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发,着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
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经初步核算,我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39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4120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3%;二产业增加值4845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9%;三产业增加值14287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为68:8:24。
就业压力得到缓解。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8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0.2%,下岗失业再就业人数780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农业
农业经济增长回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8944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增加值131564万元;林业增加值3000万元;牧业增加值22608万元;渔业增加值1577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95万元。
粮食产量39.2万吨。其中水稻产量13.8万吨;玉米产量18.3万吨;大豆产量5.8万吨,分别占总产量的35%、46%、15%。
畜牧业稳中有降。全年猪牛羊肉产量2651吨,比上年下降5%;禽肉产量494吨,下降5%;鲜牛奶产量143吨;鲜蛋产量529吨;全年猪、羊和家禽存栏分别为18161头、14442只、112854只。
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75亿元,比上年下降9%;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2.28亿元,税金实现6838万元,分别下降1.3%和3.3%,利润实现3427万元,同比亏损2506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增加值增长3.5%;实现利税-1775万元,增亏2525万元。
主要产品产量及增减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值 | 比去年增长(%) |
大米 | 吨 | 56784 | -12.2 |
砖 | 万块 | 4423 | 0.8 |
精制茶 | 吨 | 220 | -42.1 |
发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13166 | 13.6 |
供热量 | 吉焦 | 1003339 | 6.4 |
供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19022 | 29.2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134 | 3.1 |
人造板 | 立方米 | - | - |
小麦粉 | 吨 | 2920 | 上年同期无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1810 | -12.9 |
鲜、冷藏肉 | 吨 | 1080 | 1.9 |
饲料 | 吨 | - | - |
建筑业呈大幅上升态势,今年建筑业总产值5504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态势,全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2609万元。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实现销售额125706万元,分行业看,批发业23104万元、零售业71814万元、住宿业16080万元、餐饮业14708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11%、9%、10%。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8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口岸过货实现1.58万吨,口岸过客人数2.93万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95亿元人民币,增长5.86%。
财政金融旅游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93865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28万元,增长6.4%。主体税中,国内增值税完成1684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985万元;个人所得税30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8551万元,下降14.5%,农林水事务支出59770万元,教育支出2393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7032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925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2%、13.2%、-11.1%、-1.8%,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民生类重点支出分别为21081万元、416万元。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6979万元,比年初增加6676万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75686万元,比年初增加19967万元;住户存款余额431087万元,比年初增加26664万元。金融业机构各项贷款319931万元,比年初增加65707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5711万元,比年初减少1467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14226万元,增加80392万元。
旅游业总收入实现8亿元,同比增长37.9%。编制完成《饶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近三年行动计划》和四排、小南河等4个景点景区专项规划,设立国际旅游服务中心,新增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大顶子山森林公园分别晋升为2A级和3A级景区。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8年末电大在校生70人;全县普通高中2所,招生479人,在校生1464人,毕业生424人,高考二表以上上线率77.6% ;普通初中4所,普通小学8所,村办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其中初中招生595人,在校生1917人,毕业生633人;小学招生452 人,在校生3203人,毕业生614人;幼儿园8所,在园人数967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持续繁荣。2018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社区文化站4个,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博物馆1所,中短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年末县属卫生机构9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个、城乡医院实有病床503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6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7人,注册护士23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8人,卫计生综合执法局1个,卫生技术人员6人,乡镇卫生院9个,床位103张,卫生技术人员129人。完成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9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基层就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正增长,全年县属人口出生率为5.98‰,死亡率为5.95‰,口自然增长率0.0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139094人。
指标 | 年末数(人) | 比重(%) |
常住总人口 | 139094 | 100 |
其中:城镇 | 99744 | 71.7 |
乡村 | 39350
| 28.3 |
其中:男性 | 69924 | 50.3 |
女性 | 69170 | 49.7 |
其中:0—17岁 | 17189 | 12.4 |
18—59岁 | 90849 | 65.3 |
60岁以上 | 31056 | 22.3 |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4元,比上年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56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64元,比上年增长13.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6平方米。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5242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37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12494人,其中离退休人员5022人,城镇居民有1106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注:公报中的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口径(包括农场),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为县属口径,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4年新指标,之前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计算方法上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