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石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1],坚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坚定不移打好“六大攻坚战”[2],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发展质量继续提高,发展速度继续加快,民生事业不断改善,新时代实力时尚幸福石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800708[3]万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8.6%[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164807万元、237446万元和3984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7.6%和11.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修订数)的20.3:30.0:49.7调整为20.6:29.6:49.8。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24935万元,增长10.1%,占GDP的比重达53.1%。 全年财政总收入100291万元,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943万元,增长6.4%。税收收入88755万元,增长10.9%,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8.5%。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6825万元,增长22.5%。 表1  2019年税收及其增长速度  | 指 标值(万元)  |  |  税收合计  | 88755  | 10.9  |  第一产业  | 115   | -12.9  |  第二产业  | 42985   | 4.6  |  #工业  | 33079  | 9.3  |   | 45655   |  |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5876万元,增长3.2%;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9699万元,增长3.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8.93万亩,比上年增加0.06万亩;烤烟种植面积2.3万亩,减少0.24万亩;白莲种植面积10万亩,减少282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2.36万吨,增长0.1%;烤烟总产量2107吨,下降31.6%;白莲总产量7759吨,下降17.2%;水果产量2.28万吨,增长3.7%;全年农村用电量4860万千瓦小时,增长4.5%。       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  |  |  |  |  |  |  |  |   | 吨  | 12.36  |  |  | 吨  | 7759  | -17.2  |   | 吨  | 117616  |  |  | 吨  | 18064  | 6.1  |   | 吨  | 5728  |  |  | 吨  | 94620  | 4.6  |   | 吨  | 4071  |  |  | 吨  | 22785  | 3.7  |   |  | 2107  |  |  |  | 15215  |  |  
 表3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  |  |  |  |  |  |  |  |   | 吨  | 12079  |  |  | 万头  | 12.19  | -13.8  |   | 吨  | 9686  |  |  | 百羽  | 10417  | 6.2  |   | 吨  | 1596  |  |  | 吨  | 12440  | 1.7  |   |  | 2122  |  |  |  | 6972  |  |  
   三、工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工业增加值192328万元,比上年增长7.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工业用电量9450万度,增长3.7%;工业税收33079万元,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6351万元,增长10.6%。全年新入规企业11户。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5118万元,增长6.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8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161万元[5],增长20.2%,其中竣工产值41277万元,增长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8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9.0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6.94万平方米。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6]。其中,第一产业下降33.1%;第二产业增长5.4%;第三产业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的2.8:61.5:35.7变化为1.7:60.1:38.2。 四、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653万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1.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52407万元,增长16.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7914万元,增长5.3%;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4367万元,增长6.0%。 外贸进出口达到37390万元,增长41.6%;新增外贸出口备案企业15家,总计达97家。 实际利用外资2979万美元,增长6.6%。实际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 19.98亿元,增长8.3%。   五、交通、通信   新改建农村公路89.1公里。完成乡道双车道拓宽工程建设项目12.9公里/3个、村道窄路面拓宽项目13.7公里/7个,续建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和组组通水泥公路20.1公里。旅游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汽贸市场已经形成,20余家商家已入驻营业,加油站、货运配载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行政村通公路比重达 100%,其中通客车的村130个,占99.2%。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15254万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43021万人公里。 表4  公路运输量及周转量  
 |  |  |  |  货运量  | 万吨  |  | 248  |  客运量  | 万人  |  | 235  |  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 36783  |   | 万人公里  |  |  |  
  
年末固定电话1.36万部,减少0.95万部。移动电话用户22.98万人,减少0.48万人。宽带用户6.47万户,增加0.41万户。 六、金融和保险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24220万元,比年初增加5681万元,增长0.4%,其中,单位存款301099万元,减少121722万元,储蓄存款1023082万元,增加127360万元;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49365万元,增加35869万元,增长3.2%;金融系统存贷比为86.8%,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县共有保险业务公司8家,实现保费收入28862万元,增长2.0%,全年赔付及给付支出8136万元,下降2.0%。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高考考生2921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273人,二本以上上线1300人(含艺体上线)。全县提前本科录取115人,一本录取208人;一本自主招生4人,国家专项64人;二本录取763人。本科共录取1154人,比去年增长5.4%;录取“985”高校、空军航空大学的考生共计53人,比去年增长51.4%。在全省600分以上人数比上年减少3200多人的情况下,石城中学600分以上人数达55人,比上年增加12人,增幅27.9%。 表5  学校、学生和教职工(不含特殊学校)  
