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十三五”收官的繁重任务,全州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攻坚克难,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发展全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及时化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州经济复苏向好。 一、综合 根据各专业经济数据和部门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测算,202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0.73亿元,可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0.63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74.01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完成106.08亿元,同比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6:35.1:50.3。 二、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2 %。其中,农业产值16.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林业产值8.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牧业产值20.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渔业产值 0.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8083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6.4%;油料面积1864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9.4%;甘蔗种植面积166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37.4 %。全年粮食总产量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69%,油料产量1128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4%;甘蔗产量1.35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4%。 表一: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一、粮食 | 吨 | 160040 | 0.69 | (一) 谷物 | 吨 | 118990 | 2.95 | 其中:小麦 | 吨 | 8434 | -10.36 | 玉米 | 吨 | 80920 | 11.08 | (二) 豆类 | 吨 | 16310 | -9.46 | (三) 薯类(鲜薯) | 吨 | 123700 | -2.38 | 二、油料 | 吨 | 1128 | 2.4 | 三、甘蔗 | 吨 | 13535 | -24.0 | 四、茶叶 | 吨 | 143.5 | 31.9 | 五、水果 | 吨 | 9744 | 10.3 | 六、蔬菜 | 吨 | 90099 | 3.2 | 七、中药材 | 吨 | 4154.6 | -3.7 |
年末猪牛羊存栏83.89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5.3%。其中,猪存栏36.85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3.69万吨,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8.94亿元,比上年下降2.8%。规模以上工业增同比增长1.7%。 表二: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规模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个(含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怒江),亏损企业2个。根据1—12月财务报表显示: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2.96亿元,同比下降2.5%。营业成本累计达到55.44亿元,同比下降0.5%。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累计完成12.6亿元,同比下降14.3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累计达到0.59亿元,同比下降85.5%。 完成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5.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全州施工项目336个,比上年同期增长 %。其中,新开工163个,比上年同期增长44.2%。全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含房地产)比上年增长11.0%。其中,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85.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120.6%,占总量的3.3%;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3%,占总量的10.9%;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占总量的85.8%。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对外贸易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亿元,比上年下降14.4%。按消费所在地分:城镇完成27.0亿元,比上年下降14.2%;乡村完成9.61亿元,比上年下降15.0%。(由州统计局商贸和服务业科提供) 全州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9068万元,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13949万元,同比下降5.7%;进口75119万元,同比增长121.7%(外贸进出口总额为海关统计口径数据)。 六、邮电和旅游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045.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6051.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 电信公司业务收入118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2%;年末拥有固定电话21127户,比上年同期下降39.15%;年末拥有手机用户159761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79%;互联网用户(包括拨号上网用户)达到73983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87%。(由电信公司提供) 移动公司业务收入3.08亿元,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3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6万户。(由移动公司提供)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7.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4.9%。旅游业总收入25.09亿元,比上年下降60.11%。 七、财政、金融 财政运行平稳,金融加速发展。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7.5%。非税收入完成4.89亿元,比上年增长35.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3.18亿元,比上年下降7.1%。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70.44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达到119.08亿元,同比增长9.6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4.85亿元,比年初增长20.2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州普通中学31所,招生(包括初中、高中生)12094上年11613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15%;在校生(包括初中、高中学生)33708(上年33002)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12%;毕业生10787(上年10259)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15%。小学163(上年167)所,比上年同期减少2.4%;招生10394(上年9543)人,比上年同期增长8.92%;在校生53239(上年50435)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56%;毕业生7491(上年738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9%。小特殊教育机构1个,招生183人,在校生993人,毕业生192人。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2020年争取到省科技经费873万元。 九、广播电视、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20年末,全州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站29个。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26座,广播综合覆盖率 99.33%。 2020年底,全州有339个卫生医疗机构,其中:综合医院10个,中医院2个,1个专科医院,疾控中心5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5个;中心血站1个;乡镇卫生院28个,社区服务中心3个;诊所15个,村卫生室264个(包括8个村医疗点)。2020年12月全州卫计技术人员有350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02人,注册护士1385人,药师(士)128人,检验技师157人,其他73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70人;管理人员96人;工勤技能人员201人。 十、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0年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9.73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8.90%,自然保护区有2个,保护区面积达599.37万亩。(其中,国家级1个485万亩,省级1个114万亩)。 2020年度全州安全生产直报系统内共统计各类事故42起,同比上升35.5%。死亡39人,同比上升18.2%。受伤21人,同比上升61.2%,年内未发送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 十二、物价总水平(以上年同期为100) 2020年全州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4.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1.6。 表三: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表四:2005~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及其年均增长速度 注: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怒江统计年鉴2020》为准。 2、表三、表四内容由国家统计局怒江调查队提供。根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方案,自2014年起城乡两个收入实行新口径,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地区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一、二、三产业按国民经济新行业分类。 4、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