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99|回复: 0

[湖北] 2022年红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21:19
  • 签到天数: 73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971
    发表于 2022-5-23 15: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红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1月10日在红安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县长  胡  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首五年:风雨同舟,携手功成

    过去五年是红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五年。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红安与全国一道,同步跨入全面小康,正意气昂扬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发。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大力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传承红安精神,在硬仗苦仗中坚毅前行,在大战大考中奋勇前进,较好完成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先后荣获国家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依法治县先进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10余项。

    五年提速竞进,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县域经济考核两年前进10位,2020年位居全省三类县市第一方阵。预计到2021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7.4%。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31.9亿元,年均增长5.3%;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税收占公财比重提高到7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4亿元,年均增长2.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94.4亿元、200.9亿元,年均增长8.6%、16.9%,贷存比优化为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104元增加到31940元,年均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537元增加到14192元,年均增长8.3%。

    五年调整融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由2016年的14.8:48.0:37.2优化为14.1:47.4:38.5。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5”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种植面积98万亩,综合产值31亿元,红安苕入选全省区域公用品牌20强,并荣获全省地理标志金奖。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356家,农产品加工转化比提高至68%。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2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9家,增量居全市第一。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亿元。培育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5家、“两化”融合试点企业5家。特级资质建筑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建筑业有望成为全县首个产值过百亿的特色支柱产业。红色旅游、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黄麻起义纪念园5A景区创建扎实推进,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连年保持20%以上增长。

    五年接力战斗,重点战役捷报频传。尽锐出战脱贫攻坚,96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11.2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在全省率先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全面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超额完成精准灭荒工程任务,排名全市第一。建改厕所48300座。在全市率先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率先实现城乡环卫全域市场化,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用。空气优良率提高至87.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和冯集国控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土壤污染防治实现全面清零。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疫情防控在全市第二个实现“五个清零”。安全生产实现“一无两降”。防汛救灾实现“不亡一人、不溃一堤、不垮一坝”。华家河镇“吊脚楼”应急避险搬迁工程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政府债务风险降为绿色等级,收回财政出借资金7.7亿元。金融风险、社会风险等各类风险总体平稳可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探索变革,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累计谋划项目871个,完成争资立项133.4亿元,近两年兑现奖励资金2604万元。引进项目311个,协议投资额2676亿元,其中过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32个。产业平台持续优化,高新区落户企业587家,纳税过亿元企业1家、过千万企业9家、过百万企业58家,2021年预计入库税收6.5亿元,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6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探索实施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容缺预审、标准地出让、区域性统一评价,政务服务实现一网覆盖、三级联通,“我要开药店”、新生儿落户“一事联办”经验在全省推广。新增市场主体15699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入国家试点,在全市率先完成开发区扩区调区。连续11年荣获全省“金融信用县”。

    五年全域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累计实施市政项目68个,二桥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园艺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工。刷黑城区道路75万平方米,建改污水、雨水、供水管网340公里。完成棚改2300余套。改造老旧小区65个、面积62万平方米。重大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麻竹高速、园阳快线建成通车,武红高速开工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红安段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沿江高铁红安段、京九高铁经红安并设站等取得重大进展。新建、改建普通国省道80余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770公里、通村达组公路1100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新建便民小道140余万米,安装路灯4万余盏。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扎实推进,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69个。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以上卫生乡镇及文明村镇34个、省级以上森林乡村及绿色示范乡村105个。

    五年倾情投入,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公共财政支出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城镇年均新增就业5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各类学校46所,补充招聘教师946人,红色德育和研学旅行享誉全国。健康红安扎实推进,人民医院新院区、中医院“一院两区”、苏区医院等项目进展顺利,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通过专家组现场核定,13个发热门诊全部建成投用。红安(绣活)被列入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董必武纪念馆重新布展开馆,冯氏书屋对外开放。建成村级文化广场338个、百姓大舞台193个,县、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九如城康养中心投入运营,园区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平安红安、法治红安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

