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抢抓国发〔2022〕2号、国函〔2022〕65号等政策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两换”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保障等工作,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根据县(市、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272.3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8.48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116.04亿元,增长6.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5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8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1%。 表1 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 指标名称 完成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生产总值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272.30 3.3 100
#第一产业 47.78 3.2 17.55
#第二产业 108.48 0.6 39.84
#第三产业 116.04 6.0 42.61 2023年,全县年末常住人口53.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8万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36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178人。 二、农业和乡村振兴 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4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3.69亿元,增长5.8%。 2023年,全县粮食产量21.64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全年园林水果产量比上年增长5.6%,茶叶产量增长37.3%,中草药材产量增长44.0%,蔬菜产量增长7.6%,食用菌产量下降47.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比上年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增长1.3%。禽蛋产量下降7.4%。年末生猪存栏比上年增长0.1%。全年生猪出栏增长0.6%。 表2 2023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指标名称 | 完成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83.40 | 3.5 | 种植业 | 59.51 | — | 林 业 | 6.04 | — | 畜牧业 | 13.65 | — | 林 业 | 0.51 | —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3.69 | 5.8 |
2023年,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71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794万元,省级资金3919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9%。分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8%,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9%,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7.4%。 表3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2048.55 26.9
白酒 万千升 2.20 18.7
水泥 万吨 134.33 -4.5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39.24 8.7 2023年,全县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2.4%。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3个。其中,特级和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个;二级资质企业38个;三级资质企业及其他资质企业44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3%。从重点领域投资情况看,工业投资增长11.2%,房地产投资下降18.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0.4%。 五、市场消费和物价 2023年,全县新设立市场主体8669户,注册资本26.39亿元。其中,企业2318户,注册资本23.18亿元;个体工商户6278户,注册资本3.1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73户,注册资本0.07亿元。 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0%。全县网络零售额18005万元,比上年增长5.0%。 2023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5%。其中,其他 用品和服务上涨2.1%,教育文化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上涨0.6%;衣着下降3.7%,交通通信下降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1.2%,居住下降0.4%;食品烟酒与上年持平。 表4 2023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名称 | 上年同期=100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99.5 | 一、食品烟酒 | 100.0 | 粮 食 | 100.3 | 鲜 菜 | 104.5 | 畜 肉 | 92.0 | 水产品 | 96.0 | 蛋 | 100.2 | 鲜 果 | 105.1 | 二、衣着 | 96.3 | 三、居住 | 99.6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98.8 | 五、交通和通信 | 97.5 |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2.0 | 七、医疗保健 | 100.6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2.1 |
六、开放型经济 2023年,全县新增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4亿元,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76个。 2023年,全县进出口总额7385万元,比上年增长43.0%。其中,进口总额6942万元,增长45.3%;出口总额443万元,增长16.0%。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 2023年,全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553.60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153.09公里,二级公路125.94公里,三级公路225.72公里,四级公路3927.44公里,等级外公路121.38公里。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行政等级划分:国道217.44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131.97公里;省道329.89公里,其中省级高速公路21.12公里;县道544.09公里;乡道839.71公里;村道2622.47公里。公路密度为201.67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公路旅客运输总量59.3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5697.1万人公里。 2023年,全县年末实有公交车56辆(其中新能源40辆);共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7个,巡游出租车245辆(其中新能源37辆);共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企业7个,网络预约出租汽车500辆(其中新能源304辆)。 2023年,全县年末登记在册机动车207228辆,增长9.1%,其中小客车(9座以下)60183辆,摩托车131233辆。 2023年,全县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7747.35万元(含快递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30.2%。全县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5015万元,增长5.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61337万元,比上年下降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648万元,增长12.2%。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9826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教育支出124469万元,下降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665万元,增长19.7%;卫生健康支出46325万元,下降17.8%。 表5 2023年全县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完成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财政总收入 561337 -2.1
地方财政收入 286217 6.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2648 12.2
财政总支出 863861 45.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69826 7.4
教育支出 124469 -3.6
科学技术支出 305 -82.8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3548 -6.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90665 19.7
卫生健康支出 46325 -17.8
节能环保支出 13780 121.4
城乡社区支出 25615 -26.0
农林水支出 73204 13.9
住房保障支出 27035 44.3 2023年,全县税收收入408151万元,比上年下降4.5%。全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5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住户存款204.1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89.74亿元,增长16.0%,其中住户贷款122.60亿元。 表6 2023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名称 | 完成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 545.86 | 16.1 | 各项存款余额 | 256.12 | 16.1 | 住户存款 | 204.11 | 12.3 | 各项贷款余额 | 289.74 | 16.0 | 住户贷款 | 122.60 | 20.2 |
