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存笼数 万只 34.02 31.08 9.5 全县常用耕地资源面积29.88千公顷,其中:水田资源面积2.57千公顷,旱地资源面积27.31千公顷。化肥施用量3.09万吨,同比下降0.02%。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1.2亿元,同比增长17.2%;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2.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9.8%。完成销售产值72.7亿元,同比增长12.7%,产销率89.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利税总额6.08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利润总额4.57亿元,同比增长5.57%;工业企业亏损面7.6%,比同期扩大1.3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用电4.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22年 | ±% |
建筑用天然石料 | 立方米 | 3058540 | 65.3 |
鲜、冷藏肉 | 吨 | 8324 | 1.7 |
冷冻蔬菜 | 吨 | 14449 | 622.5 |
焙烤松脆食品 | 吨 | 505 | 319.1 |
罐头 | 吨 | 123341 | 24.5 |
精制茶 | 吨 | 415 | 4 |
印染布 | 万米 | 1292 | -57.8 |
服装 | 万件 | 741 | -12.2 |
纸制品 | 吨 | 15005 | 49.8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3 | -98 |
单色印刷品 | 令 | 6984 | 191.1 |
多色印刷品 | 对开色令 | 20050 | 6.1 |
塑料制品 | 吨 | 6872 | -6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吨 | 1630347 | -8.5 |
水泥 | 吨 | 2498278 | -6.8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329976 | 4.5 |
砖 | 万块 | 14765 | 21.4 |
中空玻璃 | 平方米 | 8710 | 17 |
铜材 | 吨 | 2919 | 17.9 |
金属包装容器 | 吨 | 6824 | 33.8 |
阀门 | 吨 | 9944 | 3.1 |
民用钢质船舶 | 载重吨 | 13889 | 25.5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套(台、个) | 1150618 |
光电子器件 万只 294294 13.2 电子元件 万只 280620 99.8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833 -2.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44亿元,同比增长16.9%。当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9.96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5.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2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5.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16.1%(属地权限)。其中,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8.3%。民间投资41.98亿元,同比增长2.1%。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工程投资(不含农户)68.89亿元,同比增长18.8%;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1.0%;其他费用投资下降58.2%。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0.6%;第二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9.9%,第三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7.0%。
表4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2年 | 2021年 | ±% |
(一)投资完成额 | 万元 | 759248 | 654004 | 16.1 |
县属投资完成额 | 万元 | 759248 | 654004 | 16.1 |
#房地产 | 万元 | 59182 | 52345 | 13.1 |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 | 万元 | 40748 | 31198 | 30.6 |
第二产业 | 万元 | 214900 | 153661 | 39.9 |
第三产业 | 万元 | 503600 | 469145 | 7 |
按构成分:建安工程 | 万元 | 688926 | 579971 | 18.8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万元 | 57812 | 44119 | 31 |
其他费用 | 万元 | 12510 | 29914 | -58.2 |
(二)本年项目个数情况 | | | | |
施工项目个数 | 个 | 263 | 231 | 13.9 |
本年新开工项目 | 个 | 98 | 117 | -16.2 |
本年竣工项目 | 个 | 112 | 86 | 30.2 |
注:本表所列数据均按属地原则划分。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2亿元,同比增长13.1%。房屋施工面积15.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7.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3%;商品房销售面积10.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51%;商品房销售额4.72亿元,同比下降24.72%,其中住宅销售额4.43亿元,同比增长11.59%;商品住宅销售628套,同比下降5.42%。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1.0%。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运周转量122053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11.97%;旅客周转量8019万人公里,同比下降21.95%。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458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551公里。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2.6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8亿元,同比下降7.9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5.8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0.79万户,同比下降5.95%;移动电话29.58万部,同比增长1.65%;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1.17万户,同比增长9.62%。全年征订报纸累计379万份,征订杂志累计9.76万份,集邮19.6万枚。
六、贸易与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4亿元,同比增长4.0%。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1.0%,零售业销售额增长4.8%;住宿业营业额增长6.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6.81亿元,同比增长2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84%。分经营地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4.03亿元,同比增长28.7%;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78亿元,同比增长16.7%。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69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出口额10.48亿元,同比下降14.53%;进口额0.21亿元,同比下降22.28%。
