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精河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落实“两套班子”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查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按照中央、自治区、自治州经济工作会议和精河县《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 合
经自治州统计局审定,初步核算,2019年,精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322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6839万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07643万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57817万元,增长7.6%。
二、人口和居民生活
2019年,精河县地区(含兵团)年末总户数为53111户,总人口为14263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7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1‰,较上年提高了0.45个千分点。其中:城镇人口为65528人,农村人口为77111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9%;分民族来看,汉族人口为94317人,占总人口的65.5%,少数民族人口为49202人,占总人口的34.5%,其中,维吾尔族20621人,占总人口14.5%,哈萨克族13818人,占总人口9.7%,蒙古族4955人,占总人口3.5%,回族7852人,占总人口5.5%,其他民族1956人,占总人口1.3%;男女性别为102.8(女性100)。分年龄段来看,0-17岁的人口为28064人,占总人口的19.67%,18-34岁人口35687人,占总人口的25%,35-59岁的人口58544人,占总人口41%,60岁以上的人口为20344人,占总人口的14.3%。
地方总人口为43481户,115656人,比去年同期减少4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3‰,较上年提升了0.56个千分点。其中:城镇人口为52292人,农村人口为63364人,地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2%。分民族来看,汉族人口为67497人,占总人口的58.4%,少数民族人口为48159人,占总人口的41.6%,其中,维吾尔族20621人,占总人口17.8%,哈萨克族13794人,占地方总人口11.9%,蒙古族4912人,占地方总人口4.2%,回族7106人,占地方总人口6.1%;男女性别为102.3(女性100)。分年龄段来看,0-17岁的人口为24689人,占总人口的21.3%,18-34岁人口28126人,占总人口的24.3%,35-59岁的人口46564人,占总人口40.3%,60岁以上的人口为16279人,占总人口的14.1%。
分各乡镇团场来看,精河镇7553户,18974人,大河沿子镇11034户30268人,托里镇7002户18659人,茫丁乡7682户21570人,托托乡1537户3708人,阿合其农场3451户8961人,八家户农场5222户13516人。
2019年精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486元/人,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73元/人,同比增长7%。
三、农 业
2019年总播面积为119.24万亩,比上年增加4.17万亩,其中:粮食总播面积3.11万亩,比上年增加0.45万亩;其中:小麦1.45万亩,比上年增加0.48万亩;玉米1.57万亩,比上年减少0.111万亩;棉花97.9万亩,比上年减少5.98万亩,机采棉占90%以上;枸杞面积10.68万亩,比上年减少0.98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17768.57吨,其中:小麦50.94吨,玉米12262.43吨,单产分别为323公斤、893公斤;棉花皮棉总产139974.48吨,单产为143.4公斤,比上年减少了6.5公斤;枸杞总产15393.28吨,单产为158.6公斤,比上年减少了3.4公斤;蔬菜总产9141.48吨,比上年增加6624.08吨。
精河县地方年末牲畜存栏为37.66万(头),同比下降1.98%。其中大畜3.36万头,同比增长3.7%;猪1.13万头,比上年减少0.13万头;羊33.17万只,比上年减少0.75万头(只)。肉类总产量5046吨,比上年增加773.81吨,禽蛋产量628吨,比上年增加了133吨。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80.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6%,实现增加值239514.94万元,同比增长6.09%,其中:农业产值为357821.58万元,同比增长5.98%,实现增加值203958.3万元,同比增长5.98%,林业产值为788.73万元,同比增长48.97%,实现增加值418.03万元,同比增长48.97%,畜牧业产值为35285万元,同比增长11.86%,实现增加值20465.3万元,同比增长11.86%,渔业产值为489.48万元,同比下降28.12%,实现增加值259.44万元,同比下降28.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27197万元,同比增长0.37%,实现增加值14413.88万元,同比增长0.37%。
农业机械生产条件进一步优化。年末精河县地方农业机械总动力35.46万千瓦,较上年减少0.85万千瓦,其中,拖拉机11949台,总动力31.35万千瓦,配套机具12504部,增加211部,其中,大中型配套机具7604部,比上年增加160部。全县拥有联合收割机32台,2978千瓦,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17台,1326千瓦,玉米联合收获机15台,1652千瓦。采棉机191台,29749千瓦,比上年增加65台。植保无人机8架,较上年增加5台。
四、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精河县工业增加值(全口径)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4.3%;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4.3%。
从工业产销售率来看,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率80.8%,同比增长3.6%,其中,轻工业实现75%,同比增长7.7%,重工业实现87.4%,同比下降5.7%。
2019年,精河县地方5家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070.8万元,同比增长55.2 %。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1405.2万元,同比增长87.1%;其他产值15665.6万元,同比增长16.2%;共签订合同金额55348.6万元,同比增长42.4 %;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金额18791.2万元,同比增长11.2 %,本年新签订合同金额36557.4万元,同比增长66.5%。2019年实现竣工产值43173.7万元,同比增长73.3 %,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1144人,同比增长37.3 %,房屋竣工面积95883平方米,同比39.1 %。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19年,精河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71.1%。
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99.4%;第二产业投资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83.8%,第三产业投资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0.6%。
2019年,房地产投资完成20958万元,同比增长71.1%。商品房施工面积完成447967平方米,同比下降15.9%,房屋竣工面积57678平方米,同比下降50%。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04317平方米,同比增长25.4%。销售额30180万元,同比增长17.5%。
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和对外贸易
2019年,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商品销售额266874.4万元,同比增长7.42%,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完成1998620.2万元,同比增长6.8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68256.2万元,同比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7204.3万元,同比增长9.1%,其中,城镇实现78075.1万元,同比增长9.8%,乡村实现19129.2万元,同比增长6.31%;从规模情况来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606.9万元,同比增长18.69%,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8597.4万元,同比增长8.25%。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1142万元,同比增长9.18%,其中:住宿业营业额完成 3073.4万元,同比增长9.18%,餐饮业营业额完成28068.6元,同比增长8.47%。
