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024|回复: 0

[湖南] 2018年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4-17 08:08
  • 签到天数: 6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470

    主题

    69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63
    发表于 2019-3-21 09: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2月29日在韶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唐  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加压奋进、砥砺前行,以实干实绩为党的十九大增光添彩
    2017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绩。
    ——十年磨剑,文明花开,成功创建全省第一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十二万韶山人民的夙愿。
    ——科学决策,众志成城,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戮力同心,共筑和谐,社会安定团结,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
    ——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招商引资、税收占比、项目融资等取得新突破,全面小康水平持续提升,迈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步伐。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红色引领、旅游主导、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4亿元(预计,下同)、财政总收入6.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6.8亿元,分别同比(下同)增长8.5%、9.5%、1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增长1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349元、23976元,增长8%、8.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8:53.2:39。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一)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六个领域十大项目”和“十大前期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72个。“最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平里村田园综合体落地实施,旅游主干道及两厢提质改造顺利开工,两大景区提质改造、景区门楼换乘枢纽项目稳步推进,站前路、滴水洞入口提质改造等30个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招商引资再创新高,达成协议40个,签约总金额98.6亿元,增长101%。首旅、景域、绿地、中铁投等世界知名企业聚焦韶山,骏航材料、诺铂特高温设备等13个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园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高新投10亿元企业债券成功获批,启动PPP项目3个,市管企业完成项目融资49亿元。政企银对接成效明显,履约金额达14亿元。切实保障项目用地,完成征地1890亩,房屋拆迁13万平方米。妥善解决了一批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
    (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域旅游加快发展。各主要景点共接待游客20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分别增长9%、14%。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持续优化,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教育培训方兴未艾,成为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加大旅游综合执法力度,行政拘留30人,关停经营场所29家,旅游环境明显改善。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纪念品市场整治、旅游换乘服务提质等工作卓有成效,获评全省平安景区。新型工业升温升级。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5亿元、占GDP比重达35%。主导产业加速集聚,企业活力显著增强,获批知识产权124项,恒欣实业、江冶机电、恒升机械等企业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新韶光、四棱数控等企业军民融合取得重要突破。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标准化厂房4.7万平方米,“五纵五横”路网全线拉通,扩展开发面积1400亩。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获湘潭市先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实现总产值87.6亿元、增长12%,永红蔬菜、华润五丰、金景丰葡萄园等项目加速推进。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1个、家庭农场76家。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4.9亿元、57.3亿元,增长19.6%、23%。出口创汇1.74亿美元,增长27%,通过全国肉类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复检。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7个,网络零售额增长32%。毛母文化旅游城、北京路综合商贸城等商贸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新天时代商业步行街、东升中央广场等商圈热点逐步形成。
    (三)经济改革激发新动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旅游综合监管创新经验全国推广,“先行赔付制度”受到央视点赞报道。高新区“四项改革”有序开展,园区活力进一步释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审核合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措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注册登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15.4%、52.5%。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出台促进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投资洼地、人才高地效应显现。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商品房销售13.8万平方米,增长105%。加快国企资产整合和股权优化,城发集团信用等级提升到AA级,市管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带动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显。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国地税合作亮点纷呈,财政收入税收占比突破70%。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土地确权进程加快,土地流转规范有序,累计流转5.6万亩;成立韶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强劲。
    (四)文明城市彰显新风貌。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共停车场建设、杆线入地等创文重点项目27个,提质改造老旧小区35个、城市主次干道22条;夜市摊点、店外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靠等得到有效整治;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主干道沿线环境大为改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严格落实“河长制”,地表水质达标率100%,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市;工程造林、“三边”绿化全面推进,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深入开展环境治理行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5%,“禁燃”“禁烧”“退养”力度空前,全面淘汰“黄标车”,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率先推行“路长制”,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全员参与,形成了创文的强大合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文工作,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市地税局、韶山学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省市级文明单位达到43家。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创建靠民,韶山以第12名的优异成绩,从87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领回“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奖牌。
    (五)美丽乡村展开新画卷。突出规划引领,《韶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省级审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通过专家评审。提升基础设施,完成银煤线和城乡公交站(点)提质改造,新建和提质农村公路23公里;新建和改造供电线路107公里、台区88个;建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31个;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完成“五小”水利建设扫尾工程,修复水毁设施695处;建成银田污水处理厂和首批集镇污水处理站。推进示范建设,打造美丽屋场40个,改造民居1187户,完成拆违9.8万平方米。黄田村跻身全国美丽乡村百佳,银田村入选国家环境整治示范村,银田镇获评湖南省美丽示范乡镇。
