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345|回复: 0

[江苏] 2017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1 08:54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75

    主题

    1584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392
    发表于 2019-4-8 10: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市上下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五个牢牢把握”工作导向,全力打好“聚力创新求突破”攻坚战、“聚焦富民补短板”主攻仗,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创新创业百强县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四个第一”,连续13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第一。

      综合经济

      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0.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75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916.89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572.7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4.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1.21万元,按年均汇率测算,达31416美元。

      财政收入量质齐升。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318.88亿元,增长12.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0.5%,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0.5万亩、亩产621.5公斤,小麦8.9万亩、亩产302.1公斤,稻麦总产9.23万吨。果品种植1.15万亩,产量1.44万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2万亩,产量9.99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2.81万亩,产量3.4万吨。全年共出栏生猪2.07万头、家禽20.73万羽,上市鲜奶1.4万吨。农产品出口总额达5484.9万美元。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新增7个区域性粮食产地烘干中心,全市产地烘干能力达53%。新增2家苏州市“菜篮子”工程标准园(创建)。新增巴城镇巴城湖村、淀山湖镇红星村2个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成功举办2017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会。

      工业经济

      工业生产稳步推进。至年末,全市拥有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122家大型工业企业,373家中型企业。全市超亿元企业79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12家,百亿元以上9家。全年生产计算机整机4488.56万台,比上年增长4.9%;液晶显示屏产量2.67亿片,增长19.9%。民生产品中,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的产量不断增加,全年产量4815.78万台,增长26.2%。

      建筑业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建筑业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653.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1%;新签合同额273.53亿元,增长16.5%。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37.79亿元,下降2.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2.43亿元,下降5.0%,安装工程产值22.73亿元,增长15.4%。全市建筑业企业期末人数7.57万人,增长3.6%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万人。

      运输邮电业

      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59.52万辆,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私家车拥有量47.7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3%,日均净增230辆。全年客运总量2.14亿人次,客运周转量35.44亿人公里,全年货运量1568万吨,货运周转量22.74亿吨公里。

      信息化繁荣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4.63万户,比上年增加28.4万户,增长9.9%;其中,4G用户数288.84万户,增长21.1%。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108.49万户,比上年增加16.86万户,增长18.4%。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加速发展。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总量第一。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74.05亿元,增长16.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1.80亿元,增长13.7%。网络零售高速增长,限上贸易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3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76.3%,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个百分点。

      金融业

      金融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年末拥有银行机构40家,证券公司18家,保险机构50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79.4亿元,比年初增加256.5亿元,增长6.2%,本外币贷款余额3143亿元,比年初增加353.3亿元,增长12.8%。银行金融机构规模、数量和存贷总量、证券交易额和保费收入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已投运基金、基金管理公司490余家,基金总规模超700亿元。 “一中心两基金”建设稳步推进,“一中心”门户网站累计注册企业3212家,34家金融机构发布155项金融产品,累计为1430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797项,金额达110.6亿元。“小微贷”累计为125家企业解决4.7亿元融资需求。

      保险业增势亮眼。全年保费收入7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4.65亿元,增长23.4%。保险赔款和给付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赔款支出15.35亿元,增长7.6%。

      企业上市挂牌成效显著。科森科技、春秋电子2家企业主板上市,鼎炫投资返台上市,荣邦科技等12家企业挂牌,全市累计上市挂牌企业突破100家,其中境内上市11家,境外上市柜12家,新三板挂牌77家。杰尔电子等10家企业入选2017年度新三板创新层。

      房地产业

      房地产调控效果显现。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45.5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5%,其中,住宅销售302.07万平方米,下降47.6%。在收紧的房地产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降温。全年新开工面积546.3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3%,其中,住宅352.70万平方米,下降29.6%。至年末,全市房屋施工面积3086.93万平方米,下降7.6%,其中,住宅2113.73万平方米,下降11.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6.03亿元,下降1.0%,其中,住宅完成投资273.79亿元,下降4.1%。

      旅游业

      旅游业转型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84.2亿元,接待游客2125.95万人次,比上年分别增长8.6%和4.0%。周庄“香村祁庄”入选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是全省唯一一个入选景区。祝甸古窑文化园及民宿被住建部评为“最佳废旧建筑再利用实例”,纳入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巴城昆曲小镇纳入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周庄纸箱王、锦溪新乡村生活入选苏州市旅游创意产品(业态),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和塘悦色”—寻幽获得2017“苏州有礼”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止跌回升。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27.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出口545.04亿美元,增长17.9%。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出口保持双升的态势。一般贸易进出口比上年增长14.7%,占比20.5%;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11.2%,占比达到63.2%。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保持稳定。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58.34亿元,比上年增长0.1%。两新产业投资助力转型升级。高新技术投资139.97亿元,增长6.2%。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额117.69亿元,增长6.1%。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31.11亿元,增长25.4%。其中工业新兴投资228.35亿元,增长24.7%。

      科技事业

      科技创新协调推进。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0家、民营科技企业183家,高新技术产品546只,年末有效高企数量达1003家。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7家、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家,大中型及规上高企建设研发机构比例为96.1%。新增专利申请209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096件;新增专利授权1085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69件,PCT专利申请19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1.67件。

