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532|回复: 0

[山东] 2019年泰安市岱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4-13 14: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泰安市岱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泰城新区,建设幸福岱岳”奋斗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一、综合

    经济运行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9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3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104.0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88.6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1:32.1:54.8优化为12.6:31.1:56.3。常住人口保持稳定。2019年,全区常住人口60.95万人。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880元。

    二、重点战略

    动能转换扎实推进。设立1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支持人才优先发展,引领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以“四新”促“四化”,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一批优质企业加速成长,泰山玻纤入围全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名单,汉威集团被认定为全省瞪羚企业,泰山石膏被评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宏康机械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农联合生物获批省级重点化工企业监测点。

    乡村振兴破题发展。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重点保障乡村振兴领域资金需求。整合涉农资金4.1亿元,按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统筹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九女峰片区被确定为2019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获评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卫一体化排名全省第12位。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创建示范村22个,其中省级3个。拆除违法建设17万平方米。

    三大攻坚战力求实效。扎实推进精准脱贫。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底“三保”底线,加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拨付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71万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落实专项扶贫资金2571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6个、公益扶贫项目42个,53个村、4111户、7909名群众已实现脱贫。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深入开展“增、降、打、树”专项行动,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6亿元、达到7.9亿元。加强企业资金链风险监测,企业担保链、资金链风险已逐步化解。着力加强污染防治。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实现镇街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59.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水污染防治,3个市控河流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顺利推进,投资6.2亿元,完成2个大项、13个小项,其中天平河、岔河综合提升工程16.6公里全线贯通。

    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投资1.8亿元,改造农村电网工程41项、实施电力大修技改工程49项,岱岳经济开发区改造110千伏线路8.6公里。投资19亿元,新建或改造城区道路6条,共青团路、天平大街西段加速推进;环山路东延、学院路、货场路建成通车,泰肥一级路、泰山大街西段完成绿化提升;完成“三通”建设280公里,建设“四好农村路”492公里,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2019年新签约项目89个,合同引资额664亿元,其中泰山佑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西尼尔高分子制剂科技产业园等17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签约落户,投资30亿元的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主校区是我区2018年以来引进的第3所大学。引进“两院”院士2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3人。

    三、改革与创新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发力。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推行市场准入领域“证照通办”改革,建设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清理招投标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投标。享受减税降费企业和个体2.1万户,累计减税降费9.8亿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升级到“75证合一”,新增“委托下放”区级权力事项6项、达到61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改革,自工业厂房规划权限下放以来,完成27个工业项目的规划审批。全年工业供地规模达到2100亩。完成464个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2019年,27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27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其中发明专利57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3%,实用新型专利21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5.7%。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全区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27家。汉威集团获批省级工程实验室、润德复合材料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泰山玻纤和山东明佳入选省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库。一次性获批组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创岱岳区历史之最,总数达到43家。7家企业制(修)订各类标准25项,泰山石膏“分解甲醛纸面石膏板”获得全国建材行业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泰石牌”岩棉板获得“泰山品质”高端认证。市场活力不断显现,新增市场主体7305户。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31588户、增长13.3%,私营企业15342户、增长31.2%。

    四、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形势稳定。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长2.0%;林业增加值0.2亿元、增长5.1%;畜牧业增加值8.0亿元、下降1.0%;渔业增加值0.3亿元、增长0.9%。肉类总产量4.8万吨,奶类总产量5.9万吨,禽蛋总产量2.1万吨。

    现代农业提速发展。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8个、新增耕地1154亩;新增特色、绿色农产品面积2.4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42家、家庭农场116家;农机化水平达到86.5%,被评为全省第一批“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启动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解决了12个市级贫困村、37个无公共供水设施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大汶河一期防洪治理等工程稳步推进,1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2019年,全区共完成造林0.63万亩,完成全市林业生产目标任务的100%,百亩以上的规模造林片达到9个;新建和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1.1万亩,完成“三边”绿化51公里,完成全民义务植树75万株,中幼林抚育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64%。实施工程造林完成雨季荒山绿化2900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村庄4个,省级森林乡镇1个,省级森林村居3个,市级森林镇1个,市级森林村居5个。完成高标准造林1018亩,其中新增造林878亩,更新造林140亩,栽植法桐、海棠、樱花、红叶石楠等苗木30余万株,打造乡村绿化样板村7个。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良好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6%。全区23个生产活动大类行业中,9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0.5%,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4%,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5%。全区在统的1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同比增长的48家,占比达4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2%。全区工业产销率为94.5%。

