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蒲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建一年,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蒲城社会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4.16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3.8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84.31亿元,增长5.1%。人均生产总值26241元,比上年增长2.9%。 2019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6.11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9.50%,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638098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486532万元,增长6.1%;林业产值5355万元,增长9.0%;牧业产值85129万元,下降0.2%;渔业产值1987万元,增长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9095万元,增长5.8%。 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1316844亩,比上年下降0.18%。其中,夏粮877041亩,下降0.15%;秋粮439803亩,下降0.23%。粮食总产量375765吨,下降0.53%。其中,夏粮218641吨,下降7.8%;秋粮157124吨,上涨11.67%。 全县年末,猪存栏123350头,同比增长2.57%;牛存栏17376头,同比增长3.27%;羊存栏47453只,同比下降5.36%;活家禽362.03万只,同比增长9.59%。猪出栏137672头,同比下降5.03%;牛出栏6948头,同比增长6.29%;羊出栏36831只,同比增长3.48%;活家禽出栏92.69万只,同比增长1.94%。肉和奶产量分别为14235.78吨、40661吨,同比分别减少2.72%、增长4.56%;蛋产量28078吨,同比增长5.6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初步统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1.21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 | 万吨 | 12.5803 | -38.02 | 水泥 | 万吨 | 136.66 | 217.22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980260 | -11.28 | 初型形态塑料 | 吨 | 666119.82 | 9.06 | 鲜、冷藏肉 | 吨 | 70636 | -11.57 | 机制纸及纸板 | 吨 | 34286 | 35.09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2221.8 | 100.52 | 饲料 | 吨 | 175630.4 | -6.04 |
2019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同比增长9.5%。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7.40亿元,同比增长2.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29.75亿元,同比增长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1200平方米,同比下降12.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07%。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2.2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42%。 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9.6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3%,文化产业投资下降1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9829万元,较上年增长69.55%;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2.3190万平方米,增长76.4%;商品房销售面积9.9325万平方米,增长94.0%;年末商品房销售额41633万元,增长130.31%。 五、国内贸易、市场价格和交通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4.0%。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7791.1万元,比上年增长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86.6万元,增长17.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204905.8万元,增长4.6%;餐饮收入14771.9万元,下降7.7%。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1%。 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类别 | 2019年 | 2018年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3 | 102.6 | 1、食品烟酒 | 104.8 | 101.6 | 粮食 | 101.0 | 100.2 | 畜肉 | 126.9 | 91.6 | 蛋类 | 103.8 | 109.4 | 鲜菜 | 102.3 | 103.6 | 水产品 | 97.4 | 106.0 | 2、衣着 | 97.0 | 102.8 | 3、居住 | 101.4 | 102.9 | 4、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0 | 103.8 | 5、交通和通讯 | 98.5 | 102.1 | 6、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6.0 | 103.2 | 7、医疗保健 | 101.7 | 103.8 | 8、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8.3 | 101.6 |
2019年货运量316万吨,比上年下降11%;货物周转量36426万吨公里,增长15%。客运量544万人,下降13%;旅客周转量32233万人公里,下降14%。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2019年全县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148.69亿元。在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94.76亿元,较上半年增长16.79%,其中新开工项目26个,实际到位资金82.68亿元,续建项目34个,实际到位资金12.08亿元。 2019年共接待游客901.8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0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3亿元,增长2.92%。 七、财政、金融 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不含卤阳湖)58033万元,比上年下降6.15%。地方财政支出(不含卤阳湖)496776万元,增长4.72%。 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22026万元,增长9.0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80465万元,增长11.3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64122万元,增长4.23%,其中短期贷款445614万元,下降0.35%,中长期贷款1195494万元,增长5.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普通中小学120所,在校学生78556人。其中: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31361人;小学96所,在校学生47195人;幼儿园182所,在校人数2630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初中升学率100%;高中升学率81.98%。2019年全县本科上线3163人。其中,一批本科上线1338人,比去年增加32人,二批本科上线3163人,比去年增加1179人。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152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100件,外观设计专利16件;专利授权量90件,其中授权发明9件,实用新型68件,外观设计13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9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9个,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327场。文化站17个,其中包括5个文体中心。农家书屋275个,已实现全覆盖。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县剧团送戏下乡230场。全县实现文化产业营业收入81622.8万元,同比增长59.34%。 2019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66所,拥有床位4531张,卫生技术人员54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18人,注册护师、护士2015人。年末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32586人,参合率达98.2%。 2019年共完成25个村级和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放安装器材75万元。组织举办大型赛事18项,260余场次,40天。组织举办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涉及拔河、集体大绳、滚铁环、齐心协力、勇往直前、袋鼠跳、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十一个比赛项目,有67支代表队2000余名运动员参加,经过激烈角逐,教育局等团体总分8支参赛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十、水利和环境保护 水利系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46亿元。有效(农田)灌溉面积66.8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6.8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5.84千公顷。建成水库9座,总库容1728.06万立方米。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达到26534万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18569万立方米,工业供水3371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2270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303万立方米,生态环境供水164万立方米,林牧渔畜供水1857万立方米。 全年有效监测天数355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92天,达标率为52.6%,其中优质13天,良好179天。重污染天数18天,增加10天;综合指数5.76,同比增长18.5%。六项污染物浓度同比情况仅臭氧得到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58.3%;PM10年均浓度115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2.7%;NO2年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4.3%;SO2年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62.5%;O3-8h第90百分位数浓度1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CO第95百分位数浓度2.5毫克/立方米,同比增长38.9%。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771486人,全年出生人口7123人,其中男3682,女3441人,人口出生率9.2‰,人口自然增长率3‰。 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93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75元,比上年增长9.6%。 2019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35900人,参加失业保险2745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15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7%。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28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7.6万人。 2019年民办收养性机构8所,共有床位870张,收养322人。年末纳入城市低保518户、1157人,人均月保障标准580元;纳入农村低保2682户、7692人,人均月保障标准一档333元、二档250元、三档167元。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1所,五保对象1028人,其中集中供养64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旅游、图书馆、文化馆等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外商投资、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等数据来自县经合中心;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蒲城县支行;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体育数据来自县体育运动中心;水利数据来自县水务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渭南市生态环境局蒲城分局;城镇、农村常住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蒲城调查队;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