    五年勤勉善政,政府效能加快提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8件,政协委员提案561件,办复率均为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正风肃纪、正本清源,山清水秀、风清气朗的良好政治生态蔚然成风。

    国防动员、民兵、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联系进一步密切。统战、民宗、保密、档案、公积金、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检验检测、通信、供销、邮政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我们苦干实干、大干快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打好思想破冰突围战。把解放思想作为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以“六破冰六突围”为方向,谋“破题”思路,找“破局”路径,想“破难”办法,推动了在融入武汉城市圈、乡村振兴、高新区建设、全域旅游、平台公司改革等方面破题开篇。二是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作为全省首例外省关联确诊病例发生地,我们以“保持红安永远红”的政治担当,以快制快、果断处置,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强举措,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胜利实现“就地扑灭、绝不漫溢”的目标。市委张家胜书记充分肯定“红安县敢打硬仗的战斗精神值得表扬”!三是打好经济发展主动战。始终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全县经济一季度“高开高走”、二季度“半程精彩”、三季度“加压奋进”、四季度“全力冲刺”,有望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目标。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外贸出口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综合指标考核领跑全市,经济发展加速回归常态,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四是打好基本民生保卫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筹措调拨资金41.5亿元,安排整合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8.1亿元,兑现落实惠民政策,扎实推进惠民项目,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回应和实现!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我们遇到的难前所未有,走过的路极不寻常,办成的事很不容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同心同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武警官兵,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红安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分别只占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70%、50%;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主导产业不突出,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头部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红色资源挖掘、研究、利用不够,红色旅游品牌还没有完全彰显;高新区配套功能不强,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还比较高;融入武汉城市圈还不快,在思维观念、格局视野、服务意识上还有较大差距;民生领域历史欠账较多,政府工作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等等。我们将坚定发展信心,坚持问题导向,凡事奔着问题去,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实现目标、把事办成去,自加压力,奋勇争先,推动红安发展行稳致远。

    二、展望未来:蓝图绘就,有志竟成

    未来五年,是红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首个五年,是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关键五年。纵观大势,红安战略机遇叠加、历史机遇惠顾,处于大有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向纵深推进,红安被确定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是住建部定点帮扶县、省市两级书记驻点县,将更有利于向上争取重视和支持。红安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一大批重点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后,将把红安与武汉拉得更近。红安高新区开发空间大,产业承载能力强,为全面融入大武汉积蓄巨大潜力。红色是红安最亮的底色,政治优势强,红色资源多,绿色生态好,游客流量大,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发展黄金期,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担当意识、争先意识,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努力把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势、胜势,奋力开辟新时代红安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根据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红安红”价值追求,紧紧围绕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目标定位,牢牢把握“双城驱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布局,接续实施“六大战略”,奋力推动红安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红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各位代表,红安曾是鄂豫皖苏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再创“铁血红安”的荣耀与辉煌,是历史的荣光,是人民的期盼,是竞进的号角!要打造红色精神中心之地。红安是大别山精神主要发源地之一,红安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我们要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让“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薪火相传、永放光芒!要打造美好生活幸福之地。老区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我们要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高度责任感,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做大发展“蛋糕”,不断做实幸福“礼包”,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要打造撤县设市品质之地。对标“县改市”标准,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多点发力,全域延伸,夯实产业基础,提升综合实力,推动城区提质扩容,强化城镇承载能力,提高城市品位,提升乡村颜值!要打造续写传奇奋斗之地。越努力,越幸运;越奋斗,越幸福!我们要做立说立行的“干将”、开拓创新的“闯将”、敢打硬仗的“猛将”,在红色大地上再燃战斗激情,再掀干事热潮,不断续写新时代的红安传奇!

