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681|回复: 0

[山东] 2019年高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4-13 14: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高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战果,改革开放实现新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有了新变化。全年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居第57位,比上届提升1个位次。
      一、综合
      2019年末,全市总户数为331755户,户籍总人口为898277人。其中:男性448301人,女性449976人。全市年人口出生率为9.51‰,死亡率为4.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2‰。
      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500.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36亿元,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163.17亿元,下降6.2%;第三产业增加值289.52亿元,增长6.0%。
      三次产业占比由2018年的9.56:35.00:55.44调整为9.47:32.63:57.90。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比2018年提高2.46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三产拉动GDP增长3.24个百分点。
      2019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元,扣除减税降费等因素,同口径增长9.6%。完成税收收入3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9%。民生支出44.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2.6%。
      各类市场主体户数达到10.23万户,增长6.77%。注册资本(金)1074.53亿元,增长18.32%。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15609户,增长3.38%;注册资本(金)162.47亿元,增长34.54%。截止2019年底,全市农民合作社2841家,家庭农场687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38家。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767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90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8%以内。
      二、农业
      据抽样调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96.16万亩,下降1.6%;全年粮食总产量85.54万吨,增长0.7%。据全面统计,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73万亩,下降35.1%,总产量2.02万吨,下降33.3%;蔬菜面积22.78万亩,下降11%,总产量86.58万吨,下降14%。
      猪牛肉禽等肉类总产量15.24万吨,同比下降14.2%。禽蛋产量3.4万吨,增长61.3%。
      全市以抗旱保水为重点,实施抗旱应急调水工程,调引客水8500万立方米(其中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源用水4200万立方米),城乡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为73%。投资1.94亿元,组织实施引潍入马、红绣河引调水、四屯干渠引调水、亚行贷款项目、王吴水库清淤、马旺水库清淤、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等水利工程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孚日、豪迈、星宇、恒涛、银鹰等企业入选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海宇股份有限公司、高密润达机油泵有限公司、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入选全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省级及以上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达到16家。我市在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居67位。年末,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1.2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
      支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集群效应更加明显。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制鞋劳保、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五大产业集群企业发展迅猛,达到31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88.83%。
      年末,全市共有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44家,期末从业人员8049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9.6万平方米,竣工73.8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2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3.9亿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额4.6亿元、56.4亿元和132.9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2018年的2.71:61.52:35.77调整为2.39:29.08:68.53。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3.8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553.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6.8万平方米,销售额38.0亿元。
      表12019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单 位数 值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53.865.0
    其中:住宅亿元41.457.8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553.510.8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415.010.3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43.0-54.8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33.3-51.6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56.8-44.9
    其中:现房万平方米0.9-96.1
    期房万平方米56.0-30.2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38.0-31.3
    其中:现房亿元0.4-96.4
    期房亿元37.5-14.1
     五、国内外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8亿元。其中,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1.5亿元,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53.3亿元。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01.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4亿元。
      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55.3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25.5亿元,进口总额29.8亿元。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5亿元。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251.079公里。其中:省道125.78公里,县道434.2公里,乡道1107.2公里,村道1583.9公里。公路密度达213.0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3125.3公里。青银高速扩建并在高密增设出入口1处,济青高铁设立高密北站,促进了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加快发展。
      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9631辆。其中,客车255辆,货车9376辆。全年完成客运量41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6930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含邮政速递包裹业务)总量13099.67万元。全市年末各类电话总计107.5万部,其中,移动电话96万部,固定电话11.5万部。互联网用户达到29万户。
      七、金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深化。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04.72亿元,较年初增加51.22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36.82亿元,较年初增加50.21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19.34亿元,较年初增加44.6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68.61亿元,较年初增加20.5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50.72亿元,较年初增加24.09亿元。
      表2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年末数(亿元)比年初增减额(亿元)比年初增长(%)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0.5151.839.45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4.7251.229.25
    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145.787.175.17
    住户存款436.8250.2112.99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14.3348.1010.32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19.3444.629.40
    其中:住户贷款168.6120.5313.87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50.7224.097.37
      八、科技、知识产权和质量监督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新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省级5项,潍坊市级15项。争取项目无偿资金和科技奖励资金5074万元。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新审批潍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8家,其中,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家。新认定潍坊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1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
