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69|回复: 0

[四川] 2022年理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9:21
  • 签到天数: 703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611
    发表于 2022-6-23 1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理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9日在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理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 杜文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回顾过去五年:初心如磐 砥砺奋进


    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脱贫攻坚与全面奔康的“双重任务”、生态建设与加快发展的“叠加压力”、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的“交织挑战”,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政治“三力”、把准发展“三新”,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实干苦干、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理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县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末的23亿元增加到32亿元,突破3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5.2%,人均GDP突破7万元,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创历史新高。公共财政总收入由8.77亿元增加到14.05亿元,年均增长15%。特别是游客接待量从343.17万人次增加到613.58万人次,排名全州第三,年均增长12.32%,旅游总收入由30.68亿元增加到48.02亿元,年均增长10.45%。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第一方阵。

    过去五年,我县发展基础显著改观。以全域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比重从18.9%上升到60.7%,成为经济增长关键支撑。建筑业实现“零”突破,累计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网商数量位居全州第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金突破50亿元。汶马高速建成通车、农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4G信号全域覆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先后获评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过去五年,我县民生福祉持续增强。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全面小康取得历史性成就,贫困发生率由12.6%降至0。住户存款突破20亿元,达到20.3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8.02%。全国首个县级“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先行实验区”落地理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全民保”实现全域覆盖,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群众高品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过去五年,我县基层治理更加有效。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同行,成功创建全省藏区工作先进县、省级法治示范县、全国信访“三无”县,民族团结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健全风险隐患防控体系,未出现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连续40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工矿企业等领域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生产安全事故率逐年下降,社会大局安定祥和。

    即将过去的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预计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9亿元,增长7.5%。全年旅游收入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基本扭转了疫情以来旅游、消费增速放缓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320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15元,增长9.1%,分别是2016年末的1.44倍和1.59倍。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正式落成开班,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挂牌运行,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喜获2021中国品质休闲百佳县(市)殊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回顾五年来的不凡历程,全县上下始终保持发展定力,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办成了一批人民群众期盼的大事要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一、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抓转型、调结构、促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8.3:72.8:18.9调整为12.4:26.9:60.7,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先后成功创建A级旅游景区6个,毕棚沟获评全州唯一一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以米亚罗红叶景区、桃甘景区、毕棚沟景区、孟屯河谷景区为龙头的“一环四景”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具雏形。立足“五大核心业态”,建成“三大冰雪世界”,成功打造“三大精品赛事”,连年开展红叶温泉节、夬儒节等民俗节庆活动,高质量承办全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等重量级文旅活动,古尔沟温泉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桃坪镇、甘堡村入选省级乡村体验游重点村镇。科学布局旅游服务驿站,华美达等8家酒店荣获熊猫级标杆民宿酒店,浮云牧场、恭德岭庄园等特色民宿备受青睐,“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基本成型。

    绿色工业企稳向好。县城绿色产业园区、下孟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先后吸引顺达环保科技、水投砂石等10家企业入驻,年均产值达到6亿元,食品加工、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清洁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木尼电站即将建成投产,营林电站有序推进,全县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1.96万千瓦,年发电量48亿度。建成下孟水电消纳示范产业园,年均消纳富余电量10亿度。全面落实“一企一策、一企一案”,制定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11条措施,鼓励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改升级,长化宏光高氯酸钾产品全国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屯鑫等14家企业实现升规入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3亿元,年均增长2.6%。

    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围绕“一带两区两园”发展布局,建成两个万亩特色果蔬基地,年产特色果蔬12.2万吨,年产值达2.47亿元。依托川农大、清华大学等院校平台,建成50余个科技示范基地、新品种试验园,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升。全面推广“金融服务+生态农业”,率先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孵化专业合作社496家,培育国家级、省级合作社13家。深入实施农产品营销“三大工程”,建成伏虎罗汉崖、通吃小站等农特产品销售网点150余个。成功申报“三品一标”产品27个,大白菜、卡子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吉祥四宝”特色农产品畅销省内外,农产品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省农牧民增收先进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称号。

