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恭城瑶族自治县统计局 (2022年5月31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恭城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桂林市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恭城县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90.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4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亿元,下降1.3%;第三产业增加值35.35亿元,增长7.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86%、12.23%、38.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03%、-2.8%和42.77%。 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83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2%。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92亿元,比上年增长8.95%。其中,农业产值增长7.16%;林业产值增长8.51%;牧业产值增长19.84%;渔业产值增长3.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3.57%。 其中,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5522亩,比上年增长0.6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8吨,增长220.36%;农用化肥使用量(按实物量计)63304吨,下降1.4%;农药使用量692吨,增长1.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6909亩,增长2.5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38011亩,增长4.2%。蔬菜播种面积201481亩,增长4.79%;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28202亩,增长3.52% 。 年末果园面积561035亩,增长0.2%;其中,梨园7588亩,下降0.2%;柑橘园229367亩,下降0.5%;桃园62347亩,增长0.1%;葡萄园16421亩,下降1.5%;枣园17亩,增长0%;柿子园220417亩,增长1.1%;李子园19280亩,增长1.8%;火龙果园555亩,增长0%;百香果园583亩,下降29.2%;其他果园4476亩,增长1.8%。 年末实有茶园面积9714亩,增长38.6%。 2021年主要粮食产量及增长速度 2021年主要水果产量及增长速度 油料产量17148吨,增长4.14%。棉花产量43吨,增长3.81%。甘蔗产量3869吨,增长1.8%。 蔬菜产量208983吨,增长4.53%。 茶叶产量729吨,增长11%。 全年肉类总产量26142吨,比上年增长15.78%;生猪出栏19万头,比上年增长36.40%;家禽出栏474万只,比上年下降1.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1.6%。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5%。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经济类型看,轻工业增长9.2%;重工业下降3.3%;股份制企业下降2.9%;国有控股企业下降4.3%;非国有工业增长2.2%;大中型企业增长10%;私有企业增长1.3%;公有企业下降4.3%。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4.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下降1.89%,销售产值下降1.63%,产品销售率下降0.03%。 建筑业: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家(截止2021年12月31日),实现建筑业增加值下降15%,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43亿元,下降1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 商品房销售面积16.15万平方米,增长43.4%;商品房销售额为7.83亿元,增长37.4%。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071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5693.3万元,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7377.7万元,增长8.4%。 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660.9万元,下降13.9%;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8962.1万元,下降5.0%;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1830万元,增长5.1%;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5356.7万元,增长15.6%。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4%;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6.8%。 六、服务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9%;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9.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9%。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733万元,下降31.3%;电信业务总量23326万元,增长37.4%。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08.99万人次,增长27.7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08.99万人次,同比增加27.77%;接待入境游客0万人次,同比下降100%。 七、财政、金融 全年组织财政收入48556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5249万元,下降9.79%;上划自治区分享“四税”收入4871万元,下降3.08%;县级收入小计28436万元,增长10.35%;其中税收收入17790万元,增长9.41%。非税收入10646万元,增长11.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739万元,增长6.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772万元,增长5.51%。公共安全支出10430万元,增长20.27%;教育支出38101万元, 增长3.41 %。科学技术支出374万元,增长63.3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640万元,增长20.28 %;卫生健康支出40380万元,增长7.87%;节能环保支出2357万元,增长17.32 %;城乡社区支出14068万元,下降12.46 %;农林水支出42580万元,下降10.60%。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9%。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09.73亿元,增长19.43%。其中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68亿元,增长13.18%;贷款余额79.96亿元,增长18.53%;住户存款89.95亿元,增长13.27%。 八、教育 全县普通中学1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23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89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40人,小学专任教师154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658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1495(全日制777人,非全日制718人)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1471人。 九、卫生 2021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 359个,其中医院5个(含民营医院 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个,乡镇卫生院 10个,卫生监督机构 1个。卫生机构床位1478 张,其中医院948 张(含民营医院286张),乡镇卫生院490张,妇幼保健院40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873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627人,注册护士(师)794 人,药师(士)141人,技师(士)117人(含检验师(士)86人),卫生监督员6人,其他 188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4元,比上年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5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4元,增长8.8%。 2021年12月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341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1502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3424人,参保率为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38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2953人;工伤保险参保15866人;生育保险参保19306人。 全年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185220人次,其中城镇居民12637人次,农村居民172583人次。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1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2565.09万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701.51万千瓦时。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9人,直接经济损失113830元,火灾事故死亡人数0人,火灾事故直接财产损失2219780元。 公共安全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5%。 注释: 1.本公报中202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本公报中旅游、金融、教育、公安、安全、卫生、财政、保险、交通、火灾等方面数据由有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