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86|回复: 0

[江苏] 2023年新沂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4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896
    发表于 2023-5-24 1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新沂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2日在新沂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李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沂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极为难忘的一年,是戮力同心、克难奋进、逆势向上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勇挑重担、敢扛重责,经受住了叠加交织的风险考验,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较好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争第一、创唯一,拼出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和徐州平均水平。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5%,位居徐州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后53亿元),同口径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万元、2.4万元,增长6.3%和7.8%,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经济支撑有力。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15%,位居徐州第一。工业开票销售收入800亿元,增长40%。工业用电量28.2亿千瓦时,增长7.8%。工业投资341亿元,增长12%。服务业逐步复苏。全市服务业增加值423亿元,增长4%;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730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亿元,增长8%。进出口贸易额128亿元,增长1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和21%。“枢纽经济”发展加快。公路港物流园、新沂港物流园等15个重点运营平台,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增长4.5%。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般贸易额3.5亿美元,“保税+中欧班列出口”突破1亿元。

    一年来,我们抓项目、促转型,积蓄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坚持项目为王,大干快上。重大项目接续突破。成功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6亿美元的韩国晓星碳纤维是徐州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外资项目。投资180亿元的新凤鸣产业基地是徐州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从落地到开工仅4个月,从建设到投产仅1年多时间,创造了“新沂速度”。中新钢铁特钢板材、中清光伏电池、水性超纤、上菱电器等项目全面投产。科隆新能源、卓邦新能源、晋控煤基新材料、金藏膜碳酸锂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徐州“765”签约、开工、投产分别认定项目89、80、68个,完成数及完成率均位居徐州前列。转型升级步履坚实。年度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7个,完成投入118.6亿元,星诺医药原料药、鲁花高端食用油等40个项目实现投产。利民化学、永诚化工、维尤纳特等农化企业加快向电子化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新产业转型,华信新材、伟业铝材等企业加速向高端环保新材料转型。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新增规上战新企业39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92亿元,增长32%。经开区获批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锡沂高新材料研究院获批苏北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进“智改数转”项目187个,累计建成18家省级智能示范车间,获评徐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8家,均位居徐州第一。

    一年来,我们强功能、塑形象,提升了宜居宜业的城市品质。持续推动城市扩能提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高起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实施153项城建重点工程,文博广场、双子座、妇幼保健医院等重点项目主体竣工,中专校“三场一馆”、体育场改造等重点工程投入使用。铁路物流园一期工程主体完工,潍宿高铁完成可研评审,通航产业园获评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毛林大桥建设加快,完成人民路、新安路等道路改造,获评全省首批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完成棚户区动迁25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7626套,棚改工作连续四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投资1.1亿元完成钟吾巷、同创巷等8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教师新村、服装厂宿舍等40个老旧小区。着力化解城区“停车难”问题,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新建街头游园5个,新建、改建绿地面积约164万平方米,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91%,“沭河之晨水环境治理”项目获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以苏北第一名成绩通过初审。完成绿化造林2.2万亩,增加湿地保护面积2900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5%。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10公里,铺设污水管网主干管9公里,检测修复老旧管网65公里。“骆马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工程”“窑湾镇水系连通工程”2个项目获批国家“山水工程”。

    一年来,我们拓空间、增收益,激发了乡村振兴的生机活力。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增产增效。投入2.8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9.2万亩,粮食总产量14亿斤以上。1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开工建设,获批全国农产品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和首批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新增“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6个,获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切花菊出口量保持全国县级第一,建成全国最大的鲜食毛豆交易集散地。绿美乡村宜居宜游。实施农房改善项目23个,改造农村低收入户危房406户,以徐州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省农房三年行动考核优秀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户厕3.2万户,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5个,创建省级幸福河湖28条,建设生态河道190余公里。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绿美示范村庄30个,新增美丽宜居村庄119个,累计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数量居全省第七、徐州第一。马陵山镇花厅村、草桥镇堰头村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率先在徐州实现燃气“村村通”,实现城乡用气同网同质同价。强村富民互促互进。培育示范家庭农场338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积极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实施“村企联建”“三乡工程”,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村全面消除,超30万元的村172个,超50万元的村87个。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放补助资金3811万元。

