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997|回复: 0

[广西] 2021年桂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7:58
  • 签到天数: 730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551
    发表于 2021-6-11 15: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桂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30日在桂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陈锦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贵港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市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的司法保障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围绕“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认真践行“四为”理念,按照贵港市委“13446”工作思路,弘扬“四干”新作风、开展“四比”显本色,坚持“稳中求好、好中快进”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20年桂平市先后荣获了中国旅游百强县、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全国信访“三无”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县、广西森林县城、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广西新时代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获得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全区县(市)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2020 年度 PPP 工作绩效考评激励奖励;以全区县域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奖励;以全区县域第五名的好成绩获得2020年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与激励奖励;扶贫开发、商事制度改革、就业创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四项工作获得自治区落实30项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表彰;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连续4年获得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等次;连续3年被评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年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20项、自治区级荣誉27项,在全国或全区作经验介绍的亮点工作5项。累计获得财政资金奖励1.8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300亩,所获奖项和奖金总数居贵港第一、广西前列。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62.47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2亿元,同比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98亿元,同比增长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00元,同比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9元,同比增长8.7%。

    一年来,我们主抓的工作及成效如下:

    (一)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我们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贵港市有关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守住了不发生病例死亡、不发生医护人员感染、不发生大面积疫情“三条底线”。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先后组织3万多名党员干部投身防控一线,落实“五户四联”工作机制,创新社区“七包一”乡镇“五包一”等防控措施,织牢织密疫情防控“五张网”。安排抗疫特别国债1.62亿元用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20多万元在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市疾控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建成3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有效提高科学救治、核酸检测及突发疫情处置能力。投入疫情防控专项资金5561万元,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406万元,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派出7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了桂平力量。

    我们始终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千方百计保价稳供,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各项减税降费、暖企稳岗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6亿元,八大行业重点监测企业复工率达100%。发放“复工贷”“稳企贷”5.12亿元、财政贴息1327万元。出台一系列惠企惠民政策,向工业企业发放基本电费补贴、超产达产奖、新增上规奖等奖励资金1962万元,向购房业主发放契税减免补贴2560万元,向外出务工贫困人员发放交通补贴、稳岗补贴共2019.2万元。在全区率先实行景区免门票等旅游促销政策,率先实现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二)产业发展质效跃上新的台阶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战略,结合市情,精准施策,提出了发展纺织服装、船舶修造、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和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规划建设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西江(桂平)船舶修造产业园、珠江—西江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桂平市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园和桂平市大健康文旅产业园等“五大园区”的工作思路。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了“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五大园区”建设规划。开工建设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园,首批入驻的木材加工企业35家,计划总投资110亿元。斯图卡食品产业园、闽桂木业生态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玉柴光伏发电三期实现并网发电,乳泉液酒业产品优化升级、龙裕电子、南海科技、家炜鑫陶瓷、唯朗陶瓷、宏信船舶技改搬迁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竣工投产。累计3个项目纳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2个项目纳入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持续开展“市长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实行“一企一策”“一企一人”和处级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疫情大考难关。

    农业经济平稳向好。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生猪养殖“铁桶计划”,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57.22万亩、肉猪出栏73.2万头,连续9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连续14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建成区、市、县、乡、村五级示范区(点)542个。桂平市被选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长安工业园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罗秀镇良石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5万亩高标准农田、75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179个小型水利项目建设。完成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3.5万亩,同比增长10.3%。完成扶贫农产品认定419款,数量居全区第一。“西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通过电商渠道开展“桂平福味”区域公用品牌直播带货活动,带动扶贫产品、农特产品销售875万元。

    服务业加快复苏。全年服务业增加值178.19亿元,同比增长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4%。新增入库限上企业15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2家。出台了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奖励措施,带动汽车销售7350万元。设立了专门的地摊街、夜市街,方便农产品小商品快速进城销售,激活地摊经济、夜市经济。有序开放旅游景区和文化娱乐场所,文化旅游市场稳步回暖,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80.3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14.78亿元,恢复到去年的73.47%,达到自治区要求的70%以上水平。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汽车旅游营地,入选全国首批6家最高级别——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南木镇莲沁农园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成功举办首届东盟广西佛教论坛、中国桂平·西山泉首届国际航空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桂平(木乐)首届国际文化旅游休闲运动服装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其中,木乐服装节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服装25万套,订单800万套,销售收入6.5亿元。

