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291|回复: 0

[江西] 2022年宜春市袁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2-31 10:19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76
    发表于 2023-12-3 2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宜春市袁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定位,扎实推进抓落实活动年“三拼三促”工作,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团结奋进、拼搏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主要经济目标任务。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4155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3540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622万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055993万元,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8.1:37.4:5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55.9%和36.7%。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2.9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76.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45%,全年出生人口11023人,出生率9.76‰,死亡人口7339人,死亡率6.50‰,自然增长率3.2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952人,比上年增加314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8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4812万元,增长17.9%;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315万元,增长4.8%。全年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87567万元,增长21.0%。其中,教育支出111307万元,增长6.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3207万元,增长25.8%;医疗卫生支出59111万元,增长3.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8%,衣着类价格上涨0.6%,居住类价格上涨 1.8%。
    表1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同期=100)                        单位:%
    指标名称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1
        其中:服务价格指数
    101.2
    食品烟酒
    101.8
          粮    食
    100.1
          鲜    菜
    106.6
          畜    肉
    92.3
          水 产 品
    105.4
          蛋
    110.5
          鲜    果
    108.7
    衣着
    100.6
    居住
    101.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0
    交通和通信
    106.6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6
    医疗保健
    99.9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2
    二、农业
    全年农业(现价)增加值461609万元,比上年增长4.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62799.1公顷,增长0.1%,其中,稻谷种植面积53694.2公顷,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13416.9公顷,增长0.6%。生苎麻种植面积29.2公顷,增长4.3%。蔬菜类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114.9公顷,增长5.6%。瓜果类种植面积1469.1公顷,增长4.3%。
    全年粮食总产量345807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早稻122736.4吨,下降1%;中稻及一季晚稻76579吨,增长4.4%;双季晚稻114862.8吨,下降4.3%。
    全年油料产量21956吨,比上年增长8.1%,其中,油菜籽产量18437吨,增长12.3%。生苎麻产量43吨,下降4.4%。蔬菜类及食用菌产量241292.8吨,增长5.8%。瓜果类产量31013吨,下降2.8%。
    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123.9公顷,增长0.3%;果园面积2794.6公顷,增长1%。全年茶叶产量21.7吨,增长3.3%;园林水果5716.5吨,增长0.6%。
    全年肉类总产量87327吨。其中,猪肉产量73093吨,牛肉产量3859吨;羊肉产量642吨。禽蛋产量9004吨。水产品产量40513吨,增长5.2%。年末生猪存栏568532头,生猪出栏889761头。
    表2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2022年
    比上年增长(%)
    产品名称
    单位
    2022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作物
    345807
    -2.7
    芝麻
    93.9
    -35.7
    稻谷
    314178
    -1
    生苎麻
    43
    -4.4
    #早稻
    122736
    -1
    甘蔗
    792
    -5.0
    中稻及一季晚稻
    76579
    4.4
    烟叶
    28
    -6.7
    双季晚稻
    114863
    -4.3
    瓜果类
    31013
    -2.8
    油料作物
    21956
    8.1
    茶叶产量
    21.7
    3.3
    #花生
    3416
    -8.8
    园林水果
    5716.5
    0.6 
    油菜籽
    18437
    12.3
    水产品产量
    40513
    5.2
    通过重点发展富硒稻米、油茶、中药材、蔬菜、水果、畜禽等六大特色产业,2022年我区富硒基地面积达33万亩,综合产值达85亿元。富硒基地面积、综合产值居全市前列,市级富硒龙头企业、市级富硒示范基地、富硒产品认证均居全市前列。
    新增设施蔬菜基地建设4040亩。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21万亩,预计产量24万吨。
    2022年新增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7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55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1家,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3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3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4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2.1%。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8%,低于全区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7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四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增长5.8%。其中,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4.8%;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4.4%;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1.0%;装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7.2%。
    表3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石灰石
    7205613.0
    80.4
    建筑用天然石料
    立方米
    3484983.0
    -10.1
    高岭土(瓷土)
    3542968.8
    8.4
    大米
    38594.5
    6.8
    饲料
    263446.0
    44.4
    精制食用植物油
    7308.0
    31.7
    鲜、冷藏肉
    17892.0
    13.0
    熟肉制品
    1391.0
    -1.5
    饲料添加剂
    1386.0
    -19.1
    饮料
    76008.0
    -3.3
    4899.3
    -32.4
    万米
    570.1
    58.5
    服装
    万件
    511.1
    -24.5
    万双
    209.1
    0.2
    家具
    116536.0
    -16.5
    纸制品
    33257.9
    69.6
    单色印刷品
    1337.0
    -3.8
    多色印刷品
    对开色令
    43410.0
    0.5
    涂料
    2092.0
    -0.9
    初级形态塑料
    4391.0
    -77.1
    化学试剂
    28755.0
    1.9
    表面活性剂
    29894.0
    0.0
    合成洗涤剂
    5961.0
    -13.5
    化学药品原药
    2585.0
    21.8
    中成药
    16924.3
    63.4
    塑料制品
    16230.9
    -40.5
    硅酸盐水泥熟料
    1642235.4
    -9.8
    水泥
    2128879.2
    -12.9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4217969.5
    -16.5
    水泥混凝土排水管
    千米
    44.1
    2.8
    水泥混凝土电杆
    92572.0
    -34.4
    预应力混凝土桩
    8708.0
    -38.3
    万块
    7712.0
    -27.9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平方米
    30249.0
    -7.2
    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平方米
    303318.0
    -15.1
    隔热、隔音人造矿物材料及其制品
    9004.0
    25.6
    夹层玻璃
    平方米
    152100.0
    -49.3
    中空玻璃
    平方米
    595000.0
    12.7
    日用玻璃制品
    29210.5
    -15.1
    石墨及碳素制品
    11127.0
    41.5
