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059|回复: 0

[四川] 2019年都江堰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27 10:12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常住居民I

    203

    主题

    247

    帖子

    4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05
    发表于 2019-3-27 0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都江堰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西控”战略,全力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项目年”“全面落实年”各项工作,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8亿元、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207.4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9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132元、21672元,分别增长9%、9.2%。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揽,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产业功能区初具规模。优化功能区布局,设立四川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完成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实施“三图一表”挂图作战,43.3万平方米园区“三房”全面开工,清理盘活各类闲置、低效存量土地2954.36亩,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56亿元,成都融创文旅城完成总工程量的80%,文旅项目实现主体封顶、完成投资62亿元,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到位财政资金1.9亿元,带动社会投资42亿元。全年新引进重大项目34个,总投资788亿元,文旅项目达29个,北京复华等3个项目投资均超100亿元。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蓝光水果侠星球全面运营,新签约希尔顿等3个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万达文华等5家国际品牌酒店主体完工,温德姆豪生荟、力士等主题酒店进入内装,坐忘、上山上等“网红”精品民宿形成集群,“夜游都江堰”灯光秀加快打造,言几又等特色书吧签约落地;西街“松茂古道”主题文化街、巴布熊猫文创小巷展露新颜,全年接待游客24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31.86%,游客人均消费突破千元。适旅要素圈加速集聚。引入民间资本组建40亿元中金胜邦产业基金,联合腾邦梧桐设立50亿元文旅产业发展基金;理顺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与属地乡镇(街道)、行业部门、平台公司“三组关系”,全面推行“员额总控、双轨运行”和“全员聘用”模式;聚焦大旅游大健康人才培育,成立丹麦VIA大学中国(都江堰)护理培训中心,引进清华国家电商实验室、大熊猫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腾讯合作建立智慧旅游实验室,与天府大数据研究院共建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与欣欣旅游携手打造“倾城旅游”运营平台,形成数据收集分析、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全链条支撑体系;落实“人才新政”,引进本科以上人才2353人,引进培育副高职称以上专家220名、成都市级以上专家28名。

    二是坚持以生态优先为根本,公园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城市生态持续优化。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划定“85%自然生态环境区、15%生态经济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山长制”,被省委深改组推广并获国家林草局肯定。成功放归圈养大熊猫“琴心”“小核桃”,开创成都市放归圈养大熊猫历史。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绿盾2018”“百日攻坚” 专项行动,重拳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及风景名胜区环境突出问题,圣兴电站全面拆除,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402家,完成5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1天,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信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1%。城市功能持续完善。突出“宜游宜居”,成灌快铁实现公交化运营,“三绕”都江堰段、金马河闸坝、M-TR旅游客运专线加快建设,青城大桥改建加快实施。万汇学府、力宝医院等国际化旅游城市配套设施落地建设,李冰文化湿地公园等4个公园完成国际规划招标。实施“两拆一增”,整治违建3.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6.2公顷、立体绿化4788平方米;锦江绿道都江堰示范段开工建设,建成三级绿道82.4公里,与川西林盘修复相融合的七里诗乡绿道被成都市肯定为最成功的示范。获评“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城市底蕴持续彰显。扎实推进四川十大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创作“李冰父子”系列作品,规划建设李冰纪念馆,都江堰精华灌区陈列馆初具雏形,都江堰水利工程再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殊荣。城市文化品牌加速衍生,成为全国首个大熊猫友好型产品认证推广示范市,成都双遗马拉松、西部音乐节、中印瑜伽节等城市节会成为融合体育、音乐、社交等时尚元素的城市文化品牌。

    三是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千年灌区复兴开启新征程。精华灌区修复扎实推进。邀请陈可石、石川幹子等专家团队编制都江堰精华灌区、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等重点规划,“灌区映像”“天府原乡”等精华灌区先行启动区初步建成,完成黄家大院等10个成都市示范林盘修复。将文体农旅商全面植入精华灌区,推动袁隆平院士农庄、印象初院士“资源昆虫工作站”、周晓东“北稻南移”西南基地等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创新引入“地球仓”生态旅居、诗乡“七坊”原乡文化等消费场景,“猪圈咖啡”“茶溪谷”获评成都十大优秀农创项目,天府源田园综合体获评成都市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柳街“七里诗乡”成为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分会场之一。绿色农业招牌更加响亮。完成1.7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和“两区”划定工作,成功创建国家级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一次性通过16个猕猴桃出口示范基地备案,都江堰猕猴桃先后出口荷兰、泰国等国家,首次实现批量直供香港;启动2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监测点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可。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6个、省级森林食品基地1个,“松韵”和“月韵”产品荣获第七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贡品道茶”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大青城”农业品牌运营中心投入运行。农业增加值实现30.51亿元、增长4.6%,增幅位居类区(市)县第一。乡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试行财政资金“补改股”,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累计实现农村产权融资2.91亿元,通过“农贷通”平台累计实现融资3.96亿元。创新农业融资信用保障保险和猕猴桃价格指数保险,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达25个。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培养农业人才686人,国家行政学院在川首个乡村振兴教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在我市挂牌。

