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430|回复: 0

[广西] 2019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1-2-4 12: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2-4 12:36 编辑

    2019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全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围绕市委“1234”总体工作思路以及自治县“54321”长远发展思路,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六大行动”攻坚年活动,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7.95万人,常住人口28.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1.97%,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0.63‰,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长率4.63‰。
    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9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955万元,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93429万元,增长7.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256570万元,增长0.8%;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7.0%、16.8 %、46.1%;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85、1.2、0.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71.4%、22.2%、6.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为19572元,比上年增长4.9%。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5116万元,比上年增长44.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342万元,增长61.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8368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1%;公共安全支出增长7.6%;教育支出增长42.5%;科学技术支出下降2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8.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0.2%;节能环保支出下降14.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68.7%。人均财政收入2292元,比上年增长43.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1.71%。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00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其中,农业产值146984万元,增长24.7%;林业产值46475万元,增长17.1%;牧业产值159620万元,下降2.9%;渔业产值4172万元,增长5.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2750万元,增长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9067万元,增长9.8%。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9432公顷,比上年减少1406公顷,同比下降3.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1278公顷,减少403公顷,下降1.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281公顷,减少779公顷,下降9.7%;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0873公顷,减少223公顷,下降2.0%。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756公顷,增加116公顷;甘蔗4916公顷,减少740公顷,其中糖蔗4914公顷,减少738公顷;木薯1279公顷,减少486公顷;其他农作物中:蔬菜9105公顷,增加16公顷;果用瓜401公顷,增加6公顷;饲草653公顷,增加5公顷。全县年末实有果园面积8897公顷;桑园面积12530公顷,增加21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1.60万吨,下降2.5%;油料产量0.09万吨,增长64.6%;甘蔗产量32.53万吨,增长2.9%;其中糖蔗32.51万吨;蔬菜产量15.42万吨,增长5.8%;水果产量12.03万吨,增长348.6%。   
    全年肉类总产量15991吨,比上年下降22.2%,其中猪肉产量7367吨,下降46.4%;牛肉产量2399吨,增长67.9%;羊肉产量423吨,增长24.5%;禽肉产量3512吨,增长35.9%;禽蛋产量553吨,增长5.6%。全年生猪出栏9.79万头,下降47.0 %;牛出栏2.51万头, 增长68.0%;羊出栏2.63万只,增长20.0%;年末生猪存栏2.16万头,下降79.6%;牛存栏2.71万头,下降16.4%;羊存栏2.85万只,增长2.7%;全年蚕茧产量2.53万吨,下降1.6%。
    年末全县淡水养殖面积638公顷,与上年末持平;全年水产品产量3359吨,增长5.9%。
    全年木材采伐量83.88万立方米,增长34.2%。油茶籽产量1536吨,增长5.0%;油桐籽产量518吨,下降5.3%;松脂产量395吨,下降5.9%;造林面积3043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4.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机耕地面积25734公顷,增长1.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066公顷,下降1.6%;农村用电量8166万千瓦时,增长9.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1.9%;工业增加值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13.9%,其中,轻工业产值下降15.5%;重工业产值下降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个数13个,亏损总额1485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铅金属含量3590吨,比上年下降22.4%;锌金属含量15738吨,下降15.9%;硫铁矿石87466吨,下降10.3%;原煤96915吨,下降39.2%;成品糖18054吨,下降5.3%;人造板133696立方米,增长33.2%;蚕丝1463吨,下降6.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3145万元,增长28.7%;利润总额547万元,下降66.5%;上缴增值税8740万元,增长7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5.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0%。分投资主体看,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增长0.8%;民间投资下降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80.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7502万元,增长 8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879万元,下降34.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6.7%,餐饮收入额增长3.5%。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下降1.6%;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4.2%;住宿业营业额增长0.2%;餐饮业营业额增长4.9%。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1.0%,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比下降8.4%;汽车类下降14.9%;粮油、食品类增长1.1%;日用品类下降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7%;烟酒类下降23.9%;书报杂志类增长14.6%;饮料类下降11.6%;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类增长17.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45万元,比上年下降0.9%.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87公里(不含屯级公路)。其中国道60公里,省道301公里,县道143公里,乡道211公里,村道470公里。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总里程1121公里,等级外公路66公里。在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121公里,三级公路204公里,四级公路796公里。
    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68104辆,比上年末增加482辆。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25443辆,减少441辆,民用摩托车拥有量40424辆,增加403辆,拖拉机拥有量2209辆,增加515辆,挂车拥有量28辆,增加5辆。在民用汽车保有量中,营运车7279辆,非营运车60825辆。机动车驾驶员90552人。
    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66263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6.6%。按类别分类,客运量262万人,同比下降4.5%,旅客周转量24495万人公里,同比下降5.1%;货运量531万吨,同比增长7.5%,货物周转量6381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7252万元,增长87.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045万元,增长6.7%;邮政业全年完成函件业务3.5万件,包裹业务58万件,快递业务25万件;电信业务总量184206万元,增长89.9%。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175户;移动电话用户27198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76071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8.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0.41万人次,增长5.1%;实现旅游消费23.83亿元,增长45.6%。


