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555|回复: 0

[内蒙古] 2019年磴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5-12 13: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磴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守望相助、团结拼搏,全县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54.90亿元[注1],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注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1.97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20.83亿元,增长2.1%。一、二、三产结构由上年的22.5:37.8:39.7调整为22.0:40.0:38.0。人均生产总值4680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6784美元。
      年末全县总人口11.31万人[注3](户籍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81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11175人(蒙古族5138人,回族5332人);城镇人口5.61万人,乡村人口5.70万人,城乡人口比例为49.6:50.4。全年出生人口633人,出生率6.12‰;死亡人口417人,死亡率4.03‰;自然增长率2.09‰。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9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0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控制在4.5%的目标以内。
      二、农牧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10316.3万元,同比增长8.97%,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结构比例为47.11:4.46:40.27:4.78:3.38。
      农作物总播面积121.73万亩,同比增长2.5%。粮食作物面积56.50万亩,下降0.1%,其中:小麦面积6.89万亩,增长35.4%;玉米面积47.45万亩下降6.7%。经济作物面积58.27万亩,增长6.5%。其中:油料面积41.15万亩,增长3.2%;番茄面积1.43万亩,增长22.2%。饲草作物面积6.96万亩,下降7.6%。粮经草比例由上年的47.6:46.1:6.3调整为46.4:47.9:5.7。主要大宗农作物良种率达到100%。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万吨23.652.4
    小麦万吨2.6360.4
    玉米万吨20.01-5.9
    油料万吨9.0034.7
    花葵万吨8.5245.4
    油葵万吨0.40-51.2
    蔬菜万吨10.6753.3
    番茄万吨6.2222.9
    瓜类万吨7.8393.81
    蜜瓜万吨6.6985.8
    全年畜牧业产值84694.37万元,同比增长8.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27%。牧业年度(6月末)牲畜存栏总数36.40万头(只),同比下降16.9%;牲畜总增43.25万头(只),总增率98.77%;良种及改良种比率99.4%;能繁母畜22.38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61.5%。畜牧业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
      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总数45.97万头(只),同比下降5.8%。其中:大牲畜6.36万头,比上年下降6.2%(其中奶牛6.01万头,当年购进0.25万头);羊35.79万只,下降1.1%;猪3.86万口,下降33.9%。牲畜出栏总数为66.9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6.37%;出栏率137.14%,比上年增长15.23个百分点。
      全年肉类总产量19076吨,同比增长9.4%。其中:猪肉产量达到3367吨,增长6.7%;牛肉产量达到5015吨,增长23.2%;羊肉产量达到10414吨,增长6.1%。牛奶产量445548吨,增长20.6%;禽蛋产量790吨,增长21.9%;水产品产量2319吨,增长13.9%;山羊绒产量36吨,下降10%。
      化肥施用量52708吨,同比下降1.9%;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5.27万千瓦,同比增长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72165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9862.5万元,增长22.1%;全部工业增加值199700万元,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051.9万元,增长15.3%;产品销售率84.2%,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19663.4万元,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亏损1276.4万元,同比减亏190698.1万元;实际上缴税金3326.8万元,下降22.6%;亏损企业亏损额37618.3万元,同比减亏181018.5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 称单位产量比上年
    增长%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36.9117.4
    乳制品万吨37.338.1
    番茄酱万吨2.513.6
    纸制品万吨2.147.7
    水泥万吨38.51.9
    冷冻饮品万吨1.320.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3%。其中: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4.8%;500-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1%。按主要行业划分:制造业同比下降6.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0.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下降82.2%;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长73.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0.8万平方米。
      五、国内外贸易和服务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923.2万元,同比增长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165937.3万元,增长4.9%;农村零售额20985.9万元下降3.6%。按行业统计,批发零售贸易业150738.1万元,增长3.3%;住宿餐饮业36185.1万元,增长6.7%。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834.1万元,同比增长29.7%。营业利润597.1万元,同比扭亏增盈871.8万元;平均用工人数达到1950人,同比增长38.3%。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进出口总额达到13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出口的主要产品有番茄制品、生物农药、脱水菜等。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93亿元,引进区内市外资金6.013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增加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2118.19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727.350公里,等级公路率81.5%,在等级公路中有铺装路面1023.537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206万元,增长0.6%。其中邮政业务1554万元,增长29.5%;电信业务7652万元,下降3.7%。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6000户;移动电话用户12.83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3.037万户。
