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004|回复: 0

[甘肃] 2019年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10-21 16: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全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福祉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呈现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增长:2019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4.67亿元,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29.19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82:8.3:51.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462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全县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9.42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34.5%,占比较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8%。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314人,创业能力培训465人,输转劳动力9.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18亿元。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3%。
      脱贫攻坚:2019年,国家扶贫标准下剩余贫困人口减少到65户239人,当年减贫2.0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6.01%下降到0.07%。剩余11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经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高质量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目标。

           二、农业和扶贫开发
        
      2019年,全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节水特色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加快发展以高原夏菜、优质饲草、畜牧养殖、食用菌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戈壁农业。全县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为3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5%。其中:种植业29.54亿元,同比增长22.92%;畜牧业6.12亿元,同比增长4.98%;林业10941万元,同比增长47.59%;农林牧服务业1.50亿元,同比下降1.73%。全县农业增加值22.79亿元,同比增长6.88%。其中:种植业16.01亿元,同比增长4.1%;畜牧业5.76亿元,同比增长13.03%;林业6226万元,同比增长84.46%;农林牧服务业3959万元,同比下降1.74%。
      现代农业发展: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瞄准“农民增收”靶心,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富民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有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万只种羊繁育基地累计产羔5.16万只,顶乐公司万头肉牛基地养殖规模稳定在2万头,西靖镇1000头能繁母牛基地新增入栏1150头,横梁乡汉漠泓盛入栏肉鸡12万只,十八里堡、古丰、黄花滩、西靖等乡镇养殖肉鸽7.27万羽;改造食用菌棚419座、投袋出菇380万袋。黄花滩移民区万只种羊繁育基地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审核,确定为“甘肃省优质种羊繁育基地”。注册“八步沙”商标蔬菜品种11个。指导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18个,其中,有机食品7个、绿色食品11个。今年新认证农产品绿色食品品种51个。全县累积有13家新型经营主体认证 “三品一标”农产品68个,其中,认证绿色食品9家60个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家6个产地,认证地理标志2家2个产品,认证种植总面积18.26万亩,畜禽数量105万头只。
      种植业:粮食产量呈“夏增秋减”态势。全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8.26万亩,同比下降3.9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3.08万亩,同比下降9.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5.58万亩,同比下降38%。青饲料播种面积为8.23万亩,比上年增长5.24%。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为69.03:20.26:10.7。全县粮食总产量20.02万吨,比上年减少0.77万吨,下降3.7%。其中:夏粮产量6.88万吨,同比增长47.01%;秋粮产量13.14万吨,同比下降18.44%。油料1.24万吨,比上年减少0.03万吨,下降2.36%。
      畜牧业:年末各类畜禽存栏185.98万头(只、匹、只),比上年增长16.04%。其中:大牲畜存栏4.71万头(匹),与同比下降4.66%;牛存栏4. 52万头,同比增长5.12%;羊存栏76.49万只,同比增长13.76%;猪存栏14.85万头只,同比下降11.87%。
      全年肉类产量2.32万吨,比上年增长34.34%。其中:牛出栏2.85万头,牛肉产量2848吨,同比增长95.20%。羊出栏51.04万只,羊肉产量7656吨,同比增长27.81%。猪出栏17.48万头,猪肉产量12238吨,同比增长30.41%。奶产量685吨,同比增长178.46%。蛋产量2698吨,同比增长26.25%。
      林业:2019年,大力开展林业产业培育、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3.79万亩,对沿山、沿川、沿沙地区采取不同的治理防护措施。在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森林植被恢复等项目,累计完成造林3.67万亩,完成“再造黑松驿”东山绿化工程3500亩。依托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新堡、干城、裴家营等乡镇,以人工造林和封育界桩设置为主要措施,对移民迁出区全面封禁,完成封山育林25万亩。在中部绿洲绿化美化,为改善中部绿洲人居环境,大力开展中部绿洲造林绿化工作,累计完成绿化美化2.9万亩。完成城乡绿化美化1.84万亩。在北部沙区防沙治沙,结合北部沙区实际,多措并举、多方发力,累计完成防沙治沙6.87万亩。大力开展义务治沙,组织城区机关单位、配合社会团体完成义务治沙造林5200亩;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蚂蚁金服集团积极沟通对接,完成梭梭、花棒混交林栽植2万亩。
      农业机械: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5.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7%。其中:联合收获机257台,机动脱粒机2798台,饲草料加工机械9052台,拖拉机3.68万台。
