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7|回复: 0

[江苏] 2024年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21:21
  • 签到天数: 7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589
    发表于 2024-5-11 22: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0日在海州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理区长 朱伟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州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提升首位度、矢志争一流”目标定位,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较好完成了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消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幸福河湖建设4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州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全力拼经济、扩需求,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精准高效落实国家和省、市系列政策措施,全力稳增长、提信心、护主体,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经济运行实现率先整体好转。项目引育提质增效。“驻点区域办+产业事业部”招商模式入选全市重点创新项目,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3个,同比增长52.7%,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3个,顺丰物流等项目实现签约即开工。实行重点项目“红黄榜”机制,年度产业投资增长22.3%,120个重点项目竣工达产,谦仁医药、寅昊风电等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07亿元。高新区获批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消费经济亮点纷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举办“苏新消费”等系列促进活动,发放消费券2680万元,带动消费8亿元。引育直播总部3家,快递业务量增长15%,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全年网络销售额突破400亿元。天马集团荣获全市唯一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50万个,打造首批数字人民币消费聚集示范区5个。推动景城联动一体化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二届省园艺博览会。白虎山庙会、刘志洲山帐篷音乐节火爆出圈。盐河巷8次亮相央视。老新浦风情街区创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企服务精准有力。出台工业经济发展、“四上”企业培育、推动企业上市等扶持政策,落实重点企业挂钩联系机制,及时解决问题诉求26项,政银企对接达成融资58.7亿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开办时限快于全市平均22%。实体运行“中介超市”“政银合作”服务网点。审批服务分中心、帮办代办服务站实现园区全覆盖,3个重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打造“综合查一次”场景73个。高质量开展“五经普”工作。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23家、市场主体2.6万户。

    这一年,我们聚力抓创新、强载体,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深耕科教资源,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载体建设,发展内生动力竞相迸发。创新动能加快释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市32%、27%。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于全市30个百分点。完成“智改数转”项目26个,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7家。正大天晴荣获省长质量奖,力磁医疗获评潜在独角兽企业,鹰游、天邦入选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与大院大所达成战略合作7项、产学研成果182项。北京大学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研究中心投入运营。建成省产研院联创中心9个、新型研发机构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个。新增科技贷款9.6亿元,有效发明专利2627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3.7%,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引才育才持续发力。人才安居公司组建成立,新增人才公寓500套,引培科技副总78名、高层次人才1300名。南京“科创飞地”建成运营,无锡“科创飞地”入驻孵化项目37个,“异地研发、海州转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园区支撑有效增强。为民路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启动城南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改造。盘活低效土地2000亩、闲置厂房10万平方米。锡连工业园完成产业发展、投融资规划,成功摘牌全市首块新型工业用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浦南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2万平方米,板浦临港物流园启动开发,善后河码头作业区二期岸线成功获批,园区承载能力更加夯实。

    这一年,我们着力优功能、提品质,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以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重点,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和城乡环境更加可观可感。城市更新加快推进。改造老旧小区80个。5个地块实现净地交付。高铁片区江化路、临洪西路地涵及引道建成通车,完成铁路沿线90公里安全环境整治,开展新浦磷矿采空区生态修复。东盐河片区文昌路地块征收基本完成。海州古城塘巷更新高位启动,完成详规编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和搬迁腾退。功能配套持续完善。完成连淮、连宿高速、宿连航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征迁,玉带河河滨路建成通车,陇海西路等断头路实现贯通。建成运营新能源充电场站34个,打造城区一公里充电服务圈。新改建污水管网30公里。改造低洼片区4个。新建亲水廊道17.7公里。提档盐河路等主干道5条。建成花园式街巷30处、口袋公园10个。乡村振兴特色彰显。新增高标准农田1.78万亩、覆盖率92.4%,粮食产量连续实现丰产丰收。“5G+北斗”无人农场、蔬菜产业化基地建成投用。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71%,新坝西瓜、苏垦岗埠小麦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展销中心开业运营。建成市民农园10个,浦南番茄庄园获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入选省级数字乡村特色专项试点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31公里,完成户厕改造1.2万户,新改建节制闸60座,生态河道覆盖率超50%,居全市首位。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接户率均达75%以上。打造精品村8个、美丽庭院1000个,新增省级绿美村庄3个、美丽宜居乡村9个,花果山小村村上庄获评省级传统村落。

