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729|回复: 0

[上海] 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0:03
  • 签到天数: 734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199
    发表于 2021-11-10 19: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松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推进“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综合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松江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以“三个对冲”抢抓“四个窗口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取得新进展。

    在“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引领下,全区经济走出了“一季度下降、二季度企稳、三季度转正、四季度冲刺”的逐季向好态势,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在逆周期中克难奋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7.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39亿元,比上年增长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4.9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4∶50.4∶49.2。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07.95亿元,比上年下降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9.01亿元,比上年下降6.0%(见表1)。

    表1 2020年松江区地方财政收支及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税收收入459.83亿元,比上年下降10.0%。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税收0.5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税收198.0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税收261.27亿元。分行业看,实现工业税收179.44亿元,实现房地产业税收144.68亿元,实现批发和零售业税收53.47亿元,实现建筑业税收18.09亿元。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32791户。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含私营)27004户,比上年增长44.4%;外资企业525户,比上年降低12.4%。至年末,经工商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共计201320户,比上年末增加16922户。

    2020年,松江成功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成功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从国家战略进一步转化为国家方案,国家行动;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松江被赋予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正式纳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种植业产值7.53亿元,比上年下降2.3%;林业产值3.81亿元,比上年下降3.7%;畜牧业产值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渔业产值0.6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

    乡村振兴形成示范样板。乡村振兴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全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现场会在松江召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模式。制定统筹浦南浦北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支持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完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1303户,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完成结构封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浜镇胡家埭村荣获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四好农村路”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深化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绿色食品认证率达47.5%,位居全市第一。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获评全市第一。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14个涉农街镇农民分红3.48亿元,同比增长4.5%。5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集体收益2.56亿元。农村综合帮扶“造血项目”实现收益2286.63万元,惠及生活困难农户1681户。

    农产品品牌效应持续显现。松林有机大米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黄浦江大闸蟹荣获2020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最佳种质奖”“最佳口感奖”和“金蟹奖”三项大奖。仓桥水晶梨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行先试建设的引领带动下,先进制造业能级强劲提升,行业内在动能持续增强,工业发展整体平稳、稳中有进,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打下坚实基础。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93.9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476.90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72.6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480.03亿元,比上年增长7.1%。

    三大优势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70.64亿元,占全区规上的比重为77.9%。其中,电子信息业实现产值1755.59亿元;现代装备业实现产值1138.34亿元;都市型工业实现产值276.71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8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全区规上的比重提升至29.0%。其中,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7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部分产业取得较快增长,如:新材料比上年增长32.0%,生物比上年增长27.7%(见表2)。

    表2 2020年松江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产值及所占比重

    2020年受疫情影响,建筑业企业复工复产较晚,行业整体较上年略有回落,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39亿元。至年末,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7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9.24亿元,比上年下降7.4%。按资质等级分,一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77.05亿元;二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70.61亿元;三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41.50亿元。至年末,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44.0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4.28万平方米。

    四、批发和零售业

    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66.13亿元,实现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6.76亿元。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66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限额以上商业通过公共互联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140.46亿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73亿元。受疫情影响,吃、穿、用、烧和各经济类型零售额有增有减(见表3)。

    表3 2020年松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及所占比重

    至年末,全区拥有商品交易市场调查样本63个,其中,专业市场11个,集贸市场52个。全年共实现成交额192.34亿元,其中,专业市场成交额174.69亿元,比上年增长0.8%,集贸市场成交额17.65亿元。

    为进一步提振全区消费信心、恢复消费常态,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区开展了“五五购物节”9大板块23项重点活动。5月至6月期间,全区重点监测的12个商圈在“五五购物节”的带动下共实现销售6.3亿元。通过开展汽车生活节,全区21家品牌汽车4S店5月份售出新车2627台,同比增长15.3%;销售额5.87亿元,同比增长36.3%,汽车销售实现逆势大幅上涨。

    延续“五五购物节”期间“以制造促消费”的成功做法,下半年我区再次创新探索,以“松江制造”助力“上海购物”。从“优品馆”中筛选了34家“松江制造”生活消费品牌,在全市首创108平方米线下沉浸式生活空间。线下参观量逾80万人次,新华社、上观新闻、腾讯等41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线上浏览量近百万次。

