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06|回复: 0

[内蒙古] 2022年正蓝旗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21:37
  • 签到天数: 7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412
    发表于 2023-1-28 16: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正蓝旗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7日在正蓝旗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正蓝旗人民政府代旗长  刘晓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正蓝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五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2018年以来,在盟委、行署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旗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发展机遇,铸牢发展基础,厚植发展优势,较好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我们坚持转型发展,经济建设实现“总体粗放”到“集约集聚”的稳步过渡。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8.8亿元,年均增长0.7%;累计实施重点项目79项,引进盟外到位资金41.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15.5:51.8:32.7,一产和三产分别提高3.9和2.2个百分点,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33亿元。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产业发展项目”“增牛减羊示范旗项目”和“农牧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63万头只,肉牛养殖规模达到牲畜总头数的一半以上,育成牛培育规模达到2000头,育肥规模达到2万头,改良比重达到96%,初步构建起“繁育、育成、育肥、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良种肉牛全产业链,肉牛养殖规模居全盟首位。有效应对牛结节性皮肤病、非洲猪瘟疫情。承办了全盟推进现代化肉牛产业发展现场会和全盟良种畜评比展示交易会,举办了首届良种肉牛节。设施农业稳步发展,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年均增长3.2%。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户,累计实现产值202亿元。电力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17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到10%以上;工业固废年处理能力180万吨,利用率达到60%。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扎实推进蒙古包产业园建设,深入实施“奶业振兴”战略,西贝千头专属有机牧场开工建设,8家乳制品生产单位列入全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首批试点示范名录,举办了“锡林郭勒奶酪”品鉴评选活动暨察干伊德文化节。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加快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扎实推进元上都遗址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游客中心和展示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围绕“元上都”“浑善达克”品牌建设,举办了“浑善达克”冬季那达慕、金莲川赏花节、察干伊德文化节、正蓝旗马拉松、“浑善达克”徒步活动。我旗成为自治区唯一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非遗支线”的重要节点。2018年以来,年均接待旅游人数78万人次,年均实现相关收入5.5亿元。加快推动康养产业发展,阿吉泰养护中心、蒙龙养老院、区域性敬老院和阿木古楞老年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宜居宜游宜养的发展业态正在加速形成。

