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晴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聚焦县委重点决策、重点目标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主战略、主定位,按照州委“123456”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文教兴县”“和谐稳县”战略,加快推进“康养胜地、人文兴义——茶源圣地、翠华晴隆”建设,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基础日益牢固,中国式现代化晴隆实践新局面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95.8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7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5亿元,下降7.4%;第三产业增加值48.60亿元,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6.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2.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0.7%。人均生产总值42111元,比上年增长1.6%。 
、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8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种植业产值28.70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4.15亿元,增长6.5%;畜牧业产值8.03亿元,增长2.3%;渔业产值0.67亿元,增长3.3%。 表1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43.80
28.70
4.15
8.03
0.67
全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013公顷,比上年下降1.8%;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704公顷,比上年增长11.7%;烤烟种植面积874公顷,比上年下降4.9%;蔬菜种植面积5684公顷,比上年增长1.5%;年末实有茶园面积8957公顷,比上年增长3.3%;年末果园面积3667.1公顷,比上年下降0.7%。粮食总产量6.58万吨,比上年下降5.9%。 2019年至2023年全县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3845.83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1.92公顷。 表2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6.58
13.10
0.41
0.61
2.36
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15231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猪肉产量11140吨,比上年增长2.3%;牛肉产量1616吨,比上年下降1.2%;羊肉产量765吨,比上年下降9.9%;禽肉产量1645吨,比上年增长9.7%。禽蛋产量982吨,比上年增长42.3%。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92152头,比上年增长6.3%,出栏124285头,比上年增长5.2%;家禽存栏79.4万羽,比上年增长1.7%,出栏92.86万羽,比上年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7.52亿元,比上年下降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2.2%。分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8.8%;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12.9%。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7%,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下降9.2%,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6.4%。 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4.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7.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8.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6.4%。 表3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表4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亿千瓦时
吨
万吨
吨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8.74亿元,比上年下降6.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83.1%,比上年末上升4.9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8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其中,二级资质企业7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三级资质企业10个,比上年末减少1个,专业承包一级资质1个,比上年末增加1个。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95亿元,比上年下降2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3.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2.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9.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6%。 表5 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635.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635.0%。商品房销售面积1.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6.8%;商品房销售额0.48亿元,比上年下降68.4%。 五、市场贸易服务 年末全县市场主体20624户。其中,企业3503户,个体工商户1664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74个。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4%。按行业类型统计,批发业零售额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零售业零售额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4.8%;住宿业零售额0.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餐饮业零售额9.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 表6 2023年全县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及增长速度
3624
1509
38
37
6
109
100
155
795.0
全年全县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5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6.9%;化妆品类下降9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4.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0.6%;汽车类下降5.1%。 六、交通运输 年末,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693.11公里(不含国道、高速),比上年增加19.67公里。其中,省道215.59公里,县道327.03公里,乡道495.21公里,村道970.28公里,组组通硬化路68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7公里(不含在建纳晴高速),与上年持平;国道49.11公里,与上年持平。公路网络密度2.06公里/平方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33.6公里,其中B级航区78.6公里,等外级55公里。年客运量34.74万人次,年货运量38.40万吨。 年末,全县各类汽车累计登记量30528辆。其中,2023年度新增登记1181辆。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2846万元,比上年下降2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39万元,比上年下降35.6%。其中,税收收入18222万元,比上年下降1.1%。 表7 2023年财政收入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72846
38639
18222
6004
2032
862
905
2355
962
20417
1285
2485
4828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209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258万元,下降20.2%;教育支出79285万元,增长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188万元,增长32.8%;卫生健康支出17300万元,下降8.1%;农林水事务支出86384万元,增长54.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9.49亿元,比年初增加9.20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60.55亿元,比年初增加5.74亿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2.55亿元,比年初增加9.6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2.78亿元,比年初增加7.54亿元;固定资产贷款余额27.73亿元,比年初减少1.68亿元。 表8 2023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
89.49
89.49
60.55
92.55
92.55
52.78
八、人民生活 按常住地分,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42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3元,比上年增长7.8%。 表9 2023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39442
23754
8428
1095
6165
12723
6767
3844
180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55元,比上年增长16.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00元,比上年增长7.3%。 九、教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63所。其中,省级普通示范性高中1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9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6所。 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50031人,比上年末减少2973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434人,高中在校学生4605人,初中在校学生12036人,小学在校学生23388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04人,幼儿园在校学生8464人。 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3830人,比上年末减少114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53人;高中专任教师412人;初中专任教师94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89人;小学专任教师1712人;小学教学点4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5人,幼儿专任教师589人。 年末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3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29%。普通高考本科上线644人、专科上线636人,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35.5%。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0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1所,卫生院15所,卫生监督所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120急救中心1所,诊所9个,门诊部1所。实际开放床位数1761张;卫生技术人员143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12人,执业护士702人,执业药师75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2人;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7.74张。 十、旅游发展 年末全县4A级旅游景区2个(晴隆史迪威·24道拐旅游景区、阿妹戚托小镇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等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其中省级4个,州级2个。 全年全县游客人均花费966.98元,比上年增加118.24元。 十一、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4.5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09人。其中,常住人口22.75万人,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65.9%;城镇户籍人口9.57万人,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27.7%;乡村户籍人口24.94万人,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72.3%;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110.6。全年出生人口3213人,出生率9.30‰;死亡人口1752人,死亡率5.07‰;自然增长率4.23‰。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221人,比上年下降1.4%。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22人。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3691(正常参保人数)人;城乡企业职工(不含退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99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47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85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205人。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8880人,比上年下降3.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554人,比上年下降25.7%。 年末,全县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605人,比上年末下降1.1%。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083人,比上年末下降2.9%;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202人,比上年末下降1.6%。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为最终核实数。 3.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4.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相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保局(生育保险不再单独统计);高标准农田相关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旅游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交通运输等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汽车登记量来自县公安交通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晴隆支行;城乡低保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