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554|回复: 0

[黑龙江] 2019年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3 07:3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9

    主题

    473

    帖子

    3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4
    发表于 2019-3-6 1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 长  王铁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松北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三区一极”战略定位和“疏解主城区功能、南北互动发展、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新区意识,着力促改革、优环境,转动能、稳增长,补短板、惠民生,解难题、谋长远,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为推动全市形成“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年,省市领导带队于4月2日到新区视察调研,从政治站位、战略定位、发展方位、工作落位等多角度,为我们承载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把脉定调、谋划部署、指明方向,成为推动新区加快发展的里程碑。在这一年,省市积极理顺新区管理体制、充分下放行政权力事项、集中摆放重大项目、推动要素资源集聚,支持我们创新办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大事、要事。松北区和利民开发区加速融合,江北一体发展区站上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承载新希望,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一、奋力开启“南北互动”发展新征程

        强化哈尔滨新区核心区的责任担当,树立新区建设是一项“事关现代化新龙江建设的历史工程”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站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高度,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龙江特色的要求定位松北、规划松北、建设松北。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完成利民开发区托管交接,利业镇撤镇设街,所辖街镇由“七街两镇”拓展到“十四街两镇”。水投集团和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交由新区管理。积极承接省市下放事权,“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配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哈尔滨新区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和保障。产业集聚态势显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高新区和利民开发区功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省市重点产业项目的开复工数量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市首位。综合承载作用日益增强。成功举办中俄金融圆桌会议等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会议,深哈合作园区完成选址,多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在江北一体发展区先行先试。直通利民的阳明滩大桥北部连接线正式通车,滨北公铁两用桥建成投用,一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项目落地实施。城区人口加速集聚。常住人口达到77.9万人,比上年增加9.5万人,同比增长13.9%。江北一体发展区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市跨入“揽江入城、两岸联动”发展的新时代。

    二、聚焦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坚持围绕“新”字做文章,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高质量推动104项改革创新任务。简政放权持续加力。以“企业办事不出区、居民办事不出街”为目标,将53%的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和55%的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街道。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精简审批要件183个,减少审批环节126个,平均压缩时限15.6天。全部93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证照分离”。放管结合有新进展。全面实施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联动系统上线运行。优化服务初见成效。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928项政务服务事项中,872项实现网上办理,910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创新实施异地协同审批模式,首批3家深圳市企业领到新区营业执照。复制推广自贸区61项改革试点经验,创新推出8项改革措施。构建市场化、专业化的企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新组建9个专业化服务公司,为区内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形成品牌。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8.1亿元,同比增长33.4%。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户,284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全区专利授权1015件,同比增长18.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R&D)占GDP比重达到2.9%。高新区获批成为打造“专业资本集聚型特色载体”国家级试点。探索构建“双创+共享”的发展模式,九洲电气共享科技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的全链条技术孵化和成果转化体系。高标准承办了“2018创响中国•哈尔滨站”系列活动,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得到国务院点名表扬。

    三、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依托创新驱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在调速换挡中实现优化升级。质量效益逐步提升。经济增速居全省、全市前列,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顶住下行压力,保持正增长。产业项目建设提速,哈工大空间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项目等54个亿元以上市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14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75.5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13%。全年新引入亿元以上项目31个,协议引资额316.8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占GDP比重达3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3%,同比分别提高6.6个、4.5个、2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53.3亿元,同比增长27.6%。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活动在江北一体发展区成功举办,枫叶小镇温泉度假村建成运营,波塞冬海洋世界二期等重点文旅项目进展顺利,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融创冰灯大世界将冬季旅游推上新高,松北区入选中国旅游影响力县区十强。园区建设步伐提速。金融商务区加快建设,中融国际信托金融总部大厦等一批总部金融项目拟签约入驻,汇智金融港即将投用;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的碧海产业园启动实施,首批引进7个项目。哈工大空间激光通信产业园投入使用,5家高端企业入驻。孵化器园区、江南园区产值和税收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