      年末,有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4家,五星级接待户2家,四星级接待户5家,三星级接待户2家,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1家。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43.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0%。入境游客人数28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552万元,同比减收3508万元,下降14.6%。从征收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15903万元,增长2.7%;财政部门完成4649万元,下降45.7%。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3105万元,下降3.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547万元,增长11.6%;教育支出13977万元,增长20.1%;卫生健康支出15041万元,增长10.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8066万元,下降13.7%;农林水事务支出30820万元,下降6.1%;节能环保支出6687万元,下降29.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111万元,增长7.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3921万元,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45802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3771万元;机关团体存款余额63817万元,财政性存款10317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7615万元,下降0.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14080万元;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113535万元。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0254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财产险收入10375万元,增长18.2%;人寿险收入9879万元,增长2.8%。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6328万元,增长22.4%,其中:财产险4835万元,增长108%;人寿险1493万元,下降47.5%。
      八、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
      全县共有幼儿园18所(公办园2所,农牧区校办园8所,镇区民办园4所,校办园4所),入园人数497人;在园人数1676人,下降9.1%;离园人数550人。普通中学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高中招收学生286人,下降22.7%;在校生1045人,下降14.3%;毕业生468人,下降1.3%。初中招收学生425人,下降11.8%;在校生1485人,下降4.2%,其中少数民族208人;毕业生486人,下降12.6%;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校11所(镇区3所、乡村8所),招收学生508人,下降6.1%;在校生3239人,下降7.3%,其中少数民族492人,下降4.09%;毕业生608人,下降2.3%。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中小学校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6064人,优秀142人,良好1129人。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医院3个,苏木镇卫生院7个,卫生计生监督局1个,疾病防控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5个,诊所39个,村卫生室42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091张,其中医院53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65人(医院627人),其中执业医师234人,助理医师74人,注册护士334人。
      年末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个,科技经费支出124万元,下降8.8%。
      全县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从业人员30人,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社会体育管理中心1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5个,博物馆3个;拥有差转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机12部,有线电视居民用户7300户(全部为数字电视),《磴口时事》全年发行30期5.4万份。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33元,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15元,比上年增加1992元,增长6.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753元,同比增长4.0%。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27%。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4元,比上年增加1822元,增长10.3%。其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21元,同比增长9.7%;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7元,同比增长11.7%。在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农牧民来自农业的可支配收入990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0.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60元,同比增长8.0%。恩格尔系数34%。
      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932人;离退休1269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109人,其中退休人员11577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870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8041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90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71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210人。
      城市居民低保对象2635户3595人,月人均补助水平470元;农村低保对象5479户8009人,月人均补助水平269元.
      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个,床位数597个。社会散居孤儿28名。
      全县共有特困人员364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298人(分散供养205人,集中供养93人),城市特困人员66人(分散供养47人,集中供养19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0人,社区服务机构6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17张。
      十、资源和环境保护
      全年全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5.6365公顷,比上年下降80.3%。其中:商服用地1.3723公顷,下降89.8%;工业用地11.5413公顷,下降52.4%;住宅用地0.5807公顷,下降22.7%;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用地0.6871公顷,下降94%;其他用地0.5851公顷。
      全年降水总量87.9毫米。全年总用水量5.4691亿立方米,增长3.7%。其中:居民生活用水0.0491亿立方米,增长31.9%;工业用水0.0478亿立方米,增长1.1%,农业用水5.3370亿立方米,增长3.4%,人工生态环境用水0.0352亿立方米,增长25.7%。
     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733公顷,封山育林1333公顷。乌兰布和沙漠在磴口县境内面积为425万亩。

      全县年平均气温10.1摄氏度,比上年平均气温高0.1摄氏度。年末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腾套海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23.6平方公里。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平均日处理能力达到15000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70万平方米,增长8.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41%;绿化覆盖率达到35.76%。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提供。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人民生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转移就业、社会保障中保险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外贸易来自工信局;公路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量来自邮政管理局;电信数、电话数、移动互联网数来自移动、电信、联通、广电公司;旅游数据来自文体旅游广电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磴口县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各保险公司;学校数、学生数来自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研发机构数来自农牧和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用户数来自文体旅游广电局;磴口时事发行量来自宣传部;低保、救助数据来自民政局;国土使用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局;气象数据来自气象局;林业数据来自防沙治沙局;环保数据来自环保局;供热数据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数据来自园林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