    五、旅游业

    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6.06亿元,比上年下降15.0%,接待游客1121.3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6.6%(见图1)。至年末,全区共有星级饭店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2家;旅游饭店全年住宿接待140.57万人次,平均客房出租率43.5%。至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74家,全年组团人数10.89万人次。

    图1 2015-2020年松江区游客接待人数与增长速度

    全域旅游美誉度持续提升。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佘山度假区通过国家文旅部评审,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广富林文化遗址、醉白池公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浦江之首、深坑秘境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世茂精灵之城主题乐园正式开园,“云间粮仓”文创园成为网红打卡地,举办辰山草地音乐节。完善浦南地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网点布局。发布全景全域地图、工业旅游线路,推进泗泾下塘、仓城、府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建设,实现22处文物老宅“建筑可阅读”。推出31项惠民政策、佘山度假区旅游联票,促进旅游行业有序恢复。

    科技影都集聚度逐步提高。华策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上海影视乐园二期开工建设,昊浦影视基地项目建设完成。上海科技影都影视协同创新中心、1905国际数娱影视产业园揭牌成立,腾讯云启智慧影视基地项目签约落地。举办2020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探索影视金融创新服务,试点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影视文化产业基金。出台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16条升级版政策和12条援企措施。成立上海市影视版权服务中心松江工作站。新引进影视企业1273家,同比增长100.5%。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4.44亿元。“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沪苏湖铁路(上海段)在石湖荡镇新中村打下首桩;轨交12号线西延伸预控方案已上报市规划资源局;中运量有轨电车正在规划进一步服务科创走廊和产城融合示范区;轨交9号线九亭站和南永丰停保场两个公交枢纽项目开工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G60高速松江东收费站(文翔路匝道)建成启用;区区对接(断头路)项目书林路、辰塔路建成通车;五朱公路(区区对接段)基本完工;昆港公路南延伸(非涉铁段)、金玉路跨油墩港、乐都西路跨油墩港主体贯通。

    持续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年内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9条,新改建54座公交候车亭(其中新建44座、搬迁10座),新增公共停车位5836个。对老旧公交车辆进行更新,至年末(松江公交不含松江巴士)保有公交车854辆,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辆645辆,占车辆总数的75.5%。2020年全区共有运营公交线路135条(松江公交公司127条),公交营运里程长度5211.59万公里,年客运量7131.65万人次。中运量有轨电车日最高客流量近3.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2.7万人次。共有区域出租车218辆,区域出租车年载客车次123.03万次,单车日均载客车次49.16次。至年末,松江区机动车保有量为40.51万辆。

    强化道路设施管理养护:完成82.48万平方米道路的预防性养护。中山二路等25条道路路面“白改黑”在创全国检之前顺利完工。完成区管公路和市政道路零星路面病害维修25.4万平方米、人行道维修3.1万平方米,涂刷各类桥梁栏杆共85座。沈砖公路中修、松金公路中修等29个项目竣工。打造新松江路、茸盛路、广富林路等5条道路创建精品示范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跃居全市第一。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98项共计113.88公里。叶榭镇虹洋公路、石湖荡镇影视路被评为上海十大最美农村路。成功申报石湖荡镇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申报创建“四好农村路”55条。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14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区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2.24亿件,比上年增长1.4%;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84亿元,比上年下降2.0%。至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34.61万户,比上年下降3.0%,其中,住宅电话20.11万户,比上年下降4.7%;宽带用户数41.25万户,比上年增长0.9%;移动用户数111.49万户,比上年增长1.6%。

    七、金融业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9.38亿元,比上年增长6.2%。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32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13.32亿元,比年初增长3.6%,其中人民币3209.37亿元,占存款余额的82.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3.51亿元,比年初增长6.2%,其中人民币1869.03亿元,占贷款余额的80.4%(见表4)。

    表4 2020年末松江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至年末,共有证券公司27家。全年实现证券交易成交额26854.26亿元,比上年增长68.1%。成交额中,国家债券14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68.3%;股票22291.17亿元,比上年增长68.8%;基金1389.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0%。

    全区始终将培育企业上市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抓手和突破口,2020年上交所、深交所受理全区上市企业突破两位数,达到11家(含新三板精选层1家),成功上市企业7家,其中科创板3家,主板3家,创业板1家,受理数量除浦东新区外全市第一,创历史新高。

