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477|回复: 0

[福建] 2020年武夷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18:58
  • 签到天数: 81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5673
    发表于 2021-11-29 2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武夷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深入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经济呈现恢复态势,消费不断改善,就业民生保障有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一、综  合
    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080500万元,连续两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0.1%。分产业看,一、三产业平稳增长,二产小幅下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105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46492万元,下降4.1%;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903万元,增长2.1%。人均生产总值(GDP)87416元(按2019年常住人口计算),增长0.45%。
    从分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继续加快。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3.4%、39.6%、47%调整为13.7%、35.9%、50.4%,一产上升0.3个百分点,二产下降3.7个百分点,三产上升3.4个百分点。全年三大产业对经济拉动影响,第一产业拉动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1.0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51人,完成下达指标1660人的176.18%。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9人,完成下达指标340人的176.1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3人,完成下达指标230人的101.3%。城镇登记失业率2.73%,低于5.2%的目标控制。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77230万元,增长4.7%,比上年4.5%回升0.2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2641万元,增长4.6%,比上年4.4%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99268万元,增长5.3%;林业产值91606万元,增长8.3%;牧业产值63210万元,下降3%;渔业产值10530万元,增长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615万元,增长4.1%。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占62.71%、19.20%、13.25%和2.2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4824亩,增长1.52%,产量99154吨,增长1.03%;油料播种面积9462亩,下降1.06%,产量1670吨,增长1.27%;蔬菜面积114029亩,增长1.98%,产量150937吨,增长2.4%;烟叶种植面积19384亩,增长11.70%,产量3098吨,增长12.49%;干毛茶产量达22482吨,增长8.18%;园林水果产量19562吨,增长4.3%;食用菌产量11477吨,增长6.5%。
    全年竹笋干产量14920吨,增长5.4%;木材采伐产量213819立方米,增长6.49%。其中,商品材产量102108立方米,增长11.79%;自用材产量111711立方米,增长2.10%。毛竹采伐产量1576万根,增长6.49%。   
    全年生猪出栏7.44万头,下降15.77%,生猪存栏4.478万头,上升2.03%;羊出栏1.24万只,增长4.77%,存栏0.65万只,下降4.38;家禽出栏244.91万只,增长4.44%,存栏102.27万只,增长6.77%;禽蛋产量8551吨,增长8.01%。
    全年水产品产量6754吨,增长2.36%。其中,鳗鲡产量310吨,增长14.81%;草鱼3005吨,增长1.83%;鲤鱼1375吨,增长2.6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受严峻的外部环境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较上年下降18.1%(可比价)。其中,轻工业下降18.9%;重工业下降6.0%;绿色发展五大产业中,生物产业发展较快,较上年增长45.2%;现代绿色农业、数字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分别下降31.9%、63.3%、13.4%、23.4%。


    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08.9%,较上年下降81.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5亿元,比上年下降31.9%。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97190万元,下降24.3%;产品销售率96.47%,较上年减少0.7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8.35%,较上年减少6.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37.4%,较上年增加3.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2.9%,较上年增加31.2个百分点。
    全市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总产值实现147394.4万元,增长29.7%建筑业增加值实现216536万元(现价),增长27.5%,拉动GDP2.1个百分点,拉动第二产业5.5个百分点。
                                               四、旅游和交通邮电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078.57万人次,下降33.7%,比上年7.3%回落4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228.89亿元,下降36.3%,比上年16.5%回落52.8个百分点。我市以旅游行业为主体的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39098万元,较上年下降48.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58935万元,较上年下降62.3%。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27534万元,比上年下降4.5%。铁路客运量71.765万人次,下降38.68%。其中,高铁北站发送量60.6659万人次,下降24.64%;火车站发送量11.0991万人,下降69.62%。铁路货运量2.9881万吨,下降50.28%。全年航空安全起降航班2856架次,下降59.7%;旅客吞吐量23.052万人次,下降64.04%;民航货邮吞吐量0.0291万吨,下降64.21%。
    全年完成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31023万元,增长6.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7%;移动业务总量增长0.9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2.9%;联通业务总量下降35.6%。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总容量4万门,增长2.2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92万户,增长4.31%。移动、电信、联通移动电话总用户达31.73万户,下降5.53%,数据通信业务发展,年末互联网上网用户达12.62万户,增长4.3%。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131万元,比上年下降1.7%,比一季度降幅收窄1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及个体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842.5万元,增长3.6%;两油及苏宁实现零售额34198.7万元,下降24.1%;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5089.9万元,下降0.4%。纳入GDP核算的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8%;销售额四个行业情况分别为:批发业增长9.7%,零售业增长8.8%,住宿业下降5.2%餐饮业增长0.8%。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比上年回升2.8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投资增速分别为46.9%、37.1%、-12.1%。46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5亿元,占年度计划104.7%。全年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53个,其中,新开工46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49个项目。房地产施工面积251.52万平方米,增长13.02%;商品房销售面积39.38万平方米, 增长17.2%;销售额381101万元,增长9.9%。