    市场主体活力凸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建筑、旅游等行业,57家建筑企业落户理县,各类市场主体突破3000户,注册资金由7.08亿元增加到56.3亿元,是2016年末的8倍。创新推出“农旅e贷”产品,为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发放贷款2.77亿元,孵化培育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限上入库企业29家。支持发展直播带货、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建成58个电商综合服务站,覆盖全县11个乡镇、70%以上行政村,孵化企业、个人网商282个,实现网络零售额15.5亿元,位居全州第一。

    二、坚持把投资引领作为第一动力,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来,我们聚力投资拉动,累计完成投资196.78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0余个,城乡建设实现质速双提。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序推进理小路、理黑路、薛孟路延伸段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56公里,全县等级公路里程达到682公里,“两轴三支一环线”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引进城乡农村客运有限公司、城市公交公司,建成乡村招呼站41个,所有行政村实现通达通畅通客运。改造升级配电线路830公里,规划实施绿色工业园区35kV变电站,完成木尼电站110kV电力外输通道建设。提升高效节水灌溉质效,配套灌溉渠系设施268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巩固提升安全饮水21处,累计解决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铺设各类光缆3098公里,建成4G基站484个,5G基站74个,5G覆盖率达到86.1%,网络通信服务更加优质。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编制新型城镇化、绿地建设等专项规划36个,实施杂谷脑自来水厂、县城第二垃圾处理厂、理县污水处理厂、县城特色文化街区、城镇美化亮化工程等公共设施项目32个,建成南山步道、兴隆村绿道、薛城红军纪念广场等一批特色公园广场、休闲绿地,启动枫丹白麓、第二办公区“四大”县域综合体以及营盘藏羌风情街建设,城镇化率达到42%,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4.68平方米。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藏区新居640户,建成208套公共租赁住房、干部周转房,老仓干休所等3个老旧小区完成提升改造。全域开展洁美理县、村庄清洁行动,县城污水处理率由70%提升至8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85%提升至100%,先后取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等名片。

    营商环境高效便捷。对标落实“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划转、下放行政许可事项168件。坚持“一枚印章管审批”,29个部门、251项行政审批事项、338项公共服务事项入驻政务中心,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提速60%以上。加强与浙江、遂宁以及省直机关、高等院校对口帮扶合作,首创“三方四地”飞地园区合作共赢模式,东阳、永康、遂宁—理县馆相继落成。持续拓宽遂理一家亲、西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累计签约项目24个,到位资金24.6亿元。红山康养、孟屯河谷等优质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总投资达到14.17亿元,外引内培成效显著。

    三、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增投入、解民需,民生支出达到12.3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6%,民生保障交出优秀答卷。

    脱贫成果全覆盖拓展。紧扣脱贫攻坚目标,精准实施“五个一批”“七大行动”“22个扶贫专项”,创新“2+9”扶贫模式,全县32个贫困村,1202户4361名贫困群众作为全州第一梯队于2018年高标准完成脱贫任务,率先退出贫困县序列,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成功承办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旅游扶贫、金融扶贫模式获得中央、省州高度肯定。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应急救助机制,动态消除16户46人不稳定户、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1687名脱贫群众实现稳岗就业。高质效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1.8亿元,成功申创乡村振兴省州示范乡村5个,荣获全州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社会保障全领域增强。全面实施“五险统征”,社保参保率达到98.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0%左右。弘扬尊老敬老爱老优良传统,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7个,在全州率先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持续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由460元/月、275元/月提高到590元/月、390元/月。深入推进“双创”工作,新增就业2365人,劳务转移输出41031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以内。高效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探索成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基金,兑付各类优抚优待金630万元,率先全州建成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1个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荣获全省十一届双拥先进县称号。

    社会事业全方位提升。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投入教育资金9亿元,完成蒲溪、木卡、营盘街等小学校点撤并,首创教育救助基金、县管校聘等模式,新改建校舍10.7万平方米,全县中高考升学率突破95%,1145名学生考上大学。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15个医院建立“院院结对”关系,县人民医院升格为“二甲”医院,县中藏医院、县妇计中心成功创建“二乙”医疗机构。强化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分级诊疗有序推进,义诊巡诊常态开展,全面消除克山病等地方性疾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6.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位居全州第一。全国首个省级古镇古村落数字博物馆开馆,数字影院、五人制足球场等文体场所免费开放,“六下乡”活动有声有色,文体事业乐民益民。

