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87|回复: 0

[甘肃] 2022年临夏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6:18
  • 签到天数: 7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836
    发表于 2022-7-25 22: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临夏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1月18日在临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理市长  刘尚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安排,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这五年,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抓经济、稳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66.28亿元达到2020年的95.92亿元、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85亿元、增长2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8亿元、增长18.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31.5亿元、增长14.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962元和16014元、增长31.7%和42.1%;工业增加值达到5.82亿元、增长20.3%;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23亿元和230亿元、增长60.7%和30.7%。五年来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多项指标高位增长,经济总量达到全州的29%。

    这五年,我们把全面小康作为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强基础、补弱项,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72亿元,实施项目408个,建成扶贫车间38个,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保养老、安全饮水、住房改造等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全市建成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9个,万村整洁村16个,累计减贫5900户25400人,2018年9月率先在全州实现脱贫摘帽,闯出了扶贫与扶德、扶志、扶智相结合的“以德扶贫”注1新路子,经验做法入选全国贫困县摘帽20个典型案例。

    这五年,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动力引擎,持之以恒扩投资、增后劲,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实施总投资1320亿元的各类重点项目588个,建成奥体中心四馆、城区集中供热、城东二路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环城北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60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棚户区改造13290套、老旧小区改造1080户,老旧小区安装电梯109部,投放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554辆、共享单车5300辆,建成过街天桥4座,改造提升城区道路6条,打通“断头路”31条,创造了“开路精神”。引进甘肃建投、碧桂园、百益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累计到位资金118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88.75%,两次荣膺甘肃省最具基础设施竞争力十强县。

    这五年,我们把产城融合作为发展方向,精准用力调结构、抓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力推进文旅首位产业,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甘肃文旅新地标、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通报表扬。精心打造魅力折桥湾、瓦窑迪乐园、妥家金色草滩、河州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和网红打卡地,举办了全国首届牡丹芍药产业联盟大会、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张学友演唱会、郎朗音乐会等赛事演出,旅游综合收入从2016年的9.7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7.4亿元,增长1.8倍,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称号。天元·万达、中天健广场、长荣、正荣等一批商贸实体和专业市场投入运营,规上企业从5家增加到11家,临夏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板更加厚实。

    这五年,我们把生态建设作为底线任务,久久为功重保护、勤治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统筹推进“三大保卫战”注2,严格落实“减排、控煤、抑尘、限车、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拆并燃煤锅炉544台,改炕49100个、改厕13400个,大力度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精细化开展城市综合管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9%,PM10、PM2.5浓度比2016年分别下降14.06%和11.08%。全面建立三级河长责任体系,重拳整治河道“四乱”注3,埋设农村污水管网291.5公里,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均100%达标。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环境总体保持稳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1.92%。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景美人和的临夏笑迎八方来客。

    这五年,我们把民生改善作为最大责任,千方百计解难题、增福祉,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新建改扩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42所,新增学位23500个,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9.27%和95.6%。顺利完成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先诊疗后付费等改革措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注4。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96%以上,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新增城镇就业272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363个,发放创业贷款9.19亿元。完成劳动力输转21.4万人,劳务创收43亿元。分配入住廉租房、公租房950套,完成供热三网及分户改造397栋。全面办成省列民生实事,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70件、政协委员提案278件,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118亿元,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广大群众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难题。

    这五年,我们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之举,尽心竭力优服务、增活力,发展动能充分释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注5,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了标准化市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承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7项,64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市场主体从2016年的1.57万户增加到2020年的3.2万户,落实减税降费5.8亿元,清偿中小企业账款11.03亿元。如期完成全国经济、地名、人口普查任务,统筹推进政府机构、公务用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领域改革,组建了市属国有企业道合公司、枫临公司、亿农公司,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这五年,我们把平安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众志成城防风险、保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6,健全完善“三位一体”注7网格化治理体系,全覆盖建立智慧村(社区)线上议事平台,西郊社区“一线六民”工作法注8入选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深入推进平安临夏市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功铲除六家民营医院恶势力犯罪集团等涉黑涉恶组织12个,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科学应对新冠疫情,筑牢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安全防线。扎实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注9创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化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整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2016年临夏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同时,双拥注10、统计、档案、供销、残疾人、老龄、市志编纂、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这五年,我们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要求,坚持不懈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推动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委工作安排落地见效。严格落实政府工作规则和法律顾问、风险评估等制度,从严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以地为主、兼顾房屋”的征收补偿模式荣获2018年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2020年再度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州委“争当六个排头兵”注11的要求,按照市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鼓足干劲、负重前行,大干快上、奋勇争先,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元至九月份,完成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同比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同比增长1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8亿元、同比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001元和15171元、同比增长7.5%和11.6%。能如期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大夏河百里风情线景色如画、牡丹正艳,八坊十三巷古韵溢彩、游人如织,一幅幅振兴画卷正在河州大地徐徐铺展。

