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734|回复: 0

[上海]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3 07:3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9

    主题

    473

    帖子

    3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4
    发表于 2019-3-6 2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黄浦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十三五”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区政府紧紧围绕黄浦推进“四个标杆、四个前列、四个进一步”的总体目标,以“抓落实、促改革、聚重点、补短板、走前列”为工作主线,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以赴稳增长,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25.00亿元,同比增长6.0%。涉外经济完成区级税收100.11亿元,占比为46.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01亿元,同比增长5.0%,完成商品销售总额6543.06亿元,同比增长5.0%。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总量达到46家。总税收亿元楼达到67幢,其中,月亿楼9幢,区级税收亿元楼32幢。区域经济密度位居全市各区首位。
    高端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六大重点产业完成区级税收141.32亿元,占比为65.9%,金融、专业服务、商贸流通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占比为53.3%。五大新领域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完成区级税收42.60亿元,占比为19.9%,同比增长16.2%。文创园区总税收超亿元数量达到6家,较去年数量翻番。戴森等园区企业孵化壮大并转移至区内商务楼宇,成功实现正向流动。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内资392.55亿元、外资合同金额14.81亿美元,引进高端服务业企业153家,引进总部型企业10家。弘毅远方公募基金、太保医疗健康等一批亿元级重点金融企业落户黄浦,商贸、航运、专业服务、大健康、新消费、科创等领域都有代表性优质企业入驻,政府招商和专业公司招商“双轮驱动”机制初见成效。楼宇信息动态管理基本覆盖全区所有办公楼宇。
    (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取得新进展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博鳌论坛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制定发布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形成涉外经济发展“1+X”政策体系。发布“支持外资金融发展12条”,积极推动境内首家新设外资控股券商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和首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工银安盛落户黄浦。成功举办“国际化的上海:百年外滩璀璨黄浦”专场推介会。积极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3.0版改革任务,争取政策同步试点、优先复制,推动区内31家企业获得自由贸易账户开立资格。承接首届进博会溢出效应,1100余家企业组成黄浦交易团参会,成交金额逾2.8亿元,在全市各区中名列前茅;东浩兰生入选进博会上海国际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发布引进品牌首店支持政策。深化与海关商检部门战略合作,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启动进口商品消费安全示范区建设,推动首批5家优质重点企业试点精细化监管,5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区级贸易型总部。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成功举办“黄浦老字号和创新品牌企业展”。与长三角重要城市开展双向合作交流,成功举办长三角中青年戏曲演员武艺展示、长三角高中生时装艺术节等活动。
    “四大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建设上海“四大品牌”核心引领区实施意见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服务品牌建设,发布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深化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持牌金融机构比重不断提高,产融结合的优质资产管理公司形成新亮点,金融集聚度和能级进一步提升。支持鼓励金融创新,13项金融创新成果荣获上海市金融创新奖。发挥事中事后监管平台作用,对区内40家类金融企业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坚决守住金融风险防范底线。积极推进“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商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世茂广场、一百商业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业,引进各类首入店、体验店和旗舰店共81家。积极推动商旅文联动,衍庆里百联时尚中心开业,推出“最上海、最时尚、最国际”三条商业文化体验路线, 成功承办上海购物节主会场开幕式、上海旅游节开幕大巡游、上海时装周等多项活动。优化购物环境,在全市率先发布区级商业服务质量标准,全市首个消费纠纷在线调解平台上线,淮海中路公共空间焕新工程有序推进。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正式定名,成立演艺大世界联盟,发布演艺地图及观剧手账,中国大戏院、长江剧场修缮后重新开业。推进“建筑可阅读”工程,210幢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设置二维码,开放外滩沿线9幢老建筑供市民参观。积极推进质量强区、品牌发展,一批企业获“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加快培育集聚新兴产业,引进创新型企业100家。完成广慈-思南医学健康创新园区总体规划。完成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和转型发展总体方案,亚龙等一批五金市场清退关闭。推进低端市场转型,关闭福都商厦等3家小商品市场。
    综合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布打造全市最优综合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国家、本市商事制度改革要求,完成31项“证照分离”改革复制推广事项。进一步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实现网上申请24小时内响应,开办申请72小时内办结,其中60%为当场办结。积极推进“一网通办”,271项可上网行政审批事项100%对接市级平台,100%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的能力,区级系统事项100%达到“零上门”服务标准。以“网购”理念打造的“店小二”主题式政务服务正式上线,覆盖金融、科创、食品餐饮等14个领域187个行业。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设置比例超过87.5%,“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对外运行。与海关、国检、市工商等部门联手,设立出口食品备案企业综合服务、马德里国际注册受理等特色政务服务专窗,受到企业欢迎。积极探索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核发全市首创型共享餐厅、机器人主题咖啡店和24小时智慧便利店经营证照。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完成56次“双随机”抽查和2次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市场主体2800余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人才政策实施意见》,226名高层次人才获发医疗绿色通道卡,人才公寓新入住及续住315人,通过科创新政引进或“居转户”97人。