    四是坚持以全球视野为导向,区域创新发展凝聚新优势。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承办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等高规格外事活动(会议)16场,承接奥地利总统总理代表团、德国总统代表团等高访及重要外宾团组来访任务150余批3000余人,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增至20个,位居成都区(市)县第一,新增“海外都江堰”德国、加拿大推广站,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等4个国际组织,清明放水节成为与国际灌排委合作倡导水生态文明的开放平台。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升。开展国内外招商活动96批次,拜访港中旅、普罗中国等知名企业161家,在北京、深圳设立驻点招商机构,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2018)中国40佳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称号。合作举办第三届中国旅游上市企业峰会,与全球最大旅游运营商、世界500强唯一旅游企业德国途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举办首届都江堰·途易国际旅游发展大会。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与康定、汶川合力打造川西北大旅游圈、生态保护圈,都江堰至四姑娘山旅游轨道交通进入动工准备阶段。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坚定不移对标国际化、市场化,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188类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集中审批,“仅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事项分别达1006项、137项。设立“主题式”审批服务窗口,“仅跑一次”审批提速80%。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8416家,一般工程建设从立项到竣工行政审批总用时由200多天缩减至90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率先实现电子化开评标。实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都江堰市税务局挂牌运行,结构性减税5167万元。创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减免税金7089万元,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云税贷”服务,帮助企业融资3200余万元。

    五是坚持以为民惠民为追求,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完成省、成都市和市本级民生工程138项,民生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0%。全市21个农村相对贫困社区、1002户3047人相对贫困户实现脱贫退出,完成对口帮扶康定任务总量的90%。举办第二届“创响都江堰”创新创业大赛等就业创业活动36场,引导和鼓励退役军人、失地农民、“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全市新增就业79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切实加大对城市一线管理服务人员关爱力度,设置环卫工人、公交司机休息点5处,设立便民疏导点18处。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流浪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强化救济救助和人文关怀,充分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关爱和温度。完成城中村改造876户、棚户区改造1894户、老旧院落改造9个,实施9座危旧桥整治,完成金马河等10处水毁堤防修复、28处山溪河隐患整治,完成地质灾害永久性避险搬迁322户849人。公共服务利民惠民。新建公益性幼儿园4所,新增“成都市新优质学校”3所,都江堰中学成功创建省一级示范高中(国重),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人数达2234人,同比增长10.9%,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培育工程,省级、成都市级名师达17人。实施137个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启动“健康细胞”创建工作,开展医联体诊疗服务4万余人次,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创“三甲”通过专家评审,“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通过复审。深入实施“品读都江堰”文化品牌建设,完成40个农家(社区)书屋提升改造,开展书香节等全民阅读活动922场,影印出版民国版《灌县志》。启动四川省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惠及群众20万人次,开展体育公益培训5000人次。社区治理共创共享。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城市治理“双街长制”,推行“行走都江堰”马路办公,整治背街小巷110条,新改建旅游公厕20座,升级改造数字城管系统,受理有效案件11.3万件,处置率达99.4%,都江堰大道中段、西街、幸福路获评成都市“最美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成效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扎实开展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攻坚行动,创新“114”社区工作法,完成灌口柳河、柳街金龙等82个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示范社区创标,推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最美”“最佳”系列评选,社区“众筹食堂”模式在成都市推广。依法调处信访积案难案,全力推动“三张清单”突出问题调处化解,办结376件中央第四巡视组交办信访案件。完成智慧治理展示中心一期建设,整合大联动微治理、应急指挥、智慧小区等14个信息系统,完成古城区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平安智慧小区”示范点21个,新增“天网”“雪亮”点位1390个。重拳打掉9个涉嫌恶势力犯罪团伙和涉嫌盗采砂石团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9,“都江堰公安”获评省级优秀称号,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跃升至全省第36名,获评成都市平安建设先进区(市)县。推进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全面启动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深入开展“9+3”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六是坚持以务实清廉为遵循,政府自身建设展示新作为。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压减“三公”经费开支。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狠抓不作为及“懒散拖”问题专项整治,政府行政效能持续提升。我们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依法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4件、政协提案189件。我们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开展787个权力事项的重点审查和行政权力清理,完成市政管护、住建领域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我们致力在发展中防控债务风险,严控新增政府投资和债务规模,盘活资源、增收节支,集中财力化解债务,政府性债务风险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我们深入推进网络理政,受理群众反映问题20050件,办理完成19943件,办结率99.47%。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手机APP、网上自助服务大厅和“政务e站通”自助服务终端机开通运行,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公开信息12077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方便。

