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759|回复: 0

[江苏] 2019年无锡市滨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3 07:35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59

    主题

    473

    帖子

    34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4
    发表于 2019-2-26 11: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无锡市滨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9年1月8日在无锡市滨湖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陈锡伦
      2018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稳增长促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各业经济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增长7.5%,建区以来首破千亿,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7亿元、增长8%,建区以来首超百亿,其中税收收入86亿元、增长24.8%,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0亿元、增长1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增长6%,其中工业投入42.3亿元、增长17.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增长10.4%;完成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增长16%,其中出口21亿美元、增长18%;到位注册外资2.67亿美元;接待旅游总人数2560万人次、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270亿元、增长15%;现代农业园区化比重达到54.3%;全区村(社区)平均财力达到763万元、增长5%。
      产业培育稳步见效。立足区域全新定位,完善了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旅游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规划,进一步健全区现代产业发展政策,全力优化助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生命健康等六大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增幅超过20%,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净增9家,太湖影视小镇通过省级验收;制造业对GDP贡献度稳定保持在4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新增上市企业4家,新增数量全市第一,其中药明康德成为全市第一家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0%,高端汽车、特色餐饮等重点行业成为消费市场主力;旅游业保持活跃,接待游园人数、旅游总收入均保持15%增速,全域旅游示范区、拈花湾“旅游风情小镇”创建通过省级考评,和平社区获省旅游富民惠民先进村;注重农工商融合发展。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全区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70个,预计完成投资45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66个,完成投资135亿元。药明康德生命科技园等6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信捷电气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融创文旅城等一批续建项目进展良好,太湖智谷一期等一批产业项目顺利竣工或投产。
      二、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三级四同”权力清单调整到位,“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运行,“综合窗口”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政务服务“一张网”三级延伸顺利完成,“不见面审批”“3550”和“双提前”“共享库”“代办制”等审批制度改革事项和举措全面理顺,我区不动产交易登记荣获全省96个县(市、区)第七名、无锡市区第一名。社区治理不断创新,跨区域安置问题有效解决,社区协商民主不断深化,“新时代新道路”社区治理创新论坛成功举办。旅游“1+3”综合执法体系改革扎实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基本成型。
      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面开展精准招商,成立全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和产业招商、重大项目引进2个专项小组,建立涵盖产业、项目、载体、板块、基金的“1+N”招商工作体系,“滨湖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启用,成功举办金秋经贸签约大会、“百日招商促进季”等活动,全区新设法人企业4545家,新引进注册资本超千万项目836个、增长10.6%,投资超亿元项目44个、增长10%,外资项目28个,复华度假世界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天安健康智慧园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成功签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全年获批境外投资项目11个、协议投资额1.97亿美元。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任务全面推进。
      创新创业深入开展。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2.3%,技改投入占全部工业投入比重达到66.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超49.2件,4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滨湖科技创新联盟挂牌成立。积极推进“质量强区”建设,新增主导或参与标准制修订37项,公安部交研所获批成立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深入实施“滨湖之光”等人才引育计划,入选省“双创”及博士等人才4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6名,评选“滨湖之光”人才项目60个,我区被列入省海智计划工作基地。“166”产业促进体系日益成熟,基金、平台运转良好,新增“上云”企业280家。成功举办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太湖创“芯”峰会,精心承办世界物博会“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2个高峰论坛。
      三、坚持强统筹促协调,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区域功能更趋完善。城乡统筹、产业布局、开发边界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有效对接,镇村布局规划(修编)基本完成,科教产业园、美湖地区控规动态更新实施到位,稻香地区控规修编初步成型,河埒地区改造机制措施调整优化。苏锡常南部高速无锡段有序推进,蠡湖大道快速化改造等建成通车,230省道滨湖段路面改造基本完工,地铁1号线南延全线“电通”、4号线一期进入盾构施工,渔港路大修工程启动建设。港晶地块等10个“清点”扫尾项目全面完成,环山东路等14个新开征项目扎实推进,完成涉拆建筑签约35.7万平方米。竣工交付安置房1536套、23.2万平方米,办理初始登记1.6万余套,转性上市存量安置房2791套,网签备案商品房1.6万余套,辖区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我区获评省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范区。
      城乡建设更趋优化。着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23.5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整治、5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20个自然村综合改造提升、8条背街小巷整治、8条道路街景改造全面完成,建筑路亮化改造启动力争春节前亮灯,太湖学院周边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着力完善生活基础配套,完成天然气入户5500户,实施餐饮单位“瓶改管”300家,新(改)建公厕13所、农路6条、农桥1座,改造提升农贸市场3家,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57个、城镇公共绿地93.3万平方米,空秃地补绿8.4万平方米,实施居住小区修枝透光工程覆盖率达超80%。国企职工家舍供电、供水、供气和物业管理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城市管理更趋精细。扎实推进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全面构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体系,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文明等十大专项行动,拆除各类违建3.7万平方米,查扣偷倒车辆120辆,垃圾偷倒量同比减少70%,“小飞龙”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全力开展城市固废处置,马山和胡埭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建成投运,桃花山大件垃圾处置站建设进展顺利,胡埭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启动建设,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50%。村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大棚房”清理整治深入推进。缘溪桥养护项目获评全国城镇市政养护示范设施“扁鹊奖”。