    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完成开发建设板块区属国有企业集团整合重组,组建成立区属企业资产管理公司。深化国资收益管理改革,引导区属企业积极参与区域重大工程、重点功能性项目、商业结构调整。制定财务管理“五位一体”指导文件,全面加强企业内控建设,加快改革企业投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王开、老凤祥等老字号品牌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三)城区建设加快步伐
    旧区改造全面提速。把握黄浦推进旧改的有利时机,自我加压,攻坚克难,完成旧改签约7260户,比年初目标增加40%以上,创“撤二建一”以来年度旧改完成总量新高。全力以赴推动项目,72街坊、福佑北块等4个项目顺利启动,115街坊(西块二期)、21街坊(南块)等5个项目实现收尾。拔点项目取得突破,完成梦花街解危整治、南昌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协议置换、斜土路816弄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项目。留改项目稳步推进,复兴东路404弄项目完工,8号街坊一期新里部分加快施工、旧里部分完成抽户,形成里弄房屋修缮实施方案和流程规范。
    保留保护加大力度。开展老城厢地区扩大范围整体方案研究和控规评估。推动衡复风貌区修缮和整治。“一幢一册”推进90幢优秀历史建筑和100幢文物建筑普查。启动南昌路110弄、绍兴路18弄等8处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开展外滩“第二立面”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研究,外滩·中央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14号线黄浦区段三站一井有序推进,中山南路地下通道工程竣工。商业商务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实现竣工面积30万平方米。加快滨江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完成南外滩滨水区1240米综合改造,复兴路人行天桥改造、台地花园、世博浦西段亲水平台景观和灯光提升工程等一批项目竣工,黄浦滨江呈现新亮点、新形象。启动苏州河沿线贯通和环境提升,完成苏州河沿线环境规划实施方案。顺利完成淮海中路街道123、124、132街坊地块土地出让。
    (四)城区环境品质提升
    以最佳形象服务保障首届进博会。滚动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缔无证无照1060家,整修立面4.66万平方米,4000余户居民受益。全力推进无违创建,拆除存量违法建筑3133处8.54万平方米,全区177个居委、10个街道全部通过无违创建区级验收。推进美丽景区、美丽街区、美丽家园“三美”联动建设,完成首批 72条“三零三无四规范”道路创建。精心打造“一带一路一环”示范区,南京东路在全市率先完成合杆整治,人民广场立体花坛、外滩花墙广受好评,崭新的外滩灯光夜景成为进博会期间的精彩亮点。高标准推进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完成架空线入地8.7公里,各类杆件减少69%,城市天空更透更亮。高质量完成43幢建筑外立面整治、7幢建筑檐口绿化设置等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美化重点酒店、商圈、景区等区域周边环境,圆满完成68批次743人次中外重要宾客接待任务。
    以最高标准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标杆。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黄浦区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升级城市管理标准,发布重点区域道路保洁服务标准、小餐饮管理规范等首批区级标准。制定推进新型智慧城区顶层设计的实施意见,获得“2018年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称号,网格化管理在全市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通过增加供给、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破解停车难,实现停车诱导系统全覆盖,在全市率先试点道路停车缴费个人信用管理,推进全区综合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实施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做好市环保督察迎检及整改,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绿色发展,建成6.09万平方米各类绿化、3公里绿道,完成国家级需求侧管理示范(一期)项目建设。深化垃圾综合治理,初步建立“两网融合”收运体系,全面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居民区垃圾分类累计完成18万户。全面启动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中央文明办首次年度考核测评,9个街道获评上海市文明社区。
    以最严要求守牢城区运行安全底线。深刻吸取“8.12”店招坠落事件教训,开展店招店牌、高空坠物、液化气、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制定我国首部地下隐患工程整治管理规范性文件,督改火灾隐患15.5万处。切实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9.7%。推进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创建,建成全区统一食品远程视频监控平台,无证无照食品经营基本消除。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完善外滩等客流集中区街面和楼宇、半淞园路街道各社区的感知设备建设,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问题的实时动态感知。圆满完成进博会、上海马拉松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的安全保障工作,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城区运行安全有序。加强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置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应对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确保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优质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序推进中、高考改革,规范有序做好各学段招生考试工作。增加2个学前教育集团,推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内涵建设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切实推进3岁以下托育服务工作,新增4家托幼服务点。国际化特色办学取得新进展,两所高中与威尼斯美院中国学习中心开展合作。卢湾一中心小学成为全市首家信息化标杆校试点。北京东路小学建设工程等项目完工。