    、财和金融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31023万元,比上年增长0.7%(同口径),在一季度大幅下滑基础上,顺利实现正增长;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93467万元,比上年增长3.3%,


    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968819万元,比年初增加97414万元,比年初增长5.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714169万元,比年初增加224444万元,比年初增长15.07%。

                                                     、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公安总户数72685户,户籍人口247041人。其中男性125179人,占50.67%;女性121862人,占49.33%。计生口径总人口24.3317万人,出生人口2109人。其中一孩出生795人,二孩出生1096人,多孩出生218人;出生率8.69‰;自然增长率3.84‰;政策符合率93.69%;出生人口性别比100:102.5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405元,比上年增加1107元,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191元,比上年下降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956元,比上年增加1165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178元,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7,低于全国平均比值,比上年缩小0.06。
    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户数2609户,参保职工32065人,征缴养老保险金11993万元;离退休人数9067人,社会化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5744万元,发放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6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5198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21270人;工伤保险参保户数1530户,参保人数3943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参保3235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4842人;实现跨省联网异地就医结算。
    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859户3596人,总支出1575.03万元。保障城乡特困人员623人,其中集中供养156人,分散供养467人,救助供养金总支出886.39万元;临时救助2058户次,发放救助金214.26万元;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对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1516人纳入低保;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1人次。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人数27337人。普通中学在校生8786人,其中女生4246人;小学在校生18551人,其中女生8943人。全年初高中招生4558人;小学招生3065人。幼儿园在园人数9850人,入园率98.3%。全年学龄儿童入学率99.80%。其中,女童入学率99.99 %;小学辍学率为0%;小学按时毕业率100%;初中按时毕业率99.63%;初中学生辍学率0%;初中升普高的比率51.08%。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受惠学生2.7337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108.24%。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56%,普职比率51:49,教育投入资金到位率100%。全市中考总分平均分650.45分。本科上线总数714人(不含音体美), 上线率65.62%。


    全市研发企业99家,比上年增长45.59%。其中,有R&D活动单位数32家,增长23.08%;62个研发项目,增长6.90%。R&D经费支出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9%;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66%,较上年提升0.04个百分点。
    全年选任武夷山市级科技特派员96名;建立各类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4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72个;申报2020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9个;1家企业获得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2家企业获得省星创天地认定。
    全年新增内资企业1684户,外资企业8户,个体工商户3538户。专利申请受理291件,增长1.75%;发明专利申请50件,下降7.41%;专利授权量255件,增长85.71%;发明专利授权13件,增长85.71%。
    全市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879人(本年未统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726人,中级职称192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策划举办了首届“513旅游电商节”;开展系列直播促消费活动124场;各类体育赛事30余场;硬笔书法、钢琴等各类文化公益课堂27场。全年电影公司共组建6支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队,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任务1380场。全年图书馆接待到馆读者6547人次,外借图书3422册次,办理借书卡41个,新增图书2885册;博物馆免费接待到馆参观人员4.3万人次;建立健全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普查文物点共500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档案资料。
    扎实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原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21.42万份,建档率90%;高血压规范管理12464人,规范管理率81.18%,糖尿病规范管理4397人,规范管理率81.3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数1106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4008人。全市早孕建卡1849人,早孕建卡率85.2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09%,高危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率94.1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2.05% ,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 90.18 %,婴儿死亡率3.8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85 ‰。
    十一、环境保护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功能达标率100%;崇阳溪、九曲溪上游等各流域水质功能达标率100%;7条小流域水质功能达标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危废处置利用率达100%,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GEP的升级版—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通过专家验收,属全国首例。
    全市森林覆盖率80.51%,现有林改培1.22万亩,商品林赎买2.17万亩,复绿造林8432.8亩,获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全年完成9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48处水电站下泄流量设施改造;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6千米;整治2200亩受污染耕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万亩;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
    注:1、公报中科技创新企业相关经济指标为错年数,其他相关统计经济指标数据均为快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