    一年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工作、征兵工作得到加强;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统计、台侨、民宗、人防、消防、档案、保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电力、通讯、天然气、气象、金融、保险等单位齐心协力,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的朝夕奋斗,我们面对产业结构单一、债务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突出等多重困难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始终坚持在发展中抓机遇、找路子、破难题,坚定全域旅游发展定力,凝聚全市人民勤劳智慧,书写了2018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答卷。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都江堰发展的驻市单位、各兄弟城市,以及广大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都江堰的发展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旅游城市还存在不少短板,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多差距。主要表现在: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产业功能区建设和重大项目推进缓慢,新兴产业支撑不足。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发展不充分,缺乏个性化、高端化旅游产品,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不充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还有不少短板,城市国际影响力、国际游客吸引力还不够强。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态环境、国有企业、金融及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不容忽视,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提升专业能力,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有计划、实打实的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落实 “两个率先”的起步之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和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以及都江堰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工作部署,紧扣开放国际化、旅游全域化、城市公园化“两个率先”核心任务,聚焦聚力全域旅游发展、公园城市建设、主导产业升级、国际开放拓展、新旧动能转换、治理效能提升“六大行动”,奋力夺取“两个率先”首战之胜。

    围绕夺取“两个率先”首战之胜,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夺取“两个率先”首战之胜,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坚持全域旅游战略思维,聚焦产业发展主战场,大力实施产业功能区“承载能力提升、项目招引促建、产业要素聚合”三大攻坚行动,促进产业功能区出形象、出亮点、出效益,确保在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中走在同类功能区前列。

    培育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形成新增长极。依托青城山—都江堰核心品牌,以山区、沿山区和都江堰主城区为主要空间范围,着力培育主题游乐、山地旅游、城市旅游、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打造以李冰文化、大青城、大熊猫为代表的世界顶级旅游IP矩阵。建成成都融创文旅城,全力推进外滩国际、绿地康养小镇、田园青城、东软大健康科技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形成集文旅商圈、主题乐园、品质酒店、康养旅游于一体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全速推进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新(改)建道路17条,加快推进青城山旅游交通枢纽、110KV变电站、青城大桥、滨河景观等配套项目建设,完成金马河2号闸坝、产业功能区专业楼宇建设。深化与丹麦VIA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积极引进培育文化创意、酒店管理、餐饮服务等方面的旅游专业人才150人。依托李冰文化国际知名度,打响功能区品牌,积极推动黄金小镇、西部动漫中心、国际康养候鸟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经济、智慧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引进泰智会企业孵化器、网景科技全域旅游区块链、金马河灯光演艺等项目,让千年李冰治水智慧演绎出现代产业蓬勃活力。

    推动四川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适旅转型发展。坚定生态旅游城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依托青城山品牌显示度,大力实施适旅工业“转型”“育新”双轮驱动。瞄准高科技、高效益、无污染,有序实施现有企业“二次开发”和适旅改造,通过升级一批、调迁一批、淘汰一批,引导海蓉药业、泡吧食品等现有企业开发“旅游+”产品,持续开展“双清双控”,全年清腾工业用地400亩,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分别增长10%。瞄准旅游装备制造主攻方向,拓展新空间、培育新业态、集聚新动能,以构建旅游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圈为核心,瞄准户外用品、游乐设施设备、低空飞行器、旅游文化工艺品等细分门类,开展精准招商,推动生态旅居制造、“中国智心”智能家居、互联网产业生态社区落地建设;启动蒲阳河沿岸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完成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0%、工业投资40亿元。

