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161|回复: 0

[辽宁] 2022年锦州市古塔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542
    发表于 2023-1-31 21: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锦州市古塔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8日在锦州市古塔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尤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四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拼搏奋进,勇毅前行,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全面建设辽西中心城市核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紧盯发展第一要务,经济运行稳中提质。过去四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去年达到223.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0.7%,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3.6%。完成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0个,其中亿元以上30个、10亿元以上3个,实现了经济企稳向好。
    改革开放活力持续释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74项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四年来各类市场主体增加21285户,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47万元。国资国企改革、农村“三变”改革有效推进。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与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深入交流合作,累计洽谈项目200余个。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何屯花卉、罗台子大枣被列入“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名单”。围绕全市“8+3”产业布局做实“三篇大文章”,按照延链、强链的思路构建了工业壮大升级的发展新格局。大商新玛特、锦绣前程、大润发等固有商圈辐射作用发挥明显,传统服务业不断提档升级。网红经济、电商经济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
    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攻坚行动,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壮大基层网格化管理队伍,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新建美丽乡村4个,累计修建农村公路9公里。荣获锦州市唯一一个(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区标兵称号。
    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大力实施民生工程,36件民生实事有序落实,442户公租房全部分配到位,累计解决9471户居民“办证难”问题。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逐年提高,四年累计投入6.24亿元。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医疗养老保险持续扩面,就业创业更具活力。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之年,区政府以“开局就要提速、起步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实现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6%,引进国内资金到位额完成24.1亿元。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升级改造何屯工业园,洽谈意向企业6户,陆续推进企业入驻。发展壮大华光电子园,改扩建8000平方米厂房满足企业扩产需求,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古塔化工园有望通过省政府评审认定。全区工业项目投资增速达94.3%,规上企业累计达17户。加快调整我区石化产业结构,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推进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已完成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以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宏达新材料公司申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通过省级认定。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被评为辽宁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服务业日益繁荣。实施“三产兴区”发展战略。开展“全民乐购、约惠古塔”等系列活动30场次,总销售额达8.3亿元,推动大商新玛特、锦绣前程、大润发、翔宇电器等传统商贸业加快发展。希尔顿酒店即将开业运营,郁锦香酒店、全季酒店即将完成内部装修,将有效带动锦州住宿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英特电商直播示范基地龙头带动作用,成功举办“2021锦州网上年货节”等线上销售活动,有效促进电商经济发展。完善夜市亮化,规范设置摊位1000个,带动就业近千人。
    ——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建设年为载体,落实项目工作专班和项目管家制度,全程跟踪服务,全力攻坚推进。全区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100亿元。兰庭居项目建设主体完工,明年可实现回迁入住;宏业大都会项目如期完成一期建设;强力推进气象台四期和小凌里项目解扣,解决437户居民“回迁难”问题;古塔区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可研已完成;西安街农贸市场项目进展顺利;硫磺回收装置等4个资源替代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深入上海、沈阳、大连等地区21次,洽谈企业百余家,达成意向31家。香港新伍餐公司投资的中央厨房项目已运营,为31所学校、17300名中小学师生科学营养配餐。华润辽宁锦州医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锦州数字城项目已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大连中电金信、金慧科技2家企业已落户,核心起步区概念规划和设计方案基本完成。零号基地(原锦州广告产业园)招商入驻率达100%,预计年利税达1500万元以上。
    (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抓好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生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市率先完成“商事登记综合窗口”改革,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时化解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推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企业开办时间缩短50%。新发展市场主体4391户,完成“个转企”70户。积极推进政务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制定130项便民事项清单,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案,落实“门前三包”,治理城市“五乱”。推动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16.4万平方米。清理整治“大棚房”9处,处置违建别墅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7处。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四河一库”日常巡护治理,保障河库安全。完成39公里“四好农村路”维修养护工作。开展“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集中取缔露天烧烤17处,2797台生物质炉具全部安装完成。全面落实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各类环保信访案件和反馈问题全部办结销号。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高标准推进民生工程,发放五保、低保、残疾人救助等资金2382万元。30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分配入住。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36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8%。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建成红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养老生活圈。成功解决锦城四月天、星桥花园小区等788户居民“办证难”问题。文教卫生事业突破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和“古塔心向党”文化惠民演出36场次,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在全市首创设立古塔非遗市集,“锦州皮影”被成功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实行集团化办学,保障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100%。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所,扩充学位210个。投入687万元,逐步完善幼儿园和小学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实施“5+2”课后服务全覆盖,整治校外培训机构23个,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联体合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优质化。成功举办“2021锦州市第六届中医药文化节”,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品牌。社会大局和谐安定有序。平安古塔建设升级加力,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59起,传统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建立54个“居民评理说事点”,实现社区全覆盖。落实“三到位”信访工作要求,办理信访案件278件,办结率100%。有效推动化解国家、省交办信访案件79件。