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47|回复: 0

[甘肃] 2020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199
    发表于 2022-2-17 14: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逐季恢复、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民生福祉保障有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全市迈向“十四五”、谱写新时代新篇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76.1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5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16.70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49.61亿元,增长4.0%。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0.2:27.4:52.3调整为23.1:24.5:52.4。从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29.7%、10.2%、60.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1.0、0.4 和 2.1 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1.7%。
    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32.36万人,其中本年新增城镇就业3.1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全年输转劳动力48.41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及烟酒上涨8.8%,居住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5%,衣着下跌8.2%,生活用品及服务下跌3.2%,交通和通讯下跌4.6%,教育文化和娱乐下跌1.1%,医疗保健下跌0.4%。
    全市7个贫困县(市、区)全部摘帽,74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51.7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24.03万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6.92万亩,增加9.32万亩,增长2.23%。油料种植面积35.22万亩,减少6.26万亩,下降15.09%。蔬菜种植面积37.47万亩,增加2.22万亩,增长6.3%。挂果园面积135.44万亩,增加7.68万亩,增长6.01%。中药材种植面积6.53万亩,增加0.69万亩,增长11.84%。
    全年粮食产量110.61万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夏粮产量32.57万吨,增长1.03%;秋粮产量78.04万吨,增长7.77%。
    全年油料产量4.66万吨,下降4.95%。蔬菜产量57.59万吨,增长8.87%。水果产量156.81万吨,增长13.39%。中药材产量2.54万吨,增长14.87%。
    全年肉类总产量7.23万吨,比上年增长8.07%。禽蛋产量1.13万吨,增长7.62%。牛奶产量2.81万吨,增长7.66%。年末大牲畜存栏47.35万头,增长8.45%。牛存栏45.87万头,增长8.75%;牛出栏35.59万头,增长11.78%。猪存栏38.97万头,增长4.87%;猪出栏43.71万头,增长3.28%。羊存栏18.11万只,增长10.9%;羊出栏15.23万只,增长14.6%。鸡存栏376.65万只,增长7.29%;鸡出栏291.94万只,增长10.9%。
    全年全市农村用电量4.4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35%。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41万吨,增长1.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3.1%,集体企业下降41.5%,股份制企业增长4.6%。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长2.7%,市县属企业增长12.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3.4%,轻工业增长102.4%。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15.1%,采矿业下降3.4%。
    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5%,金属制品业增长4.8%,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6.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9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29%,医药制造业增长605.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7%。
    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电、建材三大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2.97%。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下降3.0%,电力行业增长16.4%,建材行业下降2.3%。煤电、建材行业实现利税34.61亿元,下降36.84%;实现利润18.85亿元,下降54.6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44.2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实现利税总额36.61亿元,下降33.6%;实现利润总额19.8亿元,下降52.2 %。营业收入利润率10.16%,同比下降10.05个百分点;企业资产利润率9.98%,同比下降11.08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83.53元,同比减少0.12元;产成品库存6.54亿元,下降25.5%。
    规模以上工业中,原煤产量2034.6万吨,同比增加43.84万吨,比上年增长2.2%;火力发电185.42亿度,增长10.8%;水泥产量396.12万吨,增长1.3%;甲醇产量53万吨,增长47.1%;小麦粉产量7.6万吨,增长7.2%;纸制品产量20万吨,增长126.8%;机制纸产量9805吨,增长16.9%;纱产量3586吨,下降77.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6个,比上年末增加12个。
    全年全市工业用电量18.7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7%;建筑业用电量1.13亿千瓦时,下降28.5%。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77亿元,增长1.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86亿元,下降9.1%;金融业增加值37.66亿元,增长3.0%;房地产业增加值31.73亿元,增长8.7%。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8.04亿元,比上年下降6.8%。
    全年公路客运量2037.8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6.77%;客运周转量14.44亿人公里,下降18.95%;货运量4522.85万吨,增长6.69%;货运周转量87.58亿吨公里,增长3.99%。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5.8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0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3.33万辆,增长9.16%。民用轿车保有量12.59万辆,增长8.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2.07万辆,增长8.52%。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1%。邮政业寄递服务业务量2450.09万件,下降2.68%。其中,邮政函件业务6.02万件,包裹业务2.07万件。快递业务量654.56万件,增长63.1%;快递业务收入1.21亿元,增长63.73%。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54.45亿元,增长36.55%。年末电话用户207.8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2.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4.53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148.12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7.82万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109.21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88亿GB,比上年增长18.75%。
    五、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68亿元,比上年下降1.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0.08亿元,下降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下降7.7%。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10.07亿元,增长15.8%;商品零售额155.61亿元,下降2.1%。
    全年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86.66亿元,比上年下降2.3%;零售业商品销售额93.63亿元,增长3.3%;住宿业营业额3.63亿元,下降10.6%;餐饮业营业额19.53亿元,下降8.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9.1%,中西药品类增长21.9%,汽车类增长14.0%,日用品类增长31.0%,化妆品类增长4.1%,通讯器材类增长54.8%,烟酒类增长1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6.5%,金银珠宝类下降4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2.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4%。
    全年进出口总额2.8亿元,比上年下降42.3%,其中出口2.2亿元,下降54.9%;进口0.6亿元,增长23.06倍。
    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31项,到位资金15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6%。其中,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65项,到位资金107.53亿元,增长43.4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3%。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00下降29.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1.6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1.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3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3.3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
    全年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92项,比上年增加51项,完成投资增长10.76%。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378项,比上年增加45项,完成投资增长7.71%。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14项,比上年增加6项,完成投资增长11.5%。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8项,比上年减少4项,完成投资增长13.05%;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比上年减少1项,完成投资增长0.5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116项,比上年增加26项,完成投资增长20.86%,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5.41%。房屋施工面积762.04万平方米,增长38.65%。商品房销售面积166.95万平方米,增长23.24%。商品房销售额78.48亿元,增长30.25%;期房销售额73.25亿元,增长31.41%。
