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794|回复: 0

[广东] 2019年韶关市曲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17:4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2966

    主题

    297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62
    发表于 2020-3-6 16: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韶关市曲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5日在韶关市曲江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伍  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三大主题”工作、“三大重点”民生和“三大基础”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94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67.33亿元,增长13.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6亿元,增长11.22%,其中税收收入6亿元、增长14.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6亿元,增长8%。
      2018年,是充满发展机遇和艰巨挑战的一年,是曲江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承担省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任务最重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累计投入资金22.46亿元,完善及新征土地1.2万多亩,完成拆迁3万多平方米,全力保障了装备园等重点项目用地。启动了谋划多年的曹溪文化小镇(大南华)项目建设,曹溪广场、曹溪河、曹溪大道“三个一”工程已基本建成,曹溪小镇(安置区)已开工建设,曹溪博物院的建设工程正加紧推进。全面加快了连接韶关主城区的“四大通道”和通往南华禅寺的三条旅游公路建设,莲花大道全线贯通,新白线、曲江大道、G4韶关南出口至马坝人遗址(城南小学)连接线、曹溪大道惠英村至G4南华寺出口段等工程建设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主体工程可在2019年基本完成。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彻底改变曲江城区至韶关主城区仅靠韶南大道一条主干道连接的历史,真正实现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并为下一步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彻底解决城区扬尘老大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早日实现进入曲江城区即抵达韶关市区的融城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夯实产业基础,经济质量稳步提高
      一年来,我们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93亿元,增长5%。出台完善了《韶关市曲江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10项稳增长政策,落实扶持企业发展资金1.04亿元,实现个转企29家、新增“四上”企业20家,新增民营企业585家、增长30%。启动11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实现工业增加值11.59亿元、增长7.14%。积极推动北纺智造、今为重机上市;组织实施27个技改项目,完成总投资7.26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研发平台5个,实现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25%;新增专利227件、增长39.75%。实现规上工业利润总额38.36亿元,增长21.28%。区属工业完成增加值27.94亿元,增长15.76%。加快园区建设,装备园香樟路、园中南路等6条道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园区管网、污水处理、综合服务中心、表面处理中心等配套项目正加快推进。新引进产业项目19个,动工9个,其中,诚一金属已建成。曲江经济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动工建设,园区新征土地1000多亩,完成拓璞、阳光富源地块的收储工作,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有效保障了王老吉饮料、亚北冷链仓储等10个新引进企业项目落地。启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推动文体旅全方位发展,曹溪文化小镇一期、马坝人—石峡遗址公园一期项目建成并对外开放。积极协助举办了南华禅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禅宗文化交流活动,精心组织了曲江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枫湾花果节、罗坑茶文化节等旅游推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499.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15亿元,分别增长13.4%和16.98%。春节期间,南华禅寺排名全国十大热门祈福寺庙第2名;国庆期间,韶关十大热门景区中我区独占其四,曲江的旅游品牌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8.99亿元,增长7.4%。常平曲江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全年共实施帮扶项目10个,落实帮扶资金5700多万元。招商引资卓有成效,成功签约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计划投资总额42.35亿元。扎实推进用地报批工作,全年完成项目用地组卷报批24批次5287.96亩,排名全市第一。36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32个,全年完成投资52.77亿元。
      二、全力推动深化改革,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施“简政放权”和“减证便民”,取消和转移部门职能83项,取消行政许可和证明42项;“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平台延伸至镇村,“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马上办”服务模式全面推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全区956项政务服务事项将全部进驻,真正实现群众和企业进一个门办所有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降成本”措施,全年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4.01亿元。消化商品房库存面积35.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扎实推进韶钢等中省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建成1O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民理事会全覆盖。为在职村(社区)“两委”干部购买了社保。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土地确权、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县管校聘”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三、全力抓好关键节点,融城步伐明显加快
      一年来,我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33个城市提升项目为抓手,主动融入主城区。坚持规划先行,基本完成城东、城南、旧城和城北片区控规编制,实现城区控规全覆盖。完成曹溪文化小镇(大南华)控规修编和市总规编制成果校核工作。投入2600多万元,启动了中华二路、城南大道等12条城区主次干道“白改黑”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配置,新建和改建公厕5间,完成鞍山路、东风路等城区道路人行道改造,更换纯电动新型公交车48辆。亿华市场、城东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马坝河“一河两岸”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顺利推进。依托“数字城管”平台,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投入3500万元实施环卫保洁市场化外包,拆除违建17.17万平方米,整治城区裸露地4.5万平方米,路域环境“六乱”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高质量完成邮电宿舍、中铁五局马坝家属基地2个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10个关停并转企业、无物业管理小区微改造顺利实施,城区景观和街道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四、全力破解发展难题,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一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马坝油粘米、罗坑茶叶、火山粉葛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产业振兴工作成效明显,新增省级农业名牌产品7个,名列全市第一。投入2.88亿元,全面实施29个省定贫困村32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区60%以上的自然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小额工程建设曲江模式”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西约模式”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认可。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筹集各类扶贫资金1.71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34个,韶关发电厂灰场光伏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改造危房366户,实现458户1296名贫困人口预脱贫,累计完成总脱贫任务的96%,扶贫工作成效跃居全市前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改造小型灌区3宗,建设“四好”农村公路62公里,治理中小河流10.82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2.07万亩,完成拆旧复垦180亩、垦造水田1200亩。9个镇10个片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顺利完工,惠及10.7万人。全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作,在樟市镇开通韶关市首例“村村通”农村客运班线服务。