    钢材
    445.0
    -76.5
    铝材
    142305.8
    -10.9
    钢结构
    5557.0
    5.8
    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
    40780.0
    4.5
    金属切削工具
    万件
    1066.0
    -0.6
    金属包装容器
    9917.0
    6.9
    铸铁件
    19297.3
    -7.9
    铸钢件
    2494.0
    -40.1
    铸造机械
    43.0
    -2.3
    起重机
    37578.0
    75.7
    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
    3050.0
    85.5
    液压元件
    31219571.0
    -21.3
    金属紧固件
    7834.0
    -28.0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
    1015.0
    -21.3
    电动机
    千瓦
    2510842.0
    -19.6
    变压器
    千伏安
    125250.0
    -98.5
    锂离子电池
    266140434.0
    -12.6
    铅酸蓄电池
    千伏安时
    465210.0
    40.9
    家用洗衣机
    8833.0
    -92.4
    3D打印设备
    70.0
    -47.8
    数字激光音、视盘机
    12792.0
    0.0
    电子元件
    万只
    280931.0
    104.6
    97.9
    -2.8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10427.1
    4.8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296027万元,比上年增长67.0%;利润总额865338万元,增长136.1%。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行业有11个,比上年增加2个;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有24家,比上年增加6户。33个行业中有17个实现盈利,其中,增长20%以上的行业有11个。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07840万元,增长31.3%;利润总额402736万元,增长116.4%。
    表4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
    指标名称
    单位数(个)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2022年(万元)
    同比增速(%)
    2022年(万元)
    同比增速(%)
    总    计
    394
    7296027
    67.0
    865338
    136.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
    220245
    146.5
    156140
    474.2
    非金属矿采选业
    32
    232604
    38.3
    31948
    41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16
    204892
    18.7
    6028
    67.7
    食品制造业
    2
    9782
    21.8
    488
    0.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
    8813
    1.7
    1875
    28.5
    纺织业
    9
    31229
    -25.1
    484
    221.6
    纺织服装、服饰业
    10
    21508
    -28.2
    713
    -19.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5
    45793
    8.0
    2381
    32.7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4
    84395
    -19.6
    6003
    -43.2
    家具制造业
    5
    37831
    -24.1
    1178
    -22.5
    造纸和纸制品业
    7
    27753
    -14.4
    440
    -33.9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5
    15537
    12.1
    913
    89.6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7
    24374
    -42.4
    390
    -76.3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
    3461
    -34.4
    55
    -45.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0
    228851
    20.4
    12113
    -7.2
    医药制造业
    11
    237680
    14.1
    87972
    33.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5
    33938
    -19.8
    375
    177.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4
    548282
    -1.3
    29946
    -14.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0
    1050549
    83.6
    255850
    161.4
    金属制品业
    25
    90405
    -16.5
    -19
    -100.2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
    123768
    -41.4
    5667
    -6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
    75396
    -8.6
    6334
    128.7
    汽车制造业
    8
    63763
    85.0
    -1754
    -14245.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5622
    -8.2
    141
    -59.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0
    834789
    39.4
    25317
    185.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8
    2791502
    267.4
    225028
    312.4
    仪器仪表制造业
    1
    714
    -68.2
    -275
    -46.9
    其他制造业
    1
    2039
    -7.9
    -179
    -23.1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2
    110835
    34.8
    590
    -88.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
    2221
    -57.9
    -3
    -130.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
    36003
    53.7
    4350
    -212.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
    71410
    28.8
    2984
    -29.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
    20046
    3.9
    1866
    8.9
    年末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7.34平方公里,投产企业388个,比上年末增加29个;从业人员4.8万人,增长11.6%。全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6835039万元,增长54.4%,利润总额845442万元,增长142.6%。年末袁州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3.34平方公里,投产企业195个,比上年末增加17个;从业人员1.6万人,下降4.45%。全年袁州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41.51%;实现营业收入2141551万元,增长41.62%;利润总额378521万元,增长129.9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02332万元,比上年增长7.5%。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39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4656万元,增长11.8%。房屋施工面积399.7万平方米,下降28.4%。房屋竣工面积240.4万平方米,下降5.1%,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149.5万平方米,增长14.9%。房屋竣工价值327399万元,下降7.4%,其中,住宅房屋竣工价值191945万元,增长29.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32%。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下降4.1%;非国有投资增长14.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1.5%。
    表5  202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行业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9.8
    第一产业
    8.3
    第二产业
    30.7
      工业
    30.7
        采矿业
    119
        制造业
    25.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6.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7
           专用设备制造业
    40.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80.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4.8
           仪器仪表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7.7
    第三产业
    0.32
      批发和零售业
    -4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9.7
      住宿和餐饮业
    16.6
      房地产业
    -5.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2.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9
      教育
    -26.9
      卫生和社会工作