    我们坚持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战实现“固本强基”到“整体提升”的决定性转变。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亿元,推进“五个一批”和“四个不摘”措施落地见效,2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摘帽,1849户429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荣获“自治区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区盟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实施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坚持实事求是、试点先行,确立示范嘎查村2个、重点嘎查村11个,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农牧区问题户厕整改,农牧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工业“散乱污”专项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上都电厂6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空气质量年平均达标率90%以上。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处理率和稳定达标排放率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达到52%。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问题全部按期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控债务增量、消化债务存量,累计化解债务15.6亿元,清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4.96亿元。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综合治理”到“持续巩固”的深入转变。坚决扛起“铸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坚决执行草畜平衡和“三牧”制度。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修复、退耕还草等生态治理工程133万亩,完成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建设国家级试点任务。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严厉打击超载过牧、非法开垦草原、破坏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荣获国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扎实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和地质环境治理,矿山综合治理面积达7.6平方公里,7家生产矿山达到自治区级绿色矿山标准。持续加大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城乡建设实现“补齐短板”到“逐步完善”的持续提升。稳步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太锡铁路项目、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新建民用机场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城镇绿化总面积517.3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7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3.86平方米。上都镇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县城,成功创建第五届自治区文明城市。加快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有效解决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实施农网改造872公里,建成乌日图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新能源转网电661户。建设农牧区公路427公里,嘎查村公路全部实现通达通畅。农牧区通讯条件持续改善,通信覆盖率达到85%,苏木镇和嘎查村所在地宽带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累计建设棚圈12.9万平方米、储草棚1.5万平方米,农牧业抗灾避险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社会事业实现“持续改善”到“全面进步”的递进发展。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40930元和22680元,年均增长4%和9.1%。“三公”经费年均压减15.3%,预算采购节约资金8260万元。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34.8亿元,民生支出达到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65%以上。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6%以上,疾控中心和两所医院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旗医院传染病楼、鼠疫野外监测点建成投用,铸牢了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坚实屏障和鼠疫防控“三道防线”,重大疫情应对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日趋完备。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蒙医医院综合楼、妇幼保健院、锡盟南部胸痛中心建成投用,新建基层卫生院3所,改扩建基层卫生室6所,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持续完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都电厂供热面积达到298万平方米,实现上都镇区全覆盖。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6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299户、农牧区危房改造173户。全力扶持创业就业,累计新增就业71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城乡低保、居民养老、保障性住房等主要民生指标高于全盟平均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累计招聘专任教师106名,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立帮带合作关系。投入4070万元,建成3所基层幼儿园和4所小学、幼儿园教学楼,全旗所有中小学均实现盟级标准化学校达标建设。强化校园环境整治,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成“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40余场次,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保持100%,乌兰牧骑获评全区一类优秀乌兰牧骑,桑根达来镇伊和塔拉嘎查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上都镇巴音高勒嘎查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执政能力实现“行政”到“善政”的深度优化。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狠抓作风能力建设,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意见481件、政协委员提案399件,办复率100%,满意率达到95%以上。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呼斯楞幼儿园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积极争创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进厅率达100%,实现审批事项“一窗受理、线上办理”,“12345”便民服务热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1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45亿元,协调推动13户企业纳入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制定实施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争取项目资金考核奖励办法》。全面加强问题整改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煤炭资源领域专项整治和人防领域、供销系统、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加大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力推进国务院大督查、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平安正蓝旗”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以“双百”攻坚行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维稳和市场环境监管,全旗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七五”普法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全力支持群团部门发挥优势,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宗教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盟委、行署和旗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理解信任和建言献策,离不开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正蓝旗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通过四年来的发展,我们深切体会到,无论时代格局如何变化,坚持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唯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定政治方向,才能同心同向、承梦前行。坚持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根源,必须一往无前抓创新,唯有以改革破解矛盾,以创新推动发展,才能赢得主动、有所作为。坚持执政为民是事业发展的根脉,必须一以贯之惠民生,唯有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发展措施应民而出,安危冷暖为民而系,才能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坚持务实担当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唯有以业绩论成败,以实干见高低,才能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旗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从生态持续发展看,草原生态系统依然脆弱,建设成果还不稳固,保护修复力度、综合执法水平、科技支撑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资源环境和节能减排降碳的约束日益趋紧,亟待探索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新路径;从经济发展现状看,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项目储备不足,经济结构不优,主导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实体经济财政贡献率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逐年增长,债务化解任务艰巨繁重,财政自持能力薄弱;从人民群众期盼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安全环保、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优质服务供给还存在差距,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全面有效解决;从政府自身建设看,服务型政府建设任重道远,少数干部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缺乏改革勇气和担当精神,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有待提高,创先争优和争名进位的意识不强,研究政策、谋划发展、破解难题、狠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提升。对此,我们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做到不回避、不轻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推动正蓝旗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未来五年是正蓝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尽管面临的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加快建设,我们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旗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一个目标”“两链两区”“五项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比较优势,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同心同向、苦干实干,奋力开创正蓝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旗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现代肉牛全产业链、现代能源经济循环产业链,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治理区、草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正蓝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280元和28360元,年均分别增长4.5%和6%。到2025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经济实力进位赶超、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美丽宜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正蓝旗。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生态立旗,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两链两区”建设,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长现代肉牛全产业链。抓住锡盟建设国家级生态高端畜产品之都的有利机遇,坚定现代良种肉牛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巩固拓展“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发展模式,抓实良种繁育、科学饲养、育肥育成、疫病防控和应急饲草料储备,建设智慧牧业大数据库,加强育成牛基地、核心群、扩繁群建设和养殖棚圈升级改造,推进少养精养优养,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发展,争创自治区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和现代肉牛产业园。到2025年,完成“草畜平衡区10万头基础母牛合理放牧、10万头基础母牛舍饲圈养、育成和育肥10万头、加工销售10万头”目标任务,培育畜产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户以上。坚持“为养而种”“以种促养”,加大青贮玉米、青麦、燕麦等高产饲草料种植比重,提高全旗12万亩高产饲料基地种植效率,完善旗、苏木镇场和嘎查村三级饲草料种植、加工、储备、供应机制。到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6万吨左右。饲草料种植面积保持在8.3万亩,产量10万吨。做强现代能源经济循环产业链。把握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计划和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的政策机遇,在做好现有新能源企业运行调度的基础上,加大风光清洁能源项目争取、培育和引进力度。协调推动上都电厂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上都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建成投运,形成“风光火储热化”多能互补的产业格局。到2025年,电力能源装机总规模达到6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占比达到38%左右。做优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治理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草定畜、动态平衡,实施好第三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从严治理超载过牧行为。抓住自治区实施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草畜平衡试点项目的政策机遇,建立完善草原生态监管平台,补齐肉牛全产业链短板。深入推进重点生态治理措施,坚决执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开展生态资源前置审查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严禁高耗能、高排放、低效能项目落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以内蒙古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自然保护地及公园体系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抚育、嘎查村绿化美化、湿地监测监控及保护修复等项目,健全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及地面应急防治体系,投资8.14亿元实施林草建设任务138万亩。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5%。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能耗、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抓好作业区复垦绿化工作,全面完成废弃采坑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任务。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常态化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垃圾、医疗废物管控,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守好守牢我们山青、水绿、天蓝、地净、风清的美好家园。做精草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围绕“元上都”“浑善达克”两大旅游资源,坚持规划引领,整合草原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和冰雪旅游五大元素,打造主题突出、宣传面广、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轻投入、重运营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元上都遗址国家5A级景区创建,打造乌和尔沁敖包林场森林、高格斯台河、五一种畜场明德拉区和宝绍岱苏木巴音宝力格等旅游区。丰富文旅活动载体,规划精品旅游线路,举办“少年那达慕”等品牌活动,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升级。到2025年,打造特色旅游线路10条,年均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年均实现相关收入21亿元,积极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将正蓝旗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二)推动优势转化,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按照培育“五项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着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完善产业规划布局,构建新型化、规模化、多元化产业体系。加大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输出能力建设。以顺鑫鑫源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大“繁育、育成、育肥、加工、销售”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打通产业链难点堵点。“十四五”末,牛羊屠宰加工能力达2万吨,储存能力达1万吨,肉类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80%。深入实施“奶业振兴”战略,积极融入“锡林郭勒奶酪”品牌建设,挖掘浩乳德(奶豆腐)、乌日穆(奶皮子)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市场价值,建设体验基地和“奶酪工场”,创建传统察干伊德文化示范园区和察干伊德文化生态保护区。到2025年,年处理鲜奶能力达到3万吨,产成品2.5万吨以上。稳步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基地”模式,推动国家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加工生产薯片、薯条和变性淀粉,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鼓励蒙中药材、金莲花和欧李等特色种植业,提升精品特色农产品增收带富能力。加强品牌保护和建设,打造正蓝旗奶食、浑善达克沙地牛肉、金莲花茶等“蓝旗老味道”特色品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蒙古包产业发展。以蒙古包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把准蒙古包市场定位,引导蒙古包生产加工企业集中集聚、规范发展,配套建设展示体验中心,进一步延伸原材料和传统家具产业链条,力争将蒙古包产业园创建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提升固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利用上都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资源,优化煤基产业结构,打造“煤电—建材—新材料”循环产业链。到202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建设全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旗。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按照自治区“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的“桑根达来镇建设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推进上都镇物流园区、桑根达来镇物流园区、哈毕日嘎镇农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的发展定位,加大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输出能力建设,着力打造锡盟南部重要活畜及绿色畜产品物流集散地。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2024年太锡铁路全线贯通的有利契机,推动铁路站点优化配置和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消费区,推动消费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星级酒店、农家乐、草原民宿培育力度,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加快康养产业发展,推进阿吉泰养护中心二期项目,开发利用赛音胡都嘎苏木那日斯图嘎查地热资源,在旅游康养、避暑度假等方面吸引京津冀消费群体。