      四、坚持严治理促长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河湖治理成效明显。“河长制”“断面长制”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化,排水达标区建设、畜禽养殖整治、调水引流工程有序推进,清淤河道27条、整治黑臭水体11条、打造样板河道10条,4个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16条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道优Ⅲ类水比例居全市前列,12个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100%,蠡园街道秦巷浜、荣巷街道朱祥巷浜列入生态环境部、住建部治水先进典型光荣榜。沿太湖3公里内水产养殖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实施治太重点工程19个,打捞蓝藻68万吨、水草2.4万吨,连续第十一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
      污染防治多措并举。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面整改,“263”专项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深入推进,关停化工企业11家,整治到位“散乱污”企业283家、燃煤工业窑炉39座,马山奶牛场完成搬迁。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及利用处置实现全过程监管,工业危废收集处置率、重点风险企业入库率、“八查八改”覆盖率均达到100%。土壤污染环境风险基本管控,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管控持续加强。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工作有序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生态文明镇村10个、村庄绿化示范村1个、“三化”示范村1个。新增造林面积755亩,完成森林抚育306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8.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5%。全面加大违法毁林占林、太湖违法捕捞和假劣农药经营使用打击力度,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
      五、坚持惠民生促和谐,各项事业持续进步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滨湖中学启动建设,峰影幼儿园峰影园区等完成加固改造,中小学学生健康饮用水工程实现全覆盖。“卓越教育联盟”改革试点全面推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中考总均分蝉联全市第一,高考本科进线率再创历史新高,高分通过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省级评定,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保持省市前列。积极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安宁疗护等试点工作,科学制定“健康滨湖”三年行动计划,胡埭镇卫生院新院建成投用,“顾玉东院士工作站”“王灿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相继落户,“15分钟医疗服务圈”日趋优化。积极组建区级星级文体特色团队100支,精心组织百姓大舞台、百场文艺进社区等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体育赛事,新增或更换室外公共体育设施57套。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大救助”综合体系加速构建,发放各类救助、优抚资金8500万元,募集慈善资金1269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援助重点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765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088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缴费1.6万人,落实公益性岗位和社保“两项补贴”850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大福利”养老服务格局加快构建,新建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3张,医保定点床位1811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86%,上述三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为150户困难孤寡老人安装智能居家安全守护设施,为1万余户特殊和困难老年家庭提供居家援助服务,2200名居家老人享受了优惠助餐服务;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险覆盖率达到100%,居家老年人“安康关爱”意外伤害险覆盖率达到75%;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创建通过中期验收。“阳光扶贫”建档立卡户社会救助覆盖率达到100%,对重症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做到应扶尽扶,集体经济薄弱村(社区)完成脱贫转化4个、巩固转化成效5个。全市首个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试点落户胡埭,我区荣获省公益助残项目“最具执行力奖”,残疾人之家“滨湖模式”在全省推广。我区实现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2018年20项惠民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加强重点人群教育管控,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顺利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检任务,积极开展“法润滨湖·送法进万家”等普法活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99件,我区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法治建设示范区,5个社区建成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设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完成重大事项社会稳评261件。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和“三无”村(社区)创建活动,化解积案14件,办结61件、终结18件,省、市交办11件重点信访事项全部完成,进京非访同比下降50%,“三无”村(社区)达标率达到75%,区、镇、村三级金融风险防控网络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创成省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安全生产专委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市场、消防、建筑、交通、山林、食品、药品药械、特种设备、疫情预防、防汛防台等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六、坚持转作风促规范,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依法治理不断加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各项监督,办理落实市、区人大代表建议169件、政协委员提案125件,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全面规范政府行为,不断优化政府投融资、政府采购、国资公司监管等制度,着力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健全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切实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团队建设,持续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行政首长应诉率均为100%。
      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全面优化政务服务,镇(街)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区、镇两级受理审批、服务类事项130万件,按时办结率100%,可网办率逐年提高。不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秩序和行为,交易中心全年累计成交金额74.9亿元、节约资金近12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水利工程两阶段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圆满完成,我区“一网通”政务公开模式在全国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滨湖政务发布”APP上线运行,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近1.2万件,依申请公开30件、答复率100%。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接处各类消费维权事项5812起,受理“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区长信箱等公众诉求2.1万余件,受理“作风面对面”等反映问题50件,办结率均为100%。