    质量效益受支柱企业影响较大。2019年下半年以来受泰山石膏有限公司国外诉讼官司结束,支付大量调解费用,利润亏损较多,继而影响全区工业利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2.9亿元、下降0.8%,利润总额6.1亿元、下降74.2%。流动资产合计增长4.9%。新增税收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7家。

    表1  2019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增幅%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增幅%

    发电量

    万千瓦时

    73903.4

    17.6

    万吨

    0.9

    2.5

    玻璃纤维纱

    万吨

    76.2

    13.8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3959.6

    -7.0

    石膏板

    万平方米

    11107.8

    17.9

    钢材

    万吨

    5.8

    14.2

    水泥  

    万吨

    105.3

    2.3

    鲜、冷藏肉

    万吨

    6.6

    -2.2

    食用盐

    万吨

    49.8

    31.0

    初级形态塑料

    万吨

    2.6

    29.6

    非食用盐

    万吨

    92.7

    29.1

    化学农药

    万吨

    0.7

    5.2

    建筑业发展增势平稳。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4家,完成总产值119.7亿元、增长12.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112.5亿元,安装工程建筑产值完成7.2亿元。

      六、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6.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8%。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7.8亿元、增长27.1%。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全区共接待游客145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9亿元,分别增长9.7%和13.2%。道朗镇里峪村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村庄。大汶口镇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汶口文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美若山水酒店、铭座三泰宾馆成为我区首批四星级旅游饭店。祝阳镇天然高锶山泉水荣获首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四大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9处,2所高标准3A+旅游厕所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增加了公交换乘站1处,新开通直达景区公交线路3条,改造提升4A级景区大型停车场2处。

    交通运输保持稳定。全区完成货运量1580.5万吨、货物周转量17.5亿吨公里。国省道总里程达到337.7公里,其中国道137.0公里,省道200.8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86.4公里,一级公路77.1公里,二级公路153.3公里,三级公路20.9公里。按路面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为287.3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为50.4公里。

    七、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前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3%。从项目个数上看,在库项目数量增多。2019年,在库统计项目个数为151个。其中,5000万及以上项目105个,房地产项目43个,分别比年初增加了65个、16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7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新华数码印务城、益海嘉里二期等47个项目建成或投产运营。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区4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施工面积552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27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0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00.5亿元。

    八、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稳中求进。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219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下降7.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增长3.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增长5.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增长16.0%。

    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全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27.8亿元,同比增长19.8%,累计建设运营35家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网上交易额2114万元,全区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

    九、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出现下降。2019年,全区新增获权企业56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118家,进出口过千万元的企业28家,全区利用阿里巴巴一达通网站出口的企业达46家,拉动进出口1.8亿元。但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泰山玻纤、鲁怡针织、丰辉同凯等重点输美外贸企业下滑严重,特别是泰山玻纤进出口减少3亿元,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1.3亿元,同比下降6.7%。

    利用外资压力重重。受货币出资少,项目储备不足,缺乏比较成熟项目的支撑的影响,2019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货币到位资金1516万美元,同比下降68.9%。

    十、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质量提升。全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亿元、增长11.2%,其中税收收入22.9亿元、增长15.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8.5%。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0亿元、增长6.1%。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区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695亿元、496亿元,分别增长7%、10%,保险业金融机构保费收入7.6亿元、增长21%,证券业金融机构交易额435亿元;10家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投资余额7.6亿元,盛鼎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累计对接成功借贷登记业务2332笔、交易金额4.1亿元。