    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有序推进医联体建设,九院黄浦分院试运行,“瑞金-卢湾”医联体脑病中心成立,依托中部儿科医联体,打通儿科双向转诊通道。完成瑞金康复医院去“筹”工作,探索构建区域三级康复服务网络。社区卫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1+1+1”家庭医生签约覆盖29.94%的常住居民、80.6%的60岁以上老人。加强“医防融合”防病体系建设,启动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对接、服务配送机制,实现居委文化活动室四级配送全覆盖。黄浦特色文化品牌效应持续增强,举办市民文化节等各类文化活动2万余场。推进“上海大世界·黄浦非遗保护分中心”建设,举办长三角非遗节等活动,促进非遗和民俗文化交流传承。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健身资源供给有效扩大,新建15个益智健身苑点、5个楼宇健身房、1个老年健身房。城市定向赛等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共吸引近90万人次参与。赛事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成功举办美式九球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落户黄浦滨江。
    对口支援工作有力推进,创新扶贫协作模式,成功举办青海玛多、云南普洱等文化扶贫特色活动,实施“百企结百村”等精准扶贫举措。国防动员、兵役、双拥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工作取得新进展,保密、民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六)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养老和社会救助服务有力推进。成立黄浦区养老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普育西路103号和335-03地块、罗秀路1005号等项目建设,整合区内房产资源,推动益民大酒店、金外滩宾馆等养老项目改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布局,新增4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养老顾问”试点。启动长护险试点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参保老人提供约45万人次居家照护服务。做好各类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实施低保救助20.34万人次,金额1.84亿元,医疗救助8.14万人次,金额2473.19万元。在全市率先试点巨灾保险制度。
    住房保障、就业等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修缮工程,“三大工程”覆盖面和受益面持续扩大,完成综合修缮37.39万平方米,受益家庭10359户,完成首批老公房加装电梯工程。“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有效推进,新增廉租住房租金配租1048户、实物配租977户,2567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家庭落实选房。推进“租购并举”住房体系建设,新增公共租赁房源3504套、代理经租房源6346套。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与诚信体系建设,切实规范开发企业销售行为和房地产中介机构经纪行为。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拓宽困难人员就业渠道,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引导力度,帮助416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帮扶引领610人成功创业,实施技能人才激励增收试点。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完成2018年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深化居委会“全岗通”,开展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系列培训,率先在177个居委会全覆盖安装自助服务设备。推动各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作,10个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实现全覆盖。半淞园路街道“业委会法治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全面推进信访矛盾化解攻坚,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做好积案化解和维稳息访,全区信访形势总体向好。
    (七)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成立区大数据中心,制定市、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整合和对接实施方案,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编制工作。简政放权持续推进,编制出台2018年版《黄浦区行政审批目录》。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区共取消38项证件证明和61项审批事项中的模糊条款。推进行政审批机关职能归并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基本完成“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推广使用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开展区文化中心、区委党校等区级财力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试点。
    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化管理,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审核制度,增强决策事项公开性、合法性。积极组织外聘法律顾问参与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重要协议、涉法涉诉案件等法律事务。在全市率先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应诉工作,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旁听审理制度。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6个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全面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解读,深化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提升公开效果。2018年区“两会”以来区政府收到的7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65件政协提案全部在法定时限内办复,并对外公开办理复文。