    (三)推进乡村振兴,深挖高质量发展潜力。坚持农村牧区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五年过渡期目标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强化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坚持“试点先行、逐步铺开”,以2个示范嘎查村和11个重点帮扶嘎查村为试点,切实发挥示范嘎查村带动引领作用。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找准嘎查村与重点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盘活用好嘎查村各类资源、资金、资产,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发挥好嘎查村“两委”重要作用,推动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社会组织和嘎查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创新创业带头人。组织开展好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加大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典型选树力度,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健全生活污水、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开展“美丽宜居嘎查村”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稳步实施“厕所革命”,根据基础条件和农牧民意愿,稳妥有序解决群众改厕需求。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旗推进试点项目,到2025年,实现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按照试点先行思路,采取集中饲养、舍饲圈养、人畜分离等模式,加大奶牛村提升改造力度,解决好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问题。着力改善农牧区发展条件。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动“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扩面提标。持续提升农牧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水源地保护、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项目建设,建设水源井700余眼,安装家庭净水设备600余套,保障农牧区饮水安全。持续强化农牧区用电保障,扩建桑根达来110千伏变电站和哈毕日嘎镇、那日图苏木、赛音胡都嘎苏木、五一种畜场、黑城子示范区5座35千伏变电站,新建及改造线路1585公里。持续推进“路长制”落实,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管护力度。到2025年,改造县乡道路215公里,建设较大自然村公路218.8公里、砂石路150公里,打通农牧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强化偏远牧区无线宽带和信号覆盖,统筹加快5G通信网络普及应用。“十四五”末,基本实现4G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实现苏木镇(场)所在地5G通信网络全覆盖。