    (六)民生改善开创新局面。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72.6%。26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和148项本级惠民清单项目全面完成。精准帮扶有力有效,扶贫工程投入3054万元,发放生活救助金2618万元、各类助学金36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2097万元,韶阳村成立100万元扶贫救助基金。投入救灾资金1821万元,受灾群众得到妥善转移和安置,灾后重建有序开展。社会保障提标晋档,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100%,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与湘潭市城区持平,915名新增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保体系。住房保障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133户,城市棚户区改造2217户。就业更加充分,城镇新增就业1114人,农村转移就业467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质改造中小学校9所、新建乡镇公办幼儿园1所,高考录取率有较大提高,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市”。湖南援疆韶山初中班顺利开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顺利推进,药品采购“两票制”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实施,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韶山医院和银田镇分获“湖南省平安医院”“省级卫生镇”称号,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国优、省优。村级文体广场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深受群众喜爱,免费电影、免费艺术培训、免费无线数字电视覆盖等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治理全面提升。保持“省安全生产示范市”称号,被推荐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建成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食品安全进一步增强。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成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4+X”警务机制成为全省样板,违法犯罪发案率下降35%。落实市级领导包案制度,化解信访积案20件,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开展“大排查、大研判、大管控、大演练”行动,圆满完成十九大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蝉联“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成功捧回“长安杯”。
    (七)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政府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市级领导联系专家制度、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制度、“三重一大”制度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财政监督,“雁过拔毛”式腐败和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得到有效防治,一般性支出较上年度下降10%。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100%,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和对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执行率均为100%。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担当,团结奋进,在创文迎检、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招商引资、拆违控违、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焕发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代表视察检查,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走访率、办复率均为100%。
    与此同时,军民融合持续深化,国防动员、武警消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工青妇、残联、民族宗教等工作和谐推进,统计、物价、法制、编制、档案、老龄、供销、地方志、外事侨务、红十字会、机关事务、气象、通信、烟草、保险、石油等工作协调推进,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胜利来之不易,荣誉属于全市人民!
    各位代表!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中央、省、湘潭市的决策部署和韶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定加快毛主席家乡建设发展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化创新驱动,打破思想藩篱和体制障碍,立足韶山市情、擦亮韶山品牌、彰显韶山特色、创造韶山模式,把韶山的资源优势化为发展胜势;必须大力弘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朝着既定目标奋发努力、砥砺前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凝聚十二万韶山人民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2017年取得这些成绩、赢得这些荣誉,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韶单位、驻韶部队和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韶山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缺少高附加值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增长动能不够强劲;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优,资源利用率较低;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较慢;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离群众期望还有差距;部分干部工作执行力和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须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全新时期。我们要转变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机遇,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切实推动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在韶山落地生根,积极融入“伟人故里、大美湘潭”建设,以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韶山高质量发展。按照上级部署,结合韶山实际,将2018年作为“产业振兴年”,聚焦文化旅游、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八大重点产业”,推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创发展新优势,着力打造“五个特色、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梯次分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红色引领、旅游主导、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突出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产业振兴年”活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夯实根基。
    2018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围绕全年目标和“产业振兴年”活动,着力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一是旅游质效提升行动。在湖南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找准韶山坐标,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八大工程”,完成项目投资40亿元,打造文化旅游百亿产业集群。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九大专项行动,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实现过夜游客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
    二是工业优化升级行动。融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接湘潭“智造谷”“两个千亿产业”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和创新型企业,完成项目投资25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打造食品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三是乡村振兴行动。认真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美丽村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成项目投资25亿元,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四是品质城区建设行动。巩固提升创文成果,加快中心城区提质改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精细化管理,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完成项目投资25亿元,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建设更优质量、更高水平的文明之城。