    生态环境全系统改善。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调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6.8万公顷,释放发展空间646平方公里。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新增人工造林1.35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39.2%增长到43.8%。严格执行“河(湖)长制”,系统推进水域岸线环境集中治理,整改、退出小水电41座,依法关停砂场12个,整治河道35公里,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标准及以上。实施“七大”治理工程,在全州率先启动岷江上游水生态治理试点,治理大中型地质灾害30个、排危除险80余处。建成全州首个县级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常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网格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坚持把稳定和谐作为第一责任,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县呈现出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社会大局安定团结。常态开展“爱国爱教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创建省州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82个,桃坪村、丘地村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已进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县序列,民族宗教和睦和顺。高质量完成“七五”普法,建立健全普法机构86个,聘请基层法律顾问16名。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信访“三率”达到100%,获评全省维护稳定先进县。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三反两防”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民禁毒战成果持续巩固,刑事立案数逐年下降,圆满完成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城关派出所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公共安全高效保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实施“三张清单”,加强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监管,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在全州率先推行巨灾保险,高质量修编“三防一安全”应急预案,组建专业、半专业救援力量17支,建成县乡救灾物资储备库7个。妥善处置“6•14”汛情、“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各类灾害170余次,通化龙胆沟避险案例在全省推广,薛城南沟泥石流避险获评全省十大成功避险案例,群众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障。

    执政能力显著增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等主题教育。统筹推进“四大改革”,精简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7个,撤并乡镇2个、行政村18个,组建国有参股公司4家。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制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330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319件,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

    此外,人民防空、外事台侨、科协、气象、史志、邮政、供销、红十字、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保护等事业健康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峥嵘岁月,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把党性修养立起来,才能谋求新发展。五年中,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位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保障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高质量发展航向不偏、蹄疾步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必须把新发展理念立起来,才能开创新局面。五年中,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准发展“三新”,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全力以赴育产业、抓投资、稳增长,集中精力办实事、破难题、解困局,以发展之举增进民生福祉,以治理之效破解民生难题,逐步开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必须把为民情怀立起来,才能实现新突破。五年中,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把人民作为执政的最大底气,以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作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评价尺度,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施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民生保障工程,以实际行动铸牢了党的执政根基,政府公信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必须把实干精神立起来,才能取得新业绩。五年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务实做事、用心干事作为政府工作的行为准则,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干部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最大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最终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知难而进、勇于作为,以实干展现新作为,用担当创造新业绩,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五年的风雨拼搏,五年的砥砺奋进,五年的宝贵经验,凝聚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饱含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这些发展和成绩,离不开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有效监督!离不开浙江、遂宁等地以及省委宣传部、西部战区医院等部门的倾力相助、携手扶持!离不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各人民团体,向现役军人、民兵预备役、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较小,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绿色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旅游业量小质弱,固定资产投资后续支撑不足,优质项目储备少、落地难。二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治理成本高、难度大,防灾减灾仍面临较大压力。三是民生事业短板依然明显,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住房、就业等保障水平不高。四是政府部门行政效能有待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不强,个别干部担当精神不足,法治意识、创新思维和落实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迎难而上、守正创新、狠抓落实,绝不辜负组织重托和人民期望。

    展望未来五年:继往开来 勇开新局   

    未来五年,是我们深入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攻坚突破期,是实现全域振兴的关键冲刺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纵深推进,全县发展的政策支撑更加有力。我们必须发挥优势、奋发有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县产业结构日渐合理、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更加凸显。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勇往直前,历经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减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的洗礼,全县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想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发展动力更加充足。可以说,我县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全域振兴的动能正在加速集聚、势能正在加快释放,未来五年全县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决锚定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廊两区三地四片五县”战略布局,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加快“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理县建设。

    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7%之间,人均GDP达9.1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56亿元、年均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45亿元、年均增长7%,旅游接待人次突破1000万,旅游业三产占比达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万余元、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余元、年均增长9%。