    (三)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重大项目高效推进。结合发展“五大产业”、建设“五大园区”工作思路,策划包装“两新一重”项目224个,计划投资339.75亿元。新增教育建设等3个项目纳入PPP平台项目库,计划总投资16.12亿元,以全区县(市)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2020 年度 PPP 工作绩效考评激励奖励,获得奖励资金400万元、债券额度倾斜支持3000万元。实行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聚力推进自治区层面9个重大项目、贵港市层面60个重大项目和桂平市层面183个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分别完成投资11.51亿元、104.94亿元和118.94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的319.72%、111.14%和54.84%。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船闸通航,左岸机组全部投产,实现发电19.8亿度,右岸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征地拆迁取得新突破。围绕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征地拆迁百日攻坚战和产业园区闲置土地“清零”行动,努力扭转“项目等土地”局面。创新“八个同步”征地拆迁工作机制,设立“六大征地片区”,由四家班子领导挂帅,抽调2000多名干部集中开展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融资20亿元用于征地拆迁经费,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土地征收1.3万亩、房屋拆迁10万平方米。全年共完成征地1.6万亩,房屋拆迁12万平方米,落实用地指标3583亩,供地6358亩,为全市各项目的顺利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改革发展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以争创“全国一流、广西前列”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冲刺年”活动。对企业开办、建筑许可办理等71项重点突破指标进行改良优化,大幅压缩办理时长,实现102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153项服务事项“零跑腿”。全年新开办企业1592家,同比增长39.28%。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100%。在全市配置45台“无人超市”自助办理终端,全年受理完成网办件40多万件、自助办理件10168件。建成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荣获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称号。

    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在深圳等市设立了桂平招商联络站,加快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以“三企入桂”为重点,强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新签约项目55个,合同投资额332.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75.38%,同比增长198.7%。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个,完成年度任务的211.1%,在贵港县市区中排名第二。成功引进亿元以上投资项目47个,红星美凯龙、乐林集团、瀚蓝环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桂平。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创立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两家国有企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全面完成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印制发放,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启动运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被评为2020年自治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县。药品集中采购改革持续深化,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及检验试剂等实现阳光采购。圆满完成供销社综合改革收官之年的目标任务,实现乡镇供销社改革全覆盖。

    (五)城乡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城乡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实施专项规划多规合一,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初步成果,蒙圩镇新德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等一批城乡规划编制顺利完成。城区玉桂大道I标段、黔江右岸大藤峡工程进坝大道、郁江西岸堤路园一期等主干道建成通车,蒙圩大道、江北金田大道、江北龙潭大道、郁江西岸堤路园二期、沙岗大桥等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扎实推进。木乐腾飞广场竣工并投入使用,木乐体育馆实现开工建设。纵深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区街道每日清扫保洁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整治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摊点共2.37万摊,拆除“双违”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