      五、全力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有序推进
      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继续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完成造林更新4000多亩、森林抚育3.71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达74.96%和790万立方米。大力宣传贯彻《韶关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条例》《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严厉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和野外用火违法违规行为。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办结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和督办案件33宗,完成市交办“散乱污”整治任务102宗。积极开展扬尘清源行动,加大对施工场地、露天停车场、餐饮业油烟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体废弃物等违法行为。全面启用“广东智慧河长”移动管理平台,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定期对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关闭整治规模化养殖场7家。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PPP项目有序推进,建成污水处理管网70公里、人工湿地及湿地公园69个。有序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完成沙溪民采废弃矿窿封堵工程,韶冶、大宝山周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位居全市第一。顺利完成全年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成为全市唯一完成单位GDP能耗目标的县(市、区)。
      六、全力加大民生投入,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全年民生支出17.6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2万元,增长9%。筑牢民生底线,全面实现城乡低保、“五保”应保尽保,扎实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奔康工作,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体全部纳入财政兜底。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积极促进就业,举办31场专场招聘活动,解决企业用工13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5%以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乡村小舞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分馆、风度书房等文化平台150多个,开展文化“三送”等主题活动1500多场,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活动,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完成24间规范化村卫生站建设,区人民医院新住院综合大楼、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相继动工,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关爱妇女儿童、计划生育家庭活动有效开展。启动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大塘、小坑公办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完成27所村级小学标准化改造,初步完成校外培训(托管)机构专项整治,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和广东省社区教育示范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成“放心餐馆、放心药店”36家,完成明厨亮灶231家。扎实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力保曲江不发生疫情。深化平安曲江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飓风2018”等专项行动,有效打击和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韶关国家基本气象站(曲江点)被国家气象局授予首批“中国百年气象站”称号。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屡创佳绩。2018年政府承诺的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7件基本完成,3件因涉及规划调整、用地指标以及融资政策等客观因素影响而未按时完工的项目正积极推进。此外,人民武装、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应急管理、审计、消防、供销、农机、对台、残联、档案、地方志、红十字、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全力加强作风建设,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建工作,完善了《中共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党组请示报告制度》等4项制度,坚持向区委、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件、政协委员提案37件。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调研”工作落到实处,严格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和国务院大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加大审计监督整改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深入开展“七五”普法,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全区80%以上村(社区)达到省级法治创建标准。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公开政务信息6406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倾力支持,全区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领域各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省驻区有关单位、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等,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过分依赖中省企业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民生保障领域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新增税源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四是城乡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五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仍需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李希书记在韶调研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抓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重大历史机遇,坚决贯彻省委“1+1+9”工作部署,狠抓“三大主题”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县域经济提档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城镇品质全面提升等“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努力争当韶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应有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实际执行时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力争突破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省、市下达的经济社会考核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创新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支持钢铁、食品、纺织服装、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大力扶持资质建筑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实施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韶钢、大宝山、韶关电厂等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动工业企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0亿元。继续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大力支持北纺智造、今为重机、韶关起重机厂、金亿合金等企业上市。
