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552|回复: 0

[西藏] 2021年日喀则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19
  • 签到天数: 73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971
    发表于 2021-7-14 07: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日喀则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28日在日喀则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虎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六年工作回顾

    市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六年,是全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六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维稳任务艰巨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团结依靠勤劳、勇敢、智慧的日喀则人民,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斗姿态,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前行,在攻坚转型中蓄势崛起,谱写了自强不息、求实奋进的壮丽诗篇,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预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0亿元,是2014年的172.5%、年均增长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29亿元,是2014年的187.8%、年均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4亿元,是2014年的218%、年均增长13.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465元、13456元,是2014年的186.5%、200%,年均增长10.9%、12.3%,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60.1元,年均增长40.9%。

    ——六年来,我们集精兵、聚合力、鼓干劲,脱贫攻坚成果丰硕。坚决扛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全民动员,尽锐出战,聚焦“五个一批”精准施策,紧扣“六个精准”靶向攻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过五年持续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减贫战役,18个县区全部摘帽,166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17.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书写了一部改天换地、感天动地的脱贫壮丽史诗,实现了日喀则人民千百年来的脱贫梦想。“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建成246个搬迁安置点,16881户、70045名易地搬迁贫困群众 “挪穷窝”、住进了新家、过上了好日子;教育扶贫“斩穷根”,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托起了贫困家庭新的希望;健康扶贫“脱穷境”,不断织密健康保障网,没有一个家庭被疾病拖垮,没有一名群众因病致贫返贫,贫困群众实现了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安居。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合力推动劳务输出,11.59万贫困群众通过扶贫产业就近就便增收,2.92万贫困群众经过劳务技能培训走上了致富路,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贫困群众的腰包一天更比一天鼓,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灿烂幸福的笑容在日喀则广袤大地上纵情绽放。群众观念明显转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引导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唱主角、当主体,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全市各族群众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中,更加感恩党中央的似海恩情,更加感恩总书记的特殊厚爱,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

    ——六年来,我们抓机遇、建项目、扩投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牢牢抓住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审时度势谋项目、全力以赴抓项目、全程服务上项目、不遗余力推项目,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084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0亿元,年均增长20.8%,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交通出行更加畅通便捷。实施交通建设项目868个,公路新增通车里程5370公里,总里程达12000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6.6%、84%,一条条农村公路贯穿城乡、通村达户、直抵田间;市区至机场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等级公路快速建设,高速公路实现“零突破”,我市已经跨入“高速时代”;日喀则机场开通航线达到5条,拉日铁路旅客发送量逐年递增,定日机场开工建设,四通八达的团结线、幸福路,搭建起了外联内通的立体交通网。水利设施更加优化完善。拉洛水利枢纽下闸蓄水,湘河水利枢纽成功截流,恰央水库、强布水库建成投用,一批小型水利工程持续推进,全市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87.8%,荒漠滩涂变成了沃野良田,现代水利孕育出希望田野。电力网络更加稳定可靠。“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主电网覆盖全部县区和主要乡镇,电力“天路”点亮了万家灯火。网络通讯更加优质高效。行政村居通讯工程全面完工,提速降费力度持续加大,光缆宽带、4G网络实现了全域覆盖,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成为新时尚,架起了沟通世界的信息化桥梁。