        聚焦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以对俄为主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对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省内外企业引入“航空航天大口径无缝钛管”等关键技术,对俄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实现卢布现钞非边境口岸城市跨境调入,上线中俄跨境电商在线支付平台,结算时间由10天减至3天,累计交易额40多亿元。中俄金融联盟成员总数达到70家,较设立之初增长一倍。跨境金融合作业务金额达到126亿元。中俄青年“双创”基地引进罗夫娜文化等企业35家,哈尔滨商业大学等9所院校与俄罗斯等国家50余所高校开展教育合作,中俄中小学师生互访超百人,全市首家开设俄语学前教育试验班的幼儿园正式招生。深哈合作迈出坚实步伐。哈尔滨(深圳)新兴产业生态园、宝能国际经贸科技园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与深圳龙岗区共建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出台专项政策,委托深圳管理团队独立运营,24家企业签约入驻。学习借鉴深圳市成功经验,孵化器服务公司挂牌运行,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五、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城

        全年启动三个批次城建计划147项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0.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科技创新城二期“11路1桥”及地下综合管网工程加速实施,主要路网全部贯通,人行步道等慢行交通建设力度加大。启动中源大道供热主管网工程,总投资7.5亿元、日供水能力12万吨的新区净水厂正式供水,惠及居民30万人。宜居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智慧新区、数字松北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基础配套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实施工地围档绿化,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设。启动对俄公园建设,碧海、航天等开放式公园建成,新区再添靓丽风景。深化城管作业一体化改革,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收运体系建设,11个村、34个自然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管理。集中开展占道设施、乱摆乱放等专项治理行动,拆除违建599处、27.9万平方米,城区空间更加清朗,面貌更加整洁有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问题整改,松北呼兰垃圾焚烧厂实现运营,秸秆禁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松北区PM2.5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开展清河、清砂和沿江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清除砂场12家、非法存砂10余万立方米。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农村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推动松安智慧街区试点建设,多个街道办事处开通微信平台,全面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改安全隐患934项。对高危食品生产企业和“五小”经营主体展开重点检查,确保食品安全。有效化解各类信访问题539件,保持了全区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

    六、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公共财力继续向民生倾斜,年初承诺的20件惠民实事全部兑现。教育资源有效集聚。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编制新区教育事业三年发展白皮书。新建、改扩建5所中小学校,新区师范附小等市直属学校划归新区管理,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在新区开办分园。先后从花园、风华等学校引进校长、教师20多人,新区教育事业迈入提质增效发展新阶段。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文艺演出100余场,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公交线路拓展至40条,万人拥有公交车辆23.5标台,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新区中心医院二期工程部分投用,市妇儿医院联建项目主体完成,医疗机构增至211家。累计开发就业岗位5200余个,安置就业31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筹资5.8亿元,完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年度补缴补发。针对利民开发区内的25户贫困户采取精准脱贫措施,确保按计划全部实现脱贫。

    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刻汲取“田韩”、“隋韩盖”案等案件教训,深入反思全区十八大以来典型案例,以党的建设新成效促进政务水平新提升。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重要工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278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推动政府依法、民主、科学决策,积极探索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党纪政纪立案103件,处理违纪党员干部115人,干部作风持续好转。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严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战胜肇兰新河、呼兰河历史最大洪水。“8•25”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深刻汲取惨痛教训,迅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百日会战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1.6万余处。在省市的领导下,全力开展救助,全区上下通力合作、日夜奋战,妥善做好善后工作,体现了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开展有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战,207件历史遗留问题中,已解决171件,占82.6%。