2019年,精河县属地企业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2054万美元、同比增长8.5倍。其中,出口总额12039万美元,进口总额15万美元。
七、财政与金融
2019年,精河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1320万元,增长5.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4200万元,增长6.05%,非税收入完成17903万元,增长55.41%,基金收入完成7120万元,与上年持平。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00233万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4566万元,同比下降11.75%。八大类支出完成223056万元,同比增长17.12%。各项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6303万元,同比下降12.8%。
2019年末精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5.04亿元,环比下降0.86%,同比增长2.7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4.87亿元,环比增长0.55%,同比下降3.10%。
八、教 育
2019年,精河县有学校幼儿园共58所,其中幼儿园39所,小学、初中学校18所(小学11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4所),高中学校1所。全年招生人数4952人,其中:学前教育1524人,义务教育招生数2972人,小学1531人,初中学生1441人,高中生456人。在校生数19512人,其中:学前教育4752人,义务教育在校生13413人,小学9410人,初中4003人,高中学生1364人,全年各阶段在校学生数逐年下降。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505人,比上年下降3.28%。基础教育不断加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有所提高。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9%和101.47%,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和0.19%,小学、初中户籍巩固率分别为95.80%和99.2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7.83%。
九、文化旅游、卫生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精河县地方有文物保护管理所1个,文化市场稽查大队1个,文化馆1个,新华书店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2.9万册。档案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村级文化室84个,社区文化室23个。有影剧院1个,放映队7个,体育彩票销售点4个,金额190万元。为繁荣人民文化生活,2019年精河县送文化活动172场次,农村电影放映692场,展览讲座30场次,开展以“我们的中国梦进万家”为主题的文化活动61场次。民族团结一家亲共举办演出320场,表彰300人。2019年共接待游客21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67%。
2019年末精河县地方共有卫生机构108个,其中综合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6所,民营医院2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家,个体诊所27家,村卫生室69个。编制床位数508张,实有床位数63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11人,比上年增加 22人,其中:执业医师165人,增加1人,执业助理医师101人,增加3人;注册护士276人,减少2人。村卫生室69家,有乡村医生76人。
十、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2019年,最高气温38.9摄氏度,最低气温 -24.9摄氏度。年平均气温9.0摄氏度。精河县年降水量 107.7毫米,比上年减少5.8毫米 ,最大降水量19.6毫米(8月17日),全年无霜期天数215天,大风天气67天。
精河县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是56,大气环境质量为良;地下水质量:精河县饮用水水质100%达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交通噪声:精河县区域环境共监测105个点位,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为较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总长度为2.55Km,道路交通噪声质量为好。
精河县林地总面积140.08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18.84万亩;公益林面积121.24万亩(国家级公益林83.41万亩),宜林地26.46万亩,2019年新增人工林6000亩,森林覆被率9.99%。全县有自然保护区 2个,均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甘家湖梭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42万亩,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240万亩。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起,死亡1人,受伤17人,经济损失1.13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1人,受伤17人,经济损失1.13万元;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0起,死亡人,受伤0人,经济损失0万元,发生农机生产安全事故0起,受伤0人,未发安全生产火灾事故。
十一、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内全县各种各类福利院(含敬老院) 1个,床位291张,较上年增加了97张,享受救助的五保户和孤残人数167人,较上年减少了99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0人,上年同期减少139人。最低生活保障救济27323户,5623人。比上年减少5364人,其中,城镇939户,1542人,比上年减少4002人,农村1793户,4081人,减少1253人,城镇最低收入标准5472元/年,较上年提高了226元,农村最低收入标准5472元/年,较上年提高了336元。
2019年末,精河县就业人员27403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3779人,比上年增长 0.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4%以内,与上年持平。2019年精河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3772人,比上年同期增长0.92%,创收8353万元。
2019年末精河县地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349人,其中:企业9605人,机关事业单位5744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 1118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038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45072人,35351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17563 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人数93509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 12637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核算数,综合数据如有变动以年报数据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产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科技、卫生、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及环境数据不含兵团。
[4]矿产资源数据为2016年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精河县统计局,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其中,农业机械动力来源于县农机局;林业数据来源于县林业局;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金融信贷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精河县支行;教育数据来源于县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源于县新文广新局;档案数据来源于县档案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县卫生计生委;就业与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环境监测数据来源于县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