    ——六年来,我们聚优势、挖潜力、提质效,特色产业扬优成势。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革命,在集聚优势中创造机遇、在深挖潜力中扩容增效、在强化支撑中加快发展,产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质效越来越明显、前景越来越广阔。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珠峰牦牛出栏达到13.1万头、商品牦牛达到9.8万头、商品率提高到75%,珠峰绵羊出栏达到126万只、商品绵羊达到88.2万只、商品率提高到70%;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青稞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达到40.03万吨,蔬菜自给率由42%提高到54%;水电站、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364兆瓦;累计产销天然饮用水6.3万吨;接待游客3063万人次、实现收入26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2%、11.2%;完成公路货运量3111万吨、铁路货运量233万吨,年均分别增长23%、9.4%;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0亿元。龙头引领显著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34家,百亚成、珠峰华绿等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强劲,珠峰牛羊、绿色青稞、绿色果蔬、藏毯藏装等一批优势产品走出西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家,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1.6%;列统民族手工业实体350家,实现产值2.8亿元、年均增长27%。平台支撑更加坚实。日喀则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效凸显,其他园区竞相发展,现代产业园区体系初步建立,入园企业达到87家,完成投资67.4亿元,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引擎”。经营体系健全完善。突出上下游、产加销、全链条,培育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591家,入股合作社群众达到44.7万人,资源整合、产业经营、群众组织、基层治理等功能不断强化,“园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体系初步建立,有力推动经济发展高歌猛进。

    ——六年来,我们抓统筹、补短板、促融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重点推进与区域协调相结合、产业水平提升与城镇功能完善相结合,推动城乡要素、产业、社会和生态深度融合,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城乡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绽放新颜,城乡发展华丽转身。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着眼丰富城市内涵,大力实施“六化”工程,推进老城区、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城市公共交通、停车位、公厕等服务更加完备,贡觉林卡等公园群面向市民开放,新增公园绿地177.4万平方米,城区建成面积由22.34平方公里扩大到34.68平方公里,群众满意度、游客认可度大幅提升,广大市民畅享城中美景、畅享城市便利、畅享美好生活。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培育了江孜、曲下、萨迦、吉隆、下司马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打造了吉定、陈塘等特色小城镇示范点,城镇化率达到27.6%,较2014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6%,城镇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公共服务、人口聚集等功能不断增强,实现了形象大改善、功能大提升。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奋力夺取“4·25”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30万受灾群众重建美好家园;高标准建成边境小康村345个,山这边与山那边形成强烈反差、鲜明对比,有力激发了边境群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责任感、自豪感、荣誉感。深入实施农牧区“十项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新改建农村户厕3万余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广大农牧区旧貌换新颜。

    ——六年来,我们惠民生、增福祉、暖民心,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坚持用成果大共享实现人心大凝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建立健全“保姆式”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完成农牧民转移就业138万人次、实现收入95.7亿元;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4321”结对帮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稳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一职定终身”的陈旧观念逐渐打破,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在就业创业的热潮中,挥洒激情汗水、创造精彩人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工作深入推进,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5个100%”目标全面实现。落实“三包”政策,推进15年免费教育,新建村居双语幼儿园158所。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三大考试”位居全区前列,万千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享人生出彩机会。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市人民医院、市藏医院成功“创三甲”,15家县级医院创建二级医院,55个乡镇卫生院通过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评选,村卫生室达到1547 家,村医达到3286人,全市千人口床位数从3.37张提高到4张,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从3.02人提高到4.26人,县域内就诊率从47.8%提高到80%,包虫病综合防治任务圆满完成,结核、肝炎等疾病筛查防治全面落实,基本实现“小病不出县、中病不出市”,各族群众共享“健康红利”。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图书馆、日喀则剧院、市群众艺术馆等建成运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1%和99.08%;广泛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成为广大群众的道德信仰和行为准则;成功举办农牧民运动会、“珠峰谐韵”舞蹈大赛等一大批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出《吉祥日喀则》《江孜印迹》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凝聚了强大正能量;非遗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历史文物有效保护,“精神富足”成为全面小康的鲜明标识,“五彩缤纷”成为文化事业的真实写照。社会保障坚强有力。全民参保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5万人。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设保障性住房3.05万套,安置城镇困难群众2.03万人,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427万元,民生保障的幸福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六年来,我们重建设、强保护、倡绿色,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日喀则各族儿女崇山敬水、守蓝护绿,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与发展互促双赢的美好画卷。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完成营造林280.91万亩,海拔4300米以下的“无树村”“无树户”全部消除,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50公里“绿色长廊”满目葱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9.2%,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总面积的20.88%,生态建设“绿”了城镇、“美”了乡村。环境保护全面加强。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显著成效;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557条河流、74处湖泊设立了河(湖)长,珠峰垃圾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固体废弃物、医疗废物实现无害化处理,“禁塑禁白”全面推进,有机肥料广泛推广使用,土壤治理保护持续推进,“三高”项目零审批、零引进、零落地,主要河流、湖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以上。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能耗下降3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根植于心,绿色生活成为主流选择、生活时尚,“环境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治理之美”日益成为美丽日喀则的新标签。