    全年城镇棚户区改造开工2836户。农村危房改造309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74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税收收入20.13亿元,下降5.2%;非税收入12.7亿元,增长12.4%。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8.13亿元,下降10.9%;企业所得税1.28亿元,下降25.7%;个人所得税0.29亿元,下降32.9%。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49亿元,增长5.4%;教育支出50.31亿元,增长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65亿元,增长10.0%;卫生和健康支出29.41亿元,增长10.2%;住房保障支出3.55亿元,下降77.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1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7%,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17.5亿元,增长11.0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97.13亿元,增长6.2%,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7.09亿元,增长6.2%。
    全年保费收入2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7%。其中,财险收入8.69亿元,增长14.5%;寿险收入11.36亿元,增长21.77%;健康险收入2.32亿元,增长19.81%;意外伤害险收入0.64亿元,增长16.08%。全年赔付额7.03亿元,增长9.02%。其中,财险赔款5.0亿元,增长11.61%;寿险赔款1.44亿元,增长3.59%;健康险赔款0.48亿元,增长8.09%;意外伤害险赔款0.11亿元,下降17.47%。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96.3元,比上年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5.7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19,比上年缩小0.07。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203.8元,比上年下降1.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206.7元,增长6.1%。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27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0.68万人,增加1.4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6.76万人,减少6393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1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0.62万人。全年资助53.7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19.53万人次。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79万人,增加17658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0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54万人,增加2.8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62万人,增加1.2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1.47万人,增加1.65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0.46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34.59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3.2万城镇居民和13.44万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6840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20.4万人次。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43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542个,其中社会服务中心105个,社区服务站1537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65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799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争取国家和省上科技项目20项,资金623万元,其中国家项目2项,落实资金320万元。安排实施市列科技项目28项,经费350万元。
    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759所。其中幼儿园866所,特教学校4所,小学715所,初中109所,九年制学校26所,完全中学14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独立高中15所,普通高校2所。
    全年普通高校招生5674人,在校生17141人,毕业生319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079人,在校生22457人,毕业生6643人。普通高中招生13977人,在校生41637人,毕业生16045人。初中招生23002人,在校生72991人,毕业生25073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7.48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3.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7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08%。
    全市参加高考考生17290人,上线人数12860人,上线率74.4%。重点本科上线4835人,上线率28.0%,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市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含纪念馆)14个。全年发行《平凉日报》366期,1098万份。
    全市有广播电台8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8500公里,广播电视卫星转收站10座。年末全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2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42%。有线电视用户6.06万户,比上年增加0.08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496.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11%。国内旅游收入123.62亿元,下降28.86%。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诊所)243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04个,妇幼保健医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所8个,乡镇卫生院103个。卫生技术人员1432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600人,注册护士6023人。医院卫生技术人员830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64人,诊所技术人员72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53人,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93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314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1.38万张,全年总诊疗949.11万人次,出院人数38.85万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7808个,体育场地面积353.9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2平方米。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赛事获得奖牌30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6枚,铜牌14枚。
    十一、资源、环境与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8.65亿立方米。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0.7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73%。全年总用水量2.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57%。其中,生活用水量0.63亿立方米,下降5.82%;工业用水量0.32亿立方米,增长7.58%;农业用水量1.42亿立方米,增长1.19%;生态用水量0.14亿立方米,下降9.57%。
    全市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地15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省级地质公园2个。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33.0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85%。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527.46万吨标准煤,增长11.9%。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4天,达标率为96.7%。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3%。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下降1.8%。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下降11.1%。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下降5.7%。全市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其中泾河、汭河、水洛河、葫芦河全年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达溪河全年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53.7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5.3分贝。
    全年全市平均气温为9.3℃,年日照小时数2040.9小时,年降水量770.9毫米。全市气象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
    全市共有地震台站103个,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2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101个。其中,市管台站8个,全部为无人值守;省地震局管理台站95个。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62.4万亩,比上年增长64.85%;农作物成灾面积38.88万亩,增长51.86%。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4起,比上年下降34.3%;死亡49人,下降25.8%;受伤21人,下降8.7%;直接经济损失434.44万元,下降40.1%。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9人,下降34.29%。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25人,增长19%。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8起,下降1.13%;死亡77人,下降23%;受伤115人,下降10.16%;直接经济损失48.65万元,下降42.26%。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人,下降50%。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平凉发展年鉴2020》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涉及的与人口指标相关的数据因平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未发布暂缺。
    [3]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公报中2016-2019年经济数据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
    [5]公报中2016-2019年粮食产量不包含农垦数据,其他农业数据包含农垦数据。
    [6]公报中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六大行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三个大类。
    [7]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
    [8]公报中就业、扶贫、交运、车管、邮政、通信、外贸、财政、金融、保险、社保、医保、科技、教育、文旅、广播电视、卫生、体育、水利、林草、环保、气象、地震、应急等数据由市直相关部门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