    绘就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大美画卷。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精华灌区修复、多元业态植入、绿色品牌塑造,着力将都江堰精华灌区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田园颐养、乡村旅游高度融合的产业功能区。遵循全域景观化,统筹山水林田,纵深推进都江堰精华灌区林盘、渠系、耕地修复保护,实施13.5公里沟渠、25.4公里田间道路建设,完成天马谢家院子等3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打造南溪工匠村等20个特色村落,积极争创乡村振兴先进县、先进乡镇和示范村。推动文体旅商养多元化植入精华灌区,营造高品质农旅融合消费场景,发挥“天府源田园综合体”“灌区映像”“天府原乡”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蓝城•文创小镇、萤火虫稻田公园、乡伴理想村、星野山居等项目建设,建成国家农业公园首开区、伊甸园•问花村。萃取灌区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规划建设灌区映像展示厅、农耕文明主题公园,培育AR体验、研学文创、田园康养等新型业态,打造“七里诗乡”国际音乐公社。打响都江堰精华灌区绿色、无公害农业品牌,依托袁隆平、周晓东等专家科研成果,培育“北稻南移”二期实验稻种品牌,优化在地水稻品质,建成“院士农庄”农业科普教育营地,蓝城生态循环农业园形成千亩规模,拓展“都江堰猕猴桃”国际市场,新创建“三品一标”5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0家,推动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深化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院校合作,创新培训、引育农业职业经理人220人。

    二、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多元化旅游消费中心

    瞄准旅游市场全球化、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发展趋势,依托山、水、道、熊猫品牌资源和比较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和“天府青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构建旅游商圈和多元消费体系,做大国内外旅游市场份额,推动门票经济走向产业经济。全年接待游客2600万人次,境外游客突破80万人次,人均消费达1100元。

    塑造国际化旅游产品。以“三遗”旅游为极核,遵循文化逻辑和消费逻辑,加快培育新兴旅游产品。以“水”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高科技治水博物馆、李冰纪念馆,释放成都融创文旅城千亿投资带动效应,推出水上娱乐世界、岷江水上赛事中心、滑雪乐园、演艺秀场等高端化旅游产品。以“熊猫”为主题,加快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拓展熊猫谷、熊猫乐园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国际交往功能,构建“一区一谷一园”熊猫旅游国际化窗口,衍生开发熊猫主题游乐、熊猫主题酒店、熊猫创意产业,占领熊猫品牌制高点。以“道”为主题,推出道家养生、青城太极系列道文化旅游产品,引进远程医疗、基因检测、健康干预等现代康养项目,创新开发青城洞经古乐表演、道家养生药膳旅游体验项目,动工建设五粮液大健康中心,推动青城山建设道文化研究和体验的世界目的地。以“山”为主题,加强沿山片区游线连通、资源互补、客源共享,培育山地探险、登山攀岩、度假野营等定制式山地旅游产品,加快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二期建设,推出高地美路“蒲阳—虹口—向峨”精品骑行线路,打造中国西部高山探险与度假野营、河谷漂流目的地。

    塑造复合型消费场景。顺应旅游消费升级,遵循商业逻辑,构建多样消费场景,让游客在都江堰玩得开心、舍得花钱。构建高品质住宿体系,加快六善二期、凯悦、洲际、喜来登、悦榕庄等15个高端品牌酒店建设,招引安缦、阿丽拉、虹夕诺雅等全球顶级酒店品牌,培育15家特色民宿,实施现有酒店品质提升、功能复合,满足过宿游客多元化需求,住宿业增加值增长10%。构建高品质文创消费体系,加快发展商业演艺、影视摄影、创意设计等文化服务业,推进音乐光影小镇、国际禅文化旅游度假区、都江堰业丹•音乐本坊等项目建设,优化提升《道解都江堰》演出内容与形式,完成《传奇李冰》《大国工匠》等系列作品创作,引进华谊兄弟•启明东方“星剧场”等文创企业10家,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旅游产品转化,推动青城武术、洞经古乐、川派盆景、聚源竹雕等优秀非遗保护项目进行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构建高品质时尚商业消费体系,加快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建设,招引杉杉奥特莱斯、DFS环球免税店,支持百伦广场、大润发、上善熙等城市商业综合体旅游化改造提升。围绕“古城游”“绿道游”“灌区游”“夜间游”,植入优质旅游商业资源和时尚元素,打造滨江酒吧一条街、熊猫文创小巷、水街美食长廊等特色街区,创新绿道运营管理,植入消费场景,建成仰天窝绿道枢纽等7个绿道驿站,丰富提升旅游夜市,开发推广巴布熊猫等旅游特色商品,让老灌县彰显天府味、国际范。