    致力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我们要始终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力争到“十四五”末,主要指标实现“一突破两高于三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达到4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达到200亿元以上;园区税收实现翻番,达到13亿元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真破冰、破真冰。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如果一味停留在“过去式”,流连在“舒适区”,就难以走到更高更远的地方。我们要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持续解放思想,更大力度破除“固步自封、小富即安”之冰、“路径依赖、经验主义”之冰,更加注重市场意识的养成、产业环境的培育、重商爱商护商氛围的营造,在红色大地上,多一些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多一些懂企业、会经营的“操盘手”,多一些勇于创业、善于创富的“企业家”,多一些经济战场上的“红将军”!

    (二)真突围、突真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要胸怀大局,站位全局,跳出红安看红安,立足县域干县域,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红安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强弱项、补短板,围绕产业发展出政策、上项目,围绕产业发展补链条、供要素,努力突破产业结构不优之围、增长后劲不足之围、主导产业支撑不强之围,奋力把红安打造成交通区位好、产业基础实、红色人文优、要素支撑强的投资宝地!

    (三)促进位、争前位。区域竞争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始终保持将军故里遍英雄的血性,志存高远,从高设标,与高手过招,与强者较量,在攀高比强中奋勇争先,奋力推动县域综合目标考核挺进黄冈前三、在全省三类县市中保持前列,以发展进位体现红色作为,以争列前位彰显红色有为!

    (四)重实干、创实绩。实干促发展,实绩论英雄。我们要坚持真抓实干、少说多干,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激情奋进,提速竞进,努力把红安打造成全国红色教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别山乡村振兴试验区、融入大武汉的先行区,将红安建设成老区人民想要的样子!

    三、着眼当下:扬帆起航,实干以成

    各位代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既要谋在长远,更要干在当下,珍惜每一天,干好每一天,为红安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开好头、起好步,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环境改善目标。

    围绕落实以上目标,重点狠抓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突围,提升产业竞争力

    推动主导产业全面起势。实施重点产业“五个一”工程,持续壮大家居建材、现代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2至3个百亿产业集群。实施领军企业计划,支持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千川门窗工业4.0智造基地、海通装配式基地、长园天弓二期等项目建设,扶持培育一批产值过10亿元龙头企业。加强将乡红、强大包装等企业上市服务,及早实现红安工业企业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新增省级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8家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进规企业个数保持正增长。实施“技改提能、制造换新”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安排工业技改专项资金2000万元以上,大幅提高工业技改投资占比。持续推进“千人进千企”,为停产企业、生产困难企业纾困解难,及早重现生机与活力。

    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倍增。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让新经济加速成长、挑起大梁。规划建设3000亩高科技产业园,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聚发展。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建设智慧城市运营中心、高新区科创中心等创新孵化平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新培育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3家、上云标杆企业1家。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科教服务、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做强做实五大基金,加快建立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推进全省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增社会融资25亿元以上。优化消费场景,建设一批功能齐全、休闲娱乐购为一体的精品商圈、特色街区和夜间消费聚集区。完善限上商贸服务业奖励政策,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5家以上。丰富消费业态,促进农文商旅有机融合,推动游客变顾客、流量变消费。畅通消费网络,加快红安电商产业园建设,推动特色农副产品、地标优品等借网出海、扩大销售,让广大农户分享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我们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加快构建以制造业为主导、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科技教育为引擎的现代产业体系,立起红安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二)同频共振,全面融入大武汉

    与武汉交通融合。全方位对接武汉高铁、高速、轻轨、港口、机场、干线公路等,打造武汉“半小时通勤圈”。高铁方面,做好沿江高铁红安段开工准备;全力推动京九高铁经红安并设站。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武红高速建设,并积极谋划武红高速至新县北延线;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大通道红安段建设,同步做好高速出口物流园区规划。轻轨方面,全力推动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延伸至红安及早开工。干线公路方面,建设S234檀八延伸线经长岭岗对接汉口北、G346县城至桃花、二程至上新集段等项目,推动开通黄陂、新洲至红安的城际公交。加快红安与武汉黄陂、新洲接壤的农村公路改造升级,及早实现武红交通一体化。