    一年来,我们顺民意、纾民困,交出了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坚持把民生实事作为“头等大事”,把有限财力用到保障民生上,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85%以上。稳就业促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445万元、“稳岗贷”“苏岗贷”1.4亿元。发放各类就业补助205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9830人,支持自主创业2150人。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行动,新增企业参保职工1.6万人。提升保障水平,兜牢民生底线。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发放保障资金4亿元,救助帮扶困难群众3.3万人,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险待遇5797人。113名低保家庭老人通过政府补贴入住养老机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2元,发放养老金4.7亿元,发放率100%。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提高到640元,拨付社保财政补助资金15亿元。发放各类助学金、困难学生补助等3900万元。增加优质供给,促进普惠均衡。新沂海门中学、西城高中等6个中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三中学、高级中学创成省四星级高中。招聘优秀教师784名。公共卫生中心、特教中心等主体完工,定点医院、安康医院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失能半失能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00%,新沂区域养老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初步成效,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体育中心投入运营,3个镇级文体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一年来,我们善治理、守底线,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万众一心战疫情,守住了城门家门。完善平战一体、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持续提升核酸检测、医疗救治、隔离管控、服务保障等能力,精准高效处置疫情,未出现一例重症或危重症患者。服务全省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先后组织60余批4750人次医务工作者驰援上海、苏州、睢宁等地,体现了“新沂担当”。万无一失抓安全,夯实了基层基础。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对危化品、冶金工贸、城镇燃气、建筑工地、道路交通、消防、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排查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28.6%,实现“三年大灶”顺利收官。加快推进安全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化工产业集聚区被列为第四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万全之策防风险,筑牢了发展屏障。国有平台公司改革有序推进,钟吾城乡集团、交通文旅集团获批主体AA+评级。设立10亿元应急周转资金池,政府性债务率下降21个百分点。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成效明显,二十大安保维稳取得胜利,信访工作实现“四个不发生”目标。高标准建设公安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举攻克“10·17”文娱领域“流量造假”等重大案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法办案“新沂模式”,市公安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一年来,我们攻难关、解难事,树立了敢为善为的政府形象。面对“三重压力”,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突破了一个个条条框框,化解了一个个发展难题。面对发展困境,政企同心渡难关,实现企稳回升。疫情肆虐,政府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尽管财力紧张,过着“苦日子”,但毅然决然为企业减免缓退税费34.9亿元,其中留抵退税达15亿元。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中新钢铁、卫岗乳业等企业物流畅通,保障利民、鲁花等企业逆行上海。出台惠企利民25条,开展“千人助千企”“一保四找”活动,经济逐渐回暖。面对供给冲击,打通内循环,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为解决原材料供给冲击,成立膜材料、建筑材料等产业联盟,组建盛新供应链公司,既为企业找到订单,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解决劳动力供给冲击,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近9000名在外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既化解企业用工难题,又解决员工照顾家庭后顾之忧。面对需求收缩,大胆果断施策,激发城市活力。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率先出台房产新政18条,减轻房企资金压力,为进城入镇人员、二孩三孩家庭、人才房、外地来新购房、二手房交易等提供购房补助1700余万元;稳步实施“青年人才定销房”“带押过户”等新举措,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110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28万平方米,增幅均居徐州第一方阵。为提振消费信心,举办消费季、购物节等活动,发放300万元政府消费券,带动商家优惠让利4000万元以上。面对要素制约,合力攻坚突破,保障项目快速落地。不放弃任何机会,用汗水和智慧全力争取,协调解决了中新钢铁、新凤鸣、伟业铝材、米尔化工等项目土地、能耗、环境容量和产能等问题,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受到企业的广泛赞誉。面对管理顽疾,敢于刀刃向内,不怕触及利益。严格规范招投标行为,公开竞争、阳光操作,中标价平均下浮14.6%。加强国有平台投融资管理,融资成本逐步降低。改革中介服务管理,建立政府采购、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审计等机构“白名单”“黑名单”,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面对历史问题,勇于担当负责,不再留给历史。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有效化解了恒大、绿地等楼盘风险,妥善解决了巴塞罗那、达信国际、圣唐汽车城等18个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利益。