      工作作风不断改善。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一岗双责”,切实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认真整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全面实行预决算信息公开、绩效管理,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切实强化审计监督,严格控制行政成本,“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压降。
      同时,全区统计、人武、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对台、民宗、人防、应急、科普、物价、防汛防台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2019年工作打算
      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围绕“三大提升”总体目标,突出高质量导向,聚力全方位改革,以更高追求、更实举措、更强担当,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致力调优产业结构,竭力优化城乡建管,全力推进环境治理,努力完善民生保障,大力提升政府效能,合力推动高品质美丽湖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2019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左右;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进出口总额正增长;到位注册外资1.5亿美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发展这一主题,推动经济增长更高质量
      狠抓产业发展不动摇。全力推动新兴产业提速增效,充分发挥专项推进机制效用,聚焦产业、聚集要素、聚拢资源,重点加快“高精尖优”企业精准扶持引育,持续提高六大新兴产业产出贡献,力争新增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以上,加快推进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创建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开放试验区。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支持企业核心做强、总部壮大,着力推进园区低效清理、提升蜕变,积极引导产业智能化改造、信息化融合,力争新增智能制造技改项目30个以上、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5家以上。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跃升,加速传统业态升级、新型业态培育、高端业态集聚,重点引育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创新创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力争新增年营销超亿元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城市商圈成型成熟,积极完善区域生活配套功能,持续提升商业商贸能级层次。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业提标创优,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以融创文旅城正式开业为契机,深挖融合旅游资源,高标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优化产品供给,强化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业从量的增长向效的提升、质的飞跃转变,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均同比增长15%以上。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
      狠抓项目引育不停步。加快存量培育壮大,重点梳理锁定一批骨干型、成长型、潜力型新兴产业项目,不断健全项目“加速器”服务机制,着力推动深海空间站无锡研发基地、蠡湖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园、锡南铝业涡轮增压器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早启动、早竣工、早见效,力争新开工超亿元项目20个。加大增量招引力度,依靠园区企业资源及产业集聚区影响力,精选产业、精挑客商、精准发力,扎实开展“百日招商促进季”活动,坚持重点攻坚与区域推介结合、龙头型企业与创新型企业并举、以商引商与感情招商兼顾,力争新增投资超10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3个以上、超亿元功能性服务业项目10个以上、超3000万元新兴产业项目15个以上。
      狠抓企业服务不懈怠。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健全“166”产业促进体系,优化“1+N”现代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完善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微政策”,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发展要素支撑,全面推进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管理,全力压降淘汰低效无效载体,全方位发挥专项产业基金助推效用,整合土地空间、人才资源、服务平台,对拟上市公司、优质企业、重大项目精准扶持、精心培育。强化投后服务保障,注重动态监测,延长服务链条,加快质量强区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力打造企业安心、放心、舒心的营商环境。
      二、突出转型这一主线,推动改革创新更高质量
      切实增强改革推动力。扎实推进党政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着力构建科学规范、权责协同、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聚力实施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和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加快建立“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努力实现基层为民服务中心“互联网+政务服务”全覆盖。积极创新公共资源交易形式和方法,完善事中监督机制,探索推行标后备案制,逐步形成适合区情的管办新模式,主干业务招投标项目实现全程电子化。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打造更多民生亮点品牌,稳妥开展新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稳步提高村(居)委会直接选举率。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切实提高村级资产收益、壮大社区集体财力。
      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力。狠抓省“科技改革30条”、市“创新10条”等政策落地,推进产业配套政策、发展基金、专项规划等措施落实,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雏鹰、瞪羚和准独角兽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达超25亿元。强化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发展,深入拓展政产学研合作,大力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力争院所经济税收同比增长15%以上。深入实施“滨湖之光”等人才引育计划,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优势,鼓励区内院企开展技术合作,推动一批科技人才和项目落户滨湖。
      切实增强金融支撑力。突出抓好企业上市工作,健全后备梯队信息库,加强分批分层培育,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深入推进创投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开展银企对接、项目路演、投资论坛等活动,鼓励区内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社会资本服务企业发展,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加快推进拈花湾文投、无锡影都等国有企业资本化运作步伐,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大做优。全面深化银企合作,加大普惠金融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全力确保不发生涉众性金融安全事故。
      三、突出精细这一主调,推动城乡建管更高质量
      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围绕中心城区和高品质美丽湖湾区定位要求,对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公共配套等规划布局。主动融入锡宜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协调推进蠡湖新城新一轮建设发展,优化提升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功能定位。精心编制发展村庄规划,因地制宜策划美丽乡村发展路径,有序推进农村住房翻建试点。进一步强化分类施策和区域统筹,配合实施海鹰集团、华润微电子退城进园,加快重点片区功能与形象有机更新。从严落实耕地保护,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扎实开展低效用地开发再利用,适时推进地块出让。
      进一步深化城市更新。优化城市基础配套,完善区域路网架构,配合实施苏锡常南部高速等省、市重大交通项目,渔港路大修工程竣工通车,确保新建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达标。系统梳理剩余节点,合理运用司法手段,突出抓好苏锡常南部高速南泉段等项目“清点”扫尾,依法推进西山村地块等项目征收拆迁。继续做好存量安置房转性上市及商品住宅网签备案,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扎实推进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旧住宅区整治、自然村环境改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大力开展“大棚房”清理整治,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