    五是民本民生提升行动。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核心,实施教育提升、社会保障、居民增收、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八大民生工程,实施本级惠民清单项目120项,完成项目投资20亿元。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壮大实体经济,增强发展动能。以项目强支撑,以改革激活力,着力引进和培育100家骨干企业。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75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46个,完成投资82.6亿元。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加强服务保障,强化调度协调,妥善处理好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把握政策动向,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国省有关试点示范建设。抓好用地保障,盘活土地存量,促进集约和节约用地,多途径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全面完成重点项目征拆任务。加强项目储备,围绕“五大幸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精心策划一批优质项目。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精准招商,盯紧“长三角”“珠三角”“北上广”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和企业落户,完成合同引资120亿元以上。创新招商方式,推出以商招商、组建招商“小分队”等特色举措。务实推进招商,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努力招大引强、招才引智、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升级,壮大产业集群。及时跟踪对接签约项目,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行清单管理,落实“多证合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金融资本回归实体经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加快企业债券发行和资产证券化工作。做大做强旅发集团,加快上市步伐。严密防范和管控各类风险。加强房地产领域的风险防控。推进政府债务分类管理,通过债转股、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合作开发、创新PPP模式等方式,稳步化解政府性债务。推动市管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提升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民间融资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依法打击逃废债、非法集资行为,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四是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落实惠企减负政策,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融资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落实《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韶山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和培养一批各行业领域紧缺的产业科技人才、专业技术骨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落实市级领导联系产业、企业、项目制度,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营造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经典景区。落实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集瞻仰参观、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业态升级版。一是提质核心景区。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党性教育定位,完成韶峰、毛泽东纪念园等景点提质改造。以游客为中心,加快门楼停靠枢纽站、张旭冲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启动旅游通景公路、换乘北入口建设,优化环保车运行线路,进一步完善交通换乘体系。加快韶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核心景区杆线迁改入地,启动核心景区生态补水工程,规范景区商业门店经营,促进景区与村民和谐共荣。二是提升旅游体验。加快“最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推进棠佳阁、天鹅山开发,打造高品质景点。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星级农家乐和特色民宿,打造2个特色旅游小镇和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快建国饭店、如家酒店等项目建设,培育三星级旅行社2家以上,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家以上。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设。积极举办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务实推进红色旅游国际交流合作。拓展旅游市场,与周边地区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机制。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景区“慢游”系统、自驾游露营地和游客休憩设施。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打造智慧景区营销、服务、管理体系,推行无现金移动支付,提升景区游览舒适度、便捷度。推进红色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完善“1+3”监管机制及“七天无理由退货和先行赔付”制度,依法重拳整治喊客拉客、欺客宰客、非法营运等旅游乱象,树立全国红色旅游服务标杆。
    (三)促进工业优化升级,建设活力园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0亿元以上、税收增长15%以上。一是加快产城融合。对标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编制《高新区空间发展规划》《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一区多园”发展。建设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和总部经济园,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园,增强工业承载能力。加快莲花南路、永义西路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水电、燃气、排污等管网系统,增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夯实工业发展平台。完善高新区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发展购物休闲、商贸物流、中介服务等配套产业,加快园区城区融合发展。二是构筑创新高地。夯实创新创业平台,加快湘潭大学韶山研究院建设,发展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众创空间”。组建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三旺实业、恒升机械等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两化”平台企业覆盖率达90%以上。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务实推进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承接一批先进装备、食品医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率达80%以上,取得核心专利50项以上,转化成果10个以上,承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个以上。实施军民融合创新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增加军民融合企业3家以上。三是打造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引进产业项目15个以上、建成10个以上。做强先进装备产业,大力发展矿山、风电、环保装备等制造业,支持恒欣实业、江冶机电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打响“韶山制造”品牌。做精医药食品产业,加快汇弘实业、盛美食品等企业生产基地建设,鼓励毛家食品、口口香等创建国省名牌,支持企业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食品加工高端化、规模化。做大新材料产业,建设锂电产业园,支持恒升机械、博云兴达等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加快可纳普、骏航材料等项目建设,促成一批新材料项目投产达效。