    一年来,我们立足特色优势,确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依托“南山北塬一水中流”河谷盆地特殊地形和河州紫斑牡丹独特资源优势,提出了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建设“一城四区一基地”注12的长远目标和今明两年构建“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注13的发展空间布局,牢牢牵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一年来,我们巩固脱贫成果,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以打好“四大攻坚战”注14为抓手,深入推进省州示范镇、村创建,因地制宜打造“五大园区”注15,初步构建了农文旅一体化、集群化、差异化发展新局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年来,我们坚持培优育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全力打造“四大经济圈”注16,主动培育和融入“五大百亿级产业”注17,成功引进华谊兄弟、中旅风景、国家电投、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在文旅融合、数字经济注18、总部经济注19、教育装备、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新型产业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

    一年来,我们抢抓政策机遇,保持了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和压舱石,群策群力谋项目、争资金、搞建设,先后两次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动工130个、竣工39个,争取到各类资金18.8亿元,掀起了城市发展的新热潮,是近年来项目成效最好、资金争取最多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办成了一批保障民生的实事好事。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1.6万个,与北京实验学校共同创办河州中学教育集团,利用济南市市中区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托管4所学校,创造了东西协作“1+10+4+N”教育帮扶模式注20,闯出了振兴临夏市教育的新路子。实施棚户区改造5480套、老旧小区改造2772户、城中村改扩翻1205套,开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年来,我们积极担当作为,汇聚了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定位,全市广大干部以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意识,以不畏难、干实事的担当精神,一天当做两天干,两步并作一步走,在改革发展中攻坚克难,在项目建设中挥洒汗水,在疫情防控中勇往直前,在服务群众中无私奉献,汇聚了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见证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经历了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五年,也是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社会治理成效最突出、人民群众最实惠的五年。奋斗常伴随艰辛,收获定凝结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亲切关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监督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市近50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向全体代表、委员和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临夏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只有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必须坚持发展主题不放松,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不偏离,只有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用心用情保民生、兜底线、促公平,解决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松劲,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促进创新,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奋力破除发展道路上的瓶颈障碍,才能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释放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能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不懈怠,只有围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依法行政,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才能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高效化落实,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中仍有不少短板和不足:一是受新冠疫情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在拓存创增、挖潜增效上还需加力给劲。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还不完备,经济增长的创新动能明显不足,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久久为功。三是社会民生仍存在许多短板弱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配套建设投入逐年增长,财政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的压力持续加大。五是与新时代的新要求相比,在抢抓机遇、把握政策、谋划项目、争取资金上力度还不大、办法还不多。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第十七届人民政府主要任务

    为实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一个定位”注21,实现“五个目标”注22,实施“十大工程”注23,奋力谱写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招大引强成果丰硕,数字经济实现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镇化建设提质扩面,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智慧城市落地应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高,东西南北中实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中心城市的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主要环境指标逐年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碳达峰注24、碳中和注25工作起势良好。民生福祉显著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以上,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构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眼巩固脱贫成果,聚力乡村振兴战略,走业兴人和的富裕之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注26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注27巩固情况,做到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动态清零。积极发展“五小”产业注28,支持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转型发展,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坚决打好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五年内把全市劳动力、“两后生”注29全部培训一遍,努力培养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全面加强与济南市市中区的结对帮扶,持续深化与厦门市思明区的友好协作,力求在人才、教育、卫生、科技、产业、劳务、消费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高质高效促进农业发展。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在确保基本农田、粮播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前提下,科学布局四镇乡村产业,继续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加大土地流转和村级专业合作社建设,从政策、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花卉、树莓、牛羊等乡村产业发展,建成集牛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培育引进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田园体验等农文旅融合的多元业态,全面建成“五大园区”,积极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物联网+农业+畜牧业”的大农业数据中心,加强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田间管理、精深加工中的推广应用,实现亩均产值1万元以上。全覆盖办理农业生产保险,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三品一标”注30认证,争创“甘味”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