      人才建设

      人才引领优势明显。至年末,全市大专以上人才保有量达36.3万人,人才贡献率49.3%;高技能人才总量7.66万人,每万人劳动力高技能人才数68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33.5%。全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3人、国家“万人计划”3人,省双创人才12人、省双创团队2个,省双创博士6人,省科技副总2人,省外专“百人计划”人才3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6人,获评姑苏重大创新团队1个,昆山双创人才78人,双创团队6个。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7学年,在园幼儿59913人,专任教师3237人;小学在校生138862人,专任教师6280人;初中在校生39552人,专任教师2755人;高中在校生12774人,专任教师1046人;中职学校在校生7705人,专任教师603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覆盖率85%,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100%。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100%,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吸纳率68.1%;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和贫困家庭学生入学率分别为99.5%和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普高与职高招生之比4.6:5.4;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8.2%。

      文化事业

      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昆山大戏院正式启用,加快推进博物馆建设。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982场,书场3479场。圆满举办“情系江南·精彩江苏——两岸文化联谊行”、“第一届莱茵河与长江河流历史文化比较中外学者交流活动”,精心策划“昆曲回家”——大师传承版《牡丹亭》活动。全市完成作品版权登记23965件,比上年增长11%,居全省县级市首位。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全省县级市首个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

      卫生事业

      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495所,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3家,二级以上医院数量位居省内同类城市榜首。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61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519人,千人拥有医生数为2.72人。全市拥有病床位7225张,千人拥有床位数为4.35张。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3.46岁。孕产妇死亡率为13.02/10万,婴儿死亡率1.87‰。

      体育事业

      体育产业稳中有进。至年末,全市体育场地总面积达749万平米,人均4.51平米。全市体育彩票累计销售6.66亿元,筹集公益金5624万元。全年承办2017年世界男排联赛(分站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2017年国际女子水球邀请赛、2017年女足邀请赛(中国队VS克罗地亚队)、ITF2017网球巡回赛、2017年国际男篮锦标赛等十多项全国以上赛事。

      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沪宁高速高新区互通、花桥互通连接线建成投用。苏昆中环对接、常嘉高速锦溪互通及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取得进展。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获“十二五”江苏省交通建设品牌工程和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5%。公交一卡通成功入网,实现与全国206个城市互联互通。汽车客运南站等4个公交枢纽站完成智能化升级。新辟公交线路10条,开通定制客运线路3条,更新公交车220辆。核发网约车驾驶员证2343张,网约车运输证1885张。

      电力运行形势平稳。全社会用电量241.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工业用电量188.14亿千瓦时,增长9.9%;城乡居民用电量22.92亿千瓦时,增长18.7%。全社会最高负荷452.58万千瓦,增长13.6%。全年完成电力投资4.65亿元,增加主变容量469兆伏安、输电线路22.61公里。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全市省控点环境空气质量AQI达标天数比例为71.2%,细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1% (42微克/立方米)。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75%,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年度考核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集约用地水平提升。全市共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1072亩,其中,已批未开发土地清理处置5048亩,存量建设用地盘活6024亩。全市新出让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内资达到633万元,外资95万美元。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紧抓不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出台《昆山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17~2019年)》,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和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化建设”。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9,比上年下降24%。

      质量监督

      质量强市效应显现。全年22个产品获评江苏名牌产品(公示),51个产品获苏州名牌,全市有效期内江苏名牌产品74个,苏州名牌产品95个;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8件,著名商标73件,知名商标95件,有效注册商标2.9万余件。昆山好孩子公司进入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

      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有效推进。周市镇获批2017年江苏省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试点乡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不见面审批(服务)”为重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并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共完成办件量1166.33万件,其中市政务中心完成即办件37.26万件,网上办件数38.26万件。便民服务中心12345平台办理各类诉求47.88万件,热线即时处办31.66万件,直接处办率76.8%。

      载体建设

      平台经济效应凸显。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第五次部省际联席会议成功召开,在申设昆山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台湾同胞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新的重要突破。昆山智谷小镇荣列江苏首批25家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综合保税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向纵深推进,实现企业内销开票15亿元、税收2.5亿元。新增跨境人民币双向借放款12.7亿元。跨境贸易小镇实质运作。出口光电信息产业质量安全示范区获省级认定。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设立。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形成融资租赁促进交易新模式,现场交易额达16.2亿元。金秋经贸招商成果丰硕,签约、开工项目总投资320亿元。

      人口和就业

      人口规模稳定扩张。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6.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2万人,增长4.8%。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96%,2017届昆山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全年为1498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749万元。举办各类招聘专场活动80场。组织424家次企业赴18个省市60个地区开展人力资源招聘洽谈活动。

      社会保障

      社保体系加快完善。低保标准从每月810元提高到875元。新增6家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全市日间照料中心建成104家,社会化率达53%。积极推进日间照料中心、中心厨房等重点实事工程建设,完成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7家。顺利完成市福利院搬迁,全市福彩销量8.03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9110万元。

      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扩大。全年新增缴存职工23.16万人,比上年增长7.5%,净增4.4万人。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达62.89万人,增长7.5%。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63.09亿元,增长21.6%。全年共向5432户职工家庭发放公积金贷款20.38亿元。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68元,较上年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32855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4460元,增长3.4%;财产净收入7051元,增长10.7%;转移净收入5902元,增长8.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1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89元,增长8.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1954元,增长8.9%。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按五等份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3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1648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2312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392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50元。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007元,比上年增加1846元。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