    主要任务是:坚决贯彻落实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一廊”引领,加快“两区”双创,深化“三地”共建,推动“四片”同优,促进“五县”提质,始终保持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全方位推动“十大工程”落地落实,高质量办好“30件大事”,奋力开启生态环境更美、发展质量更优、民生福祉更好、创新活力更足、文明程度更高、治理效能更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理县征程。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第一年,也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契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4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同比增长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增速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466元,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438元,同比增长9%。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绿色产业升级,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产业提质增效为目的,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深度参与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三次产业横向融合、良性互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打造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县样板。

    突出区位优势,做优全域旅游。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品质提升,启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古尔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桃甘景区5A创建工作。不断优化“一环四景”布局,提升国道317线、汶马高速最美景观大道,建成薛孟米路旅游环线。稳步推进毕棚沟、鹧鸪山、孟屯河谷等龙头景区提质增效,加快古尔沟温泉小镇二期、红山康养、上古天真等项目建设,打造天府旅游名县系列品牌2个,力争汶山大禹文化旅游景区晋升3A。深化“旅游+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类产业,办好民俗节庆活动、“三大精品赛事”,高效开展休溪羌寨、日波藏寨等传统村落保护。积极争取杨金莲老红军纪念馆项目,主动服务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阿坝段建设。充分利用天府旅游名县联盟平台优势,创新旅游品牌营销模式,扎实举办旅游服务技能精准培训,健全文旅行业信用体系,推动旅游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突出资源优势,做精现代农业。巩固提升“一带两区两园”建设质效,培育果蔬新品种30个,新建特色果蔬示范种植基地150亩,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落地园区,逐步构建“4+N”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高效推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力争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亩。加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管理,支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服务队发展壮大,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个。强化“三品一标”认证,依托“吉祥四宝”专有品牌,引领理县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农产品营销“三大工程”,启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工程,力争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不断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突出比较优势,做强绿色工业。依托下孟工业园区和县城绿色产业园区,加快中小微企业园区规划建设,做好闲置厂房、低效用地清理回收,示范打造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法依规推进米亚罗流域、三岔沟流域等电站开发。强化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务实合作,落实精准扶持电价、留州电量,增加电量上网指标。依托国有平台公司,规范运营理县砂石加工厂,力争理县新能源、氨纶包覆丝纺织等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指导福兴二期技改、长化宏光盐化工扩产达能,新增升规入统企业2家以上,落户建筑企业3家以上,实现建筑业产值8亿元。

    二、聚焦乡村振兴赋能,聚力辐射带动全域振兴

    坚持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统领,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建设,逐步实现城镇品质化、村寨美丽化,聚点成片、连片扩面,奋力推进“美丽理县•宜居乡村”建设。

    立足示范带动,建设美丽乡村。围绕东部羌文化体验和农旅融合示范片、南部产城相融和文旅融合示范片、西部红叶温泉冰雪和康旅融合示范片、北部新兴产业园和体旅融合示范片“四大片区”,完成县城、乡镇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强县域经济发展支点,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争创省州乡村振兴示范先进村镇4个,逐步形成“1+5+5+N”梯次带动的全域城镇发展体系。实施“三大”革命,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力争县城人行步道、乡村垃圾转运、自来水管网改造等项目竣工投用。全力加快枫丹白麓、第二办公区“四大”县域综合体、营盘藏羌风情街建设,提升改造米亚罗镇、朴头镇、桃坪镇市政基础设施,争创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立足基础先行,提升城乡品质。加快理黑路、薛米路等重点交通项目进度,全线贯通理小路邛崃山隧道,完成薛孟路延伸段A段路基主体工程,新建官田环线,启动蒲溪路、猛古路、薛米路(薛城至下孟段)等幸福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力争提升改造南沟路、休溪路,不断夯实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基础。稳步推进孟屯河、三岔沟防洪治理工程,计划治理河道15公里。新建5G基站75个,补点4G基站17个,实施电网升级改造14公里。完善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建成桃坪、米亚罗客运站点,打通人民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

