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99|回复: 0

[吉林] 2022年双辽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6:18
  • 签到天数: 7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990
    发表于 2023-2-6 2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3-2-6 20:42 编辑

    2022年双辽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1月24日在双辽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双辽市人民政府市长 太史名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八届人大以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四平市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我市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晋位优胜县。与2016年相比,预计到2021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亿元,增长28.9%,一二三产分别增长34.8%、38.8%、18.6%;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3亿元,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051元和15393元,增长26.5%和34.2%。

      ——优环境夯基础,农业农村欣欣向荣。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扎实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实施保护性耕作18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63.75万亩,粮食生产连续5年保持在24亿斤阶段性水平。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我市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在双辽召开。圆满完成家庭承包地确权登记和第三次国土调查,新增耕地32.1万亩。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4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1户、家庭农场达到1003家、专业合作社达到2001家。全省供销合作社农合联建设推进会在双辽召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成功摘掉省定贫困县的帽子,“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87个,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6421人次4025万元。累计投资3.96亿元,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148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分红6651万元。1.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5%降为0。我市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连续5年获得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好的等次。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美丽乡村72个,打造农村公路精品线280余公里,“两纵三横”的格局基本形成。开展粪污、边沟等专项整治行动,改造农村厕所21959个,环境面貌大幅改观。改造农村危房5319户,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被评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激励县。大力推行“林长制”,造林绿化13.4万亩,新增林地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8%。完善垃圾分类收转运体系,“六归分类、五步处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全省农村垃圾收转运现场会,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相继在双辽召开。我市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稳企业保增长,实体经济打赢翻身仗。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电力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18亿元、完成税收7.5亿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加53.4亿元和3.4亿元,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启动仪式在双辽举行。玻璃工业产值实现47.5亿元、完成税收1.9亿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加39亿元和0.4亿元,迎新玻璃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投入26.7亿元,完成金垦玻璃机械手改造等技改项目15个,振云塑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四平地区首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焕发新活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税12.34亿元。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预计到2021年末,实现人民币贷款余额117亿元,较2016年增长30.61%。全市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9905户、注册资本1.9亿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市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增长到3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新增3家,实现规上服务业企业“零突破”。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一马树4A级森林公园、八一湖等景区发展加快,全长54.7公里的“金秀线”旅游精品线全线贯通,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创新实施精准招商,累计引进项目197个,亿元以上项目占49.2%,大唐、庆达、井岗风电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昊华化工正式点火运行,招商引资工作步入新阶段。经济开发区扩容升级,承载力全面提升,医疗器械产业园潜力巨大,化工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绿电园区创建步伐加快,为奋进的双辽工业添加了新动力。