      扶贫开发: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聚焦“六个精准”要求,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整县脱贫摘帽目标,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行动,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过筛子”,下功夫补齐短板弱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全部达标,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十大”扶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北京德青源、中天羊业、康美集团、甘肃正阳、顶乐牧业等一批带贫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合作项目落地见效,带贫效益集中显现,贫困户增收产业实现多种模式全覆盖,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年减贫2.03万人,剩余11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2万户、14.23万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39.86%降至2019年底的0.07%,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与此同时,黄花滩移民区调水指标落实到位,景电二期灌区渠道扩容改造、黄花滩移民区调蓄水池和输水渠道建设加快推进,移民区缺水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圆满收官,黄花滩移民区累计搬迁入住1.5万户6.24万人,入住率98.6%,实现南部山区新堡、干城、横梁3个乡镇和58个村整乡整村搬迁,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占新腾旧”政策,累计拆除房屋19776套,累计完成迁出区废旧宅基地腾退复垦3万亩,占计划的91.5%。实施移民区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项目,改良提升耕地5.7万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工业、能源消耗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6亿元、同比增长13.6%。全部工业企业纳税17736万元,同比减收787万元,下降4.44%。
      规模以上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83亿元、同比减少2.6%;销售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产销率98.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全县年内新入规中天羊业1户企业,年末全县规上工业企业23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55.8亿元,减少0.748%。主营业务收入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4.81%。亏损额3677万元,下降66.2%。规上工业税金总额6181万元,增长16.6%。规上工业用电量2.5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6.2%。                                                                                                                                                                                                                                                                                                   
      能源消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消费能源26.5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33%。单位GDP能耗6.39吨标煤/万元,较上年同期6.32吨标煤/万元增长0.07%。全社会用电量6.4亿千瓦时、减少4.48%,其中工业用电量2.54亿千瓦时、下降36.2%。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全年生产水泥熟料152.4万吨,增长57.1%。水泥122.9万吨,增长9.7%。冻肉633.2吨,增加85%。配合饲料40208吨,增长40.1%。挂面3601吨,增长2.5%。瓜子炒货6000吨,增长65.3%。食用植物油434.8吨,增长52%。风力发电2.29亿千瓦时,减少4.18%。光伏发电2.47亿千瓦时,增长7.39%。
      建筑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7亿元,比上年下降22.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项目投资: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实行项目清单管理,推行联审联批,加强施工调度,努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63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项。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同比增长10.7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65.45%。加强以城镇、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完成投资10.23亿元、5.94亿元和7.72亿元。古浪县2018年、2019年自然村道路及主巷道建设项目、古浪县十三五第一批新增2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古浪县古浪河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49个项目建成投用。古浪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全面建成,建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1处,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工程1处,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黄羊川中心小学校舍及运动场建设项目、海子滩东新小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等9个教育项目全部完工。
      招商引资: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项目谋划调研。充分发挥兰洽会、丝博会、药博会、有机葡萄美酒节等重点节会带动作用。2019年,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5项,到位资金39.62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新建项目13项,落实到位资金11.3亿元;续建项目22项,落实到位资金28.32亿元。新建项目中,秀珍菇产业园、6000亩花海经济田园综合体、年产2万吨废旧轮胎综合回收利用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续建项目中,富硒肉牛养殖产业园、型煤厂及型煤、原煤配送中心、无害化处理40万头(只)病死畜禽、医疗垃圾处理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第二十五届“兰洽会”期间,共签约项目4项,总投资2.08亿元;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期间签约项目1项,总投资3600万元;中国·河西走廊第九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期间,共签约项目3项,总投资2.23亿元。先后15次赴北京、江苏、浙江、山西、湖南、上海、陕西、宁夏等地区,同30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了对接洽谈和实地考察,主动邀请70多批次企业400多名客商来古考察。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322万元,比上年增长7.4%。
      交通运输:全县拥有运输车5360辆,与上年持平。其中:客运车490辆,客运周转量25981万人/公里;货运车4870辆,货运周转量219049万吨/公里。
      邮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38.8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函件量9586件,增长15.2%;报刊发行量335879份,增长1.83%;包裹运送量77057件,增长52.47%。全年邮政全员劳动生产率16.71万元/人,增长2.2%。
