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嘉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县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下大气力推动改革开放,狠下决心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打好风险防控、污染防治、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有力,城乡建设得以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80.13亿元,比上年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97.62亿元,比上年增长7.7%。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6.3:37.7:46.0。分行业看,工业增加值64.34亿元、增长0.2%,批发和零售业25.85亿元、增长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19亿元、增长2.6%,住宿餐饮业1.86亿元、增长9.5%,金融业8.84亿元、增长7.6%,房地产业13.10亿元、增长12.3%,其他服务业36.57亿元、增长7.4%。人均生产总值达3034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合4398.9美元),增长3.8%。 2019年GDP增加值增幅
市场主体增长迅速。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50740户、增长15.43%,注册资本金598.95亿元、增长18.68%。其中私营企业12441户、增长24.13%,个体工商户36806户、增长12.89%。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37.43亿元、增长1.9 %。其中农业24.7亿元、增长2.91%,林业8047万元、增长9.95%,牧业8.48亿元、同比下降0.24%,渔业5976万元、增长2.63%,农林牧渔服务业2.85亿元、增长0.39%。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5.99:2.15:22.65:1.60:7.61 。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相对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3.89万亩、减少2.25%;粮食总产 66.51万吨、减少0.8 %。单产432.2公斤、减少 1.4%。其中夏粮31.78万吨、减少0.26%;秋粮34.73万吨、减少1.4%。经济作物面积19.95万亩、减少1.38万亩,蔬菜瓜果面积15.23万亩、减少1.69万亩。棉花产量2679吨、增长8.5%,油料产量2313.6吨、下降8.6%。园林水果产量1.64万吨、增长6.3%。肉类总产量5.84万吨、增长0.2 %,禽蛋总产量1.89万吨、下降5%,奶类总产量7848吨、增长25.4 %,水产品总产量4068吨、下降9.7%。 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8.9%,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湿地保护修复0.3万亩。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增至3处,其中省级2处。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新发展经济林0.5万亩,新育苗完成0.2万亩,新发展林下经济0.6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7.69万千瓦,增长3.58%(同期扣除农用运输车动力)。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346台,联合收获机3193台,分别增长9.38%、3.2%,拖拉机配套农具3.4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01%,其中小麦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99.95%、99.96%,玉米机播率、机收率为99.93%%。农田总灌溉面积99.8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4千公顷。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31亿元,下降12.59%,实现利润15.54亿元,下降18.43%。全县全社会用电量15.95亿千瓦时,增长9.63%。工业用电量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9%。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体育用品制造,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用电量增幅较高,分别增长291.17%、256.41%、222.91%和165.9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4.11亿元,较上年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3.59%。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规模以上资质以内建筑业达到26家,其中,新增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7.95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增加值16.14亿元,增长3.1%。 四、固定资产、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较好发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呈现由低到高平稳发展态势,全县投资增速从年初的(-21.6)%到年底的1.6%,全年在此区间波动。其中:技改投资完成增长3.4%,“四新”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增速4.5%、占全部投资的53.1%,民间投资项目183个、增长11.1%。
房地产投资成效显著,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持续增高。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82亿元,同比增长41.14%。房屋施工面积370.74万平方米,增长81.09%,竣工面积80.04万平方米,增长214.25%,商品房销售面积82.55万平方米,增长26.8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1.39亿元,增长41.65%。 五、贸易、服务业 国内外贸易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消费升级持续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增长1.8%,乡村降低2.3%。全县进出口完成10.06亿元、增长36.8%,其中出口9.03亿元、增长39.4%,进口1.03亿元、增长16.9%。 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县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家、增长18.8%,合同外资1600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582万美元。其中,工业实际使用外资1151.81万美元,现代农业实际使用外资348.19万美元。聚焦“十强”产业开展重点城市专题招商,新招引落地省十强产业项目18个,到位“十强”产业资金21.51亿元,新希望全禽产业链、光大环保能源发电等6个中国500强项目建设顺利。 服务业营业收入基本稳定增长。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3家,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下降26.63%,全年多数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保持在较快增长态势。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98.22%;教育同比增长20.4%。 六、财政、金融 财政税收增幅加快。财政总收入24.97亿元,同比增长6.5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0亿元,同比增长8%,税收收入完成13.65亿元,增长8.8%,税收占比84.27%,较去年同期提高0.6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67亿元,同比增长18.21%。 各项存贷款余额持续稳步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5.32亿元,较年初增加43.5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31.56亿元,较年初增加38.3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5.1亿元,较年初增加25.16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8.88亿元,较年初增加4.64亿元。 七、科技、人才、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县新增高技能人才263人,新增高级技师20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完成9940人,技能鉴定后发证440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088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2.2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险参保人数5.8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6.49万人。 教育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1处,其中小学100处(含特教学校1处),教学点52处,初中17处、普通高中2处、职业中专1处,在校生14余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275所,在园幼儿27114人。全县新纳编教师397名,在编教职工达到7037人。2020年规划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0处。高考普通文理科本科一榜上线3364人,其中重点本科上线人数1283人,清华北大录取4人,空军飞行员录取3人。中考500分以上1695人,较去年增加835人;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5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24个。2名同学荣获市“新时代好少年”,获评全国特色学校2处、省文明校园提名奖4处、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2处。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占地3000平方米的全民智慧健身中心,在全省树立了典型。承办济宁市第十五届市运会,展示嘉祥新形象。承办2019年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交流活动。进一步普及推广了气排球运动,提升了嘉祥在全国的知名度。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体育彩票销量4600余万元,实现体彩销量新突破。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文化馆(站)14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4个,剧院2处,数字影院2处,公共图书馆1处,馆内藏书14万余册,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县级文件保护单位16处。广播电视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县所有村居开通有线电视传输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1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县级医院3家(包含政府办专科医院1家),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镇街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民营医院18家,门诊部5处,诊所57处,村卫生室45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20处。全县实有床位4648张,卫生技术人员4327人,执业(执业助理)医师1681,注册护士2115,2019年县乡医疗机构门诊患者达198万人次,住院患者达10.7万人次。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城市发展情况 人口保持持续增长。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78.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93万人,乡村人口48.69万人;男性人口41.27万人,女性人口37.3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49(以女性为100)。人口出生率7.72‰,人口死亡率4.32‰,人口自然增长率3.4‰。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体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445元,增长10%,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2107元,增长8.5%,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856元,增长10.5%。 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全县常住人口70.01万人,城镇人口30.42万人,城镇化率43.45%,比上年提升1.05个百分点。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嘉祥统计年鉴-2019》为准。 3、“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资质以内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企业。 4、全县人口数据为县公安局户籍人口数据。 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提供数据。 6、粮食生产、畜牧业等农业指标采用调查队数据(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附表一: 主要农产品产量 附表二: 工业经济效益指标 附表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以上年同期为100。2、此数据为济宁市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