      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依托装备园和韶钢,完善产业体系,打响“韶关装备制造”品牌。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积极推动韶钢至乌石铁路货运通道和韶关港乌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努力打造对接珠三角、辐射粤湘赣的华南区域性物流枢纽。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完成全域旅游规划,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继续加快推进曹溪文化小镇二期、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确保曹溪文化小镇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重点打造“九龄故里?百里画廊”和“六祖圣地?禅意山水”两条最美乡村旅游线路,稳步推进旅游驿站、厕所等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南华诞、罗坑茶文化节等系列旅游推介活动影响力,依托禅宗文化、古人类文化、九龄文化等资源,讲好曲江故事,丰富景点景区文化内涵。加大旅游环境整治力度,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
      推动园区扩能增效。以“两大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抓好装备园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土地、林地报批,全力保障园区项目用地。加大曲江经济开发区清理闲置、低效土地工作力度,全力解决穗丰粮油、爱尚菇食品等项目用地问题,加快推进综合服务中心、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补齐园区短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力争完成新签项目8个,总投资15亿元,其中亿元项目5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强项目谋划建设。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9个、预备项目34个,年度投资计划54.65亿元。坚持“突出产业、适度超前、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项目储备库,统筹开展储备项目的筛选、论证和申报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韶关电厂煤灰深加工、犁壁石风电场、亚细冷冻等项目早日落地。围绕财政直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化融资等方式,继续大力推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演山水厂改扩建、台泥等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建立完善“多规合一”数据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提高项目落地率。积极争取土地、林地、水田占补平衡指标,严格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继续推进拆旧复垦、垦造水田、空心村整治等工作,重点保障“两大园区”、曹溪文化小镇、曲江新城、山子背安置区等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整合政府优质资产,全面提高政府投融资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继续实施全民技能培训工程,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人力需求。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整合招商信息资源,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强化“一对一”的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常平曲江对口帮扶指挥部、重点行业协会、商会、乡贤以及专项招商工作组的作用,积极开展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形成招商引资合力。落实招商引资扶持奖励政策,突出钢铁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主导优势产业,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优化“建城”布局。以规划为引领,完成城区控规编制,实现城区“一张图”覆盖。启动“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开展城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完成镇街总规修编。加快曲江新城片区建设,着力推动市新体育中心、曲江新城路网等项目早日落地,加快推进曲江新城安置区、“两河四岸”生态绿堤水系、马坝森林公园、六祖公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加快韶钢片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承载空间,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大南华片区建设,配合做好松山学院迁建工作,持续整治提升寺院周边环境,着力打造以禅宗文化、温泉养生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示范区。
      提升“管城”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持续保持打击“两违”的高压态势,重点抓好南华禅寺周边区域及各大高速公路出口、农贸市场周边、城中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六乱”整治。不断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道路指示灯,疏导府前路与建设路、中华路与鞍山路交叉路口等7个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堵点。强化城市经营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抓好土地收储和城市各类资源资产管控,加快曹溪文化小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征用和收储工作。鼓励通过“仓储改商住”“三旧”改造、“空心村”整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处置等措施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保障城市建设发展需求。
      加快“融城”步伐。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抓手,全力推进四大通道、三条旅游公路、省道S251线黄岭亭至汤湖段公路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曹溪大道路域整治、排水系统和立面改造进度,构建通往主城区的快速路网。对标主城区,继续实施城市提升工程,启动城北市场建设,逐步完善便民小市场、临时疏导点、小公园、停车场、文明公厕等基础设施,抓好老城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启动阳岗北路、城南大道贯通和矮石路口拓宽项目,确保春节前完成12条城区主次干道“白改黑”工程。
      四、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和“八有”脱贫标准,扎实推进产业、教育、医疗、就业、危房改造、小额贷款等扶贫工程,真正将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同时,针对基础数据、脱贫质量、资金使用、长效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脱贫攻坚考核问责,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行为,确保高质量完成2019年脱贫任务,实现2020年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9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的目标。
      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创建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步伐,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做大马坝油粘米、罗坑茶叶、火山粉葛、白水蜜桃等农业产业。加强品种培育和质量管控,打响曲江农产品品牌。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依托亚北冷链仓储等项目,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跨区域农产品销售平台。落实农村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等绿色生态项目发展。
      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完成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积极推广“西约模式”,鼓励村民投工投劳筹资参与新农村建设,着力引导扶持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样板村,重点打造马坝镇石堡村、大塘镇其田村、白土镇孟洲坝村等18个行政村构成的城郊新农村示范片。继续实施主要交通要道和北江河沿线村庄整治工程,先期对高铁沿线和南华禅寺周边村庄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打造干净整洁、风貌自然的沿线景观带。
      全力提升镇街品质。加快推进镇街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抓好以“139”行动计划为核心的镇街整治提升工程。继续跟踪做好曹溪文化小镇、罗坑国家级特色小镇、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省级)、小坑广东省森林小镇的创建和申报工作,培育发展一批彰显曲江产业特色、凸显地方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