      电信:全年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4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年末全县拥有互联网用户4.85万户。其中:电信用户3.57万户,移动用户1.28万户。
      全县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25.32万户,比上年增长1.3%。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1部/百人。其中:电信用户8.05万户,减少31.43%;移动用户14.2万户,增长9.23%;联通用户3.07万户,增长35.8%。
      全县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64万户,比上年增增长15.76%。其中:电信用户3.59万户,减少13.7%;移动用户4.05万户,增长65.98%。
        
           六、国内商贸和对外经济
        
      商贸: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5亿元,比上年增长7.2%。从销售地看:城镇的16.77亿元,增长7.33%;乡村的8.58亿元,增长6.96%。按消费形态看:商品批发和零售22.68亿元,增长7.0%;住宿和餐饮业2.67亿元,增长8.5%。
      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批发业增加值3546万元,增长4.5%;零售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8.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608万元,增长6.7%。其中:住宿业增加值1715万元,增加6.6%;餐饮业增加值1893万元,增长6.8%。
      对外经济: 全县全年对外出口总额达747.3万元,较上年增长6.4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加强财税金融工作,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强化重点税源管控,依法治税,科学征管,全县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争取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3467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8.7113亿元,返还性收入3422万元,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9亿元,比上年下降3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亿元,下降43.93%。分部门完成情况:税务部门13652万元,增长0.79%;财政部门5212万元,下降74.92%。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全县财政支出42.78亿元,增长8.06%。落实干部职工工资制度改革、科学发展绩效奖和取暖补贴提标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村组干部报酬和乡村公用经费。
      金融:建立银政企定期沟通会商机制,金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26亿元,较年初增长7.82%。各项贷款余额为90.69亿元,较年初增长4.86%。住户存款余额79.97亿元,较年初增长13.11%。全县金融机构在人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稳定,金融机构备付能力正常。
      保险:保险业保费总收入10944.3万元,比上年增长36.17%。赔偿给付7454.56万元,增长114.82%。
      全县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40280万元,比上年增长4.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2019年,古浪县整合科技资源,注重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服务,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申报省级民生项目5项,其中脱贫攻坚项目2项,已审批1项,争取资金25万元;东西部协作项目3项,已审批3项,争取资金30万元。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配合县上扶贫产业发展规划,深入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指导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并帮助古浪县亿万家农牧专业合作社申报落实县财政科技创新经费10万元。
      对接全县“十大”产业,着力引进新品种示范种植,目前共引进农产品新品种33项,除天津引进的10个新品种外,引进山东蚯蚓养殖技术,云南旱稻品种1个,法国梧桐、银杏、五角枫等名贵树种8个,日本樱花、海棠2个,红叶碧桃、太阳李、红叶杏等果树新品种3个,红白枸杞新品种7个,台湾秀珍菇品种1个。
      教育: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7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独立高中3所,职业中学2所,初级中学21所,小学145所。学前教育幼儿园115所。在校中小学生41029人,在园幼儿9320名,在校教职工4109人。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为100%,毕业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分别为小学2080人、初中1053人。全县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45%。
      全县5683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考生4502人,总录取率为79.22%。其中:重点本科录取539人,录取率为11.14%;二本录取1448人,录取率为29.93%;专科高职录取1679人,录取率为34.7%;三职生参加考试845人,录取836人,录取率为98.93%。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201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89029人。其中:男性198893人,占51.1%;女性190136人,占48.9%。人口出生率为9.02‰,死亡率为5.86‰,自增率为3.16‰。在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351627人,非农业人口37402人。其中,0-14周岁人口6.93万人,比重17.81%;15-64周岁人口27.89万人,比重71.70%;65岁及以上人口4.08万人,比重10.49%;15岁人口0.36万人,比重0.93%,16-59岁人口24.92万人,比重64.06,60岁以上人口6.69万人,比重17.2%。计算城镇化率的人口为118120人,城镇化率为30.36%,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67元,较上年增长8.4%。从收入构成情况看:工资性收入19069.5元,增长8.7%;经营性收入1923.6元,增长8.03%;财产性收入899.43元,增长6.6%;转移性收入2474.48元,增长7.3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5670.07元,增长5.73%。
      农村居民: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61元,比上年增长9.29%。其中:工资性收入2783.45元,增长9.78%;家庭经营性净收入4019.24元,增长9.22%;财产性净收入115.39元,增长5.71%;转移性净收入642.93元,增长8.33%。农民人均现金支出9169.12元,增长8.01%。其中,生活性消费支出6449.41元,增长11.48%。