    2020年,全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90家,累计已上市挂牌企业408家,其中上市企业达27家,E板26家,N板40家,展示板315家,上股交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公用事业、传媒、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贸易等行业,挂牌数量全市排名第一。

    八、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4.76亿元,比上年增长7.7%。按产业分: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二产、三产的投资比例为33.1∶66.9。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集体联营经济实现投资142.80亿元,三资企业实现投资61.29亿元,私营个体经济实现投资185.68亿元,其他经济实现投资214.99亿元。

    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投资200.23亿元(见图2),比上年增长21.7%,绝对量位列郊区第一。至年末,计划总投资过亿的工业项目119个,实现投资额157.73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8.8%。以“上海制造”引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增强,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珑睿信息、脑智基地、海尔卡萨帝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复宏汉霖、昊海生科、顺络电子、G60科创云廊、海尔智谷、超硅半导体等项目有序推进。

    图2 2015-2020年松江区工业投资额

    区属三家供水企业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16260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5%,日均供水量44.55万立方米;售水总量1312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4%。至年末,全年用电量97.61亿度,比上年下降3.2%;天然气售气量2752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液化气售气量29706吨,比上年下降14.6%(见表5)。

    表5 2020年松江区公用事业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22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3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住宅投资248.20亿元,比上年下降3.4%。商品房施工面积1459.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5%。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房产交易市场呈现从冷清到放量最后高位反弹的趋势。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06.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7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全年存量房交易套数17433套,比上年增长18.4%;交易面积177.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1%;交易金额47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九、民营经济和对外经济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网通办”便捷高效。线上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接入政务服务事项3785个,审批事项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减时间”比例上升至82%,“零跑动”事项和即办事项占比分别上升至84%和55%。归集60类8056张区级电子证照,“两个免交”工作落地见效。线下政务服务效能不断增强,综合窗口改革不断深入,14个部门的451个事项实现综合窗口受理,264个事项和20个“无人干预”事项实现自助、自动办理,实现30件跨部门“一件事”高效办理,其中二手房过户水电气联办为全市首创。全年产业支持方面资金投入累计5.24亿元,出台“26条”和“19条”等区级政策,务实高效稳企业、促发展。在全市首创“政府+园区+担保+银行”四方协同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新机制,试点推出“批次包”“园区贷”“创业贷”等金融新产品,服务中小企业300余家,融资规模超15亿元。全年新增民营经济户数30918户,至年末,实有注册户数11636户。民营经济全年实现税收214.35亿元。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松江全面贯彻落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念,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600个,增资项目73个,实现项目总投资20.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3%;合同外资11.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新批准项目6.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9%;实际到位资金3.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年在松江新批准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27个,项目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香港69个,俄罗斯联邦45个,中国台湾42个。

    十、新型城镇化、经开区和社区建设

    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旧街坊整体改造全面完成,34.5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受益居民3648户。旧城镇改造动迁签约8508户,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动迁签约2827户,腾出建设用地495亩。加强违法建筑综合治理,351个居村和18个街镇完成无违建先进居村(街镇)创建。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716.21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60.7%;引进合同外资5.46亿美元,占全区合同外资的49.2%;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2.00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总额的50.9%。

    社会治理创新取得突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2020年,“一网统管”年度工作综合评估为良好,“多格合一”试点工作在全市成绩突出,作为示范经验在全市推广。推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积极参与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区级服务中心达5A级,17个街镇服务中心达3A级,区级层面成立松江区社会组织联合会,17个街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和公益基地发展,全区已建成626家公益基地。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印发《关于建设松江区城市运行管理体系的总体方案》,全面启动城运系统试运行工作。至年末,全区已全部完成城运系统基础版的正式上线运行,结合我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个性化应用项目,为全区建设“一张网”积累好经验、好做法。