      五、加快深化改革步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突出抓好“数字政府”、商事登记制度、农业农村、产权保护、财税金融、教育、卫生等关键领域的基础性改革,找准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疏解群众办事的“堵点”,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完善投资项目一次性综合告知、审批联动、容缺办理等机制,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探索实施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完成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确保改革前后相关工作职能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力促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国土、林业、规划等部门在重大项目布局上的统筹,实现多规合一。完善政务信息服务系统,扩大镇街公共服务职能和管理权限。
      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推动政务服务和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落实区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和项目工作制度,主动深入企业调研,及时解决企业困难。依法保护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的联系,全面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编制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生态产业“三个规划”。积极参与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实行生态红线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补偿机制,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确保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面落实。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坚持节能降耗,持续推进电力、钢铁等重点耗能行业的技术改造,加快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坚持保护优先,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杜绝高污染企业进入。争取将沙溪河、梅花河(韶钢至马坝河段)、马坝人—石峡遗址公园二期风貌整治列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加大对罗坑自然保护区、沙溪自然保护区、小坑水库等重点生态区域的保护力度,进一步落实绿美南粤三年行动计划和绿化曲江行动,完成造林9500亩、森林抚育3.8万亩。加快推进桉树替换种植工作,持续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改善林分质量。加快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构筑生态安全绿色屏障。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绿色发展责任意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韶关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条例》《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全面实施建筑工地防尘管控,逐步完善城区及周边道路排水系统,加大违规运输车辆的处罚力度,加快推进物流园规划建设和城区停车场的外迁工作,全力整治扬尘顽疾,持续改善全区空气质量。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大“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启动韶钢、曲江新城污水处理和管网建设,重点抓好马坝河、梅花河流域的污染整治,继续实施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PPP项目,完成6座污水处理厂、23个湿地公园、193个人工湿地建设目标。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确保地表水监测点水质达标。着力打好净土防御战,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推进韶冶、大宝山周边土壤治理与修复,全面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曲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生活得舒心。
      七、加快民生项目落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巩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成果。加快推进城区省一级公办幼儿园、南华学校、曲江一中体育馆和图书馆以及马坝中学和曲江三小教学楼等项目建设,实施韶钢片区学校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大塘和小坑公办中心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师德考评机制,大力培养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加快健康曲江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加快人民医院新住院综合大楼和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完成镇级卫生院升级改造和中医馆建设项目,继续推进村卫生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创新医护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才计划和基层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强化医联体建设,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积极促进就业,推动“双创”稳健发展,鼓励异地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多措并举吸引人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晋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助推经济稳步发展。完善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民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全面落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惠民政策,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筑牢民生底线,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城乡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弱势群体关爱服务,做好五保户、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平安曲江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造智慧新警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以“四个最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从严从实从细防范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019年,区政府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继续完善城乡群众文化、体育、休闲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区改造提升或新建30个群众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完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85个行政村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二是实现城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全覆盖以及落实各镇街市场每周定期送检制度;三是在城区规划新建4间公厕和增加3条公交线路;四是启动曲江中学至乐广高速乌石出口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五是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六是实施大塘、小坑镇街提升工程(139行动计划);七是实施G240线凯旋城至S248线彩虹门连接线(城西路)工程;八是规划建设曲江物流园区(韶钢、白土、乌石3个片区);九是实施城区及周边道路排水系统改造;十是规划建设1至3个城乡观景平台。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法治务实政府
      着力建设法治政府。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支持区政协开展各项履职活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加强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增加本地注册律师数量,提高万人拥有律师比例。抓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抓好网络问政、民声热线和市民问政工作,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建设廉洁政府。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强化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国有资源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推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委托第三方质量检测和工程决算。
      着力建设高效政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曲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不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成”作风和“钉钉子”精神,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政府执行力。认真落实容错免责机制,为改革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打造一支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高昂的斗志,克服一切困难,奋力开创曲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有关注释:
