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宁市江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城区上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加力打好“七场硬仗”,精准高效开展经济运行调度,千方百计保恢复稳增长,城区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总体平稳态势,全年城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一、综 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21年江南区(在地)生产总值569.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3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97.94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9%。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34.8:59.2。与2020年比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29、1.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51个百分点。 图2 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人口:2021年,年末辖区(含经开区)户籍人口59.64万人,比上年增加1.72万人,增长3.0%,其中城镇人口42.85万人,增加1.68万人,增长4.1%。年末辖区(含经开区)常住人口99.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5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5.54%,比上年末提高2.16个百分点。 价格:南宁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七升一降”。(见表1)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建筑业:年末,江南区本级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6个,完成产值比上年增长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江南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0.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2.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4%。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4.2%。 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比上年同比增长6.9%,私营个体投资比上年增长2.9%,港澳台商投资比上年增长120.7%,外商投资比上年下降71.5%,其他经济投资比上年下降68.3%。 表3 202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五、国内贸易
2021年,江南区本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97亿元,比上年增长4.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3.7%;餐饮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1%,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24.9%,中西药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日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6%。
六、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4.9%。 
招商引资:2021年实际到位资金45.31亿元,比上年下降23.1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商务口径)1500万美元。
七、财政
2021年,城区本级财政收入27.29亿元,比上年下降12.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0亿元,比上年下降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99亿元,比上年下降7.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5亿元,比上年下降8.6%。
八、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生活:2021年,江南区(在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95元,比上年增加2767元,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60元,比上年增加2837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1元,比上年增加1949元,增长11.1%。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增速按现行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总人口数据来自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财政数据来自江南区财政局;物价、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招商引资数据来自江南区投资促进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