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897|回复: 0

[广西] 2019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2-4 12: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2-4 12:44 编辑

    2019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金城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负重前行、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4.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总量在河池市县区保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3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4.27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34.17亿元,增长8.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1%、22.8%和6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24.4%和68.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1、1.98、5.5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214元,同比增长7.3%。

    年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6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0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

    全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3686元,同比增长15.5%。

    全年财政收入69610万元,同比下降8.5%,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6%,人均财政收入1978元,下降9.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48万元,下降0.1%。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3371万元,下降4.2%;非税收入7177万元,增长16.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合计176568万元,同比下降9.5%。

    二、农业

    农业平稳发展。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972万元,同比增长7.4%,实现增加值162226万元,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141232万元,增长10.2%;林业产值17332万元,增长13.9%;牧业产值85302万元,增长3.0%;渔业产值6106万元,增长3.2%;服务业产值11000万元,增长1.4%。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907公顷,下降1.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5245公顷, 下降2.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52公顷,增长1.8%;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13610公顷,  下降1.1%。
        年末生猪存栏2.85万头,同比下降60.8%,出栏 8.76万头,同比下降32.0%。全年肉类总产量12578吨,同比下降6.1%。其中猪肉产量6947吨,下降29.7%;牛肉产量1179吨,增长96.5%;羊肉产量936吨,增长83.5%;禽肉产量3190吨,增长5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实现较高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3%,增加值增长12.3%。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按所有制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0%,非公有企业增长17.7%,大中型企业增长16.2%。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按行业分,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0%;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7.1%;纺织业下降14.0%;医药制造业增长276.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6.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3%,其中电力生产业增长24.9%。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7%;利润总额增长57.1%。

    全年辖区内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7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9.4%。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下降27.3%;5000万以下项目投资增长0.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0.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5.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下降10.5%;办公楼投资下降28.1%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60.9%。房屋施工面积301.77万平方米,下降6.0%,其中住宅205.49万平方米,下降9.3%;房屋竣工面积55.37万平方米,增长82.4%,其中住宅38.51万平方米,增长78.5%;商品房销售面积43.57万平方米,增长2.6%,其中住宅37.74万平方米,增长2.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8.7%。全区批发业完成零售额392744万元,增长10.6%;零售业完成零售额424819万元,增长0.6%;住宿业完成零售额11834万元,增长3.2%;餐饮业完成零售额82986万元,增长9.2%。

    六、对外经济

    按人民币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838万元,下降15.2%。其中,货物出口4900万元,下降11.2%;货物进口2939万元,下降21.2%。

    按美元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143万美元,下降16.7%。其中,货物出口714万美元,下降13.3%;货物进口428万美元,下降21.8%。

    全年区内外在金城江区投资的项目88个,比上年增加65个。其中本年新签约项目12个,比上年增加6个。全年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30.2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到位数675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970.2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921.67公里;等级外公路48.54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15.42公里;一级公路14.85公里;二级公路178.23公里;三级公路41.26公里;四级公路571.91公里。年末通公路的乡镇11个,通四级公路以上的建制村110个,通水泥(沥青)路面的建制村111个。

    辖区内全年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26971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1%。按行业分类,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262959万吨公里,增长6.9%;公路客运周转量43692万人公里,下降5.1%;货运周转量258590万吨公里,增长7.1%。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6752万吨公里,下降17.6%;水路客运周转量37万人公里,下降3.1%;货运周转量6733万吨公里,下降17.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6933万元,同比增长59.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036万元,增长20.7%;电信业务总量360897万元,增长60.2%。邮政业全年完成快递业务180.58万件,同比增长28.9%;年末邮政局(所)数20处。

    年末固定电话(含公用电话)用户29362户,移动电话用户506658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33322户。

    全年国内游客600.89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消费74.35亿元;入境游客1.0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消费516.76万美元。全区星级饭店10家;旅行社6家;星级农家乐3家;A级旅游景区(点)3个,其中4A级1个,3A级2个。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06159万元,增长6.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797691万元,增长6.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82056万元,增长5.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766726万元,增长5.6%。

    全年保险业完成保费收入98284万元。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1115万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7169万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6848万元,其中,人身保险赔款7059万元,财产保险赔款4978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辖区内普通高等院校1所,当年招生4513人,在校学生10727人,当年毕业生2524人。高中学校4所,当年招生3284人,在校学生10204人,当年毕业生3329人。初中学校12所,专任教师897人,当年招生5264人,在校学生15173人,当年毕业生4215人。普通小学(不含教学点)44所;专任教师1694人,当年招生6532人,在校学生33234人,当年毕业生508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6人,当年招生23人,在校学生89人。幼儿园121所,专任教师964人,当年入园幼儿6466人,在园幼儿20640人。

    全年专利申请17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件;授权专利62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年末拥有发明专利38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辖区内年末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5%。

    辖区内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8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106个,村卫生室13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313张,其中医院3807张,乡镇卫生院290张,妇幼保健院140 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张。医疗卫生机构人员61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9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564人,执业助理医师157人,注册护士2455人。

    全年各类体育场1434个,其中体育场馆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乡镇体育健身场所17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454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辖区内年末总户数11.14万户,户籍总人口34.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1万人,乡村人口17.42万人;常住人口35.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0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即城镇化率)为70.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8‰。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9元,同比名义增长9.3%。

    按常住地分,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76元,同比名义(下同)增长10.0%。其中,工资性收入3526元,增长12.4%;经营净收入5272元,增长9.6%;财产净收入60元,增长13.2%;转移净收入3118元,增长8.1%。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80元,同比增长6.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3133元,增长5.0%;衣着支出317元,增长12.4%;居住支出2321元,增长3.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630元,增长7.0%;交通通信支出908元,增长14.9%;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179元,增长11.4%;医疗保健支出786元,增长2.1%;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06元,增长7.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4%。

        全年辖区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75元,同比名义(下同)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20979元,增长7.1%;经营净收入2346元,增长12.7%;财产净收入1797元,增长12.0%;转移净收入12653元,增长6.0%。

    辖区内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324元,同比增长6.1%。其中食品烟酒支出8386元,增长6.1%;衣着支出1344元,增长0.8%;居住支出4574元,增长10.2%;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899元,增长5.0%;交通通信支出2840元,下降0.1%;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484元,增长11.1%;医疗保健支出2264元,增长2.2%;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533元,增长3.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7%。

    辖区内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219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0557人,其中市本级为9129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7816人,其中市本级为7157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5437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48312人,其中市本级为3259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679人,其中市本级为44374人。

    全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2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507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607人。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0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613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辖区内土地总面积234642公顷,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46公顷,增长4.5%。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标率97.8%,地表水达标率100%。

    全年污水处理率96.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绿地覆盖率38.0%。

    全年造林面积1136公顷,有林面积67470公顷,森林面积303781公顷,森林覆盖率76.0%。

    全年平均气温为20.9℃,年平均降雨量为1482.5毫米。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3起,死亡31人。其中工矿事故3起,死亡3人;交通事故29起,死亡28人。



    注释:

      [1]本公报中除农业为年报数据外,其他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河池统计年鉴(2020)》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在金城江区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金城江区、外出金城江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合计与分项不等的情况。

    [5]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对外经济数据、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设施、电视广播、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区医疗保障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金城江公安分局;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区自然资源局,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局;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数据来源区住建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