    ——六年来,我们转职能、深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坚持人民有所呼、发展有所需、改革有所应,勇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毒,推进各项改革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绵延不绝的强劲动力。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非行政审批事项退出历史舞台,项目审批周期缩短70%以上,18个县(区)、157个乡(镇)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835个村(居)建立了政务服务站,80%的政务事项实现集中办理,100%的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国企发展更加强劲。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珠峰城投、珠峰农投和珠峰文投三大集团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24.62亿元,是2014年的53.46倍,发展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减税降费措施全面落实,减免税费5.36亿元,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办时间压缩到5个、1个工作日内,市场主体发展到7.87万户,是改革前的2.6倍,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77个、完成投资310.8亿元,民间投资年均增长30.7%,市场活力持续旺盛。金融保障更加有力。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76亿元、280亿元,是2014年的1.83倍、2.51倍,年均增长11.6%、17.5%,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9倍。农牧区改革更加深入。全面推进农牧区综合改革,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完成,乡镇、村居集体资产清查核实基本完成。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樟木口岸恢复货运通道功能,吉隆、陈塘、日屋口岸功能不断完善,里孜口岸获批开放,11个边贸市场建成投运,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筹建加快推进,面向南亚陆路大通道功能更加强化。对口支援不断深化。四省市、两企业不断拓宽援藏领域、丰富援藏内涵,大力实施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就业援藏、智力援藏,先后选派782名干部和专技人员进藏,投入资金56.95亿元,实施了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齐鲁高中、牧草高产基地、贡觉林湖水生态治理、边境小康示范村、高原特色小镇、美丽边疆小镇等惠民利民项目1429个,深入推进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提供区外就业岗位,成功在四省市举办珠峰文化旅游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支援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插上了腾飞翅膀。

    ——六年来,我们讲政治、强法治、转作风,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满意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法治建设成效明显。建立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请市人大出台《日喀则市城镇供水用水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办结率100%。作风建设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打牢。深入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调查研究、大力精文简会、规范督查考核,市政府各类会议、文件大幅压减,切实为基层松了绑、减了负;树牢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三公”经费支出连续六年保持下降。廉政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规范土地出让、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等事项;严肃执纪问责,坚决整治扶贫等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敢腐的震慑不断强化、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自觉持续增强,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与此同时,双拥优抚、国防动员、人民武装、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开展,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统计、工会、共青团、科协、档案、水文、烟草、邮政和外事侨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为全市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第一时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了新冠肺炎疫情“零确诊”“零输入”“零传播”。我们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兜住了民生底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共战疫情的3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不惜一切代价、采取非常措施,投入10亿元支持疫情防控,2106支党员突击队、9346名共产党员、890名共青团员身先士卒、顽强奋战,坚决阻击疫情输入,既防住了国内高风险地区的疫情蔓延,又守护了1753公里边境线的绝对安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广大公安干警闻令而动、忘我工作,广大党员干部、驻市部队官兵冲锋在前、持续作战,广大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环卫工人不辞劳苦、默默奉献,全市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凝聚起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极大增强了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决心。