    公共财政管理得到加强。进一步强化“三资”管理,制定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出借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明确分类处置措施。拓展绩效管理范围,加强预算绩效结果应用,首次向区人大专题汇报区政府重点实事项目的绩效评价情况。成立区政府投资基金监督委员会,通过监管增强基金投资运作管理规范性和投资效益。加强全区政府债务规范管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确保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作风建设扎实深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开展大调研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项区政府实事项目全面完成。“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持续加强,在全市考评中名列第一。制定《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努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进一步聚焦重点工作,加强专项督查,推进政府系统目标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黄浦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市有关部门、驻区部队和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黄浦建设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黄浦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转型阶段,创新驱动发展尚显不足,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付出更大的努力。二是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与目标定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有待增强,营商环境优化仍需提速增效。三是旧区改造的推进力度与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补齐民生短板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城区管理、安全稳定等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待继续创新提升,实现一流治理仍需加倍努力。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在部门协同、创新突破方面需进一步强化。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敢于担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2019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总体上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上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对黄浦而言,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2019年将是形势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一年,但同时也要看到,黄浦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有条件也有基础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上海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工作的部署上来,进一步守好底线、补齐短板、打造亮点,努力使黄浦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做好2019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十一届市委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加主动服务全国和全市发展大局,围绕“改革增活力、发展提能级、民生重品质、治理创标杆、党建筑高地”的工作主线,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开放、应对风险挑战、夯实发展基础、强化竞争优势,以更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精气神,不断实现新作为,持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19年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5%,完成旧改居民签约8000户以上,完成旧住房综合修缮15万平方米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2019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增强城区发展动力与活力
    认真贯彻《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上海改革发展新篇章的意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信心和决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牢牢把握中央交付上海“三项重大任务”和进博会战略平台的重大机遇,按照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中心工作主战场的功能定位,统筹制定黄浦工作方案。紧盯自贸试验区增设新片区,深化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更多自贸试验区改革举措和开放政策在黄浦同步实施。用好金融服务业发展基金直投等多种方式,争取更多外资金融开放项目先行先试,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新设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引进外资和存量外资金融机构扩大外资持股比例或扩大经营范围。抢抓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先机,打造外资进入中国的“首选地”。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重点企业进口商品通关通检便利制度,优化商事仲裁服务。推动科创企业和资本市场有效对接,以政府投资基金为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制定鼓励区内企业赴科创板上市的政策。打造长三角产业服务链,积极推动金融业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资本市场服务支撑,举办以“服务长三角”为主题的外滩金融论坛;发挥商贸优势,打造长三角老字号品牌展示窗口和时尚品牌首发地;依托“演艺大世界”打造长三角原创剧目展演孵化平台。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积极引进国际品牌首店,打造一批新品首发地标,争取免税店项目在“两街”落地,试点保税销售,扩大离境退税试点范围,做强东浩兰生保税仓库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功能。
    打造最优综合营商环境。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深化政务知识库应用,提升网上办事智能化和便利度,凸显“一网通办”黄浦特色。优化“店小二”主题式服务,针对营业执照办理等高频次业务,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帮办精准度,提供一目了然、一看就懂的服务功能。创新电子证照应用,探索“刷脸办事、电子亮证”。配置“智能政务服务终端”进驻重点商圈楼宇和社区,实现“全天候、不见面”的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能级,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围绕企业开办、投资项目等环节,推动更多涉企审批服务事项进驻中心。逐步推行“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建设,发证业务全部纳入发证窗口,100% 实现“受证分离”。深化事中事后监管,扩大跨部门联合抽查覆盖面,实现一次检查、全项彻查。坚持以包容审慎、非禁即入为一般原则,鼓励扶持创新业态发展。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减轻负担、降低综合成本,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发布2018年度黄浦区综合营商环境白皮书。