    立足帮扶资源,助推产业振兴。主动对接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人才交流,持续推进致富带头人、创业指导等培训。深化与清华大学、浙江城乡规划设计院等院校合作,完善以乡村振兴孵化实训为主体的新型农民培训基地,高质效运营启迪之星理县孵化园。动员各方帮扶力量,开展乡村结对、村企结对,全面梳理盘活乡村资产,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涉藏地区政策优势,研究出台各类招商引资政策,利用乐清、遂宁等帮扶平台,强化项目招商和落地,建立健全项目推进调度机制,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三、聚焦生态环境治理,聚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扎实开展“六大行动”,坚决守护好理县的绿水青山、雪山冰川,努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让绿色生态成为发展永续福利。

    筑牢生态屏障,严守生态安全防线。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用地管控制度,科学划定全县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坚决落实“一河一策”河(湖)长制要求,常态开展生态流量监管,确保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及以上。稳步推进米亚罗自然保护区规划修编,合理划分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落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政策,加大园区企业等重点领域监管,强化“散乱污”企业和“两高”项目专项整治,持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筑牢生态环保安全防线。

    注重生态治理,严守绿色发展红线。完善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常态排查治理机制,实施河道疏浚、污水废水整治专项行动,启动米亚罗、朴头、薛城等建制镇污水管网改造。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科学治理古尔沟绕坝路、薛城南沟等重大地灾隐患。探索推进林长制,切实发挥生态公益性岗位作用,抓好封山育林、天然林管护,严厉打击滥砍滥伐、乱采乱挖等违法行为。常态化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较大森林草原火灾。建立健全“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有力有序推进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

    加强生态修复,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扎实开展“绿化全县”“峡谷添彩”行动,全面打响洁美家园战役,强化公共区域、房前屋后美化绿化。做好汶马高速沿线临时占地复垦复绿,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综合治理、人工种草恢复等生态项目建设,打造国道317线绿色通道,力争完成绿化造林2000亩,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保持在43.83%和87.4%以上。科学做好河湖湿地、冰川雪山生态系统修复,常态开展河湖“四乱”清理,深入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捕行动,高效实施增殖放流,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本底。

    四、聚焦民生普惠共享,聚力谋实提升民生福祉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补齐民生短板,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办好民生实事,增强群众获得感。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要求,健全动态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十大民生实事”。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400人。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实现全国医保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严格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稳步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准化建设。持续巩固退役军人服务“五有”示范建设成果,争创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统筹抓好“五项保险”、救灾救济、养老助残、社会救助等基本保障,继续实施“全民保”“全民健康体检”计划,实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

    繁荣社会事业,增强群众幸福感。整合教育优质资源,加快“一区两园三改四化”建设,完成薛城中学、营盘小学改扩建,有序推进古尔沟、朴头、甘堡、桃坪小学撤并,着力构建“1+2+6+13”学校新型布局。实施健康理县行动,按照“123456”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思路,优化“一核两翼、四心多点”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组建“1+N”县域医共体。常态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升级改造核酸检测实验室,严格执行“应检尽检”,坚决守住“零疫情”底线。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快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心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群众安全感。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案化解责任制,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紧盯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自然灾害。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开展“吉祥先锋·禁毒行动”,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不断提升防控体系整体效能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聚焦作风提质增效,聚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实施“三大行动”“四大建设”,提高“七种能力”,持续推进政府作风建设,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运转效率,为各族干部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提高建议、提案办理效率和质量,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健全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和监督体系,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着力推进财政预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务实勤政,建设高效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切实提高“12345热线”办结效率。完善绩效管理和督查考核机制,真正做到以激励促落实,以问责求实效。严格执行县委《进一步严明干部纪律作风五条规定》,不断提高“八种本领”,弘扬崇尚实干的优良作风,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

    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大额支出等重点领域全过程跟踪审计,坚决惩治各类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持续加强廉政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决遵守县委“十必须、十不准”要求,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勿忘苦难辉煌,无愧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以时不我待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理县而努力奋斗!