    与武汉产业同链。深入研究武汉重点产业布局,找准红安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深度嵌入武汉产业链条,实现与武汉错位、融合发展。以大健康、食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关联度高、协作配套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定期面向武汉开展专题招商推介,积极与武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配套,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加快构建融资在武汉、投资在红安,头部在武汉、配套在红安,研发在武汉、生产在红安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与武汉城市功能配套。主动疏导武汉主城区功能,积极承接武汉高校外迁,建设高新区大学城。持续抓好武汉城市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士官学院、武汉体育舞蹈学校等院校开工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专业批发市场、保税仓库、冷链仓储等,实现大宗商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化货运节点,增强商品流通中转和集聚功能。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推动红安苕、红安花生、优质蔬菜等地标优品进武汉超市、进武汉院校、进武汉机关,当好武汉的“菜篮子”“果盘子”。

    与武汉市民生活相融。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实现人社、医保、税务、不动产等更多高频事项与武汉跨市通办、一圈通办。加强与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中南医院等医疗机构技术协作,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建立跨区域河流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滠水、倒水等流域协同治理,打造生态协作圈。建立与黄陂、新洲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大力发展研学红培、康养商住、休闲旅游等,让更多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和武汉市民到红安感受将军之魂、沐浴山水之美、静享田园风光!

    融入大武汉,是多年的夙愿、长久的期盼!她等不来,坐不来,要不来,我们要主动争取,主动作为,主动服务,甘当配角,补位武汉资源要素,共同提升城市群能级,让“武红”越来越近、越来越紧、越来越亲!

    (三)传承创新,续写红色新传奇

    保护红色资源。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摸清红色文化家底。健全革命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做到按级施保。实施革命文物抢救性征集和修缮工程,持续推进陂安南苏维埃政府旧址、西汪家革命旧址、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保护利用暨陈列馆、鄂豫皖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示范区、彭杨军政学校旧址修缮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红四方面军纪念馆、红二十五军纪念园,启动鄂豫皖将帅馆陈展。打造七里坪红色特色小镇—列宁市。

    擦亮红色品牌。对标延安、井冈山,努力把红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全域红色旅游示范区和“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区。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加强红色文化品牌、红色历史专项研究,对《八月桂花遍地开》、清水塘会议旧址等寻根正名。围绕“红安为什么红”“红安为什么这样红”“保持红安永远红”,提炼一批精品党课和战争题材,培养一批红色宣讲员,打造一批示范红色现场教学点,开发一批红色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整合县委党校、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红培教育资源,组建红安红干部学院,争取入选中组部干部培训目录。策划举办红色文化论坛、红色文化节事活动,叫响“红安永远红”“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品牌。加强大别山片区红色文化交流,力推将红安精神纳入大别山精神重要内容。统一红色文化旅游标示系统,提升城乡风貌,增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辨识度和唯一性。

    推进全域旅游。坚持以红为魂、红绿融合、产旅融合、文旅融合,把红色旅游作为富民产业和红安最亮的品牌,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完善红色旅游全域规划,优化红色旅游空间布局,构建“一核引领、一环串联、四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研究出台《促进红安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创新红色旅游投融资机制,重组红旅投公司,组建专业运营公司。举全县之力开展黄麻起义纪念园5A景区创建,推进七里坪和高桥红色示范片、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度假区、南斗天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引进优质市场主体对天台山4A景区、帝王湖景区、将军影视城提档升级,积极引进黄麻起义纪念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武红高速服务区红色驿站、红安军事博览园等红色优质项目。升级完善旅游六要素,推出红安苕、红安绣活、红安大布等一批富有红色意义和革命气息的特色产品、文创商品。建成七里坪、华河华格里等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名店民宿。推出3—5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7个红色旅游景区、100个左右红色美丽乡村示范点,串珠成链,形成梯级红色旅游景区群落。

    历史无言,岁月有声!在这片鲜血浸染、丰碑永驻的英雄大地上,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铭记历史画卷红,常忆峥嵘岁月红,推进全域旅游红,换来群众日子红!