    (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农村,用发展工业的办法发展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促进农村增美。启动乡镇总规与村庄布局规划、农村公路规划(2018-2030年)编制工作。实施“农村双改”和“庭院工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全域铺开,促进美丽乡村长效管护,着力打造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市。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任务,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污水处理站和乡镇垃圾收运中转设施建设,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措施。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制定并实施农村厕所改良计划。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二是促进农业增效。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及耕地开垦,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土地流转,为农业规模经营打好基础。做强毛家食品、毛公茶、毛公酒等特色品牌,增强华南村蔬菜、杨荣村优质稻等产品影响力,着力打造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打造银田、韶河两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统筹推进大坪、杨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集“生产、加工、科技、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特色村镇产业,加快平里村田园综合体、农艺科创园建设,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三是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多途径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开展乡村网络建设和供销服务进农村工作,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家庭农场10家以上。鼓励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事体验、规模种植等产业。支持农民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五)加快服务业提质换档,培育新的增长点。发挥韶山优势,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加强红色动漫和文创产品开发,提升产业附加值。支持企业拓展研发设计服务,从单纯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升级。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总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落户韶山,加快农发行综合楼建设,推动中国银行在韶山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韶山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外贸出口,组建优势产业“走出去”联盟,积极参与“湘品出湘”“湘品出境”工程,组织骨干企业开展跨区域、跨国界经贸合作,支持三旺实业、家家旺出口创汇分别突破1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创汇增长2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新天时代商业中心三期、竹鸡商贸城等项目建设,完善现代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打造特色商业中心。推动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着力引进一批康养休闲项目。加快非遗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服务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推动网络零售额稳定增长。三是大力发展红色培训产业。加快韶山干部学院建设,成立韶山干部教育学院,引进全国优秀的研学机构,加强培训机构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红色教育培训规范化、品牌化。加快小红军基地项目开发,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辟多样化的教学点,打造集教育培训、参与体验于一体的韶山特色模式,促进红色培训产业欣欣向荣。
    (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以文明创建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抓手,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旅游主干道及两厢提质改造、韶湘城际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完成韶山高铁南站至长沙南横线连接线项目前期。编制韶山电力发展专项规划,加强园区景区城区电力保障能力,新建高新区11万伏变电站。加快城乡统筹供水项目建设,完善液化气储配站、停车场和汽车加油站、充电桩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市双修”和中心城区提质改造,根治城市内涝和黑臭水体,加强地下管网、路灯、园林绿化等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推进烈士陵园、塑像公园、韶山火车站等城区旅游项目建设,增强旅游城市服务功能。二是加强精细管理。加快“智慧韶山”建设,增强信息技术在民生事业、社会管理、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和考评体系。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合理设置流动摊贩疏导点,改善城区市容环境和秩序。出台物业管理考核办法,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非物业管理小区、安置区管理。三是提升市民素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深化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营造社会文明风尚。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争当文明使者。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现市级文明校园全覆盖。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整治力度。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加强污染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加强源头管控。项目规划设计注重依山顺水,力求做到“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留住绿水青山的乡情记忆。推进“多规合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执行《韶山风景名胜区条例》,严控核心景区开发强度,促进旅游设施、旅游环境与红色景点相得益彰。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控,妥善处理解决项目建设遗留的环境问题。二是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韶山红色旅游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推进友谊桥污水处理厂、如意集镇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实施菜石江、石狮江治理工程,试点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构建自然和谐的水生态体系。开展绿荫行动,推进“三边”绿化,加快永红樱花、红林花海等项目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落实“河长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抓好流域沿线区域保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守好每一条碧水清流。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化“禁燃”“禁烧”工作,争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优先发展教育。推进农村学校提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均衡市。启动韶山学校新校区建设,新建1所城区小学。加快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探索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建设职业中专红色旅游实践基地。二是完善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率先实现全民参保。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全面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失地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理念,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统筹实施公租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和房地产项目。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启动残疾人康复托养项目。三是巩固脱贫成果。加大民政救济、低保兜底、大病救助力度。深入推进“四大工程”“五大活动”。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建立村级扶贫救助基金,强化产业扶贫,统筹抓好金融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推动脱贫致富行稳致远。四是建设健康韶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建好中医医院综合大楼;推进按病种付费结算,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加强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盘活乡镇医疗和养老资源,探索医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让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五是繁荣文体事业。完善城乡文体基础设施,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文体公园建设,提升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体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湖南省健身长跑赛”级别,筹办韶山国际红色马拉松赛事。六是加强社会治理。健全覆盖全市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体系。完善灾害预警预报体系,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加强超限超载治理,严防恶性道路交通事故。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化解信访积案。推进网格化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打造“治安绿洲”,巩固“长安杯”成果。