    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四建一通”工程加快推进,304省道木乐段一级路改造顺利完成。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桂平段、泗灵至高峰二级公路桂平段实现通车,平南至武宣高速公路(桂平段)全线开工建设,柳州至梧州铁路获批经过桂平,并在金田镇设桂平北站。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全市200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全部竣工,社坡镇全镇域“三清三拆+”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全市完成“三微”整治1348户、面积3.56万平方米。完成垦造耕地和“旱改水”9750亩。龙门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全市1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序实施。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效。江河湖泊“清四乱”工作扎实推进。投入5000万元加快推进固体废物环境问题整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黔江碧滩断面、郁江大湾断面和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群众环境投诉调处率达100%,全市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六)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组织保障坚强有力。进一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选派1082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基层,配备470名专职扶贫信息员协力攻坚,安排2万多名帮扶联系人与近4万户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实现了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帮扶全覆盖,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和宣传工作分别获得广西区定贫困县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脱贫摘帽成效明显。2020年5月获自治区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整县脱贫摘帽;6月全面打赢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四大战役”;10月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如期清零,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7.38%降至0,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脱贫任务全面完成。全年筹集各类资金13.14亿元投入脱贫攻坚。突出扶贫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全市“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41%,在全区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上桂平市作为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介绍发言。全市 15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区易地扶贫搬迁考核综合排名中并列第一。在4个搬迁集中安置点培育建成产业基地12个,实现搬迁户产业和就业全覆盖。在广西率先成立消费扶贫党建联盟,成功举办首届“红色购物节”。综合保障性政策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七)民生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民生支出7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76%。城乡新增就业人员1674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7笔4349.9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374人次。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9.58万人,为740家企业减半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736.98万元。全市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6.8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43%。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投入2.25亿元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面积8.84万平方米,福新小学开工建设,市七中、江北一小、西山三中、兴桂路小学等4所学校加快建设,新增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和30所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浔州高中团委荣获“全国优秀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市人民医院2号住院大楼、市中医医院外科综合大楼、市妇幼保健院长安新院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新综合门诊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新建成标准规范中医馆16个,实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全覆盖。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76个,其中示范项目17个,实现行政村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投资2.5亿元的54个居民综合服务中心PPP项目加快推进。完成13个乡镇“壮美广西·智慧广电”服务站改造。桂平市连续13年荣获广西日报通讯报道先进单位甲等奖。市科协荣获“2020年八桂科普大行动先进单位”。市审计局、南木镇洛连村分别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村”荣誉称号。9个乡镇荣获“广西卫生镇”称号。西山茶制作技艺、洗石庵素菜制作技艺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六清”攻坚行动并取得重大战果,禁毒重点整治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禁毒委考核验收。高质量推进 “平安桂平”建设,社会治安大局保持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全区排名大幅提升,同比上升了53位,社会安全稳定动态工作考评在全区排名第五。积极化解各类重点信访问题,2020年4月获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成功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荣获“广西新时代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县”称号。深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持续加强。人民防空工作扎实推进。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档案、地方志、决策咨询、社会科学等工作取得新进步。统计、审计、公积金、二轻联社、市场监管、机关事务、供销合作社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金融、烟草、电信、邮政、石油、电力、盐业、水文、气象、海事、航运枢纽、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中区贵港直驻浔单位为桂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着重在坚定政治方向、落实政治任务、强化政治担当上下功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政府议事规则,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政府行为更加科学规范、阳光透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树立“铁公鸡”“过紧日子”的理念,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切实加强对国企国资和公共资源交易的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严防严惩重点领域违法违规与腐败问题。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03件、政协委员提案意见77件。

    各位代表!在经济运行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严峻形势下,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苦干实干。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浔解放军指战员、消防指战员和公安政法干警,向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驻浔单位,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向给予市政府高度信任和倾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务必倍加珍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全球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严峻复杂,我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较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产业发展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产业链不全;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不到位;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比较繁重;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存在短板;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非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全局,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贵港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按照贵港市委“12355”工作思路,弘扬“四干”新作风、开展“四比”显本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战略,发展“五大产业”,建设“五大园区”,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乡村振兴,深化改革创新,增进民生福祉,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根据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范围内。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面加快产业振兴。

    大力发展“五大产业”。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五大产业”,强化产业优势,聚集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高标准编制“五大产业”发展规划,高质量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乐林高端家居板材、桥裕纸业、源安堂药业等项目开工,力促闽桂木业生态产业城、斯图卡啤酒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双百双新”“千企技改”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五大产业”及传统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加快建设“五大园区”。高质量完成“五大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持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争年内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60家。进一步加快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园建设进度,全面开工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西江(桂平)船舶修造产业园、珠江—西江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大健康文旅产业园。抓好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回收,全面提速园区调规、用地报批、征地拆迁、土地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推进园区节约集约用地,年内投入5000万元建设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以上。优化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入园准则,力促优质企业顺利入园。

    培育壮大第三产业。推进凤凰城城市综合体、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商贸项目建设。继续办好广西“33消费节”、东盟广西佛教论坛、西山泉文化旅游节、木乐休闲运动服装节等大型主题促消费和文化节庆活动。培育健康产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会展经济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组建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体系,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加快电商产品走进去、农村农产品走出来。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加快创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进程,力争年内达到创建标准。大力推进大藤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山泉国际养生旅游文化综合区、广西状元山乡村旅游综合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引进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快文旅特色休闲娱乐街区等一批旅游项目策划,全力打响“太平天国·福地桂平”旅游品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支持旅行社和旅游人才培育,力争年内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消费均增长10%以上。