    各位代表!六年来,我们风雨兼程,取得了累累硕果;六年来,我们克难奋进,铸就了新的辉煌;六年来,我们砥砺前行,积累了宝贵经验。六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只有忠诚看齐才能明确方向。必须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确保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在日喀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凝聚力量。必须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动和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构筑推进长治久安的钢铁长城,汇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只有厚植民心才能彰显质量。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人民立场,坚守为民情怀,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厚度”。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激发活力。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开创日喀则各项事业新局面的法宝,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不断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新时代日喀则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空间、增添更强发展活力。只有依法行政才能行稳致远。必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充分发挥法治对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切实维护各族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必须把党中央关心、全国人民支援同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和“珠峰精神”,苦干实干,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干出勇立潮头的新气势、改革发展的新境界。

    各位代表!六年来的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殊关怀、无比厚爱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四省市、两企业无私援助、倾心奉献的结果,更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四省市、两企业和援藏干部人才,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为日喀则发展倾注心血的老领导、老同志、老朋友,向所有关心支持日喀则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从全面小康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也是补短板、增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的关怀和重视前所未有。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作出系列重大部署、出台系列重大政策、制定系列重大措施,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我们要看到,支撑日喀则未来发展的基础和能量前所未有。经过多年的丰富积累,日喀则发展基础更加牢固、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后发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要看到,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渴求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前所未有。经过抗震救灾的考验、脱贫攻坚的洗礼、疫情防控的淬炼,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排除万难、敢战必胜的斗争精神,已深深融入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事业新高度、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峰的强大动力。只要我们把握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振砥砺拼搏勇担当、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够托举起日喀则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梦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党委九届历次全会、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强边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工作方法,按照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全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喀则。

    总的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任务是: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综合实力新提升。加强基础建设。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道路通畅并开通客运班线,拉日高等级公路全线贯通,定日机场具备通航条件;扎实做好日喀则至吉隆、日喀则至亚东高等级公路,中尼铁路日喀则至吉隆段、中印铁路日喀则至亚东段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提升电力能源保障能力,深入实施“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推进主电网覆盖边境一线;积极争取拉萨至日喀则输气输油管道工程。改善民生水利设施,完成满拉灌区节水改造,建成投用湘河水利工程,争取桑德、帕孜水利工程早日落地,建设东嘎、康卓等水库,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善通信网络设施,提升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加快5G网络应用,全力建设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深入实施农牧区产业革命,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打造产业发展战略支撑,建立规模特色优、布局结构优、延伸配套强、支撑带动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农牧业优结构、增后劲。坚持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低产田退出,优化种养结构布局,打造现代化标准养殖基地、绿色高产青稞基地、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饲草生产基地,实现优质青稞、蔬菜、饲草种植规模分别达到88万亩、30万亩、180万亩,珠峰牦牛、珠峰绵羊、藏鸡养殖规模分别达到50万头、400万只、1000万羽,商品化率达到70%以上;大力推行“园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拉洛现代农业产业园、江当现代生态产业园、年楚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湘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打造集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农牧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制定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产地追溯体系,推进农牧产品设施化标准化生产,创优“珠峰”品牌。推动工业扩总量、提质效。发挥日喀则经开区平台集聚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投入,推动绿色建筑业、优势矿产业、清洁能源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产业转型升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家,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推动服务业提品质、拓领域。以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打造“桑珠孜—珠峰—吉隆沟—加德满都”文旅主轴,标定形象定位和品牌精髓,促进文体商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产业,积极打造数字产业园,加快“数字日喀则”建设;支持发展金融服务、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畅通内外循环。提振本地消费活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培育壮大教育、健康、家政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建设联通内外的城乡物流体系,完善农牧区商贸流通服务网络,支持快递服务向乡村延伸。推动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密切与拉萨、阿里等地市合作,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交流,积极融入陕甘宁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建设,加强设施联通、要素互动、产业合作,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提升樟木口岸货运通道功能,扩大日屋、陈塘、里孜口岸开放、加快建设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繁荣边民互市贸易,着力打造面向南亚地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3亿元、年均增长5.6%。