      ——强建管提品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更有品位。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45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9.45亿元。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2.83平方公里,城市功能体系日益完善。新建郑家屯大街等城市道路13.69公里,改造迎春街等雨污分流工程16.5公里,城市发展骨架进一步拉开,“八横八纵”的城市路网体系初具雏形。辽东新水厂开栓通水,城区居民饮水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铁路小区等45个老旧小区完成升级改造。新增城市休闲公园广场60.3万平方米,多功能体育场馆3791平方米,城市绿地74.9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9%。成功通过省级园林城复检,进一步擦亮了城市生态文明底色,我市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城乡融合持续提速。城镇化率由2016年的43.05%提高到46.17%。累计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84亿元,新改扩建农村校舍49栋47907平方米,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全面达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全省城乡社区治理现场会在双辽召开。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到190公里,比2016年增加69.7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070公里,比2016年增加1379公里,“四纵六横”的全域公路格局基本形成。我市被评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双辽召开。生态治理成效明显。累计办理省级以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转办信访案件190个,案件总数四平地区最少,办结率100%。严厉打击“散乱污”等环境违法行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提高了2.3%。投资28.86亿元,实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类项目27个,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88万吨/天。东辽河四双大桥断面年均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标准,西辽河金宝屯断面年均水质由劣五类达到四类标准。连续两年获得四平市政府环境目标保护责任制一等奖,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抓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持续提高。用于民生领域财政支出累计达196亿元,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9%。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3.7亿元、43.5万人次,分别比2016年增加370%和220%,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2.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6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教育卫生加快发展。投入5.39亿元,加强教学楼、宿舍楼等硬件设施建设,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提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88%提高到92%,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4.1%提高到96.2%,本科以上进线率从46.9%提高到71.97%,我市被评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卫生健康工作能力不断强化,PCR实验室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5万人次/天,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显著增强。县域内就诊率从80%提高到90%。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覆盖率达到92.69%,卫生监督覆盖面达到100%。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平安双辽”建设成效显著,“扫黑除恶”实现常态化。连续5年保持重大敏感时段信访“双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质量强市”效果初显,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连续12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四经普”和“七人普”工作。一系列民生工程有效推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提效能优服务,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政府工作务实高效。扎实推进“府院联动”,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市政府每年向社会承诺的主要工作完成率均达到95%以上,办理代表建议176件、委员提案387件,办复率满意率100%。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政府信息1731条,办理市民来电1万余件,办结率100%。“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先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批、823项,减幅27%。企业登记与开办便利度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7%,“一窗受理”事项达到74%,信用监测排名晋升至全国前50名。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加快形成。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双辽经济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事业投入最多的五年,是我们凝聚广大干部群众智慧、加快振兴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双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双辽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产业结构不优,一产占比较大,工业短板突出,产业集聚度低,振兴发展的主动力尚未全面形成;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平台支撑作用不够,土地要素制约明显,高质量发展亟需注力;城市建设品质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优,生态环保短板尚未补齐,影响和谐稳定的隐患仍然存在;个别干部服务意识差,中梗阻、掐脖二等问题比较突出,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目标任务

      按照市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定位,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严格按照市十六次党代会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实施“1556”战略,着力优化生态环境、着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后劲,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开启双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任重道远,使命光荣。我们要抓住机遇、奋勇争先,推进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年均增长7%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具体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生态立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双辽。实施河湖连通水系进城,在主要街区形成活水流动的市中河、市中湖和市中水景观,以水活城,做足水文章,形成东北地区少有的水脉环城、水城共生的独特风貌。强力推进造林绿化,不断拓展城乡绿色空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达到76.7万亩,新增林地面积3.5万亩。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森林覆盖率达到15.82%,有效维护绿色生态屏障。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实施好“河湖长制”,强化河湖综合治理。巩固东、西辽河水质改善成果,确保东、西辽河断面稳定达标。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推动形成一批适合双辽特点的黑土地保护新模式,全力打造高产示范基地,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十。到2026年,生态优势更加凸显,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二)坚持产业强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实力双辽。壮大绿电园区,推进“源网荷储”项目建设,风电、光电装机容量达到2GW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百亿、园区产值超百亿,建成吉林省西部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做强玻璃建材产业,打造年产146万吨玻璃原片生产基地,谋划推动发电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新型建材等产业链下游企业落户双辽,建成百亿级产值的玻璃建材产业园区。做大基础化工产业,以昊华化工、天威电石为龙头,延伸基础化工上下游产业链条,打造百亿级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推进物流产业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和“双循环”重大机遇,加快智慧物流园建设,打造吉林西部物流储运中心,商贸物流主营收入翻一番。实施文旅产业振兴工程,依托历史、生态、乡村、红色资源,加快辽河公园、七星湖生态公园、一马树、八一湖等项目提档升级,规划线路10条、景点10个,打造全域现代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

      (三)坚持改革活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打造活力双辽。优化营商环境,瞄准“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政务环境、普惠创新”五大维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打造无证明城市“新样板”,确保信用监测排名巩固在全国前30名。深化改革攻坚,纵深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集中攻坚政府性资产资源清查梳理、集团公司管理运营等重点任务,确保双兴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活力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市农联社改制实现实质性突破,加快组建农商行进程。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开发区晋级步伐,不断提高开发区承载能力,培育更多龙头企业,推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深化与金华市金东区、东阳市的对口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主动融入“长平一体化”,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打造吉辽蒙三省(区)相邻区域中心城市。

