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过去的一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以“工作落实年”为抓手,担当作为守初心、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补短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突破。 一、 发展、改革取得实效 (一)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平稳健康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 GDP319.14 亿元,同比增长1.5%。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51.86 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 88.15 亿元,同比下降 4.9%;第三产业增加值 179.13 亿元,同比增长 5.4%。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同期16.7:29.7:53.6 调整为今年的 16.2:27.6:56.1。 (二) 动能转换提速发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面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引进实施华尔兹禽产业链、韵达和圆通快递电商总部、源清田现代农业产业园、龙湖康养小镇等过亿元项目46个、总投资380.6亿元,签约立项铂创物联网芯片及智能制造产业园、今麦郎100万吨饮品、东方希望生猪养殖产业链等过亿元项目216个、总投资672.9亿元;新设立院士工作站2家,引进“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13名。深入实施企业“双培”工程,为企业减税降费4.36亿元,兑现企业奖补资金7615.3万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交税金增长13.1%,山水水泥、景芝酒业、柠檬生化、鲁安药业等23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完成房地产投资62.7亿元,蝉联全省建筑业十强县。创建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二、农业基础扎实稳固 (一)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平稳。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0.14万亩,比上年增长3.9%;粮食总产量32.13万吨,增长1.5%。其中,夏粮33.46万亩,增长6.5%,单产376.68公斤,增长1.5%,总产12.6万吨,增长8.1%。全市果园面积8.3万亩,增长3.5%,水果产量12.9万吨,增长16.2%。 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7.4万头,比上年下降31.3%;能繁母猪存栏2.1万头,比上年下降22.2%;生猪出栏40.0万头,比上年下降36.5%;奶类产量0.3万吨,比上年增长4.4%;禽蛋产量2.8万吨,比上年翻番;肉类产量9.6万吨,下降20.0%;蚕茧产量850吨,比去年增长44.3%。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年末全市耕地面积143.6万亩,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100.4万亩,机播面积112.1万亩,机收面积101.4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9%。 (二)农业发展新模式快速推广,“安丘农谷”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相关试点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宣传推广;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000万元,创建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葱全程机械化“沃华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深入实施“乡村赋能”工程,实现销售收入4438万元,创建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业发展质量快速提升,新增潍坊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3家、示范家庭农场14家,绿色美丽牧场13家。 三、新旧动能转换注重质量提升 (一)2019 年全年,全市273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301.58 亿元,同比下降 0.6%。利润总额 7.01 亿元,同比下降 2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 306.47 亿元,同比上升 1.7%,累计产销率98.3%。工业用电 14.0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二)推进“千企技改”工程,实施过千万元重点技改项目64个,渠风食品小麦高值化深加工等122个项目列入省市企业技改导向目录;景芝酒业智能化白酒酿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入选全省第一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七维新材料水性石墨烯环氧富锌涂层材料项目列入工信部工业强基计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变革。28家企业新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24个项目入选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新增潍坊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景芝酒业被工信部列为第四批绿色工厂,金鸿新材料获评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省准“独角兽”企业,博莱特化纤获评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蓝想科技获评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博阳机械获评省两化融合优秀企业,埃尔派粉体材料等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鲁胜食品、盛大农产品等22家企业入选潍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7个百分点。 四、“双招双引”推动发展质量变革 (一)2019 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28.2%。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 30.1%,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 6.2%。1-12 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53.5%。 (二)蓝想科技消白(雾)绿色环保智能装备项目入选201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齐鲁酒地诗酒田园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第二批优选项目,福润得复合新材料模压产品、留山栖居小镇、安丘农谷科技产业园等12个项目被列为2019年潍坊市重点项目;康养小镇、宏帆广场、物联网芯片及智能制造产业园、韵达总部、山东网商、圆通总部、华尔兹禽全产业链、新希望生猪产业链、龙大生猪产业化、日世精深加工、源清田产业园、云岭农牧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外资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大项目数量、体量均达历年之最。 五、服务型社会构建持续发力 (一)2019 年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7.85 亿元,同比增长 5.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9.50 亿元,同比下降 8.3%。2019 年全年,全市 29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91 亿元,同比下降 33.4%。 (二)扎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加快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创新推行全省首个智能化秒批系统,审批事项压降办理环节70%、服务提速60%以上,“一次办好、流程再造”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标委专家评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广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照后减证”,新增企业主体4874户,增长29%;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新组建农业发展集团、交通运输发展集团;全面完成市级机构改革,启动实施7个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六、金融财税外经外贸健康快速发展 (一)2019 年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7.04 亿元,本年增幅 6.9%,比年初增加 32.27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381.43 亿元,本年增幅 16.1%,比年初增加 52.87 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419.11 亿元,本年增幅 10.3%,比年初增加 39.16 亿元。 (二)2019 年全年,全市上缴中央两税 9.10 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48 亿元,同比增长1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8.62亿元,同比增长 5.1%。 2019 年全年,全市税收总收入 34.37 亿元,同比增长0.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提供税收 17.23 亿元,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提供税收 17.11 亿元,同比下降 7.2%。 (三)2019 年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 65.2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7%。其中,出口58.14 亿元,同比增长 5.8%。 (四)破解资金瓶颈,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6次,解决企业信贷资金9.8亿元,启动安丘农商行上市工作。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处置不良贷款11.9亿元,有效化解奥宝担保圈风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5.8万亩生姜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破解土地瓶颈,报批建设用地2394亩,清理批而未供土地5493亩,盘活低效用地2213亩;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组织58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新增出口企业52家,完成国际认证企业100余家,新备案外资项目5个,实际到账外资1961万美元,同比增长1243.2%。 七、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24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118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安丘农谷”加快建设,沃华农业科技工厂化育苗中心、农谷科技园、农谷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以“安丘农谷”为核心,规划实施了占地7.8万亩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7182万元,新增高标准农田5.5万亩。持续推行“双准入一准出”制度,新发展标准化种养基地2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36个,兴安、石堆、郚山、景芝等4个镇街获评全省第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国标委验收,蔬菜出口额占潍坊市的53%。全域实施“乡村赋能”工程,实现销售收入4438万元。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投资3.3亿元,完成“四好农村路”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庄通达、路面状况改善工程465.7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1085.7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级工程巩固提升项目,受益群众1.2万户。投资4亿元,建成投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摘月山站、35千伏石堆站和团埠站扩容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农村供电线路546.9公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户户通”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完成涉农街道改厕任务。 八、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聚焦天蓝气净,严格实行常态化夜查、智慧化监管,关停“散乱污”企业59家;高标准完成玻璃钢行业综合整治,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潍坊前列。聚焦河清湖秀,深入开展河湖清违清障、流域污染源排污口专项整治等行动,市控以上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明显改善;启动实施牟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提升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达到Ⅲ类以上。聚焦土净废清,启动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6处、粪污处理设施示范工程10处,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3.9%和92.8%。聚焦增绿护绿,完成成片造林2.2万亩,高标准绿化彩化新修道路30.5公里、31万平方米;实施废弃矿坑修复治理项目13个,治理凤凰岭水土流失面积18.7平方公里。 九、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3.4%,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投资1.5亿元,新修改造明湖路、永安路等市政道路22条,配套燃气、供热、供水等市政管网49.5公里;206国道景芝镇区改线、206国道大中修工程竣工通车。市民之家建成投用,汽车北站主体竣工。实施北外环东延、新安路南延等11条道路绿化配套提升工程,新建“四小绿地”20处,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1.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9%。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5处、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10处,新招录教师299名。“健康安丘”加快建设,人民医院新院全面启用,3处镇街“两院一体”医养中心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获评全省首批县级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社会保障精准发力。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投入各级扶贫资金6763万元,实施重点扶贫项目31个,改造危房1018户,开通自来水1820户,资助“四类人群”参加医保3.1万人,发放扶贫项目收益2443万元,脱贫质量显著提升。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扶持创业1209人,新增城镇就业8206人。加大扶弱助困力度,落实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资金901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