        双拥和预备役、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司法、残联、老龄、侨务、统计、物价、人防、档案、保密、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主动应对形势变化,坚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深切关怀、信任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靠前指挥的结果,是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履职、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区企事业单位、驻区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哈尔滨新区开发建设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前进道路上亟待化解的矛盾依然突出、需要下功夫破解的问题依然较多。一是工作标准不高,对“三区一极”的深刻内涵和省市的战略布局领会不深,思想认识跟不上加快发展的节奏,跟不上省市和区委的要求,与承载国家战略和创新抓落实的迫切需要相比差距较大,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差距较大。二是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虽然自己与自己比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固定资产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不牢,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三是发展和改革任务繁重,既要一手抓改革、又要一手抓发展,既要加大项目建设投入、又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同时仍需坚持负重前行,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任务依然艰巨。四是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人员少,业务素质还跟不上新区发展的要求,承接省市下放事权难度较大,思想观念陈旧,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等还无法完全适应大发展、快发展的需要。五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项目快速集聚,但配套承载能力不足,需要加快补齐水、电、气、热、路等要素配置短板。上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是新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从国家赋予的任务看,深刻理解并落实好“三区一极”的战略定位,有利于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上争得更大主动。同时,深哈合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和固化对口合作机制,有利于引入新理念、新思维、新经验、新项目,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龙江特区”上取得更大突破。从省市给予的支持看,省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发展新区、建设新区,做出哈尔滨要跨江发展、一体发展区要疏解主城区功能的战略部署,并充分下放事权,有利于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引领和服务全省经济上实现更快发展。从自身发展的实际看,一体发展区面朝广阔的江北腹地,紧邻江南繁华的市中心,拥有绵延数十公里的江岸线,是全市政治、文化、旅游和科创中心,充分释放潜力和优势,有利于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新区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国家、省市一系列重大举措必将进一步激活新区的发展潜能,让新区集聚更强的动力,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哈尔滨新区就一定会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在抢占先机中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哈尔滨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在省市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用创新举措解决实践探索中的问题,用改革办法推动发展质量的提升,在更新思想观念上、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在提升质量效益上、在形成对俄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在增强集聚辐射能力上、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在全省全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按照区委四届五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有效促进投资增长,放大集聚效应,加快建设经济充满动力、城市充满魅力、社会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加速打造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最具潜力的创新高地、最具优势的转型发展引擎,在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宏伟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区委部署的“13个专项行动”取得实效。高标准做好各级巡视问题的整改、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抓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的“先行先试”、大力度推进产业项目建设、靶向发力做好招商引资、切实加强依法治区、着力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功能、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城市公共安全、持之以恒做好征拆和拆违、扎实强化街道管理、全面加强利民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3个倍增”计划顺利完成。力争新开工产业项目数量和完成年度投资、对俄进出口总额、深哈合作项目签约额等指标均比上年翻一番,实现倍增。“30项惠民实事”全面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释放集聚带动效应

        围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在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到“办事不求人”,建设全省营商环境示范区。完善营商环境制度政策体系。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高标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制定江北一体发展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实施意见,把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成哈尔滨新区的名片。全面承接省市权力下放。细化与省市部门对口衔接,明确工作流程,完善承接落实配套措施,确保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让基层、企业、群众切身感受到简政放权带来的高效率和新气象。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大数据为支撑,推动审批流程再造,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的不用跑、现场办的跑一次、限时办的我来跑”。创新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准入、诚信开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设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营造规范的政府监管环境。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实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等创新举措,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用人、税费、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对列入省市重点的产业项目给予支持。

    二、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向雄安新区对标看齐,向深圳、香港等先进地区对标看齐,努力打造“龙江特区”。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全面落实机构改革方案,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职能配置,形成领导体系强化、行政层级扁平、机构设置精干、关系协调顺畅、服务联动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打破行政事业、编制内外身份界限,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建立改革容错纠错机制,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创新推动园区市场化运营。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绩效化考核”的模式,加快推动招商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园区管理等企业化公司顺畅运营。扎实搞好街镇管理工作。坚持松北和利民规划建设“一张图”、运行管理“一盘棋”、园区服务“一把尺”、全区发展“一条心”。完善区领导包保街道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对街道工作指导,明确区街工作界面,完善配套制度,做到职责清晰,衔接有序,更好地发挥街道办事处作用。积极推进社区治理改革,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开展土地利用方式改革。配合省市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准地价体系,围绕基准地价实施差别化的地价管理,对重点产业项目,依法探索土地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新模式。