    (九)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缅怀一代伟人丰功伟绩,凝聚团结奋进力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隆重、简朴、务实办纪念活动的指示精神,联合全国各地的革命纪念地,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展现毛主席光辉伟大的革命历程。提升“万人同唱东方红、万人同吃福寿面、万人健身长跑赛”等纪念活动内涵,打造影响力大、特色鲜明的韶山红色文化品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善红色旅游设施,推进韶山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及“求学之路”项目建设,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敢于担当、尽职尽责,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法为纲、以效为重、以实为魂、以廉为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一)坚持依法行政。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制度,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扎实开展重大事项决策的合法性审查。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落实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办理好代表委员建议提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重大事项决策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
    (二)坚持高效施政。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服务覆盖到村、社区,着力打造“智慧政务”。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政务大厅相互融合,实行市乡(镇)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实施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努力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加大政务督查和行政问责力度,整治“庸懒散”,倒逼“能勤严”,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三)坚持务实为政。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工作本领,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工作标准。树立“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看水平”的工作导向,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加强作风建设,精简会议和文件,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好工作落实。坚持落实落细落小,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回应群众关切,加强政务热线、市长信箱办理工作。
    (四)坚持廉洁从政。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九项规定”,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以加强重点项目廉政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放心工程、优秀工程、廉洁工程。加强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主动接受市监察委监察,严肃查处各类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时代催人奋进,使命激荡身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干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拼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奋力书写“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
     
    名  词  解  释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纪念品市场整治、旅游交通秩序整治、旅游执法规范、旅行社品牌创建、旅游换乘服务提质、宾馆旅馆业服务质量提升、献花及照相等服务行业整治、核心景区村民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等九大专项行动。
    五纵五横:五纵指香樟路、东方红路、荷叶路、莲花路、金桂路。五横指杜鹃路、新杨路、红旗路、银杏路、南环路。
    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为一证。
    两证整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为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审核合一:注册登记审查员与核准员职责合并,由登记机关具有资格的受理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和授权登记权限,对注册登记申请事项依法进行受理、审查、核准或驳回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注册登记审核制度。
    “三边”绿化:屋边、水边、路边绿化。
    禁燃、禁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
    四项改革:指韶山高新区“去社会事务化”改革、机构人事机制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决策机制体制改革。
    两票制:由药品生产企业到药品流通企业开具一次发票;由药品流通企业到公立医疗机构开具一次发票。
    4+X警务机制改革:“4+X”是指四大中心+X个中心。四大中心是:指挥情报中心、侦查实战中心、治安防控中心、新闻舆情中心;X为执法监管中心和旅游警务中心。
    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八大重点产业:文化旅游、教育培训、智能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金融保险、商贸服务八大产业。
    “五个特色、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打造食品医药、先进装备制造、锂电池产业、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五个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食品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全域旅游八大工程:体验工程、庭院工程、培训工程、换乘工程、通景工程、感悟工程、“互联网+”工程、畅达工程。
    湘潭智造谷:湘潭市以智能制造产业为核心,攻坚新能源装备、海工装备、先进矿山装备和工业机器人四大领域,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化升级,打造2000亿级重大支柱产业,形成与长沙“麓谷”、株洲“动力谷”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两个千亿产业计划:湘潭市实施汽车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装备制造千亿产业倍增计划。
    五大幸福产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产业。
    “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多证合一: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等涉及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的各类证照,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农村厕所革命: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延边调研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也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
    1+3监管机制:“1”指由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导,“3”是指“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共同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
    “两化”平台:“两化”指信息化、智能化。
    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农村双改:农村房屋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四大工程、五大活动:四大工程是指群众增收、素质提升、兜底保障、基础扶贫工程。五大活动是指“企业联村、脱贫奔小康”帮扶活动,“干群一家亲、党群心连心”帮扶活动,“岗位技能送上门、就业服务下基层”帮扶活动,“大手拉小手、爱心促成长”帮扶活动,“送医送药送健康、爱心义诊进乡村”帮扶活动。
    医共体:指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是在医联体基础上的延伸发展,根据当地实际,统筹资源,在医保资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整合和合作,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在“管理、利益、责任、服务”方面四合一的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