茨冲鸡火锅”“水城羊肉粉”“水城农民画”等地方特色农旅文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积极开展文化广场周活动,持续释放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聚焦“中国凉都·水城之夜”项目,发展涵盖购物、娱乐、特色小吃等多种业态的商业文化街区,丰富夜间消费场景,让流光溢彩的水城愈夜愈精彩。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旅游管理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享受称心满意的水城之旅。大力提升旅游资产效益。加快推进旅游项目“投转固”,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引进优强企业参与景区建设经营,启动百车河温泉一期、二期及文旅集散中心等项目盘活工作。

    (三)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稳投资促发展。我们将致力把水城打造成“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魅力发射“磁场”、要素聚集“洼地”、企业发展“沃土”,让“康养水城”成为投资创业的宝地。一是围绕产业谋招商。全面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四化”、资源禀赋、康养产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谋划招商引资项目200个以上。二是全员行动抓招商。加强招商引资考核结果在目标管理考核中的运用,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带头招商、首位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驻点招商、央企和民企招商、以商招商、对口协作招商,积极引导在外经商人士返乡创业,确保引进优强企业40家以上,新增项目到位资金165亿元以上。三是优化环境促招商。持续打造“贵人服务”水城品牌,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深化“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推进“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不断降低企业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用好政府政策性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000户以上,增幅15%以上。四是扎实做好争资争项。牢固树立“以项目为王”理念,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资金、“4+1”基金等支持,吸引更多民营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高质量建设,扩大区内有效投资,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风险斗争本领,突出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双控”和应急网格化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煤矿、地质灾害、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阿戛、营盘等6个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成猴场乡等6个应急物资储备库。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用转型推进发展,用发展推进化债,树立还债“填窟窿”也是政绩的观念,坚决不允许“新官不理旧账”,围绕“筹钱、清欠、转固、变现”四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化债主体责任,严格控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千方百计降低债务率。加强煤焦税费服务管理,促进税收增长。继续夯实债务专班力量,盯住每一个项目、盯紧每一笔资金,守牢债务风险底线。三是防范疫情风险。保持常态化管理,坚持“外防输入”,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强化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和物流包裹的排查管控,加强重点场所和人员管控。加强流调队伍建设,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强化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坚决守住“零疑似”“零感染”的不易战果。四是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积极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助力平安水城建设。开展“我爱家乡·我为水城·我在行动”创建活动,开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技治“五治融合”新局面。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力度,常态化开展教育整顿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禁毒“三年大扫除”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扎实做好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全力维护全区社会大局稳定,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持续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让水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一是加强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压实河长制、林长制责任,守牢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空间管控边界的底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完成国储林项目建设4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55%以上。二是强化污染治理。坚决落实“能耗双控”措施,不断降低能源消费增量和万元GDP能耗。深入实施十大污染源和十大行业环境治理工程,从严查处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违法行为。坚决打赢“五大战役”,持续开展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汽车尾气排放整治工作,确保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固体废物监管处置,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持续强化农村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三是推进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发展林下经济37万亩。提高碳汇交易能力,探索开发碳汇林20万亩。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

    (六)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和活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前行。一是推动国企改革。完成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围绕“实体、市场、效益”持续转型,推动国有资产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改革者、淘汰观望者,实现国有企业有担当、有作为、有效益。二是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健全完善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向边远山区合理流动,让边远山区的孩子就近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分级诊疗,提升乡村、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持续支持公职人员到农村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推动发展要素向农村集聚,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力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三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开放视野,发扬“五湖四海,开放包容”的“三线”精神,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工程,创新务实推进“四新”“四化”、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建立,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和人才近悦远来。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力争外贸进出口额达6000万元以上。

    (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六稳”“六保”,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一是强化就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深入推进全员技能培训,完成高新技能提升培训2000人以上,扎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稳岗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易扶搬迁劳动力、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稳定就业30万人以上。二是强化教育保障。围绕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核心指标,抢抓全省实施“七大工程”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1+6”攻坚工程。启动明硐幼儿园等7个教育项目建设改造,新增市七中等集中供暖学校4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扩大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区职校办学条件,启动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工作。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强校计划,培育优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20所以上,区七幼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启动市八中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市二十三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评。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控辍保学常态化动态清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营养餐实现提质升级。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2%、98.5%、92%。三是强化卫生健康保障。以人均预期寿命为核心目标,以全省实施“7个专项行动”为契机,全力提升整体卫生健康水平。积极推行群众健康档案大数据管理。全面推动“三孩”政策落地落实。全力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加快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康养为中心”转变。启动乡镇中心卫生院能力提升改造。力争区第二人民医院、区儿童医院建成投运,创建省级优质示范中医馆3个。建设乡镇发热诊室22个,力争实现全区普通发热病人就地诊治全覆盖。四是强化公共文体服务。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探索运用市场化方式办好“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布依六月六”“白族文化节”等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建设,让书香气息在干部群众身上愈加浓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有效彰显。五是强化基本社会保障。全面建设覆盖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作用,保持民政兜底政策的稳定性,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强化对残疾人、留守儿童、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提质改造农村5个敬老院。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六是抓好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意识形态、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保密等工作,全力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艺、残联、侨联、计生协会、红十字会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区人民政府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提高站位“正确干”,践行宗旨“为民干”,实事求是“科学干”,迎难而上“担当干”,提高本领“创新干”,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强化政治建设。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接受区委领导,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不忘初心,忠诚于党。

    (二)坚持强化法治建设。扎实抓好“八五普法”工作,积极推动“两降一升”。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纪律监督、群众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以及审计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全力支持法、检两院依法办案。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做好政务舆情回应,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依法治区,建设法治政府。

    (三)坚持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者担当、勇于负责者负责。把执行力作为政府的生命力,继续推进政府效能提升,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委确定的重点工作,一门心思抓落实、促发展,靠作风取胜、靠实干立身、靠实绩说话。

    (四)坚持强化廉政建设。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切不必要支出,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采购、公共资源的监督管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坚决杜绝无效、低效投资和“形象工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实干谱写精彩华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坚强领导下,担负新的使命,迈向新的征程,奋力推动幸福六盘水康养新水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