    三、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发展实力。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产业布局规划,靶向发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入产业项目30个,协议引资额300亿元以上。打好重大项目征拆战役,采取区领导包保等举措,上下联动,强力推进,确保按计划净地,为项目落地开工提供坚实保障。统筹推进6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中融大厦、哈尔滨美丽之冠、汇智企业总部等24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哈工大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大科学工程、观江国际购物中心等36个项目复工,博睿创富、海邻科等17个项目投产运营。全面推动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推进“三园三中心”建设,力争哈尔滨(深圳)新兴产业生态园和宝能国际经贸科技园开工建设,松北(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新签约入驻企业快速增长,国际贸易服务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初具规模。复制先进园区开发管理经验,加快推进利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旅商贸、综合工业四大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办好第21届中国科协年会—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引进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海外高科技项目,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办好全国双创周、中俄国际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力争引入获奖项目,就地转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新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申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北斗导航、地理测绘信息系统、公共安全等高新技术应用,鼓励中小型燃气轮机、传感器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经济品牌。加速培育国际知名旅游品牌,积极开发多样化旅游融合型产品。高标准举办承接各类节庆活动和国际赛事,推动旅游与文化、时尚、赛事、创意、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推进全域旅游,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创建水平。

    四、着力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以建设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为总目标,抢抓申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有利机遇,实施对俄合作与深哈合作整体推进、联动发展。围绕提升对俄科技合作承载功能,探索建设对俄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在对俄科技合作成果认定、展示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围绕提升对俄商贸承载功能,鼓励重点企业在相关地区建设海外仓、在新区建设分拨中心。围绕提升对俄金融服务承载功能,支持哈尔滨银行拓展对俄业务,规划建设新区分行;在金融商务区注入对俄元素,继续办好中俄金融圆桌会议。推动实现卢布流通和兑换试点。围绕提升对俄总部承载功能,整合资源,吸引对俄合作企业集中入驻,形成品牌形象和品牌效应。围绕提升对俄文化旅游交流承载功能,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俄文化旅游交流业务。围绕建设外向型功能区,规划建设对俄合作产业园区,充分利用综保区和临空经济区联动发展机遇,完善对俄出口加工企业的海关监管和保税服务,探索设立海关监管区。围绕打造深哈合作标杆,大力推进“飞地经济”,先期启动科创总部、会展中心及配套项目建设,以更大的载体推动更大规模和更高频次的合作,以实体园区建设嫁接、复制深圳模式和深圳经验,强化招商引智,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将深哈合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五、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加快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顺应“南北互动”发展新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推动江南老城区功能疏解。实施《哈尔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完善新区交通路网、污水固废处理、水电路气热等保障体系。推进环西片区市政路桥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松北至利民快速通道,加快打通东北亚大街及学院路大学城周边等断头路、瓶颈路,改善道路微循环,加快完善快速到达、慢速体验的交通体系,提升区域供排水、电力等配套服务能力。努力提升新区形象和品位。配合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新区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加快智能交通建设,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实施主干道路、重点区域绿化和道路维修工程。精心打造蕴含文化特色的城市符号,以灯饰亮化打造“新区之夜”。对老旧小区公共部位进行维修改造、提档升级,切实改善百姓居住环境。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门前乱象、户外牌匾广告等6项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拆违、控违力度,坚决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继续推进旱改水、粮改菜、粮改经济作物,扩大特色种植面积,培育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干净、整洁、便捷为目标,以城郊卫生为切入点,以村容村貌形象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逐步改善“脏乱差”局面。完善乡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六、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巩固提升绿色发展新优势,打造“蓝绿衬底”的生态新城。加大垃圾综合处理力度。启动小月亮湾、双口面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推行城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密闭运输、集中处置,扩大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农村垃圾收运试点达到100个。确保实现污水处理“提标”。严格落实河长制与河道警长制,重拳打击侵占松花江沿线河道、滩涂的违法建设行为,加快推进利民开发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扩建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启动东排干等水系支渠控源截污,巩固松浦支渠、灯塔村二队回水线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争呼兰河、肇兰新河出境水质再提高一个档次。巩固空气治理成效。持续开展秸秆禁烧、鞭炮禁燃和冥纸冥币禁烧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继续推进小锅炉淘汰拆并、建设工地扬尘控制等工作。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环境功能分区管控,加大对林地、草原、湿地的恢复和管控力度,加强松花江母亲河岸线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持续打造沿江风光带、滨水景观带,坚守新区绿水青山底线,彰显新区生态文明之美。