    附件:

    鹧鸪山自然公园全域旅游示范点

    鹧鸪山自然公园位于米亚罗镇境内,是集四季观光、休闲避暑和滑雪于一体的旅游运动休闲目的地,也是理县冬季旅游品牌产品之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区位优势,深入推进体旅融合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在鹧鸪山建成自然公园旅游景区,总投资近2亿元,占地面积32公顷。景区主要包含:滑雪场、冰雪乐园、柯斯布观景民宿、观景餐厅、锅庄广场五大功能区,日均最大容量1.5万人,是全州滑雪游客参与人数排名第一的滑雪场。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000余万。同时,该公园坚持连年承办、举办四川全民健身冰雪季、阿坝冰雪运动之旅、新浪高山滑雪比赛、2020电音节等活动。2017年12月该景区被评为“阿坝州首家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2018年受邀成为四川省滑雪协会合作单位,获得“2018年度区域最具特色滑雪场奖”,2019年1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

    庄房村梅朵廊庄花海

    梅朵廊庄花海位于朴头镇庄房村,地处毕棚沟景区沟口,距县城25公里,是朴头镇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探索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生动实践。

    朴头镇梅朵廊庄花海所在地原为汶马高速C12标段弃渣场,属庄房村22户群众闲置土地。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庄房村“两委”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按市场价格统一租赁群众闲置土地,并依托毕棚沟龙头景区带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利用弃渣场土地资源,种植以百日草、虞美人、向日葵、格桑花为主的观赏性花卉,打造梅朵廊庄花海微景观80余亩,整个花海盛开期可从每年8月持续到10月。目前,已经成为是周边乡镇休闲玩耍,成渝地区旅游度假、赏花赏景的圣地。

    梅朵廊庄花海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全县盘活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探索。

    官田村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

    官田村位于杂谷脑镇,平均海拔2000米,全村共148户421人,拥有历史遗迹宝殿寺、喇嘛寺塔等,四川藏语佛学院阿坝分院便坐落于此。

    近年来,官田村主动思考,结合海拔高、日照足、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冰糖心苹果、藏香猪、牦牛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全村共养殖牦牛400余头,种植冰糖心苹果600余亩,年收入达800余万元。今年,省农科院在官田村建成苹果培育实验地,引进“秦脆、响富”等新品种,每斤均价能达到10至12元,是传统苹果的两倍。同时,该村坚持创新理念、与时俱进,依托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引入了“旅居官田”概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投入4000余万元,对村内道路、民居风貌、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成游客接待中心2个、观光停车场1个、登山游步道5公里。

    官田村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并通过发展、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深入推进农旅融合,让游客在探访具有民俗风情的古村古寨的同时,又能在当地购买到满意的特色产品,持续扩展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增长路径。

    杂谷脑小学乡村少年宫

    杂谷脑小学位于杂谷脑镇,始建于1938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近年来,为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先行发展,杂谷脑小学探索建成学校乡村少年宫,已成为民族地区深化拓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主要阵地。该校坚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美术课等教学中增加推杆、刺绣、剪纸等藏羌传统艺技。坚持丰富教材教学,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漂亮的云云鞋》,让民族文化进课堂。邀请本地书法家、摄影家、音乐家到校讲课,形成校内外结合的活动指导网络。坚持开展传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嘉绒藏族若木纽节”、“花儿纳吉赛歌节”等节庆文化展演活动,通过现场观摩,汲取藏羌民族文化营养。

    目前,少年宫已开设美术、书法、经典诵读等功能室,陶艺版画、武术、手工等20多个活动项目,配备校内辅导员50余人,先后斩获美术、画展、音乐舞蹈、诗歌朗诵、书法篆刻等省州大小奖项8次,荣获全省乡村少年宫评选活动三等奖,并作为优秀代表在全省少年宫交流大会上发言,杂谷脑小学少年宫已成为农村孩子展现自我的优秀平台。

    佳山村循环农业基地

    佳山村位于桃坪镇,平均海拔1600米,全村辖佳山、若达2个自然小组,总人口184户535人,是典型的高半山羌族传统村落。

    近年来,佳山村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带两区两园”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部署,将产业兴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抓手,着力构建“1+3”特色产业体系。投入400余万元,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车厘子等优质水果,打造“红色果园”,推动特色水果产业由小而散、零而乱的小户型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大户型经营模式转变,逐步淘汰低产出农作物,并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成生态养猪场,实现农业和养殖业之间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形成了良性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目前,该村种植车厘子、青脆李、红脆李、冰糖心苹果等特色农产品1500余亩,产量达1150吨,总收入80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4772元。同时,通过水果自摘、就地鲜销、电商网销等农旅、农商结合模式,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佳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理县乡村振兴孵化实训基地

