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48|回复: 0

[广西] 2022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4-1-6 2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多发广发的疫情形势和需求收缩、风险叠加等严峻考验,大化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六新河池”“九大跨越”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打好“十场攻坚战”,全力推进“稳中求进攻坚年”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为大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据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0.44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35.71亿元,增长1.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9%、37.8%和4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9%、12.5%和37.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126元,比上年增长2.2%。

    表1 2018-2022年大化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生产总值总量(元)

    622247

    717500

    750656

    776427

    806174

    生产总值增速(%)

    9.1

    2

    3.3

    0.8

    1.9


    表2 2018-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一产比值(%)

    15.2

    15.7

    16.4

    15.9

    17.9

    二产比值(%)

    43.2

    42.2

    42.5

    40.1

    37.8

    三产比值(%)

    41.6

    42.1

    41.1

    44.0

    44.3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8.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7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0.8%。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6.3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0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8.6%。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3‰。

    表3 2018-21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城镇化率(%)

    30.06

    30.68

    36.97

    37.97

    38.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0.113万人,比上年增加0.0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比上年降低0.2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0%。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5.8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  0.03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438千公顷,增加0.001千公顷;甘蔗(含果蔗)种植面积3.996千公顷,增加0.11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435千公顷,增加0.345千公顷。

    表4  2022年全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播种面积

    指标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

    增长(%)

    面积

    (公顷)

    比上年

    增长(%)

    粮食作物

    74010

    0.2

    25843

    0.1

    #稻谷

    19029

    2.8

    4227

    -3.8

    玉米

    50538

    -0.9

    16058

    -0.07

    大豆

    1779

    11.9

    1904

    10.4

    绿豆

    164

    5.8

    184

    3.6

    其他杂豆

    298

    32.9

    295

    0.7

    薯类折粮

    2202

    -6.4

    3173

    1.1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401万吨,比上年增加0.015万吨。全年全县油料产量0.0407万吨,比上年增产1.5%;甘蔗产量27.49万吨,增产6.4%。蔬菜产量(含食用菌)7.89万吨,增产7.5%。水果产量2.88万吨,增产15.7%。

    全年肉类总产量3.32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猪肉产量2.44万吨,增长7.9%;牛肉产量0.18万吨,增长5.9%;羊肉产量0.29万吨,增长11.5%;禽肉产量0.35万吨,增长2.9%。禽蛋产量0.0457万吨,增长14.3%。年末生猪存栏21.11万头,增长5.6%。全年生猪出栏30.92万头,增长7.2%。蚕茧产量0.1038万吨,增长40.3%。

    表5  全县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21年

    2022年

    肉类总产量

    30998

    33158

    #猪肉

    22578

    24383

    牛肉

    1715

    1781

    羊肉

    2631

    2899

    禽蛋

    417

    457

    家禽出栏

    万只

    213.48

    219.01

    猪出栏

    万头

    28.85

    30.92

    牛出栏

    万头

    1.69

    1.88

    羊出栏

    万只

    17.62

    19.06


    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63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全年全县木材产量19.4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5.6%。油茶籽产量0.036万吨,增长2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41亿元,比上年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

    表6 2018-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增速(%)

    10.5

    0.2

    5.8

    -18.9

    8.2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79.8%,制造业下降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8%,股份制企业下降3.5%,国有控股企业增长8.1%。从主要行业看,12 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实现增长。其中,非金属矿选业增长779.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1.8%,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7.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8%。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成品糖增长35.3%,饮料酒产量比上年增长389.9%,发电量增长2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5%。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99亿元,比上年下降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1亿元,下降0.6%;金融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7.0%;房地产业增加值6.49亿元,增长2.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2%。

    表7 2018-2022年大化县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增加值总量(万元)

    259431

    302022

    308643

    342235

    357047

    增速(%)

    8.9

    -0.4

    0

    6.8

    1.7


    年末全县境内管养公路总里程1699公里,比上年增加  249公里。全年全县货物运输总量597万吨,比上年下降3.7%。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25.94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  22.1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11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4亿元,比上年下降3.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与上年持平。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4.8%,饮料类下降8%,粮油、食品类下降10.1%,烟酒类下降43.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1.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6.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

    表8 2018-2022年大化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增速(%)

    35.6

    29

    17.8

    2.21

    7.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商品房销售面积16.29万平方米,增长0.7%,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出口0.41亿元,增长32.3%。

    八、财政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2.47亿元,下降3.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21亿元,增长0.12%。其中,民生支出35.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4.7%。

    表9 2018-2022年大化县财政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单位:万元)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财政收入

    69004

    84524

    77102

    80508

    8826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3806

    38275

    44910

    45252

    4749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197.66亿元,比年初增加15.5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5.64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01亿元,比年初增加13.62亿元。

    全年全县保险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4.7%。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7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6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7元,增长7.1%。

    表10 2018-2022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396

    13708

    14937

    16330

    17147

    增速(%)

    9.1

    10.6

    9.0

    9.3

    5


    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0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4609元,名义下降5.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050元,名义增长12.7%。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89万人,比上年减少1.0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2万人,增加0.13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97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54万人,减少0.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5万人,增加0.26万人。

    年末全县共有1.1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5.7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授权专利124件。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1 所,教职员工 42 人,其中专任教师 35 人;在校学生 1857人;当年招生 520 人;当年毕业生 402 人。普通中学(含初、高中) 18 所,教职员工 2204 人,其中专任教师 2001人,在校生34255 人,当年招生 12071 人,当年毕业 10278 人。普通小学 68 所,教职员工 2763 人,其中专任教师 2575 人,在校生 46230 人,当年招生 7102 人,当年毕业 8361 人。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教职员工 32 人,其中专任教师 29 人,在校生 168 人,当年招生 14 人。幼儿园 131 所,教职员工 1619 人,其中专任教师 831 人,在校生 17834 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 77.004 千册(件)。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6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全年共举办展览24(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82场(次)。

    全年国内游客229.3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1.7%。国内旅游总消费27.5亿元,下降19.7%。全县星级饭店4家;旅行社1家;星级农家乐6家。截至2022年,全县创建A级旅游景区共计8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1个。

    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253个,其中医院 4 个,乡镇卫生院16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61 个,村卫生室 16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42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95 人,注册护士110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2024 张,其中医院 1250张,乡镇卫生院644 张。

    全年全县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9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森林面积194.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33%。

    全年全县地表水达标率100%。

    全年全县环境空气监测365天,优良天数363天,污染天数2天,优良率为99.5%,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20.5℃,年平均降雨量为1437.94毫米。

    全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3人,受伤1人。

    年末全县共有地震台站5个,地震监测台网6个,经过认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5个。

    注:

    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大化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农、林、牧、渔业等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投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