    七、金融、保险业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3.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03.09亿元,增长3.7%。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75.32亿元,增长14.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75.32元,增长14.3%。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9.41亿元,增长12.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9.41亿元,增长12.7%。境内人民币贷款59.41亿元,增长12.7%;其中短期人民币贷款9.47亿元,下降1.4%;中长期人民币贷款47.65亿元,增长11.1%。
    全年全县保险业保费收入11208万元。其中人身保险业务保费收入6035.18万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172.83万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业务赔款及给付4618.46万元,其中人身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237.08万元,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3381.38万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2019年教育经费投入8.14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小学(含教学点)104所,幼儿园11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总人数60180人,其中,中专在校生65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481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3640人,小学在校生25691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5%。


    年末全县共有影剧院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 84.9千册(件),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2个,全年共举办展览3个(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38场(次),全年演出场91(次)。
    年末全县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6%,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3.79%。
    九、卫生和社会服务
    2019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0个。其中医院 1个,乡镇卫生院 12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36个,村卫生室 14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 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达 926张(编制数642张床),其中,县医院 351张(编制300张),乡镇卫生院 492张(编制292张),妇幼保健院(站)83 张(编制50张)。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316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5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356人,职业助理医师 204人,注册护士  469人。
    2019年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14个,与上年持平,其中养老服务机构数14个;床位数55张,其中养老床位数 55 张。事业单位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数24张。敬老院 1个,收养人数 2 人(暂住环江县社会福利院内)。
    年末全县共有1061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末增加536人;有2514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增加10832人;农村五保供养1184 人,增加163人。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26万元,增加5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465万元,增加1434万元。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1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9.8%。

    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45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12664元,增长4.8%;经营净收入5436元,增长10.7%;财产净收入2039元,增长0.2%;转移净收入9106元,增长14.5%。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004元,比上年增长4.1%。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27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10.3%;其中,工资性收入3574元,增长6.5%;经营净收入4798元,增长8.9 %;财产净收入170元,增长17.2%;转移净收入2385元,增长19.2%。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62元,增长6.8%。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0 %。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172076人,比上年增加 254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退休)18774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34852人,增加1464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3571人,增加1498人;参加失业保险 9100人,比上年增加145人;参加工伤保险 11000 人,减少306人;参加生育保险 13391人,减少 759人;全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22996万元,医疗保险金支出29699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支出96万元,职工基本医疗支出3506万元),失业保险金支出495万元,工伤保险金支出764 万元,生育保险金支出225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9年底全县土地面积4552.73平方公里,占河池区域总面积的13.6%;耕地面积 60.75千公顷;森林面积为 352.16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39%;年平均气温 20.0℃,年平均降雨量 1524.5毫米。

    全年全县总用水量2.178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80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426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1.8596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761立方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389.28立方米。

    年末县城区面积14.4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0.39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612.92公顷,绿化覆盖率40.8%,县城区公园绿地面积81.7公顷,县城区人口4.55万人。

    初步核算,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17.4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0.3373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5%;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增长24.0 %。

    全县地表水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标率98.1 %。

    2019年度,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2起,死亡17人,受伤16人。其中,非煤矿山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高铁建筑施工事故2起,死亡2人,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4起,死亡10人,受伤15人;全县没有发生较大及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全年发生森林火警火灾9起(无人员伤亡)。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二0一九年环江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在本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常住户口在本县、外出本县不满半年的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总人口指本县全部户籍人口,不包括未落实常住户口。

    4.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恩格尔系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环江调查队;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环江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县运输管理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河池移动、联通、电信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社会服务、低保和五保供养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平均气温、降雨量数据来自县气象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土地面积情况数据来自县国土局;建成区面积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