    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持续稳妥推进区属企业整合重组,分步实施商业板块重组,做好民生服务板块相关企业整建制划转。完成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脱钩工作。深入推进老字号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探索老字号核心优质资产证券化,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推进老凤祥“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引导和支持国有企业在重大工程、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城区发展能级和优势
    紧紧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总体目标,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积极培育增长新动能,提高城区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质量综合服务核心功能区建设。聚焦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为打响“上海服务”品牌提供黄浦方案。进一步集聚全球金融要素,提高持牌金融机构、功能性项目的规模和密度,全年引进金融机构、重点投资类机构50家。鼓励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吸引集聚金融人才。推进CIPS二期、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项目落地和一批外资金融、资产管理等项目孵化。聚焦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智能投顾、区块链应用、大数据征信等领域,加大对优质金融科技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整合市区两级产业政策,实施专项扶持,打造金融科技发展新高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金融机构丰富金融服务产品,搭建企业上市、股权交易、发债平台,鼓励优质股权投资企业参与实体企业项目建设。完善金融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形成金融风险防范群管共治格局。
    深化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丰富和提升“上海购物”体验度,加快制定世纪广场调整转型方案,推进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和豫园商圈转型升级,编制完成并实施淮海中路及新天地活力街区、环复兴公园文化体验休闲区“一轴两圈”规划方案。推动新世界城、锦江国购市百一店淮海店等一批标杆性商业结构调整项目。进一步整合商业时尚、文化艺术、观光休闲和体育竞赛等资源,办好“欢购乐游黄浦行”等商旅文特色品牌活动。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以上,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3%以上,引进旗舰店、首入店、体验店50家,调整商业面积20万平方米。
    全面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围绕建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引领区、亚洲演艺之都核心示范区的目标,不断提升黄浦文化的影响力。对标世界级演艺集聚区,高标准推进“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建设,着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集聚文化经纪公司、人才队伍环节取得突破,吸引更多海内外名家、名团、名剧首演首秀,推出更多国际知名常驻演艺品牌活动,构筑更完善的演艺产业链。加强与市属文化单位在功能拓展、演艺交流、业态融合、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打造更有亮度的演艺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城市草坪音乐会、思南赏艺会、戏曲武艺展示会等品牌内涵,进一步服务市民多元化的观剧需求。整合运用传统媒体和线上新媒体,发挥“黄浦文化云”等平台作用,提高区域文化品位和国际声誉。
    培育壮大区域经济新动能。聚焦人工智能和大健康两大领域,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推动形成战略支撑产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零售、健康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及示范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对接上海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积极构建生物医药商贸、医学转化、健康科技服务三个中心。实质性推进广慈-思南医学健康创新园区建设,聚焦生物医药科技研发、高端医疗等重点领域,促进医疗机构、研发企业与产业资本有效对接,打造生物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聚焦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坚持招大引强与培育成长并重,拓展招商视野,丰富招商方式。强化与楼宇业主联动机制,提高载体资源效能,确保新建楼宇招商落地率在80%以上,进一步提高存量楼宇企业落地转化率,完善楼宇信息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做好安商留商工作。提升总部企业能级,增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全年引进内资150亿元,合同外资12亿美元以上,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50家,总部型企业10家,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家以上。
    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外滩楼宇资源盘活和功能置换,制定“第二立面”老大楼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方案,稳步实施外滩源二期、160街坊等重点项目。推进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实施西藏中路-贵州路样板段建设,基本完成沿街五金商铺转型。加快世博浦西园区规划建设,开展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研究。积极稳妥做好土地出让。
    (三)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城区治理标杆
    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推进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美丽宜居经典黄浦。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成366万平方米治理工作。保持无违创建力度不减,10个街道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大力推进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逐年消除黑色污染。加快老城厢地区保护利用和民生改善,完成方浜路-昼锦路公共空间实施方案研究,启动蓝绿丝带示范段建设。积极打造景观新亮点、新名片,南外滩滨水区董家渡景观花桥工程开工建设,建成苏州河东段和西段景观示范段,推进滨江纵深区域、淮海中路东段景观灯光提升。建设绿色低碳城区,新建各类绿化6万平方米,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和BIM技术应用,推动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深化垃圾分类减量,实现绿色账户覆盖20万居民,有条件的居住小区实现“两网融合”资源回收点、站全覆盖。