    (四)创优发展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上级产业政策、投资重点、投资方向和项目要求,认真谋划推进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税源培植项目、延链扩能项目,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围绕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主导产业延链补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采取以商招商、链条招商、集群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构建行政化、市场化、社会化“全员招商”格局,争取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受益覆盖面广的优质项目、长期项目,力争引进盟外到位资金65亿元。持续加强项目库建设,滚动清理沉淀项目,完善项目储备,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梯次跟进的良好局面。健全投资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常态化机制,按照落地项目抓前期、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的要求,落实项目推进节点计划,确保重点项目应开尽开、应投尽投。推动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审批和服务流程,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涉企检查、参观考察活动,推行风险提示、行政建议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包联服务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护商”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五一种畜场、黑城子示范区和阿尔善图牧场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用好用活国有资源,提升国有农牧场自身发展能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基础保障取得新提升。加大太锡铁路、新建民用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建成境内二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构建立体化交通格局。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逐步解决企业入园用热、用汽需求,推动工业企业集中集聚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上都镇“七横五纵”路网格局,强化供水、供气、供热、供电保障,实施上都镇东西出口街景改造,提升“一场三园”管护水平,健全镇区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计划引进一批口碑好、实力强的房地产企业,打造千户以上精品小区。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管理力度,对住房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梯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1个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城镇精细化管理,加大城区环卫日常监管和城边村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针对居民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物业费收缴率低、物业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加大政策引导和措施落实力度,推动实现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全覆盖。完成苏木镇(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加快特色小镇和旅游城镇建设,完善桑根达来镇基础设施,争取五年内镇区建设实现明显改观。

    (五)坚持人民至上,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关心关注事项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抓实抓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好推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相关配套改革,全面完成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巩固提升基本均衡成果,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智慧校园建设,科学规划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第二小学迁建项目,推进蒙古族中学综合楼、食堂改建工程和第二中学改建项目。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一年奠定基础,两年固本强基,三年初见成效”的思路,做到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义务教育公平均衡,高中教育注重提质,职业教育体现特色。深化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和帮扶支教关系,持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加大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师资保障力度,减少生源外流,减轻群众寄宿陪读等教育投入压力。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定在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定在97%以上。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开展“健康正蓝旗”行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和鼠疫常态化防控,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全面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防治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以布鲁氏菌病、包虫病为主的重大地方病、传染病的筛查和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负担。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推进符合实际、运行高效的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提升群众“就近就医”保障水平。持续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全民医保体系,逐步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到2025年,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6人,注册护士数达到4.75人。应急装备达标率达到100%。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医疗保险征缴和参保扩面工作,健全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各类参保人员覆盖率达到96%以上。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筑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持续提高养老服务覆盖面。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60张以上,机构护理床位比例不低于55%。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救助保护,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牧民、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工作,依托巨力创新创业街、斯赫腾创业孵化园等载体,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全力提升创业就业承载能力。到202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年新增就业1000人目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等项目建设。发挥好乌兰牧骑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植根基层、服务群众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支持和鼓励文化艺术精品创作。规划建设上都镇全民健身中心、桑根达来镇多功能全民健身馆,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保障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红色革命文物保护,推进宝绍岱苏木恩格尔嘎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察哈尔盟第一党支部申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金界壕、四郎城遗址、北魏长城保护工作,四郎城遗址申报自治区级考古遗址公园。

