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扶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县上下砥砺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加快“一地三县”建设步伐,全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结构趋优、质量稳步向好”的运行态势。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1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3.81亿元,比上年增长8.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图1 2015-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4.7:50.2:35.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4863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4.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2%。 图2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总产值(现价)3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28.81亿元,增长9.3 %;畜牧业产值6.08亿元,下降16.5%。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78万亩,同比下降0.17%;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0.03万亩,同比下降0.15%;秋粮播种面积27.74万亩,同比下降0.21%。 表1 2019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 标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256168 | -0.46 | 夏粮 | 150652 | -2.94 | 秋粮 | 105516 | 3.32 | 油菜籽 | 533 | -5.83 | 蔬菜及食用菌 | 40776 | 4.43 | 园林水果 | 350202 | 4.10 | 苹果 | 314395 | 3.91 | 猕猴桃 | 23043 | 6.14 | 桃 | 10871 | 6.27 |
全年畜牧业生产受市场波动和生产效益的影响,主要畜产品产量均呈现下降态势。 表2 2019年全县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 标 | 总 量 | 比上年增长(%) | 大牲畜出栏 | 7903(头) | -7.78 | 生猪出栏 | 155867(头) | -7.52 | 羊出栏 | 23908(只) | -6.4 | 家禽出栏 | 152.47(万只) | -1.83 | 奶类产量 | 8093(吨) | -27.15 | 年末大牲畜存栏 | 8071(头) | -4.12 | 年末猪存栏 | 128551(头) | -3.98 | 年末家禽存栏 | 96.31(万只) | 0.04 |
全年造林5000亩,水产品产量1520吨。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7%。其中全县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 图3 2015—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七大支柱产业中,饮料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家具包装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造纸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6%;食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3.4%;印刷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9%;环保建材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0%;纺织服装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5%。 表3 2019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饮料 | 万吨 | 65.7 | 21.39 | 方便面 | 万吨 | 14.1 | 17.59 | 家具 | 万件 | 77.4 | 13.25 | 泵 | 台 | 16130 | 9.83 | 塑料制品 | 吨 | 45822 | 11.77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7.69 | 6.73 | 小麦粉 | 万吨 | 63.85 | 0.86 | 纱 | 吨 | 17055 | 1.57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58398 | 39.62 | 铜材 | 吨 | 9169 | 0.04 | 水泥 | 万吨 | 327.03 | 4.69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9.2%(按现价计算)。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跨地区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7.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1.5%。 图4 2015-2019年全县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4.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1.9%。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8.9%。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46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93.5%。 五、商贸·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按消费区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55亿元,增长7.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3%;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11亿元,增长65.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6.16亿元,增长13.6%;商品零售41.50亿元,增长11.4%。 图5 2015—201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县融媒体中心、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一期建成投运,大美佛汤城、君临怡养产业园等20个文化旅游项目稳步推进。19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座旅游厕所已建成。我县荣获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法门文化景区荣获“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景区”称号,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秦花蜜泉、碳纤维手杖荣获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六、交通·邮电 S107马超岭特大桥、S209湋河大桥建成通车,西法城际铁路扶风段2.87公里试验段桥墩施工基本完成,七星大道、野河山—关中环线建设和侯浪路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852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229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300万元。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用户总数31.1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59万户。互联网(含手机)用户18.26万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55313万元,比上年增收781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1784万元,比上年增收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分项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22640万元,增收784万元,增长3.59%。非税收入完成9144万元,短收169万元。耕地占用税收入5549元。 全年财政支出251675万元,比上年增加15036万元,比上年增长6.35%。主要支出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386万元,教育支出6648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167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213万元,社会保障支出5716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1407万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89.09亿元,比年初增加14.0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9.46亿元,比年初增加13.03亿元。 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达74.44亿元,比年初增加8.65亿元。 八、教育·科技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1所(含私立高中1所),小学72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54人,小学专任教师1419人。全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6883人,小学在校学生21020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0%。 全年组织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6个,审定立项3个,争取资金165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46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 九、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有影剧院1个,城乡文化站(馆)9个,公共图书馆1个。新建县城新区图书分馆及移动图书馆,电子图书藏量100万册,建立两个流动图书外阅点和廉政书房。年内新购图书3292种8376册,订阅期刊121种、报纸54种,征集地方文献108种312册。举办2019“迎新春”新年交响音乐会、“文化下乡百村行”春联义写、“信合杯”锣鼓秧歌游演大赛、第三届“扶风贺新春福满七星河”新春文化旅游节、“群英杯”青年歌手大赛、全县运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礼赞祖国唱响扶风”职工合唱比赛、首届“福彩杯”秦腔戏迷大赛扶风赛区比赛等大型文化活动。秦腔现代剧《喜玲》在全市各县成功巡演。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计生机构 220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 15个,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村卫生室170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个。卫生人员总数3868人,卫生技术人员317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0人,注册护士 1034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910 张,其中,医院1214张,妇幼保健机构90张,卫生院696张。全年参加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 360073人,参合率达99.79%。 全县儿童12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9.8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9.44%。甲类传染病无发病,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24/10万,报告死亡4例,死亡率0.88/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46/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共有1个街道办,7个镇,113个行政村,9个社区。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4.0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29人,人口出生率为7.15‰;死亡人口230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5‰。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76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942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91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96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32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参保200181人。 2019年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新发展猕猴桃、苹果、元宝枫、设施蔬菜等产业4万多亩,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93%。26个苏陕扶贫项目为贫困户分红285万元,向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注入资金2568.8万元,解决贫困人员就业2908人,教育、健康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村镇工厂就业扶贫模式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创业创新成果展“优秀项目奖”。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扎实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29户101人顺利实现脱贫退出,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7%。 按新口径,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4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63元,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18525元,增长8.8%;经营净收入7362元,增长4.4%;财产净收入1191元,增长5.5%;转移净收入4985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741元,增长12.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6元,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5219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3326元,增长12.6%;财产净收入125元,增长1.0%;转移净收入4116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407元,增长19.4%。 十一 、环境•安全生产 积极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116户“散乱污”企业整治到位,52728户清洁能源“双替代”任务基本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5天。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达到0.690吨标煤/万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4.48%。空气质量指数达到4.6%。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7.4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1320座,全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站在绛帐建成投用,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20.7%。 注释: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 3.此公报数据若与上年公报数据有不衔接之处,系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对2018年、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修订。 4.本次公报数据,来源于全县各相关部门的年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