    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玮力裕电子科技产业园做大做强,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以上。围绕纺织服装、船舶修造、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源安堂药业上市融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技术市场运行管理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品质。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和居住环境。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初步成果,聘请国内知名团队高标准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将中心城区向江北新区、高铁新区、城南片区延伸拓展。开工建设城区“三江六岸”综合治理城市品位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黔江北岸、黔江南岸、郁江西岸堤路园项目,打造沿江两岸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景观。开工兴桂路二期、糖厂路,竣工蒙圩大道、郁江西岸堤路园二期工程等城市主干道,打通浔州南路、桂江东路、禄塘路、双孖石路等 “断头路”,完善城区“六纵九横”城市交通网络。加快糖厂棚户区等7个棚户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年内开工棚户区改造866户、老旧小区改造104套。推进江南水厂、大藤峡取水泵站建设,完善城区供水主管道,完成地下综合线廊工程和旧城管网改造工程10公里。加强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实施城市主干道增绿补绿、立体灯光景观带建设和旧城区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推动智慧城市民生应用,完善数据归集、治理、共享及开发标准,建设现代化旅游城市、智慧城市。

    高标准建设江北新区。全面加快江北新区建设步伐,开工桂金大道、长安大道等市政道路,竣工金田大道、龙潭大道、龙潭大道延长线等主干道,夯实新区交通路网。开工江北中心公园、江北污水处理厂、江北消防站、江北配电站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以及市人武部异地搬迁、市委党校异地搬迁等项目,完善江北新区供电、供水、排污、通讯等管网设施,加快推动市文体艺术中心、博物馆新馆、人民剧院、江北城市综合体、梧桐院、瀚林花苑等城市功能和商住配套项目,力争“再造一个新城区”整体框架在年内初步落成。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城乡清扫保洁,将江北新区、高铁新区全部纳入清扫保洁范围,实现城区全覆盖。建立健全清扫、保洁、清运、管理、执法、监督“六位一体”模式,提升城市形象颜值。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城区分时段停车收费,协调商住小区开放停车位租赁,整治大街小巷违规设置停车位、停车场行为,全面清理“僵尸车”。严厉打击占道经营、建筑运输撒漏、共享电单车乱停、电动车乱窜、车辆逆行等城市“顽疾”,加快创建文明城、卫生城工作进程。

    全面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十路三桥”,续建石龙至白沙、寻旺至社坡、社坡至油麻、新垌至北市、金田至垌心、社步至兴业等二级公路,实现全市乡乡通二级路。开工建设贵梧高速桂平西出口至龙门工业区、东塔至蒙圩、桂平至金田等一级公路和大藤峡环库公路。加快沙岗大桥施工进度,加快推进浔江东塔大桥、郁江白沙大桥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实施景区高速路大联通,配合推进蒙圩军民两用机场规划建设和武宣至平南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铁路建设,高规格规划高铁桂平北站、综合枢纽场站建设。完善大湾、石咀、江口、蒙圩棉宠、社步清石等5个主要港口作业区规划布局,推动现有兴隆码头、清石码头等9家老旧码头提档升级。加快构建陆路、水路、航空互联互通的立体化、多层次交通网络。

    (三)深化改革创新,着力释放发展动力活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努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规范有序的监管环境、平等发展的政策环境,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明显改革获得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降本减负。安排2000万元以上财政贴息,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投放“桂惠贷”“三企入桂贷”“通道贷”等金融贷款,为企业创造更高质量金融供给,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电子证照互信互认等便民举措。持续开展“市长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做到有事服务、无事不扰、服务前移、贴心周到,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围绕“三企入桂”活动,聚焦“五大产业”发展,开展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委托招商、乡贤招商,着力引进优质资本、优秀企业到我市投资创业,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35个以上,合同投资额150亿元以上。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招商引资项目交办和落地服务机制,全面推行“妈妈式”服务,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鼓励支持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贸出口。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一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强力推进市城投公司、产投公司等市重点国有企业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发挥城市建设、产业投资的积极作用。开展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制度,推动农村资产资源进平台交易。持续推进林权配套改革,巩固林权改革成果。统筹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深化自然资源、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改革。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高规格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制定《桂平市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加快全市各村屯发展规划修编,以规划引领农村高质量发展。聚焦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抛荒整治,加快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确保粮食产量达55万吨以上。抓好生猪恢复生产,继续深入推行“铁桶计划”养殖,推动年出栏50万头生猪的生态养殖产业项目一期投产,年内全市生猪出栏100万头以上。推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调优渔业产业结构,年内水产品产量达8万吨以上。促进黄沙鳖、荔枝、淮山、茶叶、玉桂、八角、竹笋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坚果、中药材等新兴农业产业。巩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建设珠江—西江绿色农产品加工园,推进腐竹、米粉、淮山、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畅通渠道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兴办家庭农场、发展高效农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稳步发展绿色农业、富硒农业和休闲农业,持续壮大“桂平福味”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将涉农资金统一投入到乡村建设,形成项目资金投入的叠加效应和集聚效应。深入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年内完成3040个村屯“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建成南广高铁桂平段沿线6个乡镇的乡村风貌示范带。严守耕地红线,实施农房管控,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加快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进程,引导农民按图集建房。整合国有平台公司资源优势,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三年大会战,年内完成垦造耕地4万亩、旱改水6万亩、土地增减挂钩5000亩,为乡村振兴和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改扩建乡村公路95公里。加快西江干流、主要支流防洪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施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大藤峡灌区与辖区原有灌区联网,扩大覆盖范围,解决农业灌溉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问题。抓好中沙镇南乡村、蒙圩镇新德村等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全力推进木乐智造国家级特色小镇培育建设,确保全面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并获得授牌。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摘帽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人心不散、队伍不撤、力度不减、政策不变;保持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公益岗位、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延续性,继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夯实农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基础。深入推广“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抓好扶贫产业基地长期发展,确保“建得成、留得住、有发展、增效益、防返贫”。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贫管理,完善农村社会综合保障。做好返贫风险人口和边缘人口动态监管,切实消除返贫风险。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新桂平。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保护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所有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等综合治理,推进龙门工业园区陶瓷企业“煤改气”工程,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主要河流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做好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处置和农用地污染详查工作,从源头防范土壤污染。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采矿、非法取土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木圭矿区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

