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富川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助企纾困及各项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全力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全县经济承压前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一、综合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0亿元,同比增长7.0%,拉动 GDP增长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0.79亿元,同比增长8.4%,拉动GDP增速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85亿元,同比增长2.4%,拉动 GDP增长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34.2:34.1:31.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8%、42.2%和14.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371元,同比增长5.2%。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57亿元,同比增长7.8%,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45.84亿元,同比增长7.6%,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4个百分点;林业产值同比增长5.8%,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牧业产值同比增长10.1%,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8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同比增长3.4%,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同比增长6.5%,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
粮食播种面积21850.44公顷,同比下降0.1%,粮食产量109498.75吨,同比下降0.8%;油料播种面积6362.22公顷,同比增长2.71%,产量15127.14吨,同比增长4.77%;烤烟播种面积1599.4公顷,同比增长25.1%,产量3256.3,同比增长24.0%。 牛出栏0.62万头,同比下降8.1%,牛存栏0.93万头,同比增长12.1%;猪出栏52.51万头,同比增长14.6%,存栏39.82万头,同比增长14.6%;羊出栏0.83万只,同比下降0.6%,存栏0.57万只,同比下降1.6%;家禽出栏405.27万只,同比下降0.2%,存栏126.15万只,同比下降5.8%。肉类总产量47910.21吨,同比增长11.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1%。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5%。 | | | | (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 | #国有企业 | | | 股份制企业 |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 | #非公有工业 | | | #大中型工业企业 | | |
规模以上工业中,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0%;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 | | | | | 1、农副食品加工业 | | | | 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 | | 3、纺织业 | | | | 4、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 | | 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 | | 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 | | 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 |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6%,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0.9%,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6.0%,5000万以下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0.4%。从产业结构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45.0%;二产投资同比增长28.0%;三产投资同比增长20.7%。 | | | (一)项目投资 | | (二)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 | | 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 | | 房地产投资 | |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 | (一)第一产业 | | (二)第二产业 | | 1、工业投资 | | (1)采矿业 | | (2)制造业 | | (3)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2、建筑业 | | (三)第三产业 | |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房地产业 | | 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设施管理业 | | 教育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 | |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6.4%。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2.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2%。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39.4%,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43.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8.4%。 表4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 | | | |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 | | | | 1、按用途分 | | | | 住宅 | | | | 办公楼 | | | | 商业营业用房 | | | | 其他 | | | | 二、房屋施工面积 | | | | 其中:新开工面积 | | | | 三、房屋竣工面积 | | | | 四、商品房销售面积 | | | | 其中:现房销售面积 | | | | 期房销售面积 | | | | 五、商品房销售额 | | | | 其中:住宅 | | | | 商业营业用房 | | | | | | | |
五、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8亿元,同比增长0.4%。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6.99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50亿元,同比下降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4%。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7%;商品零售20.74亿元,同比增长0.3%。 
六、交通、通信、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999.93公里。全年全县完成社会公路货运量398万吨,比上年下降3.2%;公路货运周转量6346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5%。完成公路客运量36.6万人,同比下降7.8%;公路客运周转量3077.6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4.4%。全年完成客运、货运周转量63775.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4%。 表52022年富川旅客、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 | 单位 | 绝对数 | | | | | | | | | | | | | | | | | |
全县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6.9%;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6.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17122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35166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03612户。 七、财税、金融 全县财政收入完成5.81亿元,同比下降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4亿元,同比增长1.1%。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19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98亿元,同比增长13.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5.41亿元,同比增长3.6%。 八、教育、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0所,在校学生20144人, 专任教师1294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865人, 毕业生211人,专任教师84人;高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3624人, 毕业生1088人,专任教师259人;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2819人,毕业生495人,专任教师162人;小学140所(小学41所,教学点99个),在校学生29651人, 毕业生4763人,专任教师1879人;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12851人,毕业生4740人,专任教师564人。 表62022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 | 学校数(所) | 在校学生数(人) | 毕业生数(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影剧院0个,体育场馆5个。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1个,卫生技术人员1589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96人,注册护士739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34.3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35万人,城镇人口7.03万人。全县常住人口为26.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3万人,城镇化率为43.12%。人口出生率为7.36‰,死亡率为4.38‰,自然增长率为2.98‰。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1元,比上年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53元,同比名义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7元,同比名义增长7.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27,比上年缩小0.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5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546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2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725人。
注: 1、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口径计算,部分数据存在绝对额变动趋势与增速变动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3、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