    (二)增进民生福祉,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推动就业增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实训基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坚持输出规模和劳务技能两手抓,扩大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转移就业110万人次、创收125亿元。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4321”结对帮扶,协调对口援藏省市每年提供1200个事业、国企岗位,推动市场就业、基层就业、区外就业、自主创业,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做好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就业服务,推动城镇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优先发展教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15年免费教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7%以上;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持续提升高中教育,高考录取率达到85%以上;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持续办好特殊教育,建设第二特殊教育学校。落实好“三包”政策,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充分发挥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优势,持续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深入推进“5G+教育”建设,巩固提升“五个100%”目标成果。

    建设“健康日喀则”。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加快建设市120调度指挥中心、中心血站等重点项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市县乡村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服务体系。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推进市妇幼保健院等市县医院等级创评,建立市县乡村医疗机构“医共体”,推广应用远程诊疗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加强包虫病、结核病、大骨节病等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健康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繁荣文体事业。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市县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60%以上村居。加大公共文化供给,推进“一县一品”“一乡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推动村级文艺队演出常态化,高标准办好珠峰文化旅游节等传统节庆活动,编排推出一批爱国主题鲜明、地方特色突出的文化剧目。加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积极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打造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以藏戏、曲艺、绘画等传统优秀文化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不断丰富全民健身和农牧民运动会等群众性赛事活动形式,带动群众广泛开展健身活动。

    强化社会保障。建立市社会保障综合应用平台,新建市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中心、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低收入家庭认定体系,加大城镇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提升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功能;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加强“社区养老”建设,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残疾人,让每名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生育、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以上。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三)统筹城乡建设,走出协调发展新路子。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致贫返贫的群众动态清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创响一批“老字号”“土字号”乡土品牌。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依法盘活耕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财产权,健全农牧民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有序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乡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水平。加大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力度,建设一支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队伍。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方式,撬动更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

    推进城镇发展。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能力,城镇化率达到36%。完善城镇功能,逐步实施供暖、供氧加湿一体化工程,加快老城区、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推进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镇风貌,推进产城融合,强化发展支撑。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为目标,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统筹推进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人文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打通城市水系,延展城市绿带;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堵点痛点,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丰富产业业态,提升优质供给,加快人气聚集,激发城市活力;提高市民素质,弘扬文明新风,涵养城市精神,努力建设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高原城市。

    (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服务,实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权限向基层下移、向乡镇集中、向村居延伸,“一网、一门、一次”事项占比分别达到80%、100%、23%。执行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落实法律顾问、重大事项报告、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等制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治理。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力争招商引资、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8%、12%以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发展到12万户。

    深化财金改革。加强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夯实预算执行和绩效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好各项财政惠民支农政策资金,强化财政支撑、调控、保障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能源、环保、市政等方面推出一批PPP项目。强化金融服务能力,发展信贷、证券、保险、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政府债务存量。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培育专技人员和科技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研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发挥农科所、职校等单位科研作用,推进院企、校企合作,联合攻关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4%。

    (五)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加强生态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安全屏障工程,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建立林长制,巩固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成果,完成各类营造林2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0%,草原植被覆盖率达65%。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雅江、年楚河、朋曲河等重点流域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力度,治理沙化土地110万亩以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50万亩以上;做好重点江河源头区、草原、湿地、天然林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实施“千万亩”封山育林、退牧还草和农区禁牧工程,加强珠峰、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推进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申报工作,配合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工作。健全完善森林、湿地、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推动大江大河跨区域生态补偿。

    强化污染防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均衡配置空间资源。执行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确保“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单位GDP能耗在规定控制范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湖泊、河流水资源综合治理,主要河流、湖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加强主要江河、重点区域水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森林草原、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监测网络建设,加大冰湖灾害防治力度。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