      知识产权有新进展。全市共申请国内专利1355项,专利授权总量1031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6件,发明专利授权159件。截止年末专利拥有量为535件,专利密度达5.82件/万人,拥有量居潍坊各县市第二位。
      质量技术监督和商标注册有序推进。全市新增国内商标注册2007个,山东名牌产品总量达1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个,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达到36家。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呈现新气象。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46处,在校学生116391人。其中:高中6处,在校生15618人;初中27处,在校生36081人;小学110处,在校生57651人;职业中学3处,在校学生7041人。全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8年。小学段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初中段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教育事业费用支出17.01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7.70亿元。争取中央转移支付校舍改造资金等专项资金2076万元,开工建设中小学校10所。全面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1所,新增幼儿学位1980个,争创省示范园19所,幼儿园达172处。2019年高密市教育督导评估居潍坊市第1位。
      文化事业加快推进。举办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新中国文学70年与莫言研究暨红高粱文学现象研讨会,编辑《红高粱文学作品丛书》。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基础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0多次,送演出下乡1086场,放映公益电影9184场。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咏梅茂腔剧团《训女戏凤》入选全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展演并荣获二等奖,《干群齐心绘蓝图》荣获潍坊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目展演三等奖。积极推动文旅项目建设,上元甲子汉文化小镇、红高粱小镇项目动工,五龙河湿地公园、红高粱艺博园项目开园营业。高密故城遗址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我市空白。5人入选第五批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中宣部对我市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到我市考察指导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
      旅游业发展稳中趋快。2019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72.62万人次,增长4.9%;旅游总收入5.86亿元,增长7.3%。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景区5家,其中,AAA级3家、AA级2家。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旅行社7家。东北乡旅游区被授予“山东省旅游服务名牌”、“山东省精品旅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莫言文学馆、清爱文化园、五龙河农场、红高粱艺博园、五龙河景区,被评为潍坊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阚家镇松兴屯村等7个村庄被评为潍坊市A级景区村庄,阚家镇乡村旅游片区被评为潍坊市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红高粱小镇项目被确定为2020年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
      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市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775处,病床5500张,卫生技术人员5457人,乡村卫生室521处。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5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病床数为6.18张。2019年分别打造了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为核心的高康医疗集团、密康医疗集团、福康医疗集团,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卫生健康需求。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承办2019年“高密水业杯”全国U系列青少年蹦床锦标赛资格赛等潍坊市级以上高端体育赛事7场次。参加国家级以上比赛,个人项目获得4金7银6铜,团体项目10人次获得第1名、15人次获得第2名、7人次获得第3名。参加省级比赛,个人项目获得42金35银48铜,团体项目55人次获得第1名、27人次获得第2名、36人次获得第2名;参加潍坊市第20届运动会取得综合金牌第1名、综合总分第1名、实得金牌第2名、实得总分第3名的历史最好成绩。体育彩票全年销售超过1.9亿元,超额完成所有考核指标。其中,大乐透增幅41%,列潍坊市各县市第一位。
      十、民生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50元,比上年增加2377元,增长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06元,比上年增加2539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9元,比上年增加1581元,增长8.7%。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连续15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年末,全市领取职工养老保险金离退休人员达到4.69万人,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3.77万人。全市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达到2704个,全年征缴保费16.11亿元,其中:企业参保2438家,参保人数12.1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66家,参保人数1.7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8万人,全年征缴保费3.8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420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到2704家,参保人数14.7万人,全年征缴保费4.89亿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1.96亿元,拨付个人帐户1.64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75万人,全年征缴保费5.1亿元。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5.1亿元,当年收支平衡。24568人享受医疗救助,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费913.86万元。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9万人,为4991人发放医疗生育保险金3339.03万元。
      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截止2019年12月全市城乡低保对象10227人。其中:城镇低保466人,年人均补助4233.60元;农村低保9761人,年人均补助3031.44元。全年低保金及电费补助累计支出3278.74万元。截止2019年12月,全市共有特困供养人员2187人,其中,分散供养1470人,集中供养717人。全市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4187张。
      残疾事业扎实推进。全年发放助残致富资金10万元,助学金 82.14 万元,残疾人托养资金42万元,残疾儿童补助79.7万元,功能性训练康复经费34.68万元。发放精准康复配套辅具350 件,免费接受康复服务787人次。
      脱贫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9年底,84户危房户全部改造完成,未通自来水的299户全部接通,符合低保条件的2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156名精神残疾人全部办理残疾证,7143户享受政策贫困户基本医疗、扶贫特惠保全部由政府缴纳,发放建档立卡助学金、免学费180.85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2114人次,成立15支专门巡诊医疗队伍,实现贫困人口巡诊全覆盖。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相关镇街区和部门单位累计投入创卫资金近7亿元,出动38万余人次投入环境整治。健身广场48处,215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176个无人管理小区实现长效管理,硬化道路52万多平方米,粉刷墙体53万多平方米,新建公厕28处、垃圾中转站18处,清理垃圾54万多吨,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万余处、43万平方米,悬挂宣传牌匾12419个,铺设排水管道4200米,修整路沿石3万多米,补植绿化苗木11万株。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的扬尘防治工作中,我市列全省137个县(市、区)第7位,较去年提升2个位次,在潍坊市排名第一。“国家森林城市”规划一次性通过国家审批,是潍坊唯一通过评审的县市。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8%。
      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重大成效。全市855个村已全部通过高密市级验收认定,通过潍坊市级验收认定市级一类示范村251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覆盖率达到100%,20%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三个涉农街道13997户完成改厕任务,农村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达到72.3%,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3.6%,绿色村庄比例达到66%,实现公共照明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8%。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思路,综合运用“关停限建管”措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污染物较2015年累计减排27.14%、28.39%,10.75%、15.5%。115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提标改造,达到山东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限值。
    全年降水量396.5毫米,年平均气温14.2℃,日照时数2384.0小时。
      注:
      (1)本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等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对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数据进行了修订。
      (2)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正式数据以《高密统计年鉴(2020)》为准。
      (3)由于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2019年规上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