    贷款发放注射经济“强心针”。2019年,通过全区动态重点项目库等渠道推介发布融资需求项目246个,全区各类项目新发放贷款突破100亿元,其中,泰山玻纤等“双50强”、“双20强”企业和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获得信贷支持30余亿元;鲁岳钢铁等42家企业通过股权、知识产权、供应链融资和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贷款业务融资8.1亿元;恒邦玻璃等27家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融资1300万元;“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新增160万元、达到535万元,业务笔数占全市56%;“助保金”贷款业务新增770万元、达到2亿元;发放扶贫贷款539万元、达到1.3亿元,87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获批贷款4.7亿元,2923位涉农居民通过蚂蚁金服“普惠金融”项目获得纯信用贷款9436万元。

    现代金融支撑显著增强。依托泰安金融商务区、岱岳金融服务业聚集区和岱岳保险超市,全力引进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金融业态。驻区金融机构达到37家,2名驻区金融从业人员获得“齐鲁金融之星”荣誉称号。新增泰烁岩层、鑫天河新材料等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8家、达到24家,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市首笔投资落户康盛医疗。2019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1.8亿元、增长19.1%。

    十一、民生保障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全区城镇化率75.6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列入省棚改计划的14132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主体建设8826套。投资1200万元完成堰岭、五环、罐头厂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既有住宅增设电梯7部,物业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实施司家庄河河道截污纳管工程、泮河污水管道改造等污水改造项目10个,改造老旧污水管网2.4公里,建成污水管网5.4公里、雨水管网4.7公里。投资9460万元,新建改造农贸市场8处,其中凤凰路市场是泰城唯一一处五星级农贸市场。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零失分”。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87元、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60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4元、增长9.7%。

    财政保障优质高效。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支出达3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7%。教育、社会保障等支出均保持较高增幅,分别增长6.8%、9.8%。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每人每年5160元,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840元。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一、二级残疾人,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一级残疾人,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人员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等4015万元。

    兜底保障能力增强。养老体系方面,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处,完成了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并规范运营。加强政府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的支持保障,新建农村幸福院1处。开工建设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处。实现养老管理信息化,全区12处养老机构、22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7处农村幸福院全部录入系统并及时更新。社会福利方面,依托市救助站,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安置人员6名。提高孤儿和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发放孤儿资金77.18万元,发放困境儿童资金5.86万元,办理收养登记实时在线登记11对,合格率均达到100%。努力扩大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400人。

    十二、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新建改扩建学校8处,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新建幼儿园9处、改扩建5处,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2.6%。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我区被列为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职教中心被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招飞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1名同学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有9名同学被录取为民航飞行学员。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第六届群众文化艺术年系列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先后举办故事队拜年、岱岳文化广场消夏文艺晚会、广场舞大赛、舞蹈大赛、器乐大赛等大型文艺演出20余场,营造了浓厚的节庆氛围。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安排岱岳艺术团演出208场,镇街组织庄户剧团演出190场,各村社区利用第一书记、帮扶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等有利资源组织演出24场,覆盖全区420多个村,观看群众多达10万人次,有力地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举办2019年“全民阅读•书香岱岳”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典诵读大赛、主题读书征文比赛等,推进全民阅读。文化宣传事业亮点纷呈,投资700万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全省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所和协同创新中心;投资1100万元,建成全市首家融媒体中心。“岱岳艺术团”团长葛业森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

    体育事业发展开启新征程。积极吸纳适合大众推广的项目,不断拓展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项目覆盖面,共举办太极拳、钓鱼等赛事项目10个。成功举办岱岳区品牌健身项目——里峪登山健步活动,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完成了66处660件健身器材的全民健身工程的更新计划,建设了社区笼式足球场和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各1处,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达9200平方米。

    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高。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共组建各种类型医疗联合体30个,覆盖医疗机构14家,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级卫生乡镇数达到3个。53个省级卫生村通过验收,全区省级卫生村创建率达到30%。省级、市级、区级示范标准卫生室分别达到6家、8家、34家。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安保维稳工作任务。深化“平安岱岳”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矛盾纠纷“一元主导、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信访形势持续向好。积极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做好“利奇马”台风等重要时段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据,最终数据以《岱岳统计年鉴—2019》为准。
    2.第四次经济普查后,对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三产结构进行了修订;本文中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以2018年修订值为基数核算。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有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岱岳调查队。
    4.本文“增长”未经特殊说明,均为同比口径。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