    乡村振兴孵化实训基地位于薛城镇较场村,距县城18公里,总投资2250万元,占地面积5亩。该基地是清华大学与县委县政府为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合作打造的集农业服务、电子商务与文创孵化、公共文化服务、培训住宿等“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和产业引擎孵化器。实训基地以薛城镇为中心站点,将桃坪、蒲溪、甘堡、沙吉等乡村纳入多点布局,已经建成乡村振兴教学基地、清华大学—四川理县乡村振兴工作站、启迪之星产业孵化基地等多功能、多效能基础设施。

    目前,理县乡村振兴孵化实训基地已入驻企业3家,其中入驻电商直播企业1个,启迪之星1家,羌绣企业1家,举办各类培训3期,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附件:

    名词解释

    一廊两区三地四片五县:“一廊”指藏羌生态文明走廊。“两区”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区。“三地”指建设全域生态示范地、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地、建设全域振兴示范地。“四片”指东部羌文化体验和农旅融合示范片、南部产城相融和文旅融合示范片、西部红叶温泉和康旅融合示范片、北部新兴产业园和体旅融合示范片。“五县”指党建领县、生态活县、文旅兴县、法德治县、富民强县。

    一环四景:以薛孟米路县内环线为纽带,以米亚罗红叶风景区、毕棚沟景区、桃甘景区、孟屯河谷景区为支撑的全域全时全季全景旅游发展布局。

    一带两区两园:河谷农旅融合精品带、高半山生态农业示范区和高原特色畜牧发展区、薛桃果业产业园和高山蔬菜产业园。

    两轴三支一环线:汶马高速、国道317对外交通主干道,理小路、理黑路、理茂路州内旅游环线,薛孟米路县域内环线。

    三防一安全:防汛、防泥石流、防地质灾害工作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反两防:反分裂、反自焚、反渗透,防举旗举像、防群体性事件。

    四大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乡镇区划改革、国有资产改革、综合执法改革。

    十大工程:生态文明工程、乡村振兴工程、现代农业工程、全域旅游工程、绿色工业工程、深化改革工程、城乡统筹工程、开放合作工程、基层治理工程、管党治党工程。

    “1+5+5+N”全域城镇体系:“1”即县城;“5”即米亚罗镇、古尔沟镇、朴头镇、薛城镇、桃坪镇;“5”:即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通化乡;“N”即特色村。

    “4+N”特色现代农业体系:生态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畜禽、人繁菌类四个主导产品,大力发展道地药材、高原花卉、中蜂养殖等N个配套产业。

    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这个时间点并非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是一个平台期,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

    碳中和: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碳中和则是低碳发展的最终目标。

    能耗双控:控制能耗总量和强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六大行动:绿化全县、峡谷添彩、污染防治、地灾治理、生态修复、洁美家园。

    十大民生实事:教育帮扶、卫生益民、医保惠民、低保扶持、社保惠民、职业技能提升、文化乐民、基础设施完善、法律援助、公益事业建设。

    “1+2+6+13”学校新型布局:做强理县中学1所高中;做精理县中学和薛城中学2所初中;做优米亚罗小学、杂谷脑营盘小学、上孟小学、下孟小学、薛城小学、通化小学6所小学;做特米亚罗幼儿园、古尔沟幼儿园、朴头幼儿园、机关幼儿园、杂谷脑幼儿园、甘堡幼儿园、薛城幼儿园、薛城小学第二校区幼儿园、上孟幼儿园、下孟幼儿园、通化幼儿园、桃坪幼儿园和晨曦幼儿园13所幼儿园。

    “123456”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思路:紧扣实现“健康理县”这一重大目标;全面推动全国卫生县城、全省健康促进县“两项”重点创建;着力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建立科学的疾病预防体系、高效的医疗救治体系、优质的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四大”综合体系;力争到2025年县域内住院率达到7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6岁,卫生健康事业各项工作处于全省民族地区领先水平,坚决筑牢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五大”指标任务;全力推进服务功能提升、疾病综合防控、应急能力建设、全民健康促进、特色医药发展、人才队伍强化“六大”行动。

    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八种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