    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聚焦“一带一路一环”示范区、衡复风貌保护特色区、滨江生态展示精品区、老城厢品质提升重塑区等重点区域,加快“三美联动”建设,推进2个美丽景区、10个美丽街区、100个美丽家园建设,创建120条“三零三无四规范”道路。坚持标准先行,细化完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等领域管理标准。加快智慧城区建设,建成城区运行综合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城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建立一体化、跨领域的问题流转处置闭环机制,逐步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管。探索破解日租房、短租房、民宿治理以及历史保护建筑拆违后修复等难点问题。
    全力确保城区安全稳定。深入开展高层建筑、“三合一”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老旧小区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保持对交通违法的严管严查高压态势,确保安全形势平稳可控。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整治。深化街面、社区、楼宇、单位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完成630个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加强人口调控和管理服务,继续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加大对违法犯罪和治安顽症的打防管控整治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居委会“全岗通”,打造独具黄浦特色的“零距离”家园。推进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健全“大联动、小联勤、微互动”社区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设立社会组织扶持资金,实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社区服务清单制。深化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居委会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办事。创新开展法治黄浦建设,编制第三轮依法治区行动计划,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全面精准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加强矛盾的排查和源头治理。
    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对照新版测评指标体系,落实各项创建任务,确保创全指标达标率、指标长效机制建成率达到100%。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开展市民修身行动,不断提升全民文明素养,切实提高文明创建水平。
    (四)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构建优质共享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充分发挥社会与市场作用,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策并举加快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围绕“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全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的目标,着力破解旧改工作瓶颈,全力推动旧改“换档加速”,积极推进福佑中块和南块、复兴东路70号地块等项目,继续做好置换拔点项目,确保完成征收8000户以上。坚持风貌保护和居住条件改善并重,加强文庙周边地区“留改”统筹设计,有序推进火腿弄、保屯路211弄等房屋改造试点项目,形成适用于面上复制的“留改”新模式。持续加强旧住房综合改造,提升修缮标准,确保受益家庭达到3000户。推进老旧住宅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改造,继续推动老公房加装电梯。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多层次租赁住房市场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的筹措与供应。
    促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在托幼一体化、多样化个性化课程教学、中医药特色示范等方面不断深化探索。加快完善社会事业设施布局,构建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实现托育服务点10个街道全覆盖,加快18号地块幼小联合体等项目建设,推进初中强校工程,分层分类实施40所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拓展延福公园等百姓身边的体育设施功能,形成布局合理、规范优质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放大“瑞金-卢湾”和“九院-黄浦”医联体、优质职教、悦读黄浦、体育舞蹈等各类品牌效应,不断满足百姓对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的多样化需求。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强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做好国防、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民防、档案等工作。
    着力提升社会综合保障功能。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养老床位建设,启动申贝地块、315-01号地块项目。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通过居家适老性改造、智能养老设备应用以及个性化服务精准对接等,提供更为综合、全面的养老服务。持续推进长护险试点工作,健全护理机构及人员的培训管理机制,探索引入更多社会优质机构参与护理服务。高度关注、有效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压力,加强对应届毕业生、弱势群体、特困家庭的就业援助帮扶,提高创业扶持、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的精准度。落实《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建立健全综合项目帮扶、个案特殊帮扶等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五)全面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期间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中去,以追求卓越为发展取向,以富于创造为实践要求,增强动力、提升能力、激发活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扎实有序推进政府部门机构改革,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不断不乱。