      (四)坚持富民兴市,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全力打造幸福双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发展骨架梯次拉开,明晰功能分区,“八横八纵”的城市路网体系全面形成。加快推进9个棚户区、8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回迁安置房15万平方米。完成11条主次干路提档升级,新建城市道路10公里,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15公里。激发就业创业活力,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等五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成职业技术培训1.2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就业形势整体稳定。严格落实创业激励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2.7万户。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回引和高校毕业生返双计划,引进高端人才千人以上。兜牢社会保障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推进法治医保、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城乡医保覆盖面达到100%。做好养老保险征集发放,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加大城乡供热保障力度,市区居民冬季供暖温度基本达到20℃以上,具备条件的乡镇全部实现集中供热。繁荣社会事业,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抓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均衡普惠发展。推动结核病防治所传染病救助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切实巩固抗疫斗争胜利成果。强化社会安全稳定,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多元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开展信访专项治理。抓实双拥共建工作,争创全国双拥城市。

      (五)坚持依法治市,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打造法治双辽。推进依法行政,时时处处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切实贯彻好《民法典》,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完善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制度,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创建全国“八五”普法先进县(市)。打造“平安双辽”,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实现信访案件存量、增量双下降。聚焦“六稳”“六保”等重大政策落实,加强医疗养老、农房改善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努力打造全省一流法治环境,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展望今后五年,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将陆续落地、投产、发力,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将陆续开工、建设、投用。天落两河五谷香,地连三省九衢通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风正潮平,正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我们坚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勇站排头的不变追求,突出转型升级的战略导向,坚持统筹推进的系统观念,保持励精图治的情怀定力,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开启双辽全方位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乘势发力、开启新篇之年,是推进“1556”战略各项任务落实的基础之年,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信心的希望之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我们将以作风改进开局起步,以发展主题凝心聚力,以队伍建设固本强基,以发展成果造福百姓,为全面完成新一届政府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7.6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首位,采取“谋、招、落、保”四步工作法,形成“谋划储备一批、精准招引一批、落地开工一批、生产达效一批”的项目格局。

      精心谋划强储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立足我市资源、区位、政策优势,积极谋划一批消耗资源少、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抢抓晋升省级开发区契机,推行“一区多园”模式,谋划一批功能园区建设项目,大幅提升产业类项目占比。加强项目谋划的闭环管理,及时跟进项目入库入统工作。力争项目储备数量达到50个以上。

      主攻招商增活力。实施专人招商。研究建立域外招商人才库,让每个大中城市都有双辽招商代表,既能及时反馈招商信息,又能实时推介双辽。实施专区招商。研究对接“长平一体化”战略政策,利用吉林省与浙江省开展对口合作机遇,把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招商主攻区域,承接符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的大项目。实施专题招商。成立化工、新能源、医药、文化旅游、农牧、物流等6个专题招商小组,市级领导带队主动与大企业、大集团洽谈对接引进项目,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

      狠抓落地加速度。优化服务功能。树牢“一个项目,一位市级领导,一个包保部门,一名项目秘书,一抓到底”工作理念。持续发挥项目专班作用,健全项目秘书和领导包保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审批绿色通道,真正做到“墙内事情企业干、墙外事情政府干”。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加快发展,着重打击“中梗阻”等破坏“亲清”政商关系的恶劣行径,做到企业有需要政府马上到,企业无要求政府不打扰,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强化保障提潜力。完善载体配套。持续完善开发区软硬件配置。拓展信息咨询、人才服务等园区功能,统筹推动路网、供热、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善金融支撑。严格落实政银企对接机制,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提升政策性担保能力,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注资,探索建立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展。完善供地机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避免“项目等地”,让企业“拿地即开工”。

