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儋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儋州市统计局 2022年3月23日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做好“十四五”开局工作,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95.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3%,比2019年同期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2.12亿元,比上年下降10.8%;第三产业增加值2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4%:8.1%:56.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分别下降3.3和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不含洋浦)230134户,户籍总人口975236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14407人,乡村户籍人口660829人。其中,男性520152人,女性455084人。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54人,比上年增长6.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比上年末增长0.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73人,比上年增长2.0%;开发公益性岗位604个、开发就业见习岗位477个;在册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25596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4130万元,代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费1517万元;审批合格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9笔,共计2361万元,带动就业404人。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0.1%。分类别看,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7%,涨幅居八大类之首;其次是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见表1: 表1: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6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市种植业产值55.81亿元,比上年下降4.1%;水果产量12.53万吨,比上年下降6.8%;粮食总产量11.42万吨,比上年下降8.2%;蔬菜产量35.05万吨,比上年增长0.7%;瓜果类产量3.52万吨,比上年增长85.0%。全市林业产值13.44亿元,比上年下降12.1%;橡胶产量6.5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全市畜牧业产值4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禽类出栏2024.51万只,比上年下降4.8%;年末禽类存栏383.50万只,比上年末下降48.7%;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生猪出栏72.46万头,比上年增长63.3%,年末生猪存栏49.63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3.1%。全市渔业产值87.64亿元,比上年增长4.8%;水产品总产量30.91万吨,比上年下降0.2%,其中海产品产量28.91万吨,增速与上年持平。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8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 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2: 表2: 2021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0.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0%。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生产情况看,七大行业产值实现“六升一降”。其中,增速较快的有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8.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5.8%,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3.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14亿元,比上年下降25.2%。本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6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8%,占全市房屋施工面积的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1%,占全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的30.3%。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4.28亿元,比上年增长8.0%;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实现增加值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8%;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6.0%;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0.7%;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全年全市货物周转量1744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7.6%;旅客周转量77747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53.4%。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65122辆,比上年末增加8773辆,增长15.6%。全年新注册汽车518辆,报废61辆。 五、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7218.1万元,比上年下降32.8%,其中出口总额2654.5万元,比上年增长225.4%;进口总额4563.6万元,比上年下降54.0%。实际利用外资6952万元人民币,折合109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7.0%。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6亿元,比去年增长67.4%。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8.4%,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5.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12.2%,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长20.3%。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下降24.9%。房地产投资58.57亿元,比上年下降40.0%,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较上年下降8.6个百分点;非房地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3.7%。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1.3%,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7%,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6.1%。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30.0%,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较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政府投资比上年下降14.2%。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8.57亿元,其中住宅投资36.22亿元,比上年下降55.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为898.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2%;竣工面积19.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4%;销售面积40.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8%;销售额32.15亿元,比上年下降2.3%。 全年全市计划投资253.37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73.0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8.3%。全年全市新纳统项目共103个,其中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纳统项目比上年新纳统项目多6个,全年新纳统项目年度完成投资24.59亿元,同比下降43.3%;房地产投资新纳统项目比上年新纳统项目持平,全年新纳统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5.28亿元,同比下降18.5%.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5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其中,税收收入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非税收入7.42亿元,比上年下降42.8%。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17亿元,比上年下降21.4%。其中民生支出56.73亿元,比上年下降23%,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 表3:2021年财政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371.9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各项贷款余额284.7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61.77亿元,比上年增长9.4%。 