    (六)深化社会治理,巩固高质量发展成效。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强化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法治正蓝旗”“平安正蓝旗”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好“两种力量”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与惠农惠牧政策落实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八进”活动,建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入脑入心,以实际行动维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防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全力保障财政稳定运行,大力压减非刚性支出,有序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工作,严禁违规举债、严防债务风险,合理规划政府投资类项目,规范使用项目资金。规范政府投资和旗属国有企业管理,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巩固和提升自身建设。以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信念、引领实践、推动发展,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各领域、全过程,结合国务院大督查、各级各类专项督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坚持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改进作风,强化正风肃纪。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整治个别干部“担当不足不敢为、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问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和政协调研报告建议,努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优抚安置工作,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旗。加快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发展,全力支持群团组织依法依章履职尽责,凝聚起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8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970元和24260元。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汇聚新动能。加快现代农牧业提档升级。培育育成牛3000头、育肥2万头、年屠宰加工牛1万头、羊5万只。推进顺成牛业交易市场竣工投产。建设饲草料种植、储备、加工供应基地1处,切实解决饲草料短缺、成本高问题。深入推动“奶业振兴”战略,扶持奶牛养殖场提档升级,荷斯坦奶牛头数达4000头,奶产量同比增加1500吨。持续扩大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1万亩。推进国家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金莲花种植加工与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加快工业经济提速增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上都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唐合20万千瓦风电、中广核、明阳、坤宇等风电项目年内投产运行,力争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89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3.7%。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7亿元以上。加快文化旅游提质增效。把准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节点定位,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元上都遗址、乌日图塔拉游客服务中心、察哈尔盟第一党支部等旅游资源,探索打造夏季景观、冬季冰雪、红色历史、人文风情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创建4A级景区,精准打造浑善达克冬季那达慕、金莲川赏花节、察干伊德文化节、正蓝旗马拉松等品牌活动营销宣传和活动策划,着力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现代服务业提格赋能。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网红经济发展,鼓励本地企业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推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牧区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星级酒店培育力度,规范升级一批农家乐和草原民宿,支持发展养老托幼、夜间经济、商超特色小店和家政服务,创优旅居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提标进位。推行“项目管家”制度,专班式推进项目建设,谋划重点项目32项,年度计划投资32.2亿元,其中盟级重点项目12项,年度计划投资26亿元。围绕提升产业带动率、资源利用率、财税贡献率、就业拉动率,采取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模式,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力争引进盟外到位资金13.7亿元以上。

    (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生态建设再加强。严格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从严实行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行草畜平衡数字化监管,健全“林草长制”。巩固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成果,从严开展林地和草原使用审核报批工作,坚决杜绝未批先占、少批多占行为。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执法质量和效率。深入开展草原生态治理,实施内蒙古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荒漠化治理4.5万亩、森林植被恢复项目3.24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任务2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5平方公里。污染防治再发力。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创建工作。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上都镇应急水源地建设,推进城镇餐厨垃圾、生活垃圾、污泥处理一体化和中水深度循环利用项目,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量降至60%以下,中水水质达到上都电厂锅炉补水水质需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投资1300万元,完成闪电河流域疏浚工程,在与河北交界处建设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站1处,做好闪电河流域水质监测和重点河道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治理效能再提升。严格落实节能减排降耗各项约束性指标,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改造,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制度,完成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占林占草、滥砍滥伐行为,坚决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严厉打击建筑用砂石矿山违法行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抓好作业区复垦绿化,完成废弃采坑治理5.6平方公里。

    (三)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迈出新步伐。紧盯脱贫成果抓落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压实苏木镇主体责任、行业部门工作责任、包联单位帮扶责任,强化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加强扶贫资产监督管理,对2012年以来形成的3.6亿元扶贫资产实行分级登记造册,确保扶贫资金和项目持续发挥效益。紧盯衔接项目见实效。投资9562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3类19个,到户类项目惠及农牧民2.42万人。推进肉牛养殖繁育、草颗粒饲料加工、活畜屠宰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升产业振兴带动能力。以苏木镇(场)所在地为重点,采取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购置污水转运车等措施,辐射带动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新建农牧区户厕152户,完成问题户厕整改1167户。推进奶牛村集中养殖区建设试点项目,探索可复制的经验做法。紧盯基础建设促提升。根据产业布局,建设棚圈4.9万平方米、青贮窖4.2万立方米。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建设牲畜隔离场1处、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厂1座,在桑根达来镇建设动物医院。深入实施水利工程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水源工程150处、节水灌溉工程70处,维修改造自来水工程2处,新建水源井124眼。新建四级水泥路76.8公里,直接受益农牧户376户1126人。推进养护和升级改造工程56.7公里。新建农网改造线路42.2公里。国道239沿线5处通信基站建成运行。