    (四)振兴乡村,绘就“三农”美画卷

    促进农业增效。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8万亩。加快“1+5”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发挥九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力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其中红苕20万亩。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娃哈哈、上好佳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大力引进湖北周黑鸭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5亿元。争取两年内将“老君眉”打造成区域公用品牌。以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以特色产业、品牌提升价值链,以电商物流仓储串起供应链,加快农业由单一的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科研、生产加工、贸易、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

    促进农村增美。强化示范引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六大示范片区和23个先行示范村。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引领,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持续开展“三违”整治,免费为村民提供示范图集,提升村居建设风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继续落实“扫干净、摆整齐、拆顺畅、配设施、保常态”要求,深化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四边三化”。实施联村断头路畅通工程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通组公路5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50公里;整合部门力量和资源,建设产业路和旅游路,重点建设将军故居路、天台山经老君山至金牛山“三山一线”联通公路;加快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示范工作。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高标准完成八一村、盐店河村两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坚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传统村落、历史街巷。

    促进农民增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围绕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组织形式,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多环节增值,让更多农民在产业链上就业,在产业链上致富。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是根,乡村是魂;乡村有我们难忘的记忆,有我们牵挂的亲人!我们要以绿叶对根的情意,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五)转型升级,建设魅力高新区

    优化产业生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修编红安高新区和城西食品工业园空间规划,形成“一心两片三区四组团”的产业功能分区,加快存量用地、存量资产“腾笼换鸟”。强化要素供给,提升园区配套功能。从企业视角降成本,供排水方面,新建1座日供水5万吨自来水厂、日处理能力2万吨污水处理厂;供电方面,引进新能源企业建设绿色能源配电网,提高园区供电可靠性,降电价、降碳排放;供热方面,利用绿色动力垃圾发电余热建立独立、集中供热系统。引进传化物流、顺丰物流等第三方物流公司,打造现代仓储物流基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启动职教中心搬迁至园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园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服务。开工建设人才公寓、企业共享办公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引进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影剧院等,让园区企业招得到工,留得住人。

    提升招商质效。精准精细绘制产业招商地图,明晰主导产业图谱、目标企业、聚集区域,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45个以上,协议投资额22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调整优化招商团队,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专业招商。引进深圳市伙伴行公司开展委托招商。以东湖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红海高科技产业园、城西食品工业园等为基础,开展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新落户高新区项目投资强度、亩平税收分别不低于300万元/亩、15万元/亩。健全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两闲两低”综合治理。强化履约监管,对履约不到位的企业,坚决收回闲置土地。

    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关于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红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武汉都市圈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武汉同城化紧密融合区。改革开发区组织运行架构,高配开发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优化管理层级,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对开发区放手放权,提高决策效率。创新高新区运行机制,探索实行财政独立核算、封闭运行。厘清高新区与圆投公司、属地乡镇、县直派出机构的职责定位,避免职能重叠交叉、权责界限不清。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圆投公司市场化转型,试点“片区开发+投资合作+EPC”等投融资模式,与社会资本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共引共享。创新绩效薪酬考核方式,探索推行全员聘任制、年薪制,实行“以事定岗、以岗择人、以岗定薪”。

    十年艰辛路,一曲奋进歌!高新区是红安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红安率先融入武汉的桥头堡,要按照“双城驱动”发展布局,勇挑重担,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为全县上下当表率、做示范!