      (二)全力畅通乡村振兴“新通道”。坚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导向,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积极争取惠农政策,补齐短板、扩大优势,推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坚决维护粮食安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切实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实施保护性耕作200万亩。深入实施“两藏”战略,牢牢守住213万亩耕地红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深入实施茂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项目,确保整治区域内新增耕地面积不少于5%。突出种子关键作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100%。提高农业硬件保障水平,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粮食产量保持在24亿斤阶段性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提升。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严格按照“八大产业”发展目标,支持前太平、杜力水稻种植基地,一马树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官井、柳条村花生种植示范基地,百禄、协力玉米种植基地加快发展,实现种植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打造农业科技高标准示范区13个,全力创建新立乡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实施“秸秆变肉”和“千万头肉牛”工程,谋划实施“万头肉牛产业”和“肉牛产业融合发展”两个示范园项目,聚焦润佳牧业良种肉牛育繁优势,提升肉牛良种繁育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市179个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8%以上,推动农牧业发展由数量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变。

      持续壮大经营主体。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范经营、支持培育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家庭农场质量提升行动。以双英花生种植合作社、东北双河家庭农场为典型,打造一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效益明显的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年内打造县级以上示范社17个,家庭农场11个,新增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80家。“五有”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覆盖率达到80%,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3%以上。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做细做实后评估工作。牢固树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的意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全力打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攻坚战。补齐基建硬件短板。做好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十二项”行动,新建农村公路和旧路改造200公里,实施“千村示范”工程,完成26个示范村创建任务。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持续实施“河湖警长”制,有效落实林(草)长制、田长制,力争实现秸秆禁烧期全域“零火点”目标。

      (三)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支撑”。把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进产业基础现代化、产业链条高级化。

      夯实能源化工发展新基础。围绕打造吉林省西部能源基地,以全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为契机,积极申报装机规模2GW的绿电园区,吸引供电侧、受电侧企业落户双辽,力争实现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围绕打造基础化工产业基地,以昊华化工为切入点,深耕氯碱化工产业链条,盘活天威电石,推动永林化工等下游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新增工业产值10亿元,为化工产业集群开局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做强硅砂玻璃产业新优势。充分挖掘硅砂资源潜力,推动硅砂开采项目加快落地,着力打造硅砂产业园区,为玻璃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激活玻璃产业发展动能,实施产能置换,加快破解金垦、迎新“一窑两线”项目瓶颈,力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尽快实现新增平板玻璃860万重箱的产量目标,为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商贸物流领域新发展。发挥三省交界区位及公路铁路运输优势,补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万邦智慧物流园建设,加强产地预冷、冷链运输、销区冷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产业发展动能快速聚集。创建医疗器械产业园区,构筑生产、存储、销售全链条发展体系,推动医药产业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发展夜间经济为主线,谋划改造旧物市场提升工程,培育体验式消费新模式,打造文化、商贸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发展双辽特色旅游新业态。聚焦文化旅游产业,擦亮双辽第三届“旅游节”、第九届“市民文化节”等文化名片,办好首届“满蒙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提升双辽旅游文化内涵。整合七星湖生态公园、一马树综合旅游度假区、八一湖等旅游资源,强化文旅融合,加快金良村至八一湖旅游精品线路巩固提升工程,以双山百禄农旅示范项目为引领,做强农村特色生态游产业,发挥综合带动作用,集聚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供需有效对接,促进旅游消费升级。

      (四)全力构建城市建管“新格局”。着力强规划、抓建设、提品质、重管理,巩固“三城同创”成果,努力建设生态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管理精细的宜居宜业城市。

      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按照总规为纲、规划先行、详规跟进、专项支撑、梯次推进的原则,打造“一廊、二翼、三区、四轴、多核”城市空间格局,形成功能分区明确、产业健康发展、水系绿地环抱、教育资源集聚、居住环境优越、交通网络便捷的城市结构。深入挖掘我市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等因素,注重融入人文情怀、地域风貌和个性特色,确保建筑品质和景观效果。科学谋划城市天际线工程,推动城市更加具有韵律感。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围绕“碧水绕城、清水润城、绿水活城”目标,推动河湖连通、西辽河(双辽段)水生态项目二期建设,形成“两河并流、湿地点缀、水网纵横”生态涵养新架构。科学布局生态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欢乐集结地,深入实施西辽河万里绿水长廊工程,改造升级辽河公园、七星湖等休闲场所,重新赋予现有公园、广场功能定位。统筹做净、做优小区基础设施,完成29个续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加快2022年度33个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有序开展5个地块棚户区项目征收。持续扩展城市绿色空间,重点推进沿路植绿、提标增绿、见缝插绿、拆违扩绿,打造特色精品绿化景观,逐步呈现“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画卷。