    过去的一年,政府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制定出台“三重一大”实施细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政府规范性文件、行政协议合法性审查率100%,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234件、政协提案233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加强财政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预算绩效管理,审减资金4亿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进一步加强。此外,民族宗教、外事、港澳台侨事务、科协、老龄、工会、慈善、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物价、粮食、保密、档案、地方志、地震、气象等工作迈上新台阶,人防、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回顾过去的一年,令人振奋的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徐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分别擘画了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徐州新实践的美好蓝图。新沂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沂新实践作出全面部署,全市上下对打造“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争当“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令人感动的是,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市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在酷暑严寒中日夜坚守,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广大白衣天使、公安干警、交通运输人员、市场保供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应急救援队、志愿者等等,义无反顾冲在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第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打赢了一场场阻击战、保卫战。群众理解、商家支持,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汇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谱写了大爱无疆的最美华章。令人自豪的是,我们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开展七大攻坚行动,实施稳经济大盘十项举措,打出“战疫情、稳经济、保安全”的组合拳,较好地实现了“两个统筹”。新沂是疫情防控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没有发生有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徐州前列,多项指标位居第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成功入选2022年度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全国实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等。乡村振兴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棚户区改造、“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建设、幸福河湖建设和质量工作等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徐州县域最多,交出了“大战大考”的过硬答卷。

    奋斗饱含艰辛,成绩殊为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新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对照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发展信心还需提振;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创新驱动发展还征途漫漫;资源要素约束趋紧,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的项目储备还不够多;财税收入支撑还不够有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事业还存在薄弱环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还面临新的挑战;政务服务、作风效能、营商环境建设还需要持续改进,等等。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短板,尽最大努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新沂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徐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新沂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发展信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和“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工业振兴、乡村振兴,大力提升产业、城乡、民生三大发展质效,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新征程上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沂新实践。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贸易额增长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7%,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徐州市下达任务。

    贯彻总体要求,实现预期目标,牢牢把握五个方面原则:一是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时时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沂新实践,以坚定有力的行动、扎实过硬的业绩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坚持把打造“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作为战略牵引。坚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快工业振兴步伐,把制造业作为看家本领,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通过不懈努力,把“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目标定位变成实际地位。三是坚持把质效提升作为关键抓手。落实好中央“五大政策”,做到“六个更好统筹”,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深入开展“发展质效提升年”活动,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发展质效;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提升民生发展质效。四是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始终不忘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厚植人民情怀,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为民实事只多不少,优先办好“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持续抓好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民生工作。五是坚持把守住底线作为重要保障。增强风险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堵漏洞、补短板,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坚决守牢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理、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决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具体实践中,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新型工业化,争当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产业高端、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围绕“4+4”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建设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地标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头雁”“雏鹰”和“筑巢暖窝”计划,推动龙头企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更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大力发展新材料“1号产业”。冶金材料产业引导中新钢铁、伟业铝材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化工产业以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为方向,加快向电子化学新材料、碳纤维材料等方向转型;高端纺织新材料产业放大新凤鸣、明新旭腾等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化工园区优势,发挥科隆新能源、金藏膜碳酸锂等项目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动力电池产业生态链。放大中清光伏、福明太阳能、恒发单晶硅等企业集聚效应,形成覆盖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继续壮大智能电器、精密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