    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全市乡村振兴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精心打造折桥镇和王坪、江牌、祁牟、妥家、慈王、拜家、瓦窑7个省州市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兼顾剩余28个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注31,继续抓好污水管网埋设、天然气“进乡入村”、安全饮水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村社道路改造、数字乡村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努力把每一个村都建设成为乡村建设示范村。依托“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活动、“一约四会”注32、“三单联办”注33、“线上线下”村民知情大会等载体,加强乡村治理,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提升农村善治水平。

    二、着眼强化项目支撑,聚力基础设施完善,走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

    坚持以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投资、补齐短板弱项,抢抓一切发展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谋划项目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注34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乡村振兴、“两新一重”注35等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争取能力水平,最大限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做到政策项目化、项目可研化,力争更多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盘子,为今后五年发展积蓄后劲。全面实施“十百千”项目突破计划,到2026年,实施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突破五十个,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突破五百个,项目总投资突破五千亿大关。2022年,初步谋划实施总投资673亿元的重点项目287个,严格落实“五个一”注36包抓工作机制和清单化管理制度,力争开复工201个项目,建成使用50个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统筹施策狠抓市政建设。从有效解决道路、供暖、供气、供电、供水等制约城市发展和影响群众生活的现实问题出发,着力构建“一环五横十纵”注37交通路网,全面建成环城北路、折双东路、G310至G568青寺段连接线等一批城市道路,加快实施兰合铁路临夏站房、环城东路跨线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地下通道等交通桥梁项目,配套完善智慧交通附属设施,进一步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城市“微循环”。统筹推进天然气、太阳能、电能、核能供暖,提升4座热源厂运营管理水平,启动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二期项目,力争到2026年,全市集中供热覆盖面达到1350万平方米。积极配合临夏州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项目建设,争取建设LNG应急调峰储备站,到2026年,全市天然气年供给量达到1.2亿立方米。协调州电力公司在市区新增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从南龙变、环西变新建、改建10千伏线路至市区,着力解决西片开发区无电源和市区线路重过载问题,切实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施肖家水厂改扩建、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等项目,进一步保障城市安全供水。科学合理配建一批智慧停车场、充电桩、健身步道、卫生公厕、便民市场等服务设施,让群众在城市生活的更舒适、更方便、更满意。

    多措并举强化财源建设。按照“向上争资金减负担、向下育财源增收入”的思路,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转移支付、专项扶持等各类资金,进一步缓解财政压力,更好的保发展、促投资。深入推进道合、枫临、亿农、城投等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做好供排水公司和供暖公司管理运行机制改革,鼓励引导企业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做大做强企业规模,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为政府创造更多收入。依法依规加大历年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的征缴力度,规范管理处置国有存量资产,定期清理盘活部门结余结转和闲置沉淀资金。支持古河州、清源、俊林、佳源牧业等重点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的税源大户,最大程度提高财政收入总量,为加快全市发展厚植基础、注入活力。

    三、着眼优化产业结构,聚力魅力花都打造,走转型跨越的特色之路

    进一步抓特色、优结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规模,全面促进产业错位发展、提质增效。