    推进绿色发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桑珠孜、仁布等县区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健全完善“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规划环评,促进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深入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资源,加快枸杞、沙棘、苗木等绿色生态业发展。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引导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工作意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聚焦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配合做好拉日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G216线孔塘拉隧道工程、“四好农村公路”、边防公路建设,593个建制村通客运班线;推动主电网向偏远地区、边境一线延伸;加快建设湘河水利工程,竣工投用拉洛水利工程,启动满拉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建设移动通信提升工程,实现中心城区、重点城镇和旅游景点5G网络覆盖。推进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审批时限再压缩30%以上;完善项目专人专班负责制,实现1000万元以上项目全覆盖。

    (二)坚定不移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退出青稞低产田5万亩,青稞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达到41万吨,珠峰商品牦牛达到9.45万头,珠峰商品绵羊达到97.5万只,藏鸡达到200万羽,鲜草料产量达到60万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37家。推进雅曲建材水泥厂建成投产,实施高新雪莲水泥窑资源化综合利用固体废物项目,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加大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推动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增长,力争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15%以上。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拉洛现代农业产业园、江当现代生态产业园、年楚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湘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产业园建设,力争新入驻企业19家,完成各类投资12.4亿元。

    (三)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力争实施产业项目149个,完成投资7亿元;深入推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力争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50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管养机制,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完成1971个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持续推进人畜分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完成农厕改造1.82万户。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实施定日、定结等高寒县城供暖工程,推进昂仁、康马、仲巴等县城和市直部门供氧工程,建设完成县城给排水、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科学开展市区地下管网普查;新建公共停车位2375个;基本建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利用系统,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力争达到35%以上。

    (四)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充分就业,完善四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实现劳务输出21万人、创收30亿元;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4321”结对帮扶,做好援藏省市、企业就业岗位招录,就业率达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易地搬迁安置点及边康村幼儿园、市第五高级中学、齐鲁高级中学等建设;接续开展薄弱学科攻坚,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准备,完成桑珠孜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推动“健康日喀则”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推进市传染病医院、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等重点项目,完成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加大包虫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力度;守好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底线。发展文体事业,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使用达标;办好珠峰文化旅游节、“珠峰谐韵”舞蹈大赛、农牧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做好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妥善解决群众生活困难。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乡村政务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市场主体、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1.5%、10%以上;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国企内部布局结构及业务板块设置,推进珠峰文旅集团做大做强。持续深化开放合作,扎实做好自治区级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各口岸在建项目进度;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加快神力时代广场、朗明光伏等项目建设,力争落实项目200个、完成投资88亿元、增长10%以上。

    (六)坚定不移激发消费活力。通过采取财政支持、企业配套等多种方式,向特殊困难群体、超市等领域发放消费券,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充分发挥重点商业体、步行街等消费聚集作用,指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推进农牧区冷链、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仲巴县偏远乡村果蔬配送工程试点;持续做好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指导珠峰电商公司完善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电商运营长效机制;规范地摊市场,创建“夜市”示范街,繁荣发展夜间经济。

    (七)坚定不移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排查整治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为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打下坚实基础。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确保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深入推进河湖长制,系统做好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确保全市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建设医废处置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各类营造林40万亩。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充分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着力加强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各项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着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健全法律顾问、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听证等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三)着力提升施政本领。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确保思想、能力、行动符合党中央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满足事业需要。

    (四)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一线、察实情、听民意,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推行“一线工作法”,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工作挂图作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精文简会,规范督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优化压减“三公”经费开支,坚决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五)着力推进廉政建设。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区党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细则要求,严肃查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行为,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强化审计监督,防控廉政风险,严惩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必将是日喀则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五年,必将是日喀则破茧成蝶、展翅高飞的五年,必将是日喀则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五年。实干成就梦想、担当创造未来。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向着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喀则阔步前进。

    各位代表!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才能永立潮头;沧海横流,大浪淘沙,唯有奋斗者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砥砺奋进、筑梦前行,奋力推进日喀则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绝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绝不辜负群众期待,绝不辜负伟大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