    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深入推进招商引资“1号工程”,突出项目投资体量、科技含量、业态质量。完善大招商格局,持续发起大项目、好项目招引强大攻势,做到天天都有洽谈对接、月月都有招商活动,确保全年签约落地9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新认定“1号工程”项目3个以上。突出招商实效,优化考核机制,更加重视项目投产和转规。持续深化企业“二次创业”,进一步提高技改投资比重。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压茬式推进项目建设,实行专班服务、闭环管理,推动韩国晓星碳纤维、卓邦新能源、异质结电池、无铬鞣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新凤鸣长丝、伟业工业铝型材、水性超纤二期等项目投产运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模式,努力实现“交地即办证、拿地即开工”。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实行用地、能耗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始终“把企业家当作自家人,把企业事当成自己事”,大力弘扬新时代“店小二”精神,高效运行“马上办”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国家支持政策,用真金白银体现真情厚意。加强政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做强产业联盟,扩大企业订单,降低企业成本。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开展法律助企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晋控煤基新材料、维尤纳特环保高分子新材料等46个、年度投资83.5亿元的技改项目建设,促进化工、冶金、纺织等产业结构转型、动能转换、优势转化。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智改数转“1236”工程,大力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建成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动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园区企业数字化发展,高标准建设智慧园区。推进“数字+”场景应用,积极探索交通、公安、城管、医疗、旅游、环保等领域数字化场景应用,加快打造“智慧城市大脑”。

    推动园区平台提标提档。深化区街合一改革,构建“一区三园”的发展新格局。突出园区主阵地、主战场,增强园区创新要素集聚力、特色产业竞争力、基础功能承载力。经开区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引领,聚焦打造“千亿园区”,专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发展速度、质态、成效上全面争先进位,力争全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700亿元,提高经济贡献度。高新区聚焦“高”和“新”,做大体量,提优质量,力争全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200亿元,提高科技贡献率。镇街工业园区坚持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集中力量打造1-2个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全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加快落后产能出清,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000亩。健全区镇资源共享、收益分享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坚定不移繁荣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辐射力带动力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沂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现代服务业将迎来发展加速期。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突出位置,提振市场信心,创新消费场景,提升现代服务业活跃度。

    发展现代物流业,壮大“枢纽经济”。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拓展开放空间,打响“枢纽新沂、开放门户”品牌。构建“大交通”格局。大力实施港口、高铁、通航、公路、铁路“五大枢纽工程”,加快推进京沪高速公路扩建、潍宿高铁新沂段和268、344省道、骆北航线优化等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内聚成核、外联成网”的现代交通体系。完善“大平台”功能。全力推动化工集聚区、保税物流中心升级,推进新沂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深化通航产业园“产教融合”步伐,建设运营国际铁路物流园、中新钢铁二期码头和专用线等功能平台,创建铁路临时开放口岸,加快新沂港粮食仓储基地、快递园冷链配送中心建设,推动美妆园打造跨境产品集散中心,促进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有效转换。提升“大枢纽”效益。保税物流中心深化与淮海国际陆港合作,进出口贸易额超30亿元。新沂港加快打造淮海经济区多式联运内河航运中心,完成货物吞吐量550万吨、集装箱装卸5.5万标箱。公路港物流园加强与货拉拉、运满满合作,营业收入超10亿元。加速枢纽产业高度集聚,真正让临港经济、临空经济、高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振兴商贸服务业,繁荣“都市经济”。实施消费提振行动,精心策划消费季、购物节、美食节等系列活动,着力推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消费回暖,让城市商气更旺、人气更足、烟火气更浓。积极引导吾悦广场、新悦广场、汉锦城等商圈丰富业态,提升南京路、段家巷等特色街区层次,增强消费体验。大力发展“月光经济”。精心运营花厅水街、“食集”美食城、窑湾“夜猫子集”,着力打造一批“深夜食堂”“月光网红”打卡地,扩大“窑湾船菜”吸引力。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企业家创新园加快装修运营,积极招引总部办公、高端商务、金融服务等业态,君澜酒店成功入驻,打造区域商务服务“新地标”。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放大新沂直播产业园、美妆电商园直播基地等平台优势,全年完成网络零售额8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助农直播间、移动菜篮子等新模式,畅通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绿色通道”。

