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永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是永仁县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收官的繁重任务,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高质量推进“一城一门一区”建设,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疫情防控扎实有力,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让中央和省委、州委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历史铭记的答卷。 一、综 合 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550105万元,同比(下同)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521万元,增长5.6%,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46.0%;第二产业增加值167379万元,增长9.6%,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37.1%;第三产业增加值246205万元,增长4.1%,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16.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8︰30.4︰44.8。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37913万元,增长5.4%,占GDP的比重为43.2%。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848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1848元。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7.0%。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38.68%,比去年上升了0.27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256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1431亩,比上年增加617亩,增长0.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9074亩,比上年增加2248亩,增长1.4%。其中:烤烟种植面积33700亩,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20668亩,减少3257亩,下降13.6%;蔬菜种植面积60934亩,增加1114亩,增长1.9%。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127︰100。 全年产蚕茧952吨,增加163吨,增长20.7%;实现桑农收入3673万元,减少190万元,下降4.9%。 全年粮食产量64672吨,比上年增加2959吨,增长4.8%。其中:秋粮56076吨,增加2460吨,增长4.6%;夏粮8596吨,增加499吨,增长6.2%。 全年肉类总产量16900吨,下降15.9%,其中:猪牛羊肉15652吨,下降17.6 %;禽蛋产量348吨,增长50.6%;水产品产量1168吨,增长7.2%。大牲畜年末存栏44909头,增长6.8%;生猪年末存栏127149头,下降3.6%;羊年末存栏142498只,增长11.6%;家禽年末存栏472550只,增长23.2%。(注:畜牧业数据2020年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核定反馈,2019年来源于楚雄州统计局核定反馈) 年末有效耕地灌溉面积99600亩,增长0.0%;农业机械总动力128639万千瓦,增长4.0%。农村用电5448万度,增长5.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1274吨,下降10.5%。当年实际农机作业面积33156公顷,增长1.5%;大中型拖拉机(混合)427台,增长4.9%;小型拖拉机672台,增长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976万元,增长19.3%。完成工业增加值90891万元,增长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 全年全县10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2418万元,增长23.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6534万元,增长15.5%。 四、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1%。其中:非房地产投资增长-0.02%;房地产投资增长37.1%。全年新增固定资产增长10.1%。在库项目278个,增长102.9%,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65个,增长173.2 %。 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0平方米,下降100.0%;商品房销售面积8265平方米,下降91.5%。 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12723万元,增长25.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54万元,增长3.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82791万元,增长2.6%;乡村实现37263万元,增长4.2%。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实现119221万元,增长3.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99.3%;公有制经济实现833万元,增长1.7%。按行业划分看:批发业10815万元,增长2.7%;零售业91917万元,增长3.1%;住宿业3164万元,增长2.1%;餐饮业14158万元,增长3.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 28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公里,一级公路4公里,二级公路74公里,四级公路1486公里,等级外公路1245公里。 县内铁路里程34公里。 一级汽车客运站1个,乡镇农村客运站7个,农村客运招呼站32个。63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线,通班车率达100%。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7.9%。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22万元,增长116.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7.6%。 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1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72万人次,增长2.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1076万元,下降19.8%。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7535万元,比上年增收711万元,增长1.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390万元,增收1079万元,增长3.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648万元,增支4710万元,增长3.0%。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430825万元,同比增长0.1%,其中:住户存款300561万元,同比增长12.1%;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329733万元,同比增长7.1%。 八、教育 2020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41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23所,幼儿园13所。 全县在校学生13017人。其中:九年义务教育学生9070人(初中生2990人,小学生6080人);普通高中学生1084人;在园幼儿2688人;职业教育在校生175人。 全县有教职工1377人,其中:专任老师1034人。 全县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6.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9.5%。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6%。 九、 文化、卫生 全县年末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电视广播覆盖率95.5%。 年末卫生机构数97个,其中: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年末实有卫生机构床位数57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4人,注册护士312人,药师(士)34人,技师(士)32人,其它134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州返数据(七人普结果),全县常住人口9.80万人。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105904人,比上年减少418人。其中:乡村人口71448人,城镇人口34456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8895人,占总人口的65.1%,其中:彝族人口58686人,占总人口的55.4%,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2%。全年出生人口981人,死亡人口1149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106:100。 全县有63个村(居)委会,667个村民小组。63个村(居)委会全部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3元,同比增长6.7%。按常住地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2元,比上年增加863元,增长7.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75元,比上年增加1753元,增长4.8%。 全县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9385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7841人,城乡居民参保6154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1564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8148人,城乡居民参保93416人;参加工伤保险9575人;参加生育保险2121人;参加失业保险3810人。 全县全年最低生活保障金保障74649人次。其中:城镇17735人次,农村56914人次。特困供养6076人次。临时救助957人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救助288人次。 全年实有退役军人领取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伤残人员1 人,在乡复员老军人1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2人,两参退役人员26人,年满60岁农村籍退役士兵37人。 全县有敬老院8个,集中供养五保人员99人。 十一、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20985公倾。 年末全县有中小型水库133件,其中:中型2件,小(一)型14件,小(二)型117件。坝塘414件。总库容量12509万立方米。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716亩,森林火灾受害面积1009亩,森林覆盖率75.37%。 全年总降水量609毫米,年平均气温18.8℃,年日照3424小时。 全年全县未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查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15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