    做精花卉朝阳产业。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牡丹科技园、花卉产业园、大夏河百里牡丹长廊为支撑,打通花卉育种、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培育壮大以河州紫斑牡丹为主导,芍药、玫瑰为补充的花卉产业,到2026年,花卉种植规模达到1万亩,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挥牡丹研究中心作用,加强与国内一流企业合作,聚焦精深加工,加强创新研发,重点开发香精、香料、精油等衍生产品,提高花卉产业附加值。依托万亩牡丹画卷项目建设,采取“龙头+基地+合作社+群众”的模式,鼓励发展休闲观光、科普展示、文创体验、健康养生等多元业态,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大文化旅游产业。以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城和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围绕“一心多点”注38的文旅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打好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主动融入全州旅游大通道、大环线建设,全面实施宜游城市建设工程,推动主要景区“晋等升级”、大小景点“串点成线”、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形成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实施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酒店群、河州水世界游乐综合体、花儿精酿文化产业园等重大文旅项目,精心抓好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建设,持续办好河州牡丹文化月、临博会等特色节会,打响叫亮“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旅品牌。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商贸、康养等相关产业真融实促,加强与中旅风景、华谊兄弟等企业在景区管理运营、旅游产品开发、品牌营销推介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完善文化演艺、体育赛事、民宿客栈等功能要素和旅游基础设施,全方位做好宾馆、餐饮、商场等各行业领域的升级改造,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和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将临夏市打造成西部旅游重要目的地、全州游客集散中心。

    壮大河州美食产业。充分挖掘临夏特色餐饮优势,深入实施“七大工程”注39,提档升级一批老字号旗舰店、示范店,扶持新建一批标准化加盟店、连锁店,延伸打造一批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建立集培训、加工、配送、经营为一体的美食产业体系。加强临夏美食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让“游在景区、吃在河州”成为时尚。制定美食团体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重点发展以牛肉面为主、覆盖州内特色名优小吃的临夏美食中式快餐,到2026年,在全国开设“河州味道”品牌中式快餐店500家,餐饮门店累计达到3000家,带动就业3万人。支持引进国内知名的供应链企业和餐饮连锁店在临夏市设立总部,推行“集团总部+供应链公司+城市分公司+门店”运营模式,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税收、产值本土化。建立市级数据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情况,帮助企业提升运营能力,推动美食百亿级产业蓬勃发展。

    做强商贸物流产业。结合打造“四大经济圈”,大力实施宜商城市建设工程,合理调整商贸业经营结构,建成天猫甘肃旗舰店结算中心和百益环球中心等新型商业综合体,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市场、商场和特色街区,提升改造现有老旧商场、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扎实做好促消费、扩内需工作,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节会经济、电商经济、平台经济注40、楼宇经济注41,提升商贸业发展水平。依托“临兰面藏通甘青”的区位优势和临夏机场、兰合铁路、兰永临高速等重大项目实施,谋划建设兰合铁路物流园、电商产业园,发展智慧物流和冷链仓储,着力构建信息发达、功能完善、辐射藏区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全面融入以沿黄沿洮为主的工业百亿级产业,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注42申报,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到2026年,新增规上企业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支持农产品加工、肉制品、乳制品、地毯服饰、砖雕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一企一策”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对外贸易,努力打造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培育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5户以上。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数据信息、节能环保等十大生态产业,谋划建设现代工业产业园、教育装备产业园等项目,支持环保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在补齐工业短板上实现更大突破。

    激活数字经济产业。抢抓国家推进数字经济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云上河州”城市大脑“1+5+N”智慧城市运行体系注43,深入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全面建设国土、住建、城管、物业、交通等17个应用场景,为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公共安全、民生服务、应急指挥提供智能化支撑,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赋能作用。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加强与央企、市中区、思明区的对接联系,承接好东部产业,引进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企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临夏市转型跨越发展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四、着眼提升城市品质,聚力公园城市建设,走智慧共享的宜居之路

    深入推进美丽城市规划建设“十大行动”注44,努力让城市更具品质、环境更加宜居、生活更加幸福。

    多维度拓展发展空间。围绕“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空间布局,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依法严厉打击违反规划、违法圈地、违规建筑,坚决维护规划权威和群众合法权益。稳妥有序推进国有闲置土地处置和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坚决减少存量、杜绝增量。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和兰州经济圈,充分发挥全州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加快市县一体化、塬上塬下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向西片区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人员要素流动,构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