    这一年,我们倾力出实招、办实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力克服财政减收增支压力,民生支出占比达82%,较好完成50件民生实事和10项票决重点工程。民生保障织密兜牢。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村社“15分钟医保服务圈”覆盖率100%。建成区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建成投用社区便民食堂8家,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320户。玉带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成投用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个。发放各类救助保障金6000余万元,全力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海宁中学江化路校区等4所中小学建成投用。农村学校空调安装率100%。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95%以上。新增省教学名师2名、正高级教师6名,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实现全覆盖。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培育区,获评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区疾控中心投入使用,15家基层医疗机构新配备中高端医疗设备34台套。浦南创成省级健康镇。省级卫生村、村社级中医阁实现全覆盖。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社区配送中心、快递进村加快建设。建成图书馆分馆10家,朐山书院、时畔书房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海州游泳馆建成投用。成功举办滑翔伞、山地自行车等省级赛事30余场。社会治理走深走实。成立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推行综合执法进小区,创成省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0个。12345平台工单总量下降40%。改造升级便民服务中心10个。新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174名,稳步提升社区工作者待遇。建成智慧安防医院、智慧安防校园。通过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复审。入选省“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单位。“红韵小哥”志愿者服务队荣获“最美快递员”全省唯一集体奖。

    这一年,我们强力守底线、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定和谐。治污攻坚持续发力。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事项全部整改到位。治理废弃宕口10个。推广治污设施生态“监理+评估”机制,岗埠农场农田退水循环利用、月牙岛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获全省推广。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入选全省首批盘活优化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创历史最优。安全基础更加坚实。区应急指挥中心、消防救援指挥中心、解放路消防站投入使用,盐河巷、民主路专职消防队入驻投勤,建成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风险防范扎实有效。圆满完成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97%以上。坚决防范化解经营性债务等领域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侵财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21%,群众安全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同时,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外事、对台事务、侨务、档案、地方志、供销、民族宗教、科协、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绩,共同推动了政府工作全面进步。

    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有效解决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突出问题。自觉把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69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坚持带头过“紧日子”,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挑战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较快恢复、回升向好态势,这是中央和省、市坚强领导、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区部队、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各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州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宏观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稳增长压力较大;产业层次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均衡;乡村振兴仍需付出更大努力;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高;营商环境优化仍需久久为功;工作作风等方面还需要持续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连云港市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高举旗帜、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州新实践,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职责使命。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更加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紧扣全市“巩固增效”年度主题,突出提质增产的鲜明导向,深化融合发展,提升首位度、矢志争一流,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综合各方面因素,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批零住餐贸易额增长8%,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生态环境质量和低碳发展指标完成市定任务,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增创现代产业竞争优势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构建韧性更足、质态更优、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加大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着力提升产业链基础和安全水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0家。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智改数转”项目30个,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1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突破60家,新增首台套重大装备2个以上、新产品新技术5项。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打造花果山科创走廊,强化大院大所协同创新,引入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合作平台3个,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个,新增重大产业创新平台3个以上,创建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20个。“科创飞地”入驻孵化企业100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新增“苏科贷”1亿元,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6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增长2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3.7%,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催生新动能。

    坚守实体经济。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大力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提升产业规模和层次。放大企业服务专班作用,培优育强主导产业,支持天晴、天马等骨干企业发展,加快重点企业上市,竣工投产联瑞电子级功能粉体材料等20个市重点工业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全年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延伸新能源产业布局,推动高效异质结光伏装备及组件制造、上能电气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华润电力“三产融合”等项目落地实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依托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等载体,重点发展海洋科研、生物医药、海洋贸易,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装备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成运营算力基础设施,打造人工智能标注和产教基地,招引数据、算法等生态链企业5家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规划布局细胞与基因工程、智能仿生材料、氢能等前沿产业,让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变量成为海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投用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加快顺丰物流、邮政医药仓储等项目建设,打造极兔苏北地区分拨基地。办好“苏新消费”系列促进活动,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万达等综合体转型升级,招引品牌首店30家以上。依托白虎山数字贸易产业园等载体,招引电商头部企业20家,全年网络销售额突破500亿元。加快海外仓、保税仓建设,跨境电商企业突破100家,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以上。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盘活闲置商业资源10万平方米,引进高端商务、研发设计、新兴游乐等业态,全年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30家。

    加快项目引建。优化提升“驻点区域办+产业事业部”招商成效,完善履约评估、共建共享等机制,发力招引旗舰型、地标型项目,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年新增签约项目总投资500亿元。更加突出项目转化落地导向,确保签约转开工率超50%。健全用好“红黄榜”等推进机制,推动珩星电子研发生产基地等143个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完成年度产业投资230亿元。抓好向上对接争取,力争更多项目进入中央和省、市“大盘子”。