      城乡社保:2019年,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0017人,参保率98.2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集总额26559万元,共为参保居民报销医疗费用24241万元。当年城乡医保基金使用率为91.3%。实际补偿中:住院补偿达75.6%,门诊补偿12.6%。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47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550人,下降1.9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970人,增长5.7%。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当年征缴29835.65万元,下降6.2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2055人,参保率为99%。当年征缴个人养老保险费9795.23万元,全年发放养老金23989.41万元,年底累计基金余额24982.11万元。
      社会救助:农村五保供养1395人,供养支出232.87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5661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789.49万元。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280人,发放资金1308.88万元。全县有敬老院4 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68人。累计建成169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文化体育:按照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战略定位,积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努力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体育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按照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切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共享。先后组织举办“庆元旦·迎新春”全民健身暨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展演活动、古浪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县城红色文化彩灯展览、“奋进新时代·文旅展风采”主题演讲比赛、“书香古浪·最美风景古浪人”全民阅读、庆“五一”文体系列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等规模性文化活动8次,有效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对接争取中央及省市对贫困地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为43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配发音箱、乐器、舞龙舞狮服装等价值68.9万元的文化器材2322套。为富民新村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30件。结合精神扶贫,在富民新村开展庆国庆文艺演出2场次,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以方针政策、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文明城市创建、扫黑除恶等宣传主题,演出190场次。
      全县拥有博物馆(纪念馆)1所,红色教育基地1处,公共图书馆1所,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档案馆1所。全县有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总面积5700平方米。
      全县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8.7%,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51%。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0135户。
      旅游: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借助八步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有效对接省文旅集团,筹备组建八步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谋划实施古浪县八步沙旅游项目。持续推进古丰镇、黑松驿镇特色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阳光新村特色旅游示范村建设。古丰镇特色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60万元,建成旅游厕所3座、停车场2处、观景亭2座、游步道1.6公里,扶持发展农家乐14家,发展花海经济2235亩。黑松驿镇特色旅游小镇完成投资1400万元,建成丝路驿站民俗文化中心,停车场1处、旅游厕所3处、发展农家乐4家,种植油菜花2600亩;阳光新村丝路民俗驿站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接待大厅、民俗馆、沙漠卡丁车赛道、儿童游乐园、景观古长城、停车场等项目,正在创建3A级旅游景区。黄羊川华硕牡丹产业园种植牡丹、菊花、月季等花卉1000亩。持续推进文化内涵发掘和文化资源开发,实施黑松驿丝路驿站文化中心和大靖镇马神庙修缮工程,成立全域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接待八步沙精神学习观摩游客7000多人次。古浪战役纪念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接待单位团体460个、3.6万人次。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86.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
      卫生: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所,卫生管理机构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一级综合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9所,乡镇卫生院分院3所,民营医院3所,村卫生室31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所,个体诊所120所,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核定人员编制742名,共有在职职工800人(民生项目生176人)。其中:卫生管理人员36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57人,工勤技能人员107人。县医院、中医院、妇计中心、绿洲医院临聘人员606人,民营医院卫生人员62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315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卫生人员136人。全县共有卫生人员191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4.95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776名,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8人;共有执业(助理)医师561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44人;共有注册护士659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1.69人。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床位2372张,民营医院开设床位119张,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住院病床2491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6.4张。