      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深入推进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不断优化“数字城管”平台功能,抓牢抓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加大违法建设、违章偷倒、违规营运等专项整治力度,确保“小飞龙”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努力打造洁美、畅通、智慧、文明城区。扎实做好城市固废处置,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60%。积极构建物业管理工作新格局,持续提升安置小区与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建筑市场、交通运输、人防等行业管理。
      四、突出生态这一主轴,推动区域环境更高质量
      加力水环境整治。始终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不断压实“湖长”“河长”“断面长”责任,全面落实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和“四位一体”排水达标区创建等各项措施,精心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河道,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黑臭河道依次摘帽、III类水比例稳步提升。不断健全湖泛巡查监测预警机制,全力做好蓝藻水草打捞处置,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确保太湖安全度夏。
      加强污染源防控。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太湖治理督导和长江经济带环保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化“263”专项行动,扎实开展 “减煤”“减化”“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超72%。切实加强土壤环境综合监管。大力实施固废、危废综合治理。不断强化环境执法刚性,持续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生态区建设。不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红线管控,严格执行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环境责任保险、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各项制度,积极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低碳社会建设,有效落实企业节能降耗、新能源应用示范、绿色建筑节能等重点举措。深入推进“绿色滨湖”建设,新增成片造林面积100亩、城镇绿地40万平方米,完成森林抚育4000亩。
      五、突出民生这一主旨,推动人民生活更高质量
      多渠道推进民生实事。坚持聚焦民生,全力办好8大类25项惠民实事工程。
      多领域繁荣社会事业。按期完成渔港地区规划中学、石塘社区规划小学、育英胜利小学建设,探索建立集团化办学孵化机制,持续加强“公民办互助共同体”建设,不断放大“卓越教育联盟”改革试点成效,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加快建设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严格执行“健康滨湖”三年行动计划,稳步落实“健康细胞”城市功能升级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软硬环境建设,积极争创省健康促进示范区。有效促进计生工作转型发展,不断提高区域人口素质。着力加强公共文体阵地建设,加快推进蠡园、蠡湖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区文化馆“国家一级馆”评估定级,深入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精心组织区第四届运动会,创新开展一批品牌文化活动和精品体育赛事。
      多层次健全保障体系。健全完善“阳光扶贫”监管、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全民参保登记等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各类救助,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坚决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精准推进就业创业,注重公益性岗位开发,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加快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扩大1+N招聘服务品牌影响力。按期完成教康中心二期工程,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托养、就业、教育等保障体系,力争在全市率先创成省级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示范样板户地区。深入实施“安康关爱”“居家援助”“安全守护”“幸福餐桌”等惠老工程,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新增护理型床位200张以上,确保创成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
      多举措狠抓社会治理。围绕“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目标,突出“深挖根治”,切实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向深入。紧抓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健全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地区集成改革试点经验,推进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及时化解阶段性、区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健全访调联动机制,完善分类处理信访规则,实现信访事项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深入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机制建设,着力加强安全执法检查和挂牌督办整改,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扎实开展生产、消防、交通、市场、金融、网络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全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六、突出法治这一主导,推动政府履职更高质量
      以实干担当的作为履职尽责。崇尚实干担当,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健全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推动形成向实处用力、以实干为荣、凭实绩说话的良好态势。突出问题导向,从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入手,从对标先进的短板差距出发,解放思想、精准发力,为敢担当的担当,为肯负责的负责,推动形成上下一心、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增强实干本领,心无旁骛干工作,精益求精钻业务,真正沉到工作一线、靠在项目一线、干在发展一线,推动形成真抓实干、善谋善成的良好态势。
      以阳光法治的政务履职尽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谋划工作、推动发展。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充分发挥司法、审计等专业监督作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正确行使。巩固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创建成果,加强政民良性互动,促进政务信息互联互通,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有效规范政府行为,严格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以务实高效的服务履职尽责。尽心竭力服务发展,加快推进简政放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切实为企业添信心、为市场添活力,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稳健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真心实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认真办好每一件民生诉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快捷、更精准、更高效的便民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履职尽责。坚定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着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滨湖落地生根。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规定,以严肃纲纪促进政风转变,以激励问责推动勤政廉政,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严控行政支出,严肃财经纪律,严禁铺张浪费,严格审计监督,确保政府财力优先用于民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