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强区大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大数据平台一期数据共享交换子平台,完善公共基础数据库,推进数据归集、共享、交换、融合和深度应用。建设区综合办公共享应用系统,打通通用办公系统间的数据。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一步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优化审批流程。推进落实证明材料和证明事项目录管理制度,提升区行政权力库系统功能。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实现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全覆盖。进一步提高法律事务协调能力,加大对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的法制服务。探索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试点工作。强化日常行政执法监督,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国土资源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管。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加强部门预算执行进度管理和考核,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规范房产出租出借审批和房产第三方评估的管理,确保出租出借资产规范有序。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聚焦专项资金政策、政府实事和区重点工作实施绩效评价,推进绩效目标全覆盖。认真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改进干部队伍作风。激发干部队伍的创造力,提升工作的创造性,拿出舍我其谁、干事创业的劲头,勇于“啃最难啃的骨头”,在狠抓执行、有效落实中实现创新突破。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和协同配合能力,不断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际解决率和市民满意度。坚持从严治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下更大功夫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以拿得出、过得硬、打得响的作风,为做好区政府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当前黄浦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创造、开拓奋进、脚踏实地、攻坚突破,开创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以报告中出现先后为序)

    1、演艺大世界联盟
    是“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内专业单位的联合组织,它汇集了区域内所有剧场、部分展演空间,并将逐渐增补更多展演空间、演出机构、经纪公司、演艺服务公司等演艺产业链、服务链上的相关单位,通过集聚资源、协同发展,全力推进“演艺大世界”建设,使之成为最具标识度的“上海文化”品牌。
    2、马德里国际注册受理
    又称领土延伸申请,是指申请人根据《协定》、《议定书》、《共同实施细则》的规定,提交国际注册书面申请,请求通过国际注册获得的保护延伸到其他缔约方,但该指定不能包括申请人自己所在的缔约方。今年5月,我区设立了全市首个区级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受理窗口。
    3、72街坊
    该地块位于徐家汇路以北,顺昌路以东,永年路51弄、徐家汇路52号以西,永年路以南。项目于2017年1月23日通过房屋征收一轮征询,2017年10月10日核发征收决定,2018年2月1日二轮征询正式生效。
    4、“三零三无四规范”
    即零设摊、零跨门、零堆物,无暴露垃圾、无黑色广告、无露宿乞讨,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规范停放、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规范设置。
    5、“两网融合”
    是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融合,通过融合,实现生活源再生资源与其他类别生活垃圾的统一分类交投、分类收运和资源循环利用。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是指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等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体系。
    6、中部儿科医联体
    2016年9月20日,黄浦区卫生计生委与瑞金医院、市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中部儿科医疗联合体”。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瑞金医院、市儿童医院、区卫计委,先期将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联合体。联合体开展优质、便捷的专业医疗服务,并为黄浦区儿科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扶持儿科发展,培养儿科临床骨干人才,同时探索“儿科-全科”联合门诊及双向转诊、儿童保健等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7、“百企结百村”
    黄浦区对口帮扶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孟连、江城、西盟和景谷5个县共有深度贫困村189个。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动员区属和区域内企业与对口地区贫困村结对。
    8、社区“养老顾问”试点
    是由政府组织实施,利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机构和人员等资源,为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寻找养老服务提供便利、指导和支撑的一项便民服务工作。我区在10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依托中心现有工作力量以及街道其他养老工作管理人员提供顾问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信息对称,为市民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服务推介等。
    9、“两集中、两到位”改革
    “两集中”即行政审批服务实施机关将行政审批服务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内设机构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两到位”即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到位,行政审批服务权限授予窗口到位。
    10、“双百行动”综合改革
    是指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要求,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打造一批国企改革尖兵,充分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老凤祥是上海唯一一家入选的区属国有企业。
    11、蓝绿丝带
    是方浜路和昼锦路共同组成的公共空间体系。方浜路以商业空间界面为主导意向,沿线植入小尺度开放空间,强调富有活力的步行体验。康家弄-花草弄打造舒适宜人的水景空间。昼锦路沿线结合周边地块设置绿带和广场,结合开放空间设置多种小型文化设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