2023年,全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84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387.17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460.43万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3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50元,比上年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6元,增长8.0%。 表7 2023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 指标名称 | 完成值(元) | 占可支配收入比重(%) | 比上年增长(%)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2650 | | 3.9 | 工资性收入 | 19887 | 46.6 | -0.3 | 经营净收入 | 17396 | 40.8 | 16.6 | 财产净收入 | 2285 | 5.4 | -13.8 | 转移净收入 | 3082 | 7.2 | -12.7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5706 | | 8.0 | 工资性收入 | 7030 | 44.8 | -1.8 | 经营净收入 | 6249 | 39.8 | 24.0 | 财产净收入 | 86 | 0.5 | -47.2 | 转移净收入 | 2341 | 14.9 | 7.1 |
2023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4.07万人,比上年增长0.07%;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27万人,下降0.3%;失业保险参保4.06万人,增长7.6%;工伤保险参保10.29万人,增长16.0%。 2023年,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2.58万人,比上年减少1.2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保4.7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57.8万人。 2023年,全县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028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13元,比上年提高53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066人,月人均保障标准506元,比上年提高66元。年末特困供养1990人。 十、文化和体育 2023年,全县共有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现有馆藏纸质文献56.8万余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42个;年末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65处。 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优异成绩。国际比赛:我县输送的运动员黄娟,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023年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单人划艇冠军,并为中国皮划艇队夺得一个巴黎奥运会参赛席位;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获皮划艇激流回旋女子单人划艇金牌。省级赛事: 金沙一中参加贵州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高中组男子足球联赛获得冠军;贵州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暨U系列比赛中,我县运动员代表毕节市青少年篮球队获得贵州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男子甲组第三名,男子乙组第三名,女子乙组第六名;参加贵州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获得丙组男子团体第二名、丙组男子双打第二名、丙组男子单打第三、四、五名;参加贵州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得乙组团体第一名;参加贵州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获得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五个第三名、四个第五名。市级赛事: 毕节市青少年系列锦标赛跆拳道(总决赛)比赛中,我县代表团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金牌13枚、银牌10枚、铜牌7枚;参加毕节市青少年田径(短跳)锦标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金牌16枚、银牌17枚、铜牌5枚;毕节市青少年田径(中长、竞走)、(越野跑)锦标赛中,均获得团体第三名;参加毕节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获得甲组68公斤金牌1枚、50公斤银牌1枚、41一44公斤银牌1枚,男子乙组获得50公斤银牌1枚、34一36公斤银牌1枚、40公斤银牌1枚;参加毕节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获得男子乙组冠军、女子乙组冠军,男子甲组亚军,女子甲组第四名;参加毕节市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获得第一名6个、第二名7个,第三名6个;参加毕节市第二届传统武术比赛,青少年组获得一金一银、一个第四名的好成绩;参加毕节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得个人单打第三名和第五名;参加毕节市青少年第五届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男子获得第一名,女子组获得第三名;初中组获得男子组第四名,女子组获得第五名;小学组男、女分别获得第三名。参加毕节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获得初中组男子和女子冠军,高中组女子获得亚军;参加毕节市青少年俱乐部三人制篮球赛获得女子甲组第一名和第三名,女子乙组第一名,男子甲组第五名,男子乙组第二名和第七名。 十一、教育和卫生 2023年,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班)率93.0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6.5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0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36%。农村小学寄宿生4951人,寄宿率17.16%;农村初中寄宿生12294人,寄宿率75.15% 表8 2023年教育事业 指标名称 单位 2023年
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所 1
招生数 人 2048
在校生 人 5496
毕业生 人 1272
教职工 人 426
#教师 人 293
普通高中 所 5
招生数 人 4838
在校生 人 14264
毕业生 人 5097
教职工 人 1401
#教师 人 1038
普通初中 所 30
招生数 人 9977
在校生 人 30610
毕业生 人 9995
教职工 人 2887
#教师 人 2124
普通小学 所 96
招生数 人 7880
在校生 人 51550
毕业生 人 10704
教职工 人 4216
#教师 人 3572
幼儿园 所 209
入园人数 人 6635
在园人数 人 17903
离园人数 人 8397
教职工 人 2954
#教师 人 1544
特殊教育学校 所 1
招生数 人 16
在校生 人 145
毕业生 人 28
教职工 人 40
#教师 人 40 2023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14个,其中:医院22个,卫生院28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年末卫生机构床位4734张,其中:医院床位3460张,卫生院床位1202张,妇幼保健机构床位72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85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21人,注册护士2067人。 表9 2023年末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 指标名称(单位) 2023年
卫生机构(个) 614
医院 22
卫生院 28
妇幼保健机构 1
卫生机构床位(张) 4734
医院 3460
卫生院 1202
妇幼保健机构 72
卫生技术人员(人) 4859
执业(助理)医师 1821
注册护士 2067 十二、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 2023年,全县年降水量1105.4毫米,年平均气温15.8℃,年日照时数1308.1小时。 2023年,全县年末森林面积234.69万亩,森林覆盖率61.89%。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9.9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面积3.17万亩;省级森林公园1个,面积8.72万亩;全年营造林面积13.64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43.13平方公里。 2023年,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3%。年末县城拥有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率98.8%。2023年全县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12.89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9.18%。 2023年,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比上年下降36.4%,死亡9人,下降30.8%,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亿元GDP死亡率为0.033。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我县采用全市价格指数数据。 [7]2023年税收收入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为自然口径;2022年及以前为还原口径。 [8]2022年电信业务总量公布数据为89177万元,现修正为42626万元。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交通数据来源于县交通运输局,进出口数据、网络零售额数据、电信数据来源于县工信局,邮政数据来源于县邮政管理局,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税收数据来源于县税务局,存贷款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金沙县支行,保费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沙监管支局,教育数据来源于县教科局,文化、体育数据来源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源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县应急管理局,汽车登记在册数据来源于县交警队,医疗保险数据来源于县医疗保障局,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县民政局,环境数据来源于毕节市生态环境局金沙分局,医疗卫生数据来源于县卫健局,降水量、气温数据来源于县气象局,招商引资数据来源于县投资促进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