    高标准打造城市公园。大力实施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加快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公园建设进度,有序实施“三河”注45景观带、城市水系连通等项目,集中打造提升一批城市游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增加城市生活空间的舒适度。争创省级、国家级园林城市,实施“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层次分明”的城市园林绿化,合理布局栽植沿河沿路花卉、绿篱、行道树及景观树,把城区道路两侧打造成绿量更丰富、特色更明显的生态景观。到2026年,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1%、33%和13.1平方米以上,让广大市民享受到绿色、休闲、健康的公园生活。

    大力度推动城市更新。在全面加快23个棚户区、2772户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再筛选梳理改造一批符合政策规定、备受群众期盼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争取2022年实施棚户区改造1.17万套,到2026年实现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全面消除城市危旧房,实现改造一片、提升一域、幸福一方。实施环城西路、北宁路、迎宾大道、刘临路大十字至电大段、团结路等7条老旧道路扩面提升工程。逐步完成现有1429个街面配电箱美化改造、强弱电入地、“蜘蛛网”清理整顿工作。严把城市建筑风貌规划关,深入开展沿街、沿河建筑外立面风貌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持续加强道路坑槽修补、人行道地砖更换、路灯维修和各类市政设施更新管护,以城市新面貌满足群众新期待、展示城市新形象。

    下功夫提升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建成城市智慧管理服务中心、“云上河州”城市大脑等项目,充分发挥智慧城市“管理、服务、评价”三大体系作用,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积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按照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评体系、标准、细则,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五包七禁”制度注46,扎实开展私搭乱建整治、河道沿线整治和街面整洁行动,有计划免费开放沿街企事业单位厕所。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不断扩大机械化清扫覆盖面,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加强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物业服务星级评定标准,指导小区全覆盖组建业主委员会,完善小区内便民服务设施,着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实现从“安居”到“适居”再到“乐居”的转变。

    五、着眼加强环境保护,聚力生态文明建设,走低碳节约的绿色之路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临夏市。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注47制度,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建设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北山生态廊道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继续抓好新一轮天然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统筹做好水土保持、环境修复、综合治理等工作。坚决整改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护好临夏的绿水青山。

    推进污染综合防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源综合治理,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分析,加大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到2026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9%,PM10、PM2.5浓度均值分别下降至54和27微克每立方米。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三河”水环境治理和“四乱”整治,加强槐树关、引黄济临两处饮用水源地监管保护,开展“四抓一打通”注48工作,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预防和执法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散乱污”企业注49整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到2026年,尾菜处理、废旧农膜、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82%、86%以上。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编制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高标准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和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城市建设,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全民限塑行动,加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六、着眼破解急难愁盼,聚力社会事业发展,走为民利民的幸福之路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教育振兴步伐。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宜学城市建设工程和教育振兴“1683”工程注50。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严格落实新建小区配建普惠性幼儿园政策,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所、中小学12所、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各1所,新增学位21200个。落实“三个增长注51、两个提高”注52要求,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教师招录、培训和名师引进。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支结构均衡、梯次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与北京实验学校、济南市市中区联合办学模式,争取创建一批省州示范高中、幼儿园,让孩子们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县管校聘”注53改革,落实“双减”注54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和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围绕打造“技能甘肃”,加快补齐职业教育短板,实现“一县一校一中心”发展目标。

    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争创国家级健康促进县,推进全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智慧医院建设,加强医院服务管理和医技人才培养,完成市医院三乙医院创建,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市疾控中心建设,争取实施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养中心、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到2026年,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7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1人。完善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治理规范民办医疗机构,探索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继续开展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改善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技能培训、劳务输转、创业贷款、稳岗就业力度,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全力支持农村劳动力、“两后生”、零就业家庭、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和建议提案,加强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会福利工作,做好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关心关爱。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工伤保险全省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认真落实“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丧葬观念,加快启动殡葬服务中心项目。坚决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规范化水平。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争取实施科技馆、图书馆建设项目,建成东城区和西区全民健身中心,打造60里环河健身步道长廊,不断满足群众文化体育生活需求。

    七、着眼激发发展活力,聚力改革创新引领,走与时俱进的开拓之路

    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交流。深化与国内发达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抓住央企助力和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机遇,在招大商、引强企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兰洽会、青洽会、厦洽会等平台,主动加强与国内500强和省州知名企业的对接联系、交流合作,争取在产业培育、装备制造、商业开发、智慧物流等方面,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本、增强经济动能。