    十一、教育

    完成18所学校开工,总投资3.6亿元,投入较上年增加约65%。上外松江云间中学、云间小学开工建设,“环大学城教育新高地”更具规模。新开办工程大泗泾附校等8所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大班额”问题得到解决。全年共招聘新教师843人,招聘人数创历史新高。新晋正高级教师8名、特级教师7名,引进特级教师2名,师资队伍高端引领能力迅速提升。树立一批优秀教师典型,1名教师获评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称号,1名教师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成功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新增4个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试点,高质量完成3所市示范园、市一级园迎评工作,学前教育整体办园水平再上新台阶。持续推动强校工程和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实施薄弱初中攻关项目。推进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完成五大学科新教材教研基地建设。中考成绩再获突破,首次实现五门学科区平均分全部超过市平均;高考本科达线率继续保持高位,其中文化本科达线率较去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3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60所,中、小、幼、职、特五类教育在校学生16.33万人,比上年增长4.1%。全区各类学校教职工共2.05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专任教师1.34万人,比上年增长4.7%(见表6)。

    表6 2020学年松江区各类学校、在校生数及增减情况

    全区依法批准设立的社会培训机构187所,民办幼儿园81所,民办托儿所和早教机构15所,民办中学7所,民办小学17所。

    十二、科学技术和信息化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总数达1053家,同比增长88.4%,位列全市第二;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755家,同比增长62.3%,位列全市第三,当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74家,实现五年翻两番。13家科技企业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立项(含培育8家),并列全市第三,全区小巨人企业总计156家(含培育)。2019年R&D经费投入68.20亿元,同比增长14.5%,投入强度达到4.32%,比2018年的3.98%高出0.3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0.32%。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投入总量的89.2%,企业研发主体地位显著提升。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9项,全市排名第三。技术合同登记认定472项,成交金额45.41亿元,同比增长81.9%。

    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百亿级项目——G60脑智科创基地二期启动建设,松江区政府与上海市科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脑科学研究与产业化,推进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落户松江,建设脑科学百亿级产业基地。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正式投入运作,并吸引陕煤集团在松落地计划投资30亿元的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上海分析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共建“精密仪器系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总投资450亿元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目标建设成为长三角最大、全国前三的AI超算中心,引进腾讯优图实验室、科恩实验室2个世界顶尖实验室。

    在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松江区范围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有24个项目获奖。2020年我区申报市级科技奖励18项,创历年最高。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4家,超过全市数量的五分之一,增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5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总量达到全市前三,累计引进院士专家团队215名,其中院士25名,专家190名。设立全市首批试点的“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固化疫情期间“不见面审批”制度。全年共审批通过2394份各类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申请,引进A类高端人才52人。

    “大数据”赋能“两张网”建设。加大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开放。基本完成基础库建设,已落地市级人口信息561万余条、法人信息1475万余条、办件信息1039万余条、12345数据75万余条;根据市大数据中心要求,上传企业复工数据134万余条、道口登记数据85万余条、基层单位疫情防控登记数据12万余条、“互联网+监管”数据9218条数据;加强“两张网”支撑力度。完成我区首批视频点位收集12505个、物联设施点位信息收集8957个。推进新版社保卡换发工作,全区新版社保卡换领率95.12%,社保开通率为92.88%,银行开通率59.65%,基本完成新版社保卡换发。

    全年实现电子信息业工业总产值1755.59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3.1%。全年实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70.58亿元,比上年增长72.2%,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5.2%。5G赋能工业互联网建设。全年新建5G基站1195个,累积建成5G基站2636个,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三,实现5G网络全区广覆盖。区级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立项9家,扶持资金2100万元。5家企业获得“2020年第一批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25个项目立项入围2020年区级科普项目,拟资助金额193.2万元。来伊份零食博物馆等3家单位获评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松江电信局5G智慧城市展示厅等3家单位获评G60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全区共有科普教育基地72家,其中国家级5家、市级13家。区总校和全区17个街镇社区科普大学分校均已挂牌成立,全年配送科普讲座108讲。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全年专利申请22106件,同比增长46.9%,数量排名全市第三;专利授权15215件,同比增长53.6%,数量排名全市第2。至年末,全区有效专利51182件,比上年增加11686件,数量排名全市第四;其中有效发明专利8952件,比上年增加676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52件,比上年增加3.56件。松江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建设,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3家、市级专利工作示范(试点)企业68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园区9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46家企业主导或参与6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十三、文化和体育

    “人文松江”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市唯一同时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荣誉称号。发布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体化运作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基本建成人文松江活动中心一期项目,完成区职工综合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国内首部抗疫题材大型原创话剧《护士日记》、大型历史话剧《董其昌》成功首演。成功举办“徐霞客与松江”系列活动、第二届上海市篆刻艺术展、第十届百姓明星评选等群众文化活动。