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彻底整改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严格落实“治源、控煤、抑尘、管车、禁燃、增绿”六大措施,县域内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淘汰治理,建成一级优质煤配送中心2家、二级优质煤配送网点57个,全县空气优良率91.2%。突出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湖长+警长”工作机制,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26个,清理河湖垃圾2700多吨,拆除占用河道岸线违法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大靖、土门、黑松驿及黄花滩移民区富民、富康、兴民、康乐、富源新村污水处理厂(站)全面建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建成投运。县城区供水扩建工程建成运行,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大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力度,设置废旧地膜残留监测点20个,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6%,尾菜处理率达40.49%,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达到40万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依托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森林植被恢复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3.79万亩,其中水源涵养林4.02万亩,村镇社区、农田林网绿化2.9万亩,防沙治沙6.87万亩。加强南部山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马路滩林场、大靖林场完成搬迁进驻,设立草原管护站,“两场一站”管护面积达到125.38万亩。坚持防沙治沙同发展沙漠生态经济相结合,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5300亩。持续开展机关干部义务压沙造林活动,完成义务治沙造林5200亩。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沙治沙,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蚂蚁金服集团对接合作,建成梭梭、花棒混交林2万亩。持续实施“三项革命”“三项行动”,投入城乡建设资金12.81亿元,县城区迎宾路、文华路等6条市政道路完成改造提升,新增停车位313个。县城区新增绿地6.2万平方米,累计达到58.5万平方米。县城区环卫服务市场化建设项目投入运营,机械化清扫率达92%以上,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拆除县城区临违建筑8.35万平方米,完成门头牌匾改造7940平方米。持续推进“烟头不落地”“遵守红绿灯”“礼让斑马线”活动,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通过整改整治各类生态环保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保护:全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出发点,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制定并严格执行《古浪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古浪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全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察机构1个,环境监测人员8人,环境监察人员12人。
      全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优良率91.2%。
      水资源:2019年,全县水资源总量2.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6亿立方米,净地下水资源量0.13亿立方米,调入黄河水1.55亿立方米)。2019年末,4座重点水库蓄水总量1137.2万立方米,比2018年末相比上浮44.3 %。2019年,全县用水总量为2.47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7579亿立方米,地下水0.5218亿立方米,调入黄河水1.1911亿立方米)。2019年,人均用水量635立方米(包括黄河水量)。其中,生活用水0.108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22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2464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0928亿立方米。全县万元GDP用水量513立方米(按可比价计算),较2015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7.76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26.6%。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2.41%。
      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质达到三类标准。2019年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0.54 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6.55%。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86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10.35%。
      全年平均气温为6.9℃,比上年上升0.1℃;年日照小时数2513.7小时,比上年减少155.8小时;年降水量482.6毫米,比上年增加99.3毫米。
      全县地震台站(点)27个,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0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27个。2019年,县境内共发生ML3.0级以上地震0次。
      安全生产:2019年,全县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0.56万元。其中,建筑施工领域未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领域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0.26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89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9?人,未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无火灾死亡事故发生。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常住人口数据为省、市统计局反馈数据。
      3.公报中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5.公报中就业、社保方面数据取自县人社局;设施农牧业数据取自县农业农村局;城市建设方面数据取自县住建局;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方面数据取自县扶贫办;招商引资数据取自县招商局;交通运输方面数据取自县交通局、运管局;邮电方面数据取自县邮政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等;商贸方面数据取自县商务局;旅游方面数据取自县旅游局;财政数据取自县财政局;金融、证券、保险数据取自县人行、金融办;新农宅和城镇保障性住房方面数据分别取自县扶贫办和县住建局;科技方面数据取自县科技局;教育方面数据取自县教育局;文化广电数据取自县文广局;卫生方面数据取自县卫计局;水资源方面数据取自县水务局;造林方面数据取自县林草局;环境方面数据(为初步数据,具体数据由省市核定后由市生态环境局古浪分局公布)取自市生态环境局古浪分局;社会救助方面数据取自县民政局;安全生产方面数据取自县应急管理局、交警队;地震方面数据取自县地震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