圆满完成重要和特殊时期的维稳任务。解决农民工欠薪案件13件,支付欠薪630.1万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有力。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473万元,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防控措施,创新“三三三四”工作法,率先超额完成疫苗第一剂、第二剂接种任务,为构建免疫屏障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吃透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专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政府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有关工作。深入开展“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严格督查考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组织区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全面完成审计监督工作,政府治理水平和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累计化解政府系统债务14.46亿元。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21件。坚决维护宪法权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同时,完成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妇女儿童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所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及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和强大合力。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区中省直单位、解放军官兵,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古塔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发展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开工项目少、大项目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率偏高这一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回迁难”这一影响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彻底根治;老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破旧这一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还没有彻底改善;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拧成一股绳推动发展积极向上的氛围还没有彻底形成。对此,我们必须要以对全区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敢于斗争的精神,以不畏艰难的勇气,尽智竭力加以解决,让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
    二、今后五年和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古塔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全区未来五年的根本方向和奋斗目标,我们要一件一件落实、一项一项抓实,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吃透、准确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活、优”并举工作策略,坚持“开放活区、二产强区、三产兴区、北展扩区”的发展战略,沿着打造“六个古塔”的奋斗路径,将古塔建设成为经济活跃、文化繁荣、环境优雅、社会幸福的辽西中心城市核心区。
    今后五年,我们要努力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
    ——实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保”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实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突破性发展,跨区域合作深度拓展,“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基本形成。
    ——实现创新引领明显提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科技型企业群基本形成。全面建成数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广泛应用。
    ——实现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城乡居民更高质量就业,全覆盖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更殷实、更安康、更舒适。
    ——实现治理效能加快提升。区域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大幅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接续奋战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开局就要开足马力、开出气势,锚定目标不松、聚焦靶心不散、坚持频道不换,一往无前谋发展、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心为民办实事,切实把古塔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
    2022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原则上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突出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强化创新引领,争当数字服务产业新锐城市“排头兵”
    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积蓄发展新动能,夯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基石。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数字经济主赛道,抢抓数字服务业务转移窗口期,按照市委提出的“向海发展不忘老城,向南发展不忘铁北”工作思路,加快士英北街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深拓城区北部发展空间,打造高铁北站经济圈。重点推进锦州数字城项目建设,以混合型园区的理念推进3平方公里整体概念规划,以树立示范样板推进6万平方米起步区建设,以高校路演、定向招商等方式开展项目推广,围绕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服务产业支撑和服务能力、引进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推进产业发展,力争明年10月底前完成3万平方米核心起步区建设,引进3-5家数字服务外包上市公司入驻,达到3000—5000人规模,打造锦州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企业“强身健体”,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依托力特液压、宏达新材料、金属陶瓷、紫金药业等创新主体,强化政策激励和支持,重点突破机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基础材料技术,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依托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持续推进校地融合,充分发挥产学研城协同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人才要素保障支撑。树牢人才第一资源理念,继续开展“智联锦城”“智汇锦城”人才招引计划,夯实人才支撑,与高校合作定向培训、培养数字产业应用型人才,支持优秀人才在安居保障、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让年轻人向往古塔,扎根古塔,圆梦古塔。
    (二)笃定高质量发展,打好产业升级“主动战”
    坚持项目为王,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在加快转型升级中跑出加速度、实现高质量。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坚持“二产强区”发展战略,围绕全市“8+3”产业总体布局,找准古塔的坐标、创出古塔的特色、贡献古塔的力量。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统筹推进石化、新材料、新电子及装备制造和大数据四个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华光电子园建设,着力开展以商招商,推动园区企业扩产增效。加快推进古塔化工园建设,积极承接锦州石化公司下游产业链产品,引进辐射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争取引进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加快推进何屯工业园建设,大力招引科技型绿色环保企业入园。力争全年新培育“小升规”企业2户。
    ——加快服务业做活做优。做优传统产业。坚持内培外引,放大服务业传统优势,进一步做活做优商贸零售业。做强7户骨干企业,培育68户达限企业。盘活太阳广场闲置商铺,与锦绣前程、希尔顿酒店形成叠加效应,激发太阳广场综合体辐射作用,同时规范汉口街烧烤、和平路电子产品等特色街区经营业态,呈现特色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态势,促进消费“再升级”。做活新兴产业。加快北普陀山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建设。实施“互联网+”工程,强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推动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现代文旅业协调发展。做稳房地产业。加快建设兰庭居项目,尽快实现回迁入住。做好宏业大都会二期和钟屯村村屯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准备工作。加快推进西安街农贸市场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依托锦州数字城项目,多方寻求意向企业开发周边地块,建设高品质、功能全的住宅小区。
    ——稳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结合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现代都市型农业。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行“一村一品”工程,依托现有农业生产资源、北普陀山等山水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发展观光采摘、文化休闲、健康养生等乡村旅游业态。发挥何屯君子兰花卉基地带动作用,谋划建设集展示、销售、批发等于一体的花卉集散中心。