    深入推进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松江区成功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和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荣誉称号,全区2家单位、3个村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村镇,1户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1家单位荣获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区5个街道、10个镇、11户家庭成功创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文明镇和文明家庭。1个项目入选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名志愿者入选上海市杰出志愿者,1个基地入选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3名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2020年上榜名单,1名市民入选2019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评选产生2020年度“感动松江”道德模范11名、先进典型12名。

    开展2020年“百姓明星”评选活动,报名参赛选手约1.53万人次,参与活动市民超过30万人次。全区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包括线上)约1.6万场次,参与约140万人次(含广场舞);全区公共图书馆流通约17.86万人次,全区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线下接待观众约7.8万人次;配送图书4.28万册(含电子图书2万册),公益演出1135场,公益电影9400场(含宣传贴片3600场)。加强营造新闻舆论氛围,全年电视节目《松江新闻》《云间播报》共采编并播出新闻2468条,被市级媒体录用420条。

    2020年上半年,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根据市体育局印发的《本市公共体育场馆及经营性体育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市体育场所复工工作指引》的通知要求,及时关闭了区体育局直属和各街镇共34个公共体育场所,指导街镇对全区981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和59条健身步道均进行了消毒处理。开展现场巡查96人次,抽查经营性体育场所41家,对20家开具整改意见单,帮助指导240家经营性体育场所有序复工。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顺利举办全国帆板大师赛、CTCC房车锦标赛、全国高校百英里总决赛等国内重大赛事,以及佘山元旦登高、业余足球联赛等一系列品牌赛事。全年共承办、协办全国性赛事3项,市级赛事、活动43次,举办区级赛事、活动69次,吸引19万余人次市民参与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全年在国家级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3枚,在市级比赛中获金牌135枚、银牌96枚、铜牌120枚。圆满完成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全区共有体育场地总面积490万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三。全年新建市民健身房1个,市民球场5处,市民健身步道26条,新建更新益智健身苑点182个。至年末,全区累计拥有益智健身苑点1001个,市民健身步道86条,市民球场76处,市民健身房16个。完成松江体育馆翻建工程并启用。全年,区属各场馆累计接待市民健身锻炼近58万人次,场馆开放收入共计161万元。全区共有实体网点数137家,社会渠道网点86家,体彩销量40256万元,总销量位居全市第二。

    十四、卫生

    至年末,全区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0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971人(见表7),床位数4078张。全年实现门急诊量675.50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8.5%;门急诊均次费用244.34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4.2岁,其中,男性81.67岁,女性86.84岁;婴儿死亡率0.83‰,孕产妇死亡率0,达到世界最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表7 2020年松江区卫生机构情况及增长速度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制定约60多份疫情防控文件。累计完成道口查控228.72万人次,居家隔离3.26万人,集中隔离4.9万人,核酸检测18.4万人次,疫苗接种6万余剂次,处于全市高位水平。科学规范完成发热门诊(哨点诊室)标准化建设,累计设置留观室89间,增配11台发热门诊专属CT,小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个安装专属CT的社区发热门诊,区中心医院单管核酸检测日最大检测量达到1万人份,处于全市最优水平。

    务实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合作项目松江研究院建设,区中心医院正式升级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面启动与上海市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启用佘山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泗泾大居配套卫生服务分中心,有效解决大居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完成35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建12个健康智慧驿站,提前实现街镇全覆盖。加强妇幼健康工作,守牢妇幼安全底线,婚前医学检查率连续11年保持全市第一。持续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服务改革,松江社区综改App实时评价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

    十五、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年末,本区户籍人口67.45万人,比上年增长2.3%,其中城镇人口53.53万人,比上年增长3.0%。全年户籍出生人口4206人,出生率6.24‰,死亡人口4870人,死亡率7.22‰,人口自然增长率-0.98‰。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19075个,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489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690户,本区城镇失业登记人数为6464人。全年开展职业培训83790人,其中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培训470人,创业培训73人,中高级层次培训数量占2.7%。

    据抽样调查,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15元,比上年增长4.7%,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二。其中,工资性收入44740元,比上年增长4.4%;经营性收入1749元,比上年下降9.3%;财产性收入6926元,比上年下降3.4%;转移性收入6100元,比上年增长24.7%。

