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815|回复: 0

[江苏] 2018年扬州市广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14
    发表于 2020-1-17 0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17 09:12 编辑

    2018年扬州市广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年来,全区各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成绩显著。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01亿元,可比价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8亿元,可比价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245.16亿元,可比价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406.37亿元,可比价增长9.4%。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上年的1.4:38.1:60.5调整为1.3:37.1:61.6,三产比重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8%和75.0%,工业经济贡献率为19.3%。

           全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税收收入3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财政支出62.4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0.11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19.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农业总产值11.17亿元,林业产值0.36亿元,牧业产值2.18亿元,渔业产值4.44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9.03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比去年同期可比价增长0.1%。

           优化调整农业结构1万亩,拓展高效设施农(渔)业2700亩,新建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5个,申报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4.9万亩,圆满完成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创成全市首家省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三和四美创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食品产业园通过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监测。培育“三品一标”品牌10个,“沙头西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创成省园艺作物标准园1个、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2个,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6000万元,农产品电商销售额8.1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重工业产值比重达77.2%,同比增长10.5%;股份制企业比重达78.4%,同比增长16.7%;私营企业比重达58.6%,同比增长22.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是全区工业的主导产业,分别占比25.0%、15.3%、9.8%。亿元以上企业达87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达7家。完成工业开票销售452.5亿元、入库税收25.3亿元,分别增长25.9%、71.3%,总量创近五年新高,增幅全市第一。净增规模以上企业14家,净增年开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8家,恒润海工产销翻番突破百亿,大洋造船成功重组。企业智能化和高端化水平提升,创成省级智能车间1家,获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2家,扬农股份获批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嘉和热系统等6家企业贯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万方电子获省工业设计铜奖及省软件金慧奖,水利机械获批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资质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5.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完成竣工产值528.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17.41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新开工面积1459.1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7.7%。完成建筑业税收5.2亿元,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专业承包一级企业3家。

    四、服务业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55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66.25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2.33亿元。全区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全年实现服务业税收收入30.5亿元,增长30%。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41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8家。新增软件信息服务企业40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30余家,网络视听产业园、交通银行金融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广陵新城被评为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商贸物流园创成省示范物流园,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入选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及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东关街—国庆路荣获全省首批老字号集聚区称号,科技馆通过3A级旅游景区评定,获评省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1家、省电子商务示范社区(村)3家。

    五、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服务业投资增长17.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完成住宅投资77.3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448.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75.3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8.1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2.0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06.65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91.54亿元。

           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8个,完成投资140亿元。总投资65亿元的恒润海工高强度工业用板及万科地产、丰元仓储等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宏昌天马物流装备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湾头玉器特色小镇入选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累计实现投资28亿元,林安智慧物流列入省重大项目并顺利实施。设备投入超千万元企业达12家。

    六、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100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2.0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其中,自营出口10.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净增私营企业1558户、个体工商户5038户,新开工亿元以上民资项目2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金162.88亿元。

           全区新批外资项目23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开展2018广陵区商机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2018扬州(北京)央企暨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合作恳谈会、2018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招商拜访活动(粤港澳)、广陵区人才发展大会等多场大型特色招商活动。组织近90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昆山进口交易会等境内重点展会,40家企业参加德国杜塞尔多夫、迪拜、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境外专业展会。

    七、科技创新

           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机制,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6家,创历史新高。“两创示范”工作深入推进,新增省级众创空间4家,扬州创新中心开园运营。新建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9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92项,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个,位居全市前列。新增专利授权27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5件。引进国家 “万人计划”1人,获批省“双创计划”13人。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优化学校布点规划,文峰小学新校区全面建成,汶河小学扩容到位,李典滨江小学主体封顶。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创成省优质幼儿园3所,新增省特级教师1名。

    高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汤汪区域卫生服务中心创成二级医院,获批省首批社区医院,苏北医院全面托管李典区域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乡镇医疗急救站点2个,创成省市基层特色科室2个,1人荣获“中国好医生”称号。

           提前完成省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获批省首批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区文化馆建成国家一级馆,声乐作品《万古风流女儿歌》入选省五星工程奖,汶河街道创成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街道和国家一级文化站。圆满完成省运会赛事承办和参赛任务,勇夺金牌15块。组织首届社区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70场次,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全覆盖。《广陵区志》交付印刷,《东关街志》列入中国名街志文化工程先行先试项目。

    九、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编制完成广陵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深化东南片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规,完成路网、水网、绿网以及公园规划布局。建成广陵体操馆、万福邻里中心等重点项目,广陵初高中启动招标,市妇女儿童医院开工建设。整治老小区10.9万平方米、老街巷30条,改造城中村地块19个,拆迁面积64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45万平方米,建成朱自清公园、七里河公园等社区公园7个、育英巷等口袋公园23处。实施古城“一纵一横”美化亮化改造和仁丰里街区“微更新”改造,新增特色文化园(会馆)20个、民宿客栈床位144张,提升改造农贸市场3个,新改建公厕7座、旅游厕所12座。

           交通链接加快推进。加强东南片区路网连通,实施道路桥梁项目10个,新徐凝门桥、大学南路南延、渡江南路南延等建成通车。全力保障连淮扬镇铁路、五峰山过江通道公路接线、城市南部快速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签约拆迁700余户。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省5A级,建成商贸物流园公交首末站,开工建设经济开发区公交首末站,公交服务更加便民。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0公里,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9公里。

           城市管理逐步精细。大力实施“三路一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文昌中路、南部快速通道、环古城道路沿线杆线下地和归整近140处,整治建筑外立面15万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1200处,整治违规店招2000余处。加大重点难点问题防控力度,拆除违法建设1.1万平方米,扬尘治理、渣土整治和餐厨垃圾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推进垃圾分类和转运市场化运营,建成垃圾分类站台600余座,市场化转运垃圾20万吨。开展口袋公园认养活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43.0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21.8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0.8%。人口出生率为7.8‰,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长率-0.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91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41元,比上年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147元,比上年增长7.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2%。

           继续推进社保扩面征缴,新增参保3162人。稳步推进社会化养老,新建颐养社区4个、日间照料中心1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40张,东关街道入选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头桥镇通过省健康镇验收,四望亭社区被评为省健康社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574套,基本建成4245套,解决超腾仓期安置房2379套,改造农村危房18户。落实脱贫攻坚“三保五助”政策,新增脱贫家庭79户。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帮扶资金4200万元,惠及2.85万人次,建成“残疾人之家”5个,基层慈善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