      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建、改建道路9.07公里,完成北富路、中兴路、新市街等6条道路升级改造,打通交通主轴“断头路”2条。做优做强城市集聚板块,加快推进生态功能、教育分布、高尚小区等板块建设,形成城市发展新核心。全力支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优化原有6条公交线路,推动公交7号线开通运行,填补城郊公交线路空白。结合旧区更新改造,充分挖掘空置土地,谋划停车场项目,确保市民出行便捷。

      深化精细管理理念。按照“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大城管”格局,探索推进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向数字化、精准化转变。按照分区、分片、分时段,定岗、定位、定责任的运行机制,加强大市场、北兴路早市、辽西早市等重点区域的全方位治理。整合街边流动摊位,促进规范经营,推动东春路大市场建设项目尽快启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完善“社区+业主委员会”管理模式,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强城区提级管理工作,健全执法下移和属地化管理机制,推动城区居民生活质量实现跃升。

      (五)全力绘就民生改善“新画卷”。坚持人民至上,强卫生、重教育、兜底线、筑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

      织密人民健康防线。严格按照“一精准三确保”要求,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基础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规范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双减”工作任务,加强“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五育”并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共享,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高考本科进线率实现新突破。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以吉林省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试验区为契机,建设以双辽市职业中专为主体的区域产教融合型职教园区。

      强化政策兜底保障。全面落实就业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能力提升行动,确保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5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保障标准,逐步扩大城乡医保覆盖面,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做好退役军人保障各项工作,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

      筑牢安全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利用好“雪亮工程”建设成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推动违法犯罪警情、刑事立案数“双下降”。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加快实施东辽河三江口省界堤防治理工程,东辽河干流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工程,消除域内险工险段风险隐患。完善多元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严防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强力化解城乡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涉法涉诉等领域信访矛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道路交通监管,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出行安心。

      新一届政府将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我们将竭尽所能办好以下10件民生实事:1.提升城市入口形象,实施双辽东至西辽河大桥道路整体提升工程。2.加大公益性的公众休闲场所供给力度,实施辽河公园升级改造工程。3.打开城区路网骨架,实施南一路、西善街城区道路建设工程。4.提升城市品位,实施迎宾路绿化美化及相应附属工程。5.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新市街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6.加快城市更新,实施旧物市场搬迁改造。7.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四乡三场一街农村污水处理项目。8.整合有效教育资源,实施第四小学搬迁、第三幼儿园新建工程。9.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科学规划城市公交线路、深化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革。10.激发乡村活力,实施“金秀线”旅游公路巩固提升工程。

      各位代表,发展是最大的民生,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我们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坚持聚焦民生关切,均衡配置民生资源,不断调高民生标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贪大求洋、不四面出击,不做不切实际的承诺,不做超出双辽财力和发展阶段的事情。全力以赴把民生实事项目办成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切实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服务更暖民心。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新起点上,新一届政府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和四平市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具体要求,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用我们的负重前行,换取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强化宗旨观念,让为民执政的情怀更深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深化信访积案化解,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更大力气解决群众、企业、基层反应强烈的各类矛盾,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继续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以政府过“紧日子”,确保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提升政务效率,让高效施政的旋律更激扬。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好差评”制度,持续抓好“12345”平台诉求件办理,把企业和群众的事办好、办快、办成。强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打造法治政府,让依法行政的行为更自觉。坚决执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化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始终把行政权力置于各方的监督之下。

      提高廉政水平,让从严治政的导向更鲜明。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让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单位、每个岗位上。锻造“严新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敢于担当、善于攻坚、行动迅速、落实精准的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管,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新征程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压奋进、攻坚克难、勇创一流,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双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释义