    159.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2.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5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1%。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1%;办公楼投资增长119.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6.9%。商品房竣工面积76.3万平方米,增长185.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7.7万平方米,增长223.6%。商品房销售面积170.4万平方米,下降2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5.2万平方米,下降24.5%。商品房销售额118.5亿元,下降24.9%,其中住宅销售额106.6亿元,下降27.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5771.1万元,比上年增长5.6%。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726994.8万元,增长18.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280848万元,增长5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67351.6万元,增长28.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43527.9元,增长51.4%;汽车类零售额633174.2万元,增长1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41438.4万元,下降3.7%;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402782.5万元,增长12.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区级外贸进出口完成59507万美元,同比增长12.45%;外贸出口完成54507万美元,同比增长6.4%。
    七、邮政电信和旅游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138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电信业务量10.1亿元,增长12.2%。固定电话用户13.3万户,增长4.4%;移动电话用户121.2万户,下降19.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9.7万户,下降2.6%。
    制发了《袁州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袁州区红色旅游专项策划》、《袁州区乡村旅游发展专项策划》、《袁州区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明月花溪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宜春松鼠部落景区一期工程圆满竣工并且已对外营业;举办袁州区首届旅游摄影(短视频)大赛,出版袁州旅游画册,编辑出版《袁州手绘旅游地图》、《袁州区旅游景点导游词》、《袁州乡俗》等,丰富袁州营销宣传资料;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旅游商品评比大赛,提升我区旅游商品品质。隐逸轩文创产品“智能助眠苎麻枕系列”、“智能氧生杯系列”,荣获2022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健康主题)银奖。
    八、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427341万元,增长5.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6531745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788723万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898583万元,增长15.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220524万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7639924万元。累计减税降费9.2亿元,惠及企业6.8万户。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16311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2968万元,增长3.2%,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93343万元,增长11.8%。支付各类赔款70670万元,下降21.0%。其中,财产险赔款48482万元,下降29.0%;人寿保险给付22187万元,增长4.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校在校生74141人(含宜春电大市本部3589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为28724人、57775人和108527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169人。幼儿园302所,在园幼儿4218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
    表6  2022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指    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校
    26051
    74141
    19415
    普通高中
    10055
    28724
    8656
    普通初中
    20086
    57775
    19215
    普通小学
    15986
    108527
    20001
    特殊教育
    231
    1169
    252
    学前教育
    10639
    42182
    14922
    年末全区共有国家级创新载体2个,国家火炬宜春袁州锂电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1个,国家宜春(西村)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创新平台共10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医药工业园);市级创新平台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175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图书馆 1个,博物馆 1个。广播电视台1 座。广播覆盖率99.5%;电视覆盖率99.8 %。图书馆藏书37.50万册。其中,图书34.50万册,报刊0.73万册,古籍2.11万册。
    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613个 (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1个,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8983人,比上年末增加9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203人,注册护士4263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9628张,增加268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763张。
    全年举办体育系统运动会1次,获省少儿系列达标赛金牌9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22元,比上年增长 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6元,增长 6.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626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084元,增长12.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9.38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7.45平方米,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0.5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6.49平方米,增长8.8%。
    表7  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构成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值
    (元/人)
    比重(%)
    绝对值
    (元/人)
    比重(%)
    可支配收入
    46522.3
    100.0 
    20366.0
    100.0 
      工资性收入
    22302.3
    47.9
    13413.4
    67.6
      经营净收入
    11145.6
    20.6
    3472.9
    17.5
      财产净收入
    3552.6
    7.6
      118.8  
    0.6
      转移净收入
    9521.7     
    20.5
    2827.6
    14.3
    全年“4050”人员再就业556人。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共计38279万元。各类技能培训6004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0805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1928人,参加机关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741人。全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976918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53839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92307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15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7863人。
    十二、环境改善
    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94.2%;PM2.5浓度2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6.5%M10浓度4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14.3%;二氧化氮2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9.1%;二氧化硫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18.2%;一氧化碳1.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7.7%;臭氧150微克/立方米。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后以年报核定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餐饮业企业。
    4.邮政业务总量口径均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总量范围。
    5.电信业务总量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移动、电信、联通三家为社会提供的各类电信服务的总数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