    (三)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定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让古塔的生态底色更靓、质量成色更足。
    ——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力度。坚持气、水、土统筹治理。抓实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全力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努力把PM2.5浓度降至全省平均水平,优良天数比例提上去,让百姓看到更加湛蓝的天空、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抓实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治理,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大力度保护生态资源。抓实土污染防治,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农膜回收行动,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稳步推进“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建立严明的审核制度和约束机制,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去产能的任务要求,从优化增量和清理存量两方面入手降低区域产业能耗。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水平。
    (四)深化改革开放,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以实打实的态度、硬对硬的招法、好又好的标准,让群众和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营商环境时时有变化、处处有提高。
    ——提升政务服务温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厘清政府权责边界,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与水平。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切口,让“一件事一次办”成为常态,打造政务服务“秒办”品牌。以制度性举措坚决管住“吃拿卡要”,遏止“不吃不拿也不办事”倾向,打破“不找人难办事”的潜规则。
    ——增强助企纾困实度。用足、用好、用活企业纾困政策,不折不扣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力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大力提升市场主体数量,提高市场主体生存和发展能力。深化顺祥集团等国企国资改革,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进金融产品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提高招商引资精度。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对外开放大局,积极融入东北陆海新通道,抓住京沈客专、朝凌客专贯通有利契机,寻求承接优质产业转移,带动我区相关产业提质扩能增效。重点面向“长三角”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强化“招大引强”导向,坚持招商引商与安商稳商并重,完善招商选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招引大型商超、首店等企业入驻古塔北部,激发周边发展活力。计划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现投资26.4亿元,以项目落地快而优助推发展精而美。
    ——加大破解难题力度。敢啃硬骨头,勇挑硬担子,专项配专班,集中力量办大事。下大力气做好东王屯土地收储项目分块出让,年内净地120亩形成回笼资金。强力推进西王屯棚改项目,纳入铁北老城区城市建设提升发展规划。专班推进气象台四期项目,依法依规解决集资户回迁问题。竭力攻坚天宝华府项目,分批次解决动迁户和集资户回迁问题。稳妥解决古塔区医院项目遗留问题,尽快恢复全面运转。制定“一债一策”偿还计划,切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树立诚信政府形象。
    (五)聚焦共享发展,打造增进民生福祉“升级版”
    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认真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
    ——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严格落实基础教育“双减”要求,开展“黑补课”专项治理。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持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公办园幼儿入园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多渠道灵活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全年计划分配66套保障性安居住房。积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和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0场以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发展。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着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围绕提升城市绿化、洁化、序化、功能化水平,下足绣花功夫精雕城市肌理。创新“U型空间”管理模式,在打造8条示范街路、标准街路基础上,逐步推进全区主要街路改造升级,落实“门前三包”,建立路长制度,每条街路落实环卫、网格员、市场监管等人员,实现“无缝”管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开展“拆围、清污、覆绿”等专项治理行动,整治城市“顽疾”,全年完成3.6万平方米。持续推进1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三无”小区,做到有人管有人护,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积极拓展绿色休憩空间,采取见缝插绿等方式,精心打造一批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努力让城区变得更有温度、更有颜值、更有品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断头路打通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服务,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生态环境。
    ——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践行“两邻理念”,加强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新型服务模式,做好社区治理试点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持续推进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社会治安强化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见警率,降低发案率。深入开展“治重访、化积案”专项行动,推进信访矛盾案结事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全周期管理”意识,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守住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积极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四方责任”“四早”措施,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管理,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建立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筑牢基层防线。着力提高指挥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确保反应迅速、运转高效、执行有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吃透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专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干部思想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做到“党委有部署,政府见行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府工作人员要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决不辜负人民公仆称号。
    ——依法行政守规矩。坚持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定期向区委报告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提高行政职权运行的规范化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加强审计监督。坚持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继续压减“三公”经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要信守承诺,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尽责履职提效能。政府系统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带头真抓实干,带头发扬斗争精神,狠抓工作落实。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责任面前不推诿,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加快把“群众企业所盼”变成“政府部门所干”。要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求真务实,干字当头,干出实打实的成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干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实干托举梦想,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发扬自信、自强、自警、自励精神,提振赶超跨越士气,增强干事创业本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古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高质量建成辽西中心城市核心区而昂扬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