      1.“1+1+9”工作部署: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的“1+1+9”重点任务。“1+1”是指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保证,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主动力。“9”是指9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二是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三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是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加快改变广东农村落后面貌;六是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七是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八是以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为重点,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九是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高质量发展重大关口的短板。
      2.一核一带一区:一核,指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指沿海经济带;一区,指北部生态发展区。
      3.“三大主题”工作:即产业共建、城市提升、县域发展。
      4.“三大重点”民生:即脱贫攻坚、教育现代化、卫生创强。
      5.“三大基础”工程:即营商环境、文化建设、从严治党。
      6.四大通道:指曲江大道、新白线、莲花大道、营顶至邓屋公路。
      7.三条旅游公路:京港澳高速韶关南出口至马坝人遗址改扩建工程、曹溪大道韶冶至京港澳高速南华寺出口段景观提升工程、京港澳韶关南出口经国道G240线曲江中学至国道G106线禅关连接线公路新建工程。
      8.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四类规模以上企业。
      9.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产业经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10.减证便民:集中对涉及群众办事的各种证明进行清理规范,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各类不合理证明。
      11.“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依托各级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审批服务系统整合为政府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一个门、一张网办事的政府服务新模式。
      12.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指将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上。
      13.马上办:能当场办理完成的事务马上就办,不让群众多跑一次。
      1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也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5.三供一业:供电、供水、供气、物业管理。
      16.县管校聘: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17.白改黑:是把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黑色),达到环保、防尘、降噪和增添行车舒适性的效果。
      18.数字城管:即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应用和整合计算机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多项现代数字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建立监管分离的双轴心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19.“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三清理,即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除,即拆除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三整治,即整治垃圾乱扔乱放,整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三线”(电力、电视、通信线)乱搭乱接。
      20.小额工程建设曲江模式: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创新实施以区委区政府为主导、镇村为责任主体、村小组为建设主体、区委农办统筹协调、区住建局负责技术管理的一种建设模式。该模式下,各行政村可直接委托有资质单位设计施工图、编制预算,村小组可将50万元以上至4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摇珠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再由行政村委托监理单位做好监理工作。
      21.西约模式:樟市镇西约村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过程中,党支部示范带动有力、村民投工投劳成效明显、乡贤捐资捐物热情高涨,形成了“党建引领、村民参与、依规实施、事后奖补”的“西约模式”。
      22.“四好”农村公路: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23.河长制: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在全国全面建立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长体系,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设立河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各河湖所在市、县、镇(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24.文化“三送”: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
      25.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26.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
      27.“七五”普法: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
      28.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29.两大园区: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曲江经济开发区。
      30.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31.“三旧”改造: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32.六乱: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33.空心村:农村建设上,在农民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
      34.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
      35.“八有”脱贫标准:即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用水、有电、有电视及电视信号、有网络覆盖、有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稳定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
      36.“139”行动计划:即编制一个有特色、留乡愁、能落地的乡镇整治提升专项规划;开展垃圾、污水、六乱三项专项整治;实施镇街主干道风貌街(商业街)提升工程、镇街门户标志标识节点工程、镇街绿化美化工程、镇街文体中心工程、镇街文化公园工程、镇街农贸市场提升工程、镇街停车场建设工程、镇区污水处理和公厕改造工程、镇街文化书屋(党员服务中心、志愿者驿站)工程等九项基础设施工程。
      37.数字政府: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38.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对商事登记制度进行改革,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原有对公司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硬性规定,取消了经营范围的登记和审批,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
      39.“放管服”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指通过改革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40.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41.两癌:即宫颈癌、乳腺癌。
      42.双创: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3.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44.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5.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46.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47.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