    全年保障房施工面积812.43万平方米,保障房投资13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保障房销售面积102.95万平方米。全年区属动迁安置房开工5015套,竣工6313套。新增供应公共租赁房项目41个,共2697套房屋。全年为636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约1290.99万元,廉租房源已分配216套。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完成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帮困粮油调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年实施各类救助26.12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56亿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73万人次、5160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243人次、833.75万元。

    扎实推进养老服务重点工程、实事项目。全年完成新增养老床位549张、改造认知症照护床位136张、改造老年护理型床位386张;完成新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家、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4家、新建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23家、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建设96家、新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17个,新建幸福老人家13个。松江社会福利院已结构封顶。做好养老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评估,实施老年助餐可追溯系统建设,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得分排名全市第三。与嘉兴市和宣城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养老,共同发布38家异地养老机构、6家一体化养老实训基地、97家老年旅游推荐景区名单。完成养老机构服务收费价格调整。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7家,长者照护之家13家,养老床位数7738张,收养各类人员4500人。全年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3.61万人次,为8000名高龄老人提供互助服务(老伙伴计划项目)。

    十六、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87.9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4%。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61台中小燃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321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7.7%,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PM2.5年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8%。

    不断加强河道治理。全年治理中小河道132条段,苏州河四期范围河道完成整治16.1公里,27个国考、市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全年完成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632个,污水收集管网1.33公里。全年污水处理量1834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4%,日均污水处理量50.12万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95.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松江污水处理厂四期、西部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开工,浦南污水处理厂加盖除臭改造工程完工。

    城市品质提升速度全面加快。全区成立以区长任组长的文明创全城市品质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从“除乱象、全面整治,重品质、美化提升,塑品牌、示范引领”三个方面入手,巩固形成“美丽街区”60个;集中整治背街小巷、店招破损等短板问题278个;督查各类问题416个;美化提升项目75处,其中,提升思贤公园等多处区域夜景;改造户外招牌特色道路22条、美化各类箱体1700余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街景提升的需求,环境卫生质量连续15年市容环境综合考评位列市郊第一。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成效日益明显。积极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规范居住区源头分类投放,有序推进中心城区56个居住区湿垃圾“一天两运”;179条商业街沿街商铺实行沿街商铺上门分类收集。居民分类参与度和准确率大幅提高,全年全区生活垃圾清运总量79.66万吨,干垃圾日处置量968吨,湿垃圾日分出量(含餐厨垃圾)759吨,可回收物日回收量449吨。成功复评2020年度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17个街镇全部获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

    设备建设提速发力。至年末,累计建成“两网融合”可回收物服务网点795个、中转站17座、区级集散场1个,累计配置干垃圾车299辆、湿垃圾车112辆、有害垃圾车13辆、可回收物车21辆,提升居住区分类投放点1920个。累计新改建公厕109座(含农村),全区共有市级“文明公厕”200座,区级“星级公厕”78座。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成,天马垃圾焚烧厂(二期)、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进入调试。

    绿林建设步伐加快。大力推进以“七廊一片”为重点的造林规划设计和施工,2020年,我区共完成造林面积5539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57%,森林面积16.84万亩。全速推进绿道建设,绿地总量21.05公顷、绿道21.06公里、立体绿化建设1.68公顷,建设完成6座街心花园、新建九里亭公园。继方塔园荣获4A级旅游景区之后,醉白池公园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洁净、多彩、文明、安全、和谐、宜游的城市公园环境。

    城市运行与管理安全有序。圆满完成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各项保障任务。坚持把智慧公安融入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中予以统筹推进,建成上云智能安防社区670个、智能安防楼宇176个。深化平安松江建设,报警类“110”、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44.2%。全年松江地区共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3起,死亡14人,事故起数同比上升18.2%,死亡人数同比上升27.3%。发生交通事故90421起,其中,死亡事故78起,造成79人死亡、14072人受伤。发生火灾事故307起,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38.33万元。

    全力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主要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8.3%,中型以上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达100%。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区域食品安全状况有序可控。全年对全区食品药品领域行政处罚立案771起,处罚金额1372.18万元。食品安全监督方面,抽验食品销售环节2247件、合格率97.6%,餐饮环节2797件、合格率97.8%,生产环节1958件,合格率99.6%。

    说明: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松江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均为市级核算数据,绝对额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