    (六)统筹城乡,打造区域样板间

    做强城区。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推进“老城疏解、东南拓进、西北提升”。规划建设城南文化教育产业园,启动政务大数据中心、教育中心、似马山体育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均衡有序供应商住用地,积极化解恒大项目困境,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推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持续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启动三桥改造工程,推进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及智慧水务平台、城北水厂二期建设。从群众身边的“停车难、买菜难、如厕难”入手,完善城区配套设施。开展“四城联创”暨“城管大会战”三年行动,更大力度治脏、治乱、治堵,更大力度美化、绿化、亮化。打造一批示范道路、示范社区,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做特乡镇。支持各乡镇特色定位、差异竞争、组团发展。支持七里坪镇、华家河镇、天台山风景区打造红绿融合、康养研学示范区,支持城关镇、杏花乡、火连畈茶场打造都市服务、生态宜居示范区,支持二程镇、上新集镇打造美丽乡村与特色农业示范区,支持永佳河镇、高桥镇打造文旅观光、三产融合示范区,支持觅儿寺镇、八里湾镇、太平桥镇打造产业发展与融入大武汉的先行区。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继续实施“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突出建管并重、产业聚能,坚持集中投入、分步推进,擦亮一批特而强、精而美、活而新的小城镇,培育2个以上省级示范美丽乡镇、2个以上市级20强乡镇。加快华家河镇“吊脚楼”应急避险后续工程建设。支持华家河镇、火连畈茶场创建茶叶产业示范小镇。

    做优生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持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加快实现金山银山价值。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持续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禁秸秆露天焚烧,编制温室气体清单。严格落实河湖库长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完成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加快倒水河系统治理,加强矿山和湿地生态修复。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全面推行林长制,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完成通道绿化136公里。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违法畜禽养殖等行为。让红安人民喝干净的水,吃健康的食品,呼吸新鲜的空气。

    城有城的繁华,乡有乡的韵味!我们要当好城乡的设计师、工程师、美容师,扮靓城市,扮美乡镇,让城乡更干净、更舒适、更宜居!

    (七)革故鼎新,激活发展源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进行政审批业务流程再造与服务优化。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门全办、一网通办、一窗办理、一次办好”。扩大区域统一评价范围,新建标准地2000亩,全面推行工业项目“一书两图五证”同拿、联合验收,实现企业拿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一址多照”“证照分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坚持依法监管、审慎包容,对企业继续实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动态更新“两免一减”清单,定期开展违法乱罚款专项整治。完善营商环境考核机制,强化结果评价运用。

    深化重点改革。加快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推进国有资产投资运营中心实体化运作。加快政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通过厘清债权债务、注入优质资产、规范政府特许经营权等方式,推动平台公司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力争三年内城投、圆投、旅投资产总额分别达到200亿元、150亿元、50亿元,信用评级达到AA+,成为“在市场挣钱、替政府干事、让群众满意”的新型市场主体。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创新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专项债、PPP、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方式筹资融资,推进园区产业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促进创新创业。强化企业第一主体,加快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型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强化应用第一导向,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合作机制,提高钱变纸、纸变钱能力,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亿元。加强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甘薯产业技术研究院。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持续引进一批省内外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帮助企业引进科技副总6人以上。

    改革增动力,创新激活力!我们要坚持刀刃向内,优化环境,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努力形成“放水养鱼、水好鱼多”的良性循环!

    (八)人民至上,画好最大同心圆

    促进公共服务更优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双减”要求。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完成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启动红安五中、虎门小学、明德小学扩建,加快将军城小学改造升级,做好红一中新校区前期工作。支持规范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发展。深化健康红安建设,促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加快推进人民医院新院区、中医院新院区、苏区医院建设。鼓励公立医院管理运行创新。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完善普惠安全托育服务。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加固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加快媒体融合转型升级,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进文化惠民进乡村、进社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促进民生保障更有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扶持力度。健全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机制。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做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托幼等机构,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保障妇女、儿童、老龄人、残疾人权益。