全年接待游客1101.53万人次,同比增长32.53%;旅游产业实现总收入105.28亿元,同比增长31.58%。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税收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35亿元,同比增长14.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3.14亿元,比年初增加23.72亿元,增长11.32%;其中个人存款192.95亿元,比年初增加29.79亿元,增长18.26%。各项贷款余额201.80亿元,比年初增加28.14亿元,增长16.21%。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1.86%;寿险保费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2.00%。保费总支出1.86亿元,同比增长48.49%,其中财险支出1.11亿元,同比增长42.29%;寿险支出0.75亿元,同比增长58.72%。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5所,在校学生30992人,专任教师2506人。其中,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0172人,专任教师1038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259人,专任教师184人;小学26所,在校学生12337人,专任教师902人;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612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4人,专任教师28人。参加高考人数1548人,上二批线836人(含上一批线352人),本科上线率54%。
全年全县专利申请341件,其中企业299件,占比达87.68%
CT专利申请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06件,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为0.87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培育高新后备企业第一梯队1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30家,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对象3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88亿元,占GDP比重11.16%。 九、文化、卫生与体育
年末全县在文化和旅游局登记的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21.72万册。出版发行《屈原传承的力量》《诗兮千秋》《仙女山传说》3本专著,累计向全县各中小学赠送《屈原传说》青少年绘本3500套17500册;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展演10余场次;成功举办2022年屈原故里“多彩屈乡·扬帆远航”元宵节、“4·23”世界读书日、“9.28”全民阅读周、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女儿回娘家、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大型文化活动;策划《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屈原文化特展》《考古百年·秭归有巴人》等文物展览2期,常态化开展《云讲瑰宝》《屈子讲堂》线上讲解28期,策划《邀您一起读楚辞》活动4期;创作编排《茶香飘过那条河》等群众文艺作品125件;舞蹈《跳花鼓》《响竹歌》《闯滩的汉子》获楚天群星奖;群众舞蹈《橘子红了》获宜昌市三十三届幼儿文艺汇演优秀奖、歌舞《我为你站岗》入选湖北武警总队十佳优秀作品、歌曲《小蜗牛》荣获“金蕾杯”少儿才艺展演二等奖;《峡江号子声》获2022年宜昌市精品文艺扶持项目;28件摄影作品被《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国内主要党报党刊刊载,其中4次上头版。举办首届秭归“屈原杯”全国端午文化摄影大展,共收到参赛作品11287件;举办“2022年秭归县首届文化旅游创意选集大赛-城市IP形象动漫邀请赛”,获奖作品《楚时空战记》拟在央视少儿频道和金鹰卡通频道播出。“2022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在线平台直播全网点击量过3亿人次,覆盖海外观众1700万人,被誉为“最火的端午”;“我在秭归过端午”话题总阅读量达到6200万+,话题讨论度2.2万+,直播观看总量达到30万+。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7个,其中医院4个、疾病预防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166个,诊所5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064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6.3张;卫生机构人员数237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89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3.35人;注册护士1034人。
十、人口、就业与保障、居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6.19万人,同比下降0.64%。其中:乡村人口27.38万人,城镇人口8.81万人;男性人口18.68万人,女性人口17.51万人。60岁以上人口9.6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6.59%(公安口径)。全县人口出生率4.49‰,死亡率9.82‰,出生婴儿性别比111.7(卫生计生口径)。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60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1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7万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16.7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7万人;工伤参保2.9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31万人;失业参保2.6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际参保28.13万人。全年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5392人,其中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247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42元,比上年增加2022元,同比增长6.20%,人均消费支出23829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4元,比上年增加1309元,同比增长9.70%,人均消费支出13441元,同比增长8.7%。
十一、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县城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47天,优良率95.1%。生活污水处理率98.5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域主要河流功能水体水质基本稳定,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69.6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9%。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人;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对外贸易、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不做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