    二、坚持高效配置资源要素,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把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实现园区提质、改革提效、环境提优,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更高标准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刷新高新区金字招牌,坚定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基础配套建设,实施园区支撑配套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建成通车润宁路等9条道路,新改建污水管网10公里,完成城南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改造,海州工业园邻里中心主体封顶。引入检验检测、动物试验、临床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加快集约集聚发展,制定“工业上楼”鼓励扶持政策,建成意大利华欧、润连智能制造等项目5个,严把入驻、运营、产出关,全年招引入驻企业100家。严格落实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盘活低效土地1000亩、闲置厂房6万平方米。深化南北合作共建,锡连工业园推进“总部+生产基地”共建模式,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完成主体封顶,加快启动汽车文化产业园,全年签约过亿元项目10个、开工5个以上,争创省级创新试点园区。


    更大力度激发改革动力。深化融合发展,实施清单化管理,构建更加高效的高新区运行体制机制。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瀛洲、高发争创AA+信用评级。扎实开展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转换和增值。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镇街发展动能。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执法力量向镇街下沉,实现市区、镇街一体联动执法,提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和水平。加快环卫市场化改革,实体化运行环卫集团,改进城乡环卫作业质量和效率。

    更优成效提升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推动营商环境争先进位。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高质量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不断提升“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水平,加快“不对应审批”改革,推进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设区级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区域评估应用质效,实现“拿地即开工”常态化。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实现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

    更实举措集聚人才。打造“红韵海州英才”品牌,健全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选择海州、兴业海州。优化引才路径,探索设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强化人才经费投入保障,实施“名校优生”安居补贴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名。提升育才实效,实施“海智入海”专项计划,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州区)实训基地,新增海州工匠等各类人才200名、高技能人才1300名。优化人才环境,发挥人才安居公司作用,深化“公寓+社区+街区”人才安居模式,新增人才公寓500套,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举办系列主题活动,丰富无忧政策包,让各类创新人才迸发活力、体现价值、实现增值。

    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升现代化中心城区能级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联动开展城市更新,打造更具特色、更高品质的魅力城区。

    加快重点片区更新。高铁片区完成站北广场、原造纸厂宿舍区、规划十路周边等地块攻坚扫尾,沈圩片区完善路网及公共设施配套,振华路地涵及引道建成通车,实施河堤路拓宽改造,完成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东盐河片区打通文昌路,建设“盐河街”特色街区。古城片区推进塘巷更新,统筹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完成基础提档、节点修复、业态升级,努力打造老城焕新示范样板。实施征收地块清零行动,完成20个地块净地交付。

    增强城市功能配套。打造韧性城市,优化交通路网,推进瀛洲南路南延改造工程,新改建天晴路等3条市政道路,打通陇海东路、建设东路断头路。加快基础设施提升,完成3个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实施10条城区主次干道和26个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3个低洼片区改造。拓展绿色空间,新改建8个口袋公园,提升5条道路绿化,新增15处花园式街巷,新改建东盐河片区、环体育中心城市绿道,拓展城市漫步新空间。高质量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建一批高品质住宅,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

    提升城市内涵品质。放大景城联动效应,园博园转型升级打造“大圣传奇”主题乐园。拓展“大锦屏山”文旅发展空间,提档升级孔望山古城组特色民宿,打造桃花涧仙羽桥等景观节点,建设刘志洲山体育公园科普宣教基地、提档星空露营业态。推动商业街区聚人气、汇商气,实施盐河巷“跨河入园”。打造二营巷民国风情街,建成运营海州古城集市。实施民主路“拓街入巷”,建设“时光里”商业街区,推动“老字号”打造国货“潮品”。培育双龙井夜演夜游新业态。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启动南城凤凰古街保护建设,推进谢家洋房、钟鼓楼等节点精细提升,焕发朐风海韵文化记忆。

    四、坚持乡村振兴优先发展,打造农业强区示范样板

    锚定建设全域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标,统筹提升农业发展质效、乡村建设实效、环境治理成效,加快推进农业强区建设。

    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功能和承载能力。浦南、板浦力争挺进全市十强乡镇。浦南加快推进九星印刷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梧桐里二期、商业中心二期和主题乐园,打造中小企业园、渔家风情街,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板浦抢抓宿连航道建设契机,加快完善临港物流园基础设施,启动千吨级码头建设,全面承接国家石化基地产业溢出,招引临港产业、智慧物流企业10家,推动华源电气等项目落地,加快实现古镇复兴。新坝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成金潮·绿萃谷亲子乐园,打造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建成投产可味源海鲜预制菜项目,加快储能电站项目签约落地。锦屏完善园区载体功能,加大低效用地盘活力度,新建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充分利用矿区资源,加快发展储能和工业旅游。