    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服务优化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标准化共享应用,努力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带、少填、少报、少跑。严格执行招商项目“帮办代办加包办”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持续提升企业开办、纳税便利度,不断强化“两轻一免”注55柔性执法,推进实现“双随机、一公开”注56监管全覆盖,进一步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年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围绕发展“高精尖”产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深化“院企校企”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增效。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教育医疗、数字产业、现代经济等重点领域,培育本土人才、引进高端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聚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依托全省政务“一张网、一朵云”注57,归并优化各类数据资源,构建市、镇、村三级贯通的政务服务平台和信息公开体系,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建设智慧化、集成式、掌上办的数字政府注58。强化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全面提升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着眼强化社会治理,聚力美好临夏创建,走安定团结的和谐之路

    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努力打造“智慧智能、民本民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平安临夏市建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纵深推进“三位一体”基层治理,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整治各行业领域乱象,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建设新型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和安全隐患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注59要求,切实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促进民族宗教和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实施民族团结创建工程,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纵深推进宗教界“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三学一做”注60学习教育和宗教场所“四进”活动注61,持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决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睦和顺。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深入开展“美好(丽)临夏市”创建,普及文明礼仪,倡导文明出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突出加强政府公信、企业诚信和个人守信建设,注重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崇尚真善美。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班子肩负新使命、接续新发展、展现新作为的奋进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提升“十项经济指标”,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建设“二十个重大项目”,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提升十项经济指标:即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6.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9%。通过提升各项经济指标,有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即畅通群众出行道路,建成G310至G568连接线、城东四路(刘临路至前河沿东路)、关家台路(前河沿东路至北滨河东路段)、规划二十五路(城东一路至环城东路段)、规划三十一路(光华东路至前河沿东路段)、规划三十五路(河州牡丹园至东郊公园水系联通道路)、规划三十六路(规划三十五路至前河沿东路段)、规划三十七路(刘临路至前河沿东路段)、和谐二路、和政路、光华东路下穿道路、永靖路(碧桂园南侧道路)等12条城市道路,分计划拓通陈方东路、城东三路、城东四路(刘临路至北环路段)、规划三十四路(光华东路至前河沿东路段)、规划三十六路(前河沿东路至北滨河东路段)、环城东路(小十字至牛津河大道段)等6条城市“断头路”“中梗阻”;完成迎宾大道、兰郎路(瓦窑头广场至州中医院段)、民主东路、刘临路(大十字至临中段)等4条道路的提升改造;开工建设环西三路、环西五路、南滨河西路、牛津河南路、G568连接线地下通道、环城北路邓家桥至北塬移民区道路、乌玛高速临夏西互通立交工程、环城东路和城东三路跨线桥、环西五路立交桥,让城市交通四通八达、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满足群众停车需求,完工使用华寺西街地下停车场,规范改造义乌商贸城地下停车场,开工建设团结北路、新华街、东郊公园、星剧场4处地下停车场和魅力花都生态停车场,年内新增停车位4700个,着力破解“停车难”问题。方便群众就近上学,加快实施河州中学、第四中学、第五实验小学、实验小学综合教学楼、折桥中心幼儿园5所学校建设,年内新增学位6940个,有效缓解“上学难、大班额、择校热”问题。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完成2021年86栋2772户老旧小区改造和471户棚户区改扩翻,开工实施2022年134栋4905户老旧小区改造,争取年内完成电梯改造70部,同步配套小区附属设施、改造沿街建筑风貌,使改造后的老旧楼和周边街道建筑风貌充分融合、相互协调,让老旧小区换新颜、广大群众得实惠。保障群众安全用水,实施新庄水厂配套设施完善、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城市应急水处理系统等项目,着力解决好老城区供水管网老旧破损、水压不足的问题。守护群众岸绿水清,实施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项目,日处理能力达到9万吨,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保护好临夏人民的母亲河。化解群众登记难题,完成52个小区27026套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着力解决长期以来群众买房办不上证的问题。改善群众养老服务,全面启用市养老院和7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落实城乡居民养老金提标,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乐享晚年。帮助群众稳定就业,组织好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400人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免费培训1.2万人以上,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群众更好就业创业。消除群众后顾之忧,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落实低保家庭子女高校入学资助等各项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户困难家庭。通过办好十件为民实事,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民生更有温度、生活更加幸福。