    激活文化旅游业,打造“美丽经济”。依托“一山一湖一古镇”旅游资源,加快马陵山、窑湾古镇创建5A级景区步伐,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年内接待游客85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实质性推进两个景区通票、联票,推动窑湾古镇与皂河龙运城相互引流,开通骆马湖旅游航线,加快景区联动发展。启动花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花厅部落开园运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窑湾核心展示园建设,延续大运河历史文脉。挖掘花厅文化、漕运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精心建设山水大道“1号公路”,提升宋庄民宿功能品质,发展乡村游、采摘游,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注重整体策划包装和精品线路营销,加强与携程、驴妈妈、途牛等知名OTA旅游平台合作,提升新沂旅游品牌美誉度,将“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三)坚定不移强化战略支撑,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市

    教育、科技、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是民生“1号事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高质量教育涵养源头活水、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激发动能活力、以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力量,久久为功,积聚发展新动能。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未来,举全市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高新区初级中学、中专校三期等10个新建、续建工程。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共建,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办学,推广新安小学、新沂海门中学集团化办学经验,组建3家教育集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每年招聘高层次教师不少于60名,今年招聘中小学教师459名。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考成绩位居徐州市前列,高考力争高分段人数突破100人,一本上线率提高5个百分点,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双减”要求,既给学生减负,也给教师松绑,让广大教师安心教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进一步弘扬“崇文尚德、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浓厚氛围。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处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抓住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契机,深入实施“关键技术攻坚、高新产业提升、创新平台提质、创新生态优化、产业人才集聚”五大行动,不断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小升高”、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雏鹰—瞪羚—独角兽”等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省市级瞪羚企业10家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值超220亿元。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搭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5家以上。加大科技型企业招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设立科创基金,强化“苏科贷”科技金融服务,科技贷款1亿元以上。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未来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壁垒,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放大“钟吾英才”“凤还巢”政策效应,力争引进领军人才50人、专门人才500人、青年大学生5000人。实施企业家培优“薪火计划”,弘扬企业家精神,组织企业家学习培训考察,打造具有战略思维、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增强企业需求与技能人才匹配度,培育产业工人1万人以上。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下大力气推动人才落地、人力集聚、人口回流,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新沂,尤其是新沂籍大学生回到家乡就业创业。

    (四)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江苏美丽宜居城市为抓手,加快建设徐州副中心城市,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力、核心竞争力。

    以更新理念规划城市空间。围绕现代化中等城市定位,精心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形成开发保护利用“一张图”。明晰区域发展方向,沭东片区立足打造现代化科技新城,高水平规划设计建筑形态和风貌;启动高铁东站片区规划,打造“三生”融合的现代化城市地标;城南片区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商业配套,建设集高端住宅、都市经济为一体的城市客厅;完善园区产业规划,增强要素承载力。加大历史遗存保护力度,窑湾镇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高流镇耀南村、草桥镇纪集村争创省级传统村落。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落实重点区域空间形态、建筑风格、传统元素、风貌特色等引导控制,彰显“山水之间、心仪之城”的城市符号,突出滨水园林城市特色。

    以更高标准加快城市更新。新建、扩建市府东路、新港大道等道路,完善城市路网。年度实施房屋动迁35万平方米,加快高铁花园等安置房续建工程,推进城南新村等26个老旧片区改造,惠及居民5800余户。树立“公园城市”理念,规划建设圣泉湖宕口公园、塔山湿地公园、骆马湖湿地公园等城市“绿肺”。新增、改建绿地66万平方米,新建截污管网5公里,改造雨污分流管网26公里,10公里城市水环和15公里泛水环全面贯通,打造“一城碧波满城绿”的城市美景,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推进城市供暖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供水、供气、排污短板。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易淹易涝片区治理。深入开展“安新·沂居”工程,加快地块挂牌上市,支持开发建设现代住宅,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实施商品房“共有产权”、二手房“超市平台”、安置房“房票交易”等创新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实施建筑业招大引强、本土培育工程,全年建筑业产值260亿元以上。