    塑造舒适型旅游环境。围绕游客全周期旅游体验,遵循人本逻辑,推进旅游配套和旅游服务品质化、精细化、智能化,让游客放心游、满意归、还想来。强化旅游城市配套,加快引进和建设晓书馆、三联韬奋、拾野自然博物馆等休闲书吧、文博展馆,建成仰天窝旅游停车场,完善青城山旅游服务中心功能配套,新(改)建20座旅游公厕,推动4A级以上景区第三卫生间全覆盖,优化完善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强化智慧旅游服务,深化与腾讯、旅信通合作,推广“一键游都江堰”,在交通出行、消费购物、在线购票、酒店入住等方面提供掌上便捷服务,运用“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游客信息、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动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为旅游市场研判、行业管理、应急处置提供智能支撑。强化旅游市场管理,对标国际标准,完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率先制定餐饮食材分量精细化标准,实施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在景区周边推广食品安全快检车,加强网上订餐等新业态监管,打造让市民游客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依托“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平台,推行96526旅游热线,开展全时旅游咨询服务及投诉受理,依法严查严处非法运营、尾随兜售、欺客宰客等旅游乱象,营造诚信安全舒适的旅游市场环境。

    三、突出宜居宜游特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建设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理念的一场革命,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最高形态。我们将主动回应新时代人居环境需求,激活绿色价值、补齐城市短板、塑造城市特质,在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中作出示范。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认真落实“西控”战略,坚持建、治、管、改并举,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回应市民、游客对优美生态环境关切。突出抓好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勘界定标,加快补齐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短板,落实“山长制”,加快建设山长制智能巡护和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从严管控各类建设行为,保持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坚决守好成都平原绿色生态屏障。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点加强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大气污染治理,建成小型空气标准监测站20个,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3%,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增加3%;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岷沱江流域水生态治理,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实施17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张家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城区2.5环内排水管网体系改造;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及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关闭。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创建。

    着力做美城乡形态。树立大景区、大公园、大灌区理念,彰显城市美学价值,推动城乡全域公园化建设,绘就秀城融绿、美田弥望的天府之源新画卷。实施城市颜值提升行动。推进“两拆一增”,全面整治重要景区、城市河道沿岸“两违”建筑,加快建设李冰文化湿地公园、柏条河郊野公园,新增绿地10公顷,实施立体绿化6000平方米,深化城市光彩、店招靓化、节点增绿、围墙美化、井盖彩绘,打造都江堰大道、幸福路特色花园式街区。发挥业委会、居委会、院委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实施立面整治、管线序化、绿化整理,打造精品院落4个。实施农村环境美化行动。把改善农村环境与保护原乡形态相结合,推动村庄规划全覆盖,严格保护历史遗存、古旧院落、古树名木和溪流塘湖。出台农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系统管控农房布局、风貌、色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新改建农村垃圾房100座。美化乡村院落,创建18个省级“四好村”、19个成都市级“四好村”。实施城乡绿道联网行动。遵循“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推进绿道连线成网,将城区、景区、灌区、山区有效串联。以主要河道为脉络,建成锦江绿道都江堰段、走马河和蒲阳河绿道城区段、金马河绿道示范段;以成青线、S106线为脉络,建成串联青城湖、猪圈咖啡、海棠公园、川派盆景园、青峰书院等点位的七里诗乡绿道;以彭青线、莲花湖旅游环线为脉络,建成串联圣寿源、玫瑰花溪谷、拾光山丘、南溪口、安缇缦等点位的原乡绿道,全年建成绿道90公里。