    促进社会治理更高效。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夯实社区,提升乡村,完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建成董必武法治思想主题公园,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持续开展“铜锣联防”。加强交通、校园、燃气、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加快应急救援和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消防队站和装备建设,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积极推行殡葬改革。做好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人民是江山,人民是靠山!我们要永葆为民初心,涵养为民情怀,树立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的发展导向,用发展创造幸福,用幸福衡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笑脸常在,快乐常在,幸福常在!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将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用发展书写忠诚,用行动践行誓言,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服从县委领导、执行县委决定、维护县委权威,确保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在政府系统落地生根。履职担当善作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强化“经济头脑”,善用“市场思维”。开设经济大讲堂,县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带头上台摆问题、谈思路、讲举措,谋实“破题之策”,推动“能力之变”,答好“发展之问”。健全正向激励、闭环管理、跟踪问效、考核督办机制,以“工作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进落实。持续推进乡镇、部门“五个一”创建活动。设立“红黑榜”,晾晒“成绩单”,努力营造“比力度、比进度、比成效”的发展氛围。一以贯之行法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依宪履职,依法行政。坚持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落实“三项规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审计、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建议,提高办成率,提升满意度。锲而不舍优作风。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严管厚爱,大力容错纠错,激励干部在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第一线、民生服务最前沿淬炼初心、锤炼作风,锻造坚如磐石的“方向感”、可堪重任的“铁肩膀”、干事成事的“硬功夫”。

    各位代表,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融入大武汉、永葆“红安红”,为把红安早日建成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奋力谱写新时代红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附:部分用语说明

    安全生产“一无两降”:无重特大事故,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事故下降。

    “六破冰六突围”:破“精神懈怠”之冰,突“发展气场不足”之围;破“路径依赖”之冰,突“产业体系不优”之围;破“观念陈旧”之冰,突“项目支撑不力”之围;破“方法局限”之冰,突“招商质效不高”之围;破“思想保守”之冰,突“营商环境不优”之围;破“固步自封”之冰,突“县域经济不强”之围。

    “双城驱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双城驱动”就是将中部宜居县城打造成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将南部产业新城打造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三区协同”就是打造全国红色教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融入大武汉的先行区、大别山乡村振兴试验区;“多点支撑”就是以乡镇为作战单元,做大做强块状经济,鼓励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重点产业‘五个一’工程”:一个主导产业实行一个规划、一套支持政策、一个招商地图、一名链长、一个产业牵头部门推进。

    “一核引领、一环串联、四区支撑”:“一核”即红色旅游5A级景区;“一环”即红色旅游精品环线;“四区”即以黄麻纪念园为引领的将军主题体验片区、以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为引领的主席故里体验片区、以七里坪古镇为引领的革命圣地体验片区、以荆楚红色民俗为引领的乡村休闲体验片区。

    “九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红安苕现代农业产业园、红安三产融合康养园、红福食品花生产业园、老君眉茶产业园、将军红油茶产业园、红安健康菜园、红安精品果园、红安道地药园、红安贡家河秀美田园。

    “六大示范片区”:2个先行示范片区,在城关镇打造红安县金沙湖农旅融合示范区,在高桥镇打造红安县红绿相融发展区;2个重点帮扶片区,在七里坪镇打造红安县红色引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永佳河镇打造红安县南斗天湖生态康养休闲区;2个重点培育片区,在二程镇和上新集镇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在觅儿寺镇、八里湾镇和太平桥镇打造红安县农副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套服务区。

    “一心两片三区四组团”:“一心”即综合服务中心;“两片”即八里片区、觅儿片区;“三区”即现代制造业区、商贸及居住区、教育培训区;“四组团”即建材家居产业组团、装备制造产业组团、大学城组团、文旅康养产业组团。

    “三区”“三线”: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

    “一书两图五证”:消防设计审查意见书;用地红线图、修建性详细规划图;项目备案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不动产证。

    “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五个一”创建活动:分为乡镇“五个一”活动和政府部门“五个一”活动。其中,乡镇“五个一”活动是指引进一家投资过2亿元企业,发展一片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一条示范街,新建(改造)一个便民服务中心;政府部门“五个一”活动是指至少提供一条投资过2亿元招商信息,向上争取一批项目,高效办成一件事,至少引进一名红色后代或教授回乡,至少一项工作在省市争先创优。  

    “三项规定”:《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