    (四)推动宜居宜业水平获得新提升。增强产业发展支撑力。加快新建民用机场前期要件办理,协调推进太锡铁路正蓝旗站、桑根达来北站新改建工程,加大境内二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保障力度,建成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境内工程。推进上都工业园区柏油路及水汽热管网、停车场工程建设,主干道年内通车运行。提高城镇建设承载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维修改造上都镇忽必烈广场,改造污水管道、雨水管网4348米,城镇污水收集率保持在95%左右。维修人行道、破损路面8000平方米。完成桑根达来镇街巷沥青罩面8.64万平方米。修建国道239线至地房子浩特公路2.6公里,修筑涵洞和排水渠,解决当地出行难和排水问题。激发深化改革驱动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坚决整改营商环境巡视反馈问题。扎实推进上都工业园区以案促改工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完善综合便民服务大厅功能,提高“12345”便民服务热线综合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效能和水平。推进解决房地产遗留办证问题。完善蒙古包产业园4栋标准化厂房配套设施,引导蒙古包企业入驻园区。推进元上都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园厂房供热管道接入,完善排污、供电设施,合理利用闲置厂房,推动上都镇城区奶制品等食品加工作坊入驻。积极推进国有农牧场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出台国有企业重组优化方案,推动国有企业向实体化运营转型。

    (五)推动社会民生事业达到新高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精准落实“双减”政策,深化“7311”家校合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加强校园长、教师、教研员、督导等4支队伍建设,完善听评课和家长评价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稳步推动“民汉合园”,巩固校园安全建设成果,突出抓好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整改,不折不扣完成秋季学期高中起始年级推行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任务。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统筹抓好鼠疫、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防控,坚决防止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层蒙医药、中医药馆建设,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加大苏木镇(场)所在地、公路沿线可视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转诊转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本医疗慢性病报销、重特大疾病医药费报支和医疗救助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开展稳就业精准帮扶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巩固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创建自治区文明典范城市。结合乌兰牧骑成立65周年,加大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力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培育优秀传承人,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启动实施五一种畜场明德拉格根寺庙修缮工作。

    今年努力办好以下几件民生实事:一是建成投用旗医院急诊综合楼;二是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三是新建桑根达来幼儿园,扩建诃额伦幼儿园,迁建第二小学,改造蒙古族小学、第一小学运动场地;四是解决上都镇腾飞路和上都大街积水内涝问题,改造上都镇沃日特路污水管道;五是完成上都镇3800米供热管网改造;六是建设完成哈毕日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七是开工建设正蓝旗殡仪馆;八是开展农村牧区户籍适龄已婚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工作;九是为全旗有康复需求的200名残疾人免费发放康复器材。

    (六)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呈现新气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深入开展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推进地方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机制,严禁违规新增政府债务。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做到重点单位场所全覆盖。广泛开展“结对子”“心连心”“一家亲”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好少年、好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好邻里、好家庭”评选活动,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逐步完善平安建设办公室、综治中心一体化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体制,增强统筹协调能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建立旗、苏木镇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统筹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平安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配齐配强基层司法所队伍,促进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对照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反馈问题清单,加强各类问题排查整改。深入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完善人防疏散基地功能建设,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救援队伍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同志们,勇开新局,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行署和旗委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正蓝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一校一品:是指各中小学、幼儿园在传承学校的办学历史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品牌。

    “双百”攻坚:“机关单位履职尽责”和“社会安全稳定风险排查整治”两个“百日攻坚”行动

    “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一个目标:以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态、高效率服务、高效能治理正蓝旗为目标,推动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深刻变革,实现经济总量有效提升。

    两链两区:加快建设现代肉牛全产业链、现代能源经济循环产业链、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治理区、草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抓手和具体支撑。

    五项特色产业:一是加大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输出能力建设,提升乳肉加工转化水平,延长现代畜牧业产业链条。二是以蒙古包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把准蒙古包产业发展定位,推动蒙古包加工产业集中集聚、规范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知名蒙古包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三是提升固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设全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旗。四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全盟重要的活畜及绿色畜产品物流集散地。五是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抓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城镇,提升城镇吸引力、承载力。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上都镇“七横五纵”路网格局:由北至南,滨河南路、温都尔额日格街、上都大街、乃日音希热街、金莲川大街、贵由赤街、察哈尔大街,为七横。由西至东,腾飞路、沃日特路、巴彦敖包路、侍郎城路,新建规划路,为五纵。

    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7311家校合作:我旗教育系统针对家校合作提出“七合作、三会、一培训、一联动”的工作模式。“七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合作;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班主任与家长委员会合作;任课教师与家长合作;任课教师与家长委员会合作;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合作。“三会”:班级层面召开的家长会、学校层面召开的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代表和家长委员会座谈会。“一培训”:通过开设家长学校,以开展讲座的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工作。“一联动”: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日常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到民主监督,可列席重大项目决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