    着力提升宜人气质。突出城市宜居度和宜游性,加快打造优质复合的城市配套体系,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人文底蕴,让游客安逸旅行,让市民享受生活。建设立体化旅游交通,完成都江堰通用航空机场选址,开工建设都江堰至四姑娘山旅游轨道交通,完成M-TR旅游客运专线土建施工,大力推动“三绕”都江堰段、青城大桥改建项目建设,实施青城山旅游交通枢纽、都江堰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TOD综合开发,加快开展市域快轨S9号线、天温都快速通道、沙西线改造提升以及蒲中路建设前期工作。提升城市品质功能,建成万汇学府、七中都江堰万达校区、力宝医院等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育医疗设施,建成投运精文国际广场,加快嘉祥青城湖国际教育小镇、川航外滩国际综合社区建设,积极招引盒马鲜生、伊藤洋华堂、铜锣湾文旅国际创新城。启动5G旅游示范城市建设,推动5A级景区率先实现5G商用。大力实施科学治堵,用好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提高交通组织效率。推动旅游交通、慢行交通建设,优化公共交通接驳服务,试点定制客运、旅游直通车等服务模式,支持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00个,依托锦江绿道、龙门山绿道建设“骑游+步行”城市慢行系统,积极开展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涵养城市人文精神,传承创新李冰文化,深入挖掘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丰富李冰文化传承载体和演绎形式,推动李冰文化传习基地建设,办好李冰文化旅游节,推进“清明放水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城市文脉,加快灵岩寺及千佛塔文物保护维修,推动西街、南街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深度参与成都“熊猫之都”建设,建成仰天窝熊猫文化地标;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品读都江堰”建设,邀请艺术大师、文化名家举办文化论坛、艺术巡展,打造灵岩书院国学教育基地、青峰书院孟母教子幼学基地,布局建设竹雕、川派盆景等一批传统技艺传习所、手艺坊,让天府文化浸润千年古堰。

    四、拓展全球开放视野,持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旅游城市外向发展的重要路径,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以国际化视野、开放性思维、现代化理念,全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区域竞争力的开放之都、创新之城。

    增强国际旅游影响力。把握国际旅游发展新趋势,全球传播都江堰故事、都江堰声音,让世界了解都江堰。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主动融入国家、省、成都市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大格局,积极发挥都江堰外事“头雁”优势,加强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交往和旅游推介,新建3个国际友城,新增2个“海外都江堰”推广站。借势国际组织平台,做好都江堰海外宣传,办好双遗马拉松、中印瑜伽节、世界体育舞蹈节等国际赛会,持续提升都江堰国际美誉度和显示度。用好用活成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制定针对航空公司、旅游企业组织国际游客的政策措施,深化与德国途易等世界知名旅行商合作,办好都江堰·途易国际旅游发展大会,持续提升国际旅游市场获客能力。

    增强区域协同融合度。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川西北大旅游圈,发挥中国精品景区联盟号召力,深化与汶川、康定、九寨沟等区域旅游互动开发,着力打造一批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做强川西旅游集散功能。强化经济外向度和外资吸附力,以产业功能区为招商载体,加强与知名中介机构、驻外机构、社会团体合作,瞄准文化创意、旅游装备、田园生态、医美康养等领域世界五百强、行业一百强,打好“百日擂台赛”,主动跟踪对接雪松控股集团、铜锣湾集团等企业,推动猪八戒网络、香港永禾等12个成都市级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实现到位内资125亿元、利用外资0.6亿美元。

    增强改革创新紧迫感。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探索建立以产业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区划束缚,推动产业功能区跨区域集群集聚发展;深化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优化,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基础设施、新兴产业集中,加快市场化转型,提高国有企业造血能力和盈利能力,加快旅游股份公司上市,基本完成水务资产并购整合;创新“政、银、保”支农融资模式,探索推进“农业融资信用保证保险”。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重点围绕精华灌区、川西林盘打造“康养+”绿色经济;突出旅游体验、文创IP,用好文旅产业基金,培育国际化创意经济;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打造工旅融合智能经济。深化校地企合作,与东软圣何塞研究院、电子科大、川农大等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推动数字文创、数字农业、数字旅游发展。持续深化“创响·都江堰”品牌,建成东软双创中心,与瑞士筑金学院、西南交大、智扬教育合作共建“森林生态康养培训基地”。

    增强营商环境竞争力。全面落实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要求,以便企利民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按照国际惯例行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体系,完善重大项目行政审批会商制度和专班服务机制,开通重大项目投资“全生命周期”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将都江堰建设成为“门槛低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出台精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措施,探索民营企业代表参与重大经济决策听证会制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更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加强要素市场建设,提升水、电、气、路、讯等接入便利水平,强化规划服务、土地保障和专业型、创新型人才供给。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坚决破除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金融扶持、要素配置、人才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公平感,培育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的本土民营企业。