    发展壮大都市农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抓牢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建成全产业链绿色一体化生产基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建设1500亩籽种研发试验田。加快15个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3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示范合作社5家。坚持质量兴农,做活“土特产”文章,新增绿色食品5个,“陶湾葡萄”争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3%以上。放大农旅融合效应,大力发展山林民宿、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加快墨里果香、都市农场等项目建设,让市民在城市生活中体验田园之乐。

    持续刷新乡村面貌。深入落实“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农人”。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实施200公里农路安防工程,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0公里,改造桥梁5座。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5个示范样板。改造农村户厕7300户,实现改造全覆盖。建成3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以上,完成60座自然村污水处理站智慧化改造,建设生态河道41公里,打造特色田园乡村3个、美丽宜居乡村9个。实施“移风易俗、弘扬新风”行动,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厚植高颜值生态底色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典型引领,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开展大气治理五大领域攻坚行动,完成29家企业VOCs综合治理,推行工地扬尘管控“承诺制+智慧监管”模式,确保空气质量改善。完成龙尾河等片区85个排口溯源整治,实施20座涵闸智能化改造。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造生态化池塘5500亩,控减直播稻3.6万亩,完成5.8万亩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稳定达标。建设新浦磷矿生态绿地,加快重点地块土壤治理,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选址建设,提升建筑装潢垃圾、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创建“无废城市”。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罗盖特膜过滤改造等绿色项目10个,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推动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新建新能源充电场站28个、居民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3000个,新增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0个。

    全面构建生态屏障。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加快云台山“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治理修复废弃露天矿山3处,新增绿化面积430亩。提档升级月牙岛生态湿地,打造生物多样性科普馆。建成幸福河湖15处,凤屏湖争创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示范样板。加快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生态产品信息普查监测,率先建立基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六、坚持优质均衡共建共享,奋力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聚焦民生关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办好50件民生实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具质感。

    强化社会保障。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建成“家门口”社区就业服务站6个。新增城镇就业9500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600人。发展银发经济,依托区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引入专业化运营机构,推行“文旅+康养”新模式。试点“物业+养老”模式,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研究生育支持政策措施,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进“幼儿园+托育”服务,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扎实推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健全困难群体发现机制,加大救助力度,确保民生有保障、发展可持续。

    提升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成投用秦东门中学、凌州路小学、新海初级中学科苑路校区,启动东河小学建设。新开办普惠性幼儿园3所,创建省、市优质园5所。城乡骨干教师交流比例提升至20%。推进健康海州建设,新改扩建新海、浦西、新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急救站。新增公办村卫生室5个。创建省级社区医院2家、特色科室6个,争创省级健康镇1个。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省级试点区。

    优化文体服务。深入推进文体惠民行动,建成社区图书馆分馆10家,打造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家。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布局城市演艺空间,结合西游、镜花缘等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艺术精品。扎实筹备省运会,加快海州体育馆二期、橄榄球场建设,完成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山地自行车赛道改造。完善“10分钟体育健身圈”,新建提档一批全民健身路径、步道球场,进一步提高体育设施覆盖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00场以上。

    七、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深入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基层治理、生产安全、平安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警觉,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压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推进尾矿库回采销库。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拓展区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功能,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守牢城市安全运行底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广“食安邻里”模式。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新建便民服务中心5家,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体系,招聘专职网格员200名。深化“五社联动”试点建设,选树一批村社典型。强化物业管理,深化综合执法进小区、物业服务清单等机制,争创省市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3个。完成“五经普”普查登记工作。推进区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落实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体化运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加大信访矛盾化解力度,推进平安村社、平安校园等建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非法金融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妥善处置化解问题楼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面推进资产盘活,防范经营性债务风险,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更好地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职责使命。

    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各类巡视巡察、督查督导反馈意见整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得到最有力、最有效落实。

    树牢知所敬畏的法治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海州建设,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进一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大力压降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高效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审计、财会、统计监督。持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锤炼狠抓落实的过硬作风。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走访,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服务群众本领,善于做好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有效回应群众关切,加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勇争一流。始终把抓落实摆在首要位置,围绕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重点任务,做到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强化督查问效,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恪守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决履行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重拳纠治“四风”。坚持长期过“紧日子”,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和廉政风险防控,恪守“亲”“清”政商关系,健全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坚决整治侵害群众、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知重负重、担责尽责,真正“挑大梁、做贡献”,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