    建设二十个重大项目:即实施总投资160亿元的人民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北山生态廊道综合治理、环城北路、临夏市客运中心、公铁联运综合客运枢纽、乌玛高速临夏西互通立交工程、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酒店群、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河州水世界游乐综合体、花儿精酿文化产业园、如意明珠牡丹花海温泉城、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花卉产业园、牡丹科技园、河州工业园、电商产业园、城市智慧管理服务中心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进一步集聚发展动能、完善交通路网、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质,助力魅力花都打造、公园城市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迈步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诚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强基工程,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更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服务作为不变宗旨。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为民之事,谋利民之策,抓富民之举,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为民办实事上,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民生倾斜,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诚心诚意、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幸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坚持秉公用权,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准则。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注62,稳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公职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遵从政府议事规则,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坚持实干担当,把狠抓落实作为鲜明导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字为要、干字当先,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境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以赴抓落实、求实效,把该干的事干好、难干的事干成,确保政府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把发展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

    五是坚持从严治政,把清正廉洁作为一贯底色。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注63,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推动、警示教育、监督管理和制度执行,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工作规范,加强资金管理,促使政府各级干部廉洁从政。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跋山涉水初心不改方显勇毅,征途漫漫勠力前行始得玉成。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乘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春风,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临夏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1.“以德扶贫”:即通过抓思想引导、抓政策宣讲、抓典型带动、抓矛盾化解,精准实施“扶德、扶志、扶智”帮扶并举,因户施策、因人施法,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2.“三大保卫战”:即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3.河道“四乱”:即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4.“一站式”即时结报:即城乡参保居民按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费用,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患者出院时只交个人自负费用。

    5.“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6.新时代“枫桥经验”:即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7.“三位一体”:即通过“大工委”“大党委”领导下的社区、物业、派出所“三位一体”网格管理,实现基层社区治安联防、服务连抓、文明联创。

    8.“一线六民”工作法:即以强化党支部政治建设为主线,创建便民服务型、惠民阳光型、利民生态型、安民平安型、助民帮困型、乐民文化型社区。

    9.“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即把沿黄河—洮河地区的甘南、临夏、定西、兰州、白银5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创建为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提升带。

    10.双拥: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

    11.“争当六个排头兵”:即争当团结担当干事的排头兵、争当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争当产业上档升级的排头兵、争当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争当市域社会治理的排头兵、争当提升作风形象的排头兵。

    12.“一城四区一基地”:“一城”即到2025年将临夏市建成甘肃西南部地区门户城市和全州的中心城市;“四区”即黄河上游临夏市段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示范区;“一基地”即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

    13.“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一心”即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为中心;“一区”即临夏市乡村振兴示范区;“两廊”即南龙凤凰山景区廊道、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五园”即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和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多点”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人民红园、彩陶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

    14.“四大攻坚战”: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攻坚战、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

    15.“五大园区”:即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和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

    16.“四大经济圈”:即以中心广场为主的商贸经济圈,以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百益、中天健、义乌、天元为主的高端商务圈,以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为主的文化旅游圈,以折桥康养小镇、凤凰山主题游乐园为主的康养游乐圈。

    17.“五大百亿级产业”:即培育以牡丹元素为主的文化旅游百亿级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百亿级产业、以河州美食为主的美食百亿级产业;融入以食用菌蔬菜花卉为主的特色种植百亿级产业、以沿黄沿洮为主的工业百亿级产业。

    18.数字经济:即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19.总部经济:即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20.“1+10+4+N”教育帮扶模式:“1”即市中区—临夏市总的教育合作发展协议,统领全盘;“10”即10对“1+1”校际结对互助,两地中小幼三段20所学校、幼儿园结对互助协作;“4”即4组“1+2”骨干派驻帮扶,市中区以1名带队校级干部、2名骨干教师的团队形式到4所临夏市派驻学校挂职交流;“N”即指多单位、全域资源共享共建共进;又指多种形式,包括线上教研、名师工作室、线下师友团,研讨交流周、挂职实践营等。