    五、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着力化解民生难题热点

    始终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办好民生实事,有序投入、有力落实,一件接着一件地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深入实施名师名校培育计划,推动青城山高中、树德都江堰外实校创建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培育成都市优质学校1所,建成投用永丰小学;突出师德师风,建立名师管理制度,新培育各级名师109人;争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强化社会培训机构管理,着力解决择校热、补课热等突出问题。推动市人民医院二期、妇幼保健院二期主体建设,探索区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做深做实“双下沉、两提升”,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40%,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综合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创建三甲中医医院,完成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承办好2019年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世界华人篮球赛等相关赛事,启动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公益培训5000人次以上。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面完成对口帮扶康定各项任务,抓好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推动3个经济薄弱社区、33户产业帮扶户增收致富。推进技师学院二期建设,新增两个康养特色专业,打造旅游康养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关闭破产企业职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援助,争创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示范区。持续推动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探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推进按病组分值付费工作。创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住房保障制度,推进棚改、拆迁定向销售房建设,关爱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有序补齐民生基础短板,改造棚户区300户、老旧院落4个,实施地灾避让搬迁40户,建成环卫工人作息房6座,加快北区水厂建设,启动西区水厂扩容,完成金马河8.8公里水毁堤防修复、山溪河77处安全隐患整治,整治危旧桥梁6座、水毁道路47处,提档升级农村道路13公里,启动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户数3.94万户。

    深化社区发展治理。坚持“先共识后共建、先自治后整治、先试点后带面”,持续实施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完善市、乡镇(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体系,乡镇社会组织服务平台覆盖率达50%,实施社区营造示范项目15个,建成社区综合体2个。推行社会柔性管理,实施“社工+”计划,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精细化服务、品质化生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法律“七进”普法长效机制建设和法治宣传,依法分类处理信访突出问题,新建“群众工作之家”251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平安建设重心下移,完善“大联动•微治理”工作体系,推进禁毒社会化工作,新建“平安智慧小区”100个。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省级安全社区建设,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强化依法高效行政,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做好政府工作,需要忠诚干净担当、依法专业高效,我们将驰而不息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当好推动“两个率先”的答卷人。

    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深入实施“七五”普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任性,用权受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主动听取各方意见,依法推进政务公开,真正使政府工作体现人民意愿、接受人民评判。

    建设效能政府。深化机构改革成效,创新行政体制机制,合理配置行政部门及内设机构,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聚焦全域旅游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疑难问题处置、管理服务创新,开展政府系统“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强化调查研究,加强绩效考核,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习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打理政务”,优化网络理政平台应用功能,拓展网络理政内容和范围,增强网络理政平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网络理政成为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一种行为自觉。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聚焦解决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从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保持惩治腐败“零容忍”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开展“抓松懈、治闲散”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只说不干等作风顽疾,狠刹庸政懒政行为,着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成绩都是实干出来的。新的一年、新的征程,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竞进、埋头苦干,为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加快建成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附件:


    1.“三房人才公寓、标准化厂房和专业楼宇。

    2.M-TR现代有轨电车(Modern Tramcar),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供电方式为架空接触网+局部超级电容,属于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

    3.“两拆一增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城市公共绿地。

    4.诗乡七坊米坊、面坊、油坊、茶坊、酱坊、酒坊、磨坊。

    5.“两区划定:16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6.“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7.“云税贷建设银行与国家税务部门合作,专门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的“因税获贷”纯信用贷款。

    8.“双街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街长,其他各级领导担任主要街道、片区、小巷的街长;同时,引导商家、住户选举增设本街巷“民间街长”。

    9.“114”社区工作法:筑强1个党建核心,收集每1个微心愿,发动4方力量(商会、驻区单位、院落居民、志愿者社工组织)。

    10.“众筹食堂采取“众筹”模式向60岁以上老人提供用餐定制服务。

    11.“三张清单化解社会重大风险、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信访问题专项行动。

    12.“两个率先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

    13.“双清双控清理低效企业、低效用地,控制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亩均效益。

    14.“三大战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

    15.“两违建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建筑。

    16.“四好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17.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是规划一个居民区或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功能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18.“百日擂台赛从2018年4月10日开始,成都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100天为一周期的投资促进常态竞进活动。

    19.“隐形冠军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20.“双下沉、两提升医疗人才下沉、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21.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老旧城区改造行动、背街小巷整治行动、特色街区创建行动、社区服务提升行动、平安社区创建行动。

    22.法律七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寺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