    以更优管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完善创建机制,压实包挂责任,补齐创建短板,确保高质量创建成功。开展违章建筑、管线飞线、市容秩序、背街小巷、建筑立面、公共区域等“六项攻坚行动”和商业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车站周边“五边整治行动”。倡导文明出行,规范交通秩序。强化道路扬尘治理,规范渣土运输管理。有序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新增达标居住小区15个、全域垃圾分类试点镇街2个。构建党建引领、基础主抓、多方参与、协商共建工作新模式,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大城市停车设施投入,增加公共停车位1200个以上,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解决好群众停车难题。完善农贸市场、农民自产自销瓜果蔬菜直销点,提升城市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水平。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主动融入江苏省高质量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徐州市“两带两圈多点”建设,谱写现代化和美乡村新画卷。

    提升现代农业“含金量”。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等种植规模,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健全现代化农业体系,拉长精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招引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加快打造300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全力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做大做强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生态养殖、花卉苗木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质葡萄、水蜜桃、鲜食毛豆、小微盆景、切花菊等专业市场集散地。突出品牌强农、质量兴农,开展“新沂大米”品牌推广年活动,精心培育水蜜桃、葡萄等农产品品牌,新增认证有机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20个,新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3.2万亩。

    擦亮美丽乡村“高颜值”。以争创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和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抓手,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让农村人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打造“新沂版”特色田园乡村10个、美丽宜居村庄100个。深入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达95%以上。大力推进燃气“户户通”工程,新增乡镇用户8000户以上。扎实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改造农村低收入户危房217户。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毛林大桥改扩建工程。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争创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拓宽富民增收“致富路”。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以强村带动富民,年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的村占比达70%以上。探索农村“三块地”改革,鼓励农民出租闲置住房、宅基地等资产,规模流转抛荒地、闲置耕地等,推动存量资源高效利用,增加群众多元收入。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促作用,支持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村企联建”,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建强乡土人才队伍,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带动农民致富。依托“一带十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赏花摘果、农事体验等富民产业。

    (六)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美丽新沂生态底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美丽新沂呈现更加令人心动的现实模样。

    深入抓好污染防治攻坚。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加强水、气、土一体化治理,推动环境持续改善。悉心保护“一片蓝天”。实行PM2.5和臭氧浓度“双减双控”,突出抓好工业烟气、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专项治理,空气优良率超过80%,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精心呵护“一城碧水”。严格落实河长制,统筹推进断面水质改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入河排污口治理,确保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用心守护“一方净土”。加强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土壤环境监测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快污染地块修复,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实施污染攻坚“红黄白”交办单制度,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效能。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关口,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型组合,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推进“工业绿岛”建设,提升工业废水处置能力。探索建立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交易制度,完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双碳”和“双控”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加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稳步开展化肥、农药“两减”行动,农药包装物、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98%以上。推动生活绿色低碳。开展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积极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00%。

    筑牢生态保护绿色屏障。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动村庄绿化建“点”、水岸和道路绿化成“线”、建成区绿化拓“面”,完成绿化造林1万亩,加快建设“春夏繁花似锦、秋冬层林尽染、一年四季常绿”的“森林新沂”。高标准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推进骆马湖退圩还湖和窑湾镇水系连通国家“山水工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大力推进生态修复三年行动,用好国家EOD试点资金,探索“生态修复+”模式,加快棋盘等5个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治理,完成丘陵山区低效林提质增效1000亩,把“丘陵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垃圾分拣中心三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无废城市”。

    (七)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创造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生活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七有”,用心用情办好70项民生实事,持续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开展“就业直通车”活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用工1.5万人以上。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优先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支持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年内发放富民创业贷款3亿元,扶持自主创业2500人、带动就业7000人以上。