    21.“一个定位”:即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

    22.“五个目标”:即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城乡发展协调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23.“十大工程”:即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宜学城市建设工程、宜商城市建设工程、宜游城市建设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民族团结创建工程、服务优化提升工程、党建引领强基工程。

    24.碳达峰:即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回落。

    25.碳中和:即到2060年,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6.“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7.“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28.“五小”产业:即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小产业。

    29.“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

    30.“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31.“三大革命”:即农村厕所、垃圾、风貌革命。

    32.“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的简称。

    33.“三单联办”:即“社区下单、街道派单、部门接单”三单联办工作办法。

    34.“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35.“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36.“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37.“一环五横十纵”:一环”即环城北路+G568线;“五横”即兰郎路—刘临路,前河沿路—木枹路,北滨河路—河州大道,南滨河路,折双路—G213线;“十纵”即环西五路,环西四路,环西三路,环西一路,环城西路,团结路—迎宾大道,城东一路,城东四路,城东五路,智强路。

    38.“一心多点”:即以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为核心,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东公馆为节点,折桥康养小镇、南龙凤凰山森林公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为闭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人民红园、彩陶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多点。

    39.“七大工程”:即政策集成工程、体系构建工程、强链延链工程、提质优质工程、品牌振兴工程、服务提升工程、金融破题工程。

    40.平台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是基于数字平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称。

    41.楼宇经济: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

    4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43.“1+5+N”智慧城市运行体系:“1”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5”即1个数字孪生底座、1个数据处理中心、1个智能管理平台、1个运营指挥中心、1个智慧APP;“N”即多个应用场景。

    44.美丽城市规划建设“十大行动”:即规划风貌管控行动、增绿护绿行动、夜景亮化行动、私搭乱建整治行动、街面整洁行动、市政设施提升行动、河道沿线整治行动、物业服务提升行动、生态安全建设行动、文明畅通出行行动。

    45.“三河”:即大夏河、牛津河、红水河。

    46.“五包七禁”制度:“五包”即包卫生保洁、环境秩序、绿化管护、公共设施、公共秩序;“七禁”即禁止乱泼乱倒、乱涂乱画、乱摆乱堆、乱拴乱挂、乱挖乱占、乱停乱放、乱搭乱建。

    47.“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48.“四抓一打通”:即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

    49.“散乱污”企业:即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不具备治理价值的企业。“散”即选址布局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等已发布生效的各类规划的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乱”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应办而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土地审批手续、安全评价审批手续等相关审批手续的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存在于居民集中区的企业、工业摊点、工业小作坊;“污”即生产、经营过程产生污染物对环境带来明显影响和危害,无污染防治设施、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不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或污染防治设施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非法排放的企业。

    50.教育振兴“1683”工程:“1”即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6”即抓好行政管理、校长、教师、班主任、教研、督导“六支队伍建设”;“8”即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推动作风转变质量提升、探索开展合作办学、从严督导考核“八项重点工作”;“3”即强化教育组织、教育投入、安全生产“三项保障措施”。

    51.三个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5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52.两个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55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53.“县管校聘”:即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54.“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55.“两轻一免”:即对部分事项依法依规减轻处罚或从轻处罚,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56.“双随机、一公开”: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57.全省政务“一张网、一朵云”:“一张网”即整合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优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延伸覆盖范围,满足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提供支撑;“一朵云”即按照多云统管的思路,采取“1+15+N”(1朵省级政务云,15个市级政务云节点,N个行业云)的架构,加快推进省级和市州级云管理平台建设并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全省云资源的集中调度和综合服务。

    58.数字政府: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59.“四个最严”:即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

    60.“三学一做”:即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中国文化、学习法律法规、做合格教职人员。

    61.宗教场所“四进”活动:即国旗国歌进场所、宣传标识进场所、法制教育进场所、道德典范进场所。

    62.“八五”普法:即2021—2025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63.“一岗双责”:“一岗”即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即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