    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更加关注补齐民生短板,继续加大投入,深化惠民、便民、利民和安民举措,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下好教育“先手棋”,实施“一体化、一中心、双引擎”工程,加快新区花园小学、教师公寓二期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新区师大附中、新区少年宫,建立健全“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和灵活人才引进机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大力完善公共服务。协调三甲医院在新区布点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推进群众健身运动纵深开展。加快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省图书馆选址建设。办好社区文化节、农民文化节、基层惠民群众演出等各类惠民文化活动。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切实增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补齐短板。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将8月25日确定为“全区安全警示教育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强化农民工欠薪治理,加大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力度,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筑牢民生保障线。落实积极创业就业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城乡生活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搞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扩面,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及相关补助审核发放工作。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八、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从政府组成人员和工作部门做起,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在全省全市塑造走在解放思想前列、冲在改革开放前沿、争当推动发展先锋的新区形象。坚持依法治区,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切实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亲和力。配合出台《哈尔滨新区条例》,为新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切实履行政府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继续扩大政务公开领域和范围,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倡廉。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入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坚决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建设学习型政府,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机关干部的系统学习,开展业务大练兵,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加强与先进城市和其他国家级新区的交流学习,完善机关运行、绩效管理、督察督办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力倡导实干担当精神,为广大干部改革创新扫除障碍和藩篱,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永无止境,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谋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站在历史新起点,把握战略新机遇,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以第一代新区人强烈的历史担当,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将大项目建设推向深入,奋力开创江北一体发展区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发挥新区作用、作出新区表率、贡献新区力量!



    名词解释

    1.“南北互动”。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立足哈尔滨市整体发展,科学定位新区功能,突出南北互动,以江北发展带动江南,以江南支撑江北发展。逐步疏解江南老城区功能,强化新区核心功能区的规划设计,统筹产业发展、生活配套、就业创业和生态建设,并在“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基础上,提出“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

    2.“江北一体发展区”。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哈尔滨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决策部署,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六街一镇”正式移交由哈尔滨新区(松北区)托管,打造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

    3.“江南政策协同区”。指哈尔滨新区平房部分作为江南政策协同区,享受哈尔滨新区政策,参与哈尔滨新区指标统计。

    4.“证照分离”。“证”,指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照”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开展“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是聚焦办证环节,通过采取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使企业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

    5.“双随机一公开”。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6.“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一网”,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门”,指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一次”,指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7.“双创+共享”。哈尔滨新区从整合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源、释放产业配套潜力入手,精心打造开放式的共享平台,积极谋划共享加工中心、共享实验室和共享仓储,不断推动“双创”工作向纵深发展,探索构建“双创+共享”的发展模式。

    8.“2018创响中国”。2018年,全国120家双创示范基地举办“创响中国”系列活动,累计举办活动约2400场,直接参与人数100万,“创响中国”活动已成为继“全国双创活动周”之后的重要创新创业活动品牌。通过“创响中国”系列活动的开展,宣传创新发展政策,交流创新发展经验,完善创新发展生态,讲好中国创新故事,为推动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9.“智慧城市”。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10.“五小”经营主体。指小作坊(小生产加工制作场)、小摊点(小摊贩)、小餐饮单位(小餐馆、小吃部)、小商店(小超市、批发部)、小集贸市场。

    11.“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2.“三篇大文章”。指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精神,实现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具体指,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13.“军民融合”。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14.“飞地经济”。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15.“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16.“雪亮工程 ”。指以各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7.“一体化、一中心、双引擎”工程。“一体化”,即构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推动教育教学同步提质;“一中心”,即坚持以课程为中心,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通过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双引擎”,即以学区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为动力“双引擎”,通过强强联合,打造新区教育品牌,通过组团发展,助力薄弱学校协同提升,全面提高新区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