    倾心关爱一老一小。实施“一老一小、沂心沂意”工程,提升7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市场化运营水平,新增1家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广“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努力让每位老人都拥有最美“夕阳红”。深化殡葬服务改革,加快新殡仪馆建设,完善镇级殡葬服务设施。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切实减轻生育生养负担。竭力解决未成年人失学辍学问题,全面加强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最大程度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强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主动发现、政策认定和生活保障,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认真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加强统筹衔接,提升医疗救治能力,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强化重点人群保护,确保顺利渡过流行期,以有力有效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中心建成使用,村卫生室省标准化率提升至100%。积极推动人民医院、中医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加强与上海红房子、树兰医疗等省内外知名医院合作,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专科团队。优化健康服务体系,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现“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覆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和“春风行动”,完善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工作,有效提升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兜实兜牢民生底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增参保超1万人,加强医保征缴扩面,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强化特殊群体救治,小湖精神病医院投入运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能力。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三向”好市民,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博广场、新文化馆投入运营,完成图书馆国家一级馆评估定级,完成博物馆提档升级,草桥镇、港头镇、高流镇文体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城南体育公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00场以上,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打造“书香新沂”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八)坚定不移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时刻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加固本质安全底板。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统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巩固提升危化品、冶金工贸、城镇燃气、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成果,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大高风险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洪涝灾害、强对流天气等异常天气应对防范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防抗救一体化,整合充实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补齐风险防范短板。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抓住政策机遇,及时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保障购房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持续推进非法集资陈案处置。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有效化解企业经营性债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关注和稳妥处置舆情,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升宗教事务法治化水平。

    打造基层善治样板。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模式,健全突发事件应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进平安新沂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行为。提高技防投入和警力配置,构建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推动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推进重复信访、信访积案集中治理,切实保护群众合法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沂新实践,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坚持忠诚为政、依法行政、务实勤政、廉洁从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增强依法行政的思想自觉。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营造“能办的事不找任何人都能办、不能办的事找任何人也不能办”的依法办事环境,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聚焦征地拆迁、政府采购、招投标、投融资等重点领域,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政府职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高质高效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市政府“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和民主集中制,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弘扬敢为善为的工作作风。坚持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坚决把该扛的担子扛起来,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决不能拈轻怕重、畏首畏尾,从而错失发展机遇、影响发展大局。发扬斗争精神,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破解难题之智,动真碰硬、依法依规化解长期积累的矛盾问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大胆改革创新,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锤炼务实落实的过硬本领。坚持把实干作为最好的作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张快干,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问题想方法。恪守“案无积卷、事不过夜”效率标准,强化“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树立时间节点意识,严格执行“135”市长交办单制度,强化督查跟踪问效。实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抬高工作标杆,争先进、当示范,拉满弓、不放松,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向懒政怠政出重拳,为基层工作减负担。强化省委巡视整改成果运用,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和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管,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厉行节约,从严从紧管理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工程,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保民生、促发展上,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实干创造精彩,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争当“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奋力谱写新沂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有 关 词 语 说 明

    三区三线:“三区”指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年大灶: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四个不发生: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不发生严重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一保四找:保企业物流畅通,帮助企业找原料、找市场、找资金、找用工。

    带押过户:存在抵押的房产不用提前还贷就能完成过户,办理新的抵押,发放新的贷款。

    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徐连经济带战略支点、淮海经济区重要开放门户、徐州城市副中心。

    五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

    六个更好统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当前和长远。

    4+4先进制造业:冶金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智能电器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新能源、医药健康及医疗器械、精密制造、数字经济四大新兴产业。

    一区三园:经开区作为主体,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化工集聚区作为经开区的功能园区。

    商品房共有产权:以国有平台公司开发建设部分商品房为保障房源,推出共有产权房。产权比例由国有平台公司和购房人分别按20%、80%持有,按份额享受相应产权。在固定期限内,由购房人增购或国有平台公司回购。

    房票交易:被动迁房屋所有人可以选择动迁办出具的房票,凭此房票,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安置房。

    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

    民生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135”交办单制度:对交办的重点问题、重大事项1天内见行动、3天内见实施方案、5天内见成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