九、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14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11元,比上年增长7.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50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总面积38平方米,与上年下降13.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总面积32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从居民消费情况来看,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是39.5%和41.7%。 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次5199人,比上年下降0.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次15005人,比上年下降8.1%;特困供养对象1481人次,比上年增长6.9%;临时救助13098人次,比上年下降17.6%。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13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0.36万人,离退休人员6.77万人。全年全市共有6.73万名退休(职)人员调整增加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31.42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04万人,其中,在职人员7.36万人,退休人员5.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6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5.9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7.52万人。扎实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新增参保单位372家,新增参保人数5473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7.49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5.31亿元。 全年全市农村危房改造130户,改造面积1.04万平方米;竣工130户,竣工面积1.04万平方米,竣工率100%。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开展脱贫户实用技术培训班23期112场,培训脱贫户12000多人次;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成功举办儋州市第十七届科技活动月,开展各类活动达130余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七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2021年市职校招生人数1305人,招生数比上年增长5.2%,在校生2958人,在校生比上年增长2.4%;普通高中15所,招生7079人,比上年增长8.5%,在校生19287人,比上年增长7.3%;普通初中45所,招生14247人,比上年增长0.5%,在校生41565人,比上年增长2.1%;普通小学221所,招生13951人,比上年减少1.4%,在校生86520人,比上年减少0.9%;幼儿园244所、学前教育幼儿在校生人数36325人,比上年减少8%;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85人,比上年减少0.5%。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年全市举办了2021年儋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儋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活动、2021年儋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暨儋州调声节等大型主题文娱活动。为积极推进实施我市“三个一”惠民演出计划,共组织演出98场。为保证换届工作顺利开展,开展建设自贸港 共赴幸福路 暨2021年儋州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宣传文艺晚会活动16场。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开展2021年度海南省濒危戏曲剧种公益性演出活动共140场,儋州山歌进校园讲座6场,儋州山歌进校园活动演出8场,切实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全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58.26万人次,同比增长147.0%。按出游地分,国内游客858.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17%;入境游客44人次,同比下降94.3%;按出游时间分,过夜游客440.44万人次,同比增长54.5%;一日游游客417.82万人次,同比增长500.1%。实现旅游总收入65.64亿元,同比增长98.43%。 全年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456家。全市医院共21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家,农场医院6家,地方农场医院2家,其他驻市医疗机构2家,7家私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428家,其中有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1家乡镇卫生院,246家村卫生室,143家诊所,4家门诊部。其他卫生健康单位7家。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共有床位数4710张,民营医院共有床位424张;儋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总数为62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35人,注册护士2878人,药剂人员278人、检验技师(士)208人、影像技师(士)145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50人。 全年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7575例,年发病率869/10万,比上年上升了96.95%。9例法定传染病死亡病例,年死亡率1.03/10万,比上年上升了216.4%。 举办儋州市喜迎建党100周年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青少年儿童国际象棋邀请赛、中国海南儋州第十二届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等系列赛会活动。成功举办2021年第二届国际跳棋棋王棋后赛、2021年海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2021年海南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2021年第五届海南亲水运动季酷跑大冲关巡游赛(儋州站)、2021中国(海南)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儋州站等体育赛事。参加儋州工委足球队和篮球队的训练和比赛,足球队获得海南省“启航杯”五人制足球赛冠军,篮球队获得海南省“新征程杯”三对三男子篮球赛亚军。组队参加省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拳击、帆船帆板等8项目的锦标赛中,共获得51金30银29铜,创造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全社会能耗89.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能耗16.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9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1%。 全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有效监测天数为364天,其中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级标准(优)天数为316天,二级标准(良)天数为48天,环境空气质量指数≤100的天数为364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 全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臭氧(O3)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完成省级下达的年度目标。 全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我市5个国控断面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个监测断面全年水质均值均达到Ⅱ类标准,达标率100%;12个近岸海域监测断面中,水质达到一类标准11个,二类标准1个,优良率100%。 全年全市森林火灾、旅游、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11人。其中,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起(含较大道路交通事故1起),事故起数同比上升12.5%,死亡人数同比下降8.3%。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不含洋浦,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2021儋州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儋州市中心支行,价格、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儋州调查队,水产品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森林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市交通局,邮政数据来自西部邮政管理局,重点项目数据来自市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现代服务业和投资促进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市住建局,城镇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水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就业数据来自市人社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社保中心,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发展局,旅游、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生态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