    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加快城南污水处理工程、河南污水处理工程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实施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年内实现所有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新建2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开工建设桂平市环保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大力推行绿色发展。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完善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全面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成果,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大力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建筑,支持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发展,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及应用,争当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着力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城乡新增就业不少于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支持企业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全面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落实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覆盖面。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少”问题,增加和优化服务供给,开工建设一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一批幼托服务机构。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孤儿养育、残疾儿童康复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由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转变,补齐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短板,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浔高江北校区、市七中、西山三中、江北一小、大藤峡实验小学、兴桂路小学、福新小学等7所中小学校建设,确保浔高江北校区、福新小学启用并实现招生,全面启动乡镇第二中心小学规划建设。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普惠性幼儿园扩面提质行动计划,新建4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和9所乡镇(乡村)公办中心幼儿园。健全各阶段教育保障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积极解决“择校热”和进城农民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

    加快健康桂平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江北传染病区、后勤楼和市疾控中心业务楼,加快建设市妇幼保健院长安新院和市人民医院2号住院楼,确保市人民医院江北新院、市中医医院外科综合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村医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支持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建成果。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讲述浔州好故事,传递桂平好声音,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展演展览展示活动,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化精品。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推进广西特委机关旧址、桂山钟楼、中沙镇尚德堂等历史文化项目保护开发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西山泉特色体育小镇和木乐特色体育小镇的培育建设,提升桂平作为广西唯一的“全国武术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综治中心+网络化+信息化”治理体系,实施市域治理现代化“1345”工程,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源头防控治理、多元排查化解机制,努力把重大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六建”工作,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桂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力推进“强监管、严执法”和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发生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强化应急管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五户四联”工作机制,织牢织密疫情防控“五张网”,抓牢抓实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冷链食品和进口货物检疫、水路空运防疫,强化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哨点”作用,落实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部、小诊所首诊报告制度。严格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完成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序推进普通大众疫苗接种工作。加强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能力建设,做好防控物资、隔离场所储备。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严格执行一年“两征两退”兵役制度,坚决完成征兵任务。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全力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打下坚实基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做好统计网格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文联、社科联、工商联、残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作用,抓好绩效、审计、科技、气象、人防、对台、档案、地方志、公积金、市场监管、机关事务管理、外事侨务、二轻联社等工作,积极支持金融、烟草、电信、邮政、石油、电力、盐业、水文、海事、航运枢纽、大藤峡公司等中区贵港直驻浔单位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坚决贯彻执行中央、自治区、贵港市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办事,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委监督,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启动“八五”普法,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提升政府效能。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强化绩效管理、政务督查和行政问责,以“钉钉子”精神将重点工作抓紧盯牢、落细落实。加强政府公职人员能力培训,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坚决整治庸懒散拖、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等行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守廉洁底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腐败问题,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紧盯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管住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带头过“紧日子”。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精力集中在研究工作、推动落实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央、自治区、贵港市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开拓进取,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