      1.“六稳”“六保”: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3.林(草)长制:林(草)长制是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由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草)长,其他负责同志担任副林(草)长,构建省市县乡村等各级林(草)长体系,实行分区(片)负责,落实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属地责任的制度。

      4.田长制:是指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5.河湖警长制:是指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的省、市、县、乡四级河长、湖长、警长管理体系,为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6.高标准农田:指的是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7.府院联动:加强政府与法院之间的联动协调,着力解决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打造法治政府。

      8.四好农村路:指的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9.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0.“两藏”战略:指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11.大城管:是指城市综合管理,所管理的范围包括给水、电力、通信、垃圾收运处理、供水等城市基础功能,以及城市公共空间。

      12.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3.五项管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

      14.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15.“源网荷储一体化”:主要指围绕负荷需求,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要素,以储能等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安全、绿色、高效为目标,创新电力生产和消费模式,为构建源网荷高度融合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探索发展路径,实现源、网、荷、储深度协同。

      16.一主六双:“一主”是指以长春为主要区域,辐射带动吉林、四平、辽源、松原的“长春经济圈”。“六双”是指打造“双廊”(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双带”(沿图们江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双线”(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双通道”(长白通〔丹〕大通道、长吉珲大通道)、“双基地”(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双协同”(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

      17.一精准三确保:切实做到在精准防控上下功夫、确保疫情防控有效、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18.千村示范:进一步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在全省滚动实施千村示范创建活动,分级分步逐年推进,推动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9.“五有”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培育一个有规范章程、有良好运行机制、有严谨管理制度、有合理利益分配办法、有较强服务带动能力的“五有”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六归分类、五步处理:六规分类指的是厨余垃圾归户处理、粪草垃圾归堆还田、建筑废弃物归坑填埋、有害垃圾归废回收、可回收垃圾归类变现、不可回收垃圾归箱进厂;五步处理指的是指农户、环卫工人、农村环卫处、乡镇垃圾临时集中收集存放点、垃圾处理厂五个环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

      21.“1556”战略:“1”指实现“一个目标”,指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5”指坚持“五市并进”,指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富民兴市、依法治市一体推进。“5”建设“五个双辽”,指建设绿色、实力、活力、幸福、法治双辽。“6”指实施“六大行动”,指实施生态提质行动、产业集聚行动、乡村振兴行动、改革攻坚行动、幸福同创行动、法治护航行动。

      22.“八大产业”:玉米水稻、肉牛、生猪、梅花鹿、禽蛋、林果、蔬菜、乳品。

      23.质量强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提倡“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解决好涉及大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民生的食品、药品等质量问题,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24.一廊、二翼、三区、四轴、多核:“一廊”为城市中部贯穿南北新老城区的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廊道;“二翼”为西辽河东部区域的城市创新产业发展翼、西部区域的城市传统产业发展翼;“三区”为双辽老城功能区、南部新城功能区、西辽河滨河功能区;“四轴”为沿着辽河路、南绕越线形成两条城市道路交通横向发展轴带、沿着西辽河、张家排干形成的二条城市生态功能纵向发展轴带;“多核”为分布在城市各个功能片区内部以及片区之间的多个城市功能核心。

      25.两横三纵:两横是指辽东金良至双山祥云、卧虎半环精品线;三纵是指辽东金良至王奔宝山、玻璃山镇玻璃山村至茂林孟益、双山长发至永加忠信。

      26.四纵六横:四纵是国道231、双洮高速、大广高速、国道203。六横是怀茂线、堡乐线、十卧线、长深高速、省道102、国道303。

      27.八横八纵:八横是指北环路、北富路、辽河路、东春路、南运路、南广路、迎宾路、南环路;八纵是指东华街、迎春街、新市街、西善街、郑兴街、郑家屯大街、经开街、迎新街。

      28.GW:也称吉瓦,是功率单位。1吉瓦=10亿瓦=1000兆瓦=100万千瓦。

      29.乡村建设“十二项”行动:①农房建设质量安全提升行动。②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行动。③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④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⑤双辽市推进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⑥双辽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⑦双辽市村庄规划编制。⑧农村供水保障。⑨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⑩双辽市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⑪双辽市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⑫双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