 | 学校数(所)  |  | 本学年初在校学生(人)  |  |  |  总          计  | 171  | 1482  | 57199  |  | 3490  |  一、普通中学  | 19  | 392  | 20144  |  | 1401  |   #高中  | 2  | 129  | 7268  |  | 506  |  初中  | 17  | 263  | 12876  |  | 895  |  二、职业中学  | 1  | /  | 1269  |  | 101  |  #高中  | 1  | /  | 1269  |  | 101  |  三、小学  | 37  | 634  | 24188  |  | 1424  |   | 114  |  | 11598  |  |  |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26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累计达79家。27家企业在税务局申报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主动性。推荐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个。我县共有专利1887件,新申请专利85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5件、实用新型专利730件、外观设计专利73件。专利新授权740件,其中,新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651件、外观设计专利8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33件。全县事业单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60人,其中,高级职称626人、中级职称1640人。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举办迎新春民间文艺团体汇演、民间文艺演出进乡村、送春联、摄影作品展、器乐曲艺培训、红色文化讲座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56场次。公益性送戏下乡120场、送电影下乡2520场。维护运行农村群众用户1.3万套“户户通”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全年免费开放。完成秋溪红四军军部旧址、屏山红三军团医院旧址、红十一师拔除红石寨指挥部旧址、红六师石城阻击战指挥部旧址、古樟毛泽东旧居、田江土楼维修项目工程。按计划推进闽粤通衢博物馆群室内陈展项目。 全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360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8所,基层卫生院16所,共开设病床总数1703张,业务用房面积113687㎡。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25人,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18人,注册护士885人。县传染病累计报告3259例,报告发病率为1132.91/10万,手足口病报告发病570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全年未报告突发事件及其它重大疫情;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3013人、听力筛查 3033人。 成功举办2019年赣江源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举办各类全县性体育赛事活动68次,近4万人次参与各类各项赛事活动。全年新增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人,等级裁判员5人;全县体育场地面积达44.01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53平方米,体育场地累计投资金额达12861万元。新增社会足球场3块,分别是金圣广场七人制足球场、城南公共体育田径场十一人制足球场、石城县珠坑乡五人制足球场。全年实施全民健身项目9个。   九、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335113人,比上年末增加549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74925人。60岁以上人口4871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5%,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全县常住人口28.8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4249人,城镇化率为43.1%。 表5  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   |  |  |  总人口  | 335113  | 100  |    #男性  | 177297  | 52.9  |  女性  | 157816  | 47.1  |     17岁以下  | 84238  | 25.1  |     18-34岁  | 86025  | 25.7  |     35-59岁  | 116140  | 34.7  |   | 48710  |  |  
 全县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职工)年平均工资67606元,增长8.8%。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8元[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328元,分别增长12.2%和9.1%。 全年民生类支出29.64亿元,增长2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0%,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筹资总额为77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 520元,个人缴费250元。新增城镇就业2169人,零就业家庭就业率达到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497人,其中省内转移29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3%,发放失业救济金145人次,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3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306万元,扶持984人创业,带动4246人就业。全民参保登记入户调查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8万人、29.6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至1万元,报销比例提高到60%。新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38个,特困失能人员基本实现集中供养。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工作,优待抚恤政策全面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实现住房应保尽保,300套人才住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 全县境内的1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点、2个赣江源监测点、1个县出境断面监测点水质全部达标,达标率为100%,森林覆盖率75.9%。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5%。“气、水、土”污染防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村111个。 注: 1.“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 3.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依法对历史年份地区生产总值(GDP)等相关数据进行了统一的修订。 4.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筑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按法人登记注册地原则统计。 6.按省统计局要求,今后将不再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7.2013年国家实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收入、支出口径均有所变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调整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支出也相应调整。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