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黄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全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1.91万人,城镇化率34.3%,城镇人口40909人;2020年出生率7.19‰,人口自然增长率3.81‰。(计生部门统计数字,使用计生统计年报)。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69.01亿元,较上年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2亿元,较上年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21.61亿元,较上年下降1.8%;第三产业增加值33.99亿元,较上年增长6.3%。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7.94%:71.95%:20.11%。完成非公有制增加值48.12亿元,占GDP比重为28.5%。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3.70亿元,较上年下降4.8%,地方财政收入23.83亿元,较上年下降0.2%。一般预算收入22.53亿元,较上年增长1.5%。全县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8.12亿元,较上年增长2.2%。 二、农业 2020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任务,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化升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40203万元,较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224907万元,较上年增长3.6%;林业产值1709万元,较上年增长2.7% ;牧业产值9967万元,较上年增长0.4%;渔业产值1386万元,较上年下降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34万元,较上年增长4.3%。全县耕地总面积144127亩,其中夏粮3657亩,秋粮116886亩,油料1070亩,蔬菜17613亩。 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农业配方施肥、品种升级、深耕细播、科学管理等措施,全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在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果园面积持续增加,防雹减灾措施进一步加强,苹果的优果率与面积有了新的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20年 比上年±% 粮食总产
| 53034吨
| -1.01
| #小麦总产
| 726吨
| -5.96
| 玉米总产
| 44559吨
| -5.29
| 豆类总产
| 1237吨
| 56.89
| 水稻总产
| 257吨
| -92.09
| 谷子总产
| 1476吨
| 128.48
| 油料总产
| 145吨
| 12.40
| 水果总产
| 356934吨
| 3.98
| #苹果总产
| 355000吨
| 3.80
| 蔬菜总产
| 49700吨
| -0.71
|
畜禽养殖规模减小、优质品种市场供给下降。 2020年 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
| 1668.5吨
| 1.25
| # 猪肉
| 1348.2吨
| 5.25
| 牛肉
| 147.5吨
| -14.69
| 羊肉
| 75.4吨
| 3.29
| 奶类总量
| 291.7吨
| -55.26
| #牛奶
| 79.5吨
| -22.06
| 禽蛋产量
| 517.4吨
| -45.19
| 大牲畜年末存栏
| 1301头
| 6.03
| #猪年末存栏
| 16051头
| 6.76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215.03亿元,较上年下降10.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14.62亿元,较上年下降10.10%。全县工业增加值119.37亿元,较上年下降2.3%。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20年 比上年±%
原煤
| 3001.72万吨
| -9.55
| 发电量
| 312667.50万度
| -2.45
| 原油
| 2.11万吨
| -59.50
| 精洗煤
| 163.39 万吨
| 175.05
| 焦炭
| 241.50万吨
| 0.69
|
建筑业全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115.8万元,建筑业增加值2.37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共开工建设的项目156个,其中5000万以下项目125个,5000万以上项目31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6.01亿元,较上年下降12.82%,新增固定资产36.74亿元。 五、商业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销售有所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862.0 万元,较上年下降5.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74331万元,较上年增长0.1%。 六、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 2020年全县共有硬化路行政村105个。运营载货车共计405辆,其中危运货车220辆、普通货运车185辆。出租车173辆,城区公交车26辆(新能源公交车)。全年客运累计发放1.34万班次,加班、包车29次。全年检查营运车辆834余车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3辆,行政警告61辆,行政处罚11辆,无异地非法营运车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579.53万元,邮政代理金融类收入完成1626.49万元。全县拥有互联网用户3.99万户,较上年下降24.43%;移动电话13.86万部,较上年增长1.69%。 七、金融 金融业服务项目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年末存款1053142万元,年末贷款余额655998万元。 2020年全县保险费收入12790.86万元,较上年下降18.01%,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807.36万元,较上年下降2.79%;人寿保险费收入7983.5万元,较上年下降25.07%。支付各类赔付额6630.3万元,较上年增长86.15%,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5618.3万元,较上年增长121.11%;人身保险赔付额1012万元,较上年下降0.88%。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8元,较上年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66元,较上年增长4.8%。 全年纳入城乡低保户1414户,362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64.47万元。其中城镇265户,568人,发放低保金315.04万元;农村1149户,3059人,发放低保金1349.43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10人,完成任务1100人的10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4%。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17418人,其中居民90869人,城镇职工26549人。对全县165户廉租户住房租金共补贴资金24.73万元。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202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0所,其中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特教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15所、幼儿园28所(含民办11所);在校学生20519人,其中幼儿园5131人、小学9477人、初中3972人、高中1660人、职教228人、特教51人;专任教师1778人。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成功举办“黄陵谒祖·祈福中华”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系列活动、“清明公祭”—寻根祭祖游延安推介会、重阳民祭等节庆活动;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全年共接待读者3.2万人次,借阅册次5.1万册,办理借阅证392张。全民阅读活动11场,征集地方文献共计14种143册;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6+x”标准,基本完成了全县9个社区综合文体中心和105个村级文化服务建设任务;举办了“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文化艺术作品展,本次参展的文艺作品有摄影作品33幅、美术作品36幅、书法作品27幅,共96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戏曲惠民演出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爱国主义电影放映活动;组织演出了《窦娥冤》《玉堂春》《双官诰》《三滴血》、历史剧《大拜寿》《金沙滩》、现代剧《血泪仇》等。 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举办了2020年“喜迎全运会·金秋健步走”职工徒步越野赛,全县15支机关单位工会代表队伍参赛;
举办了2020年“重走红军路”5公里徒步越野赛、素质拓展训练比赛,全县10支党组织队伍参赛;举办了2020年第三届“五人制”足球比赛,共八支队伍参赛;组织开展2020年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成功邀请太极专家培训85式太极拳,培训为期10天,经考核授予55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重点参加2020年7月延安市第七届运动会,共派出运动员45名,教练员4人,我县运动员认真训练,全力备战。取得乒乓球女子双打第三名、男子团体第三名;男子篮球团体第四名;田径项目女子5000米竞走第一名、女子400米、1500米第二名、女子跳远、男子100米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全县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共完成门诊人次319600,住院人次11872,实现业务收入9453万元,病床使用率88.94%、平均住院日8.88天、药占比39.89%、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扩大到52种;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1项;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106412份,建档率81%,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累计106013人,建档率78.37%,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9381份。截至目前,无甲类传染病及重大疫情的发生;未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对25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孕产妇保健项目、儿童保健项目实施顺利,政策落实到位。我县第二轮国卫复审已获国家爱委会批准通过。基层卫生院实施了污水处理和旱厕清零工作。开展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对市上反馈的353例病例信息进行了走访,其中重复13例、新增13例、实际随访353例;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对国家抽取的我县69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其中新增9家,重复一家,因关闭、停产等原因无法开展调查38家,实际调查到39家企业,及时将调查结果录入国家系统平台;开展了省级健康企业评估认定,通过评选,确定我县陕西建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家公司为省级健康企业。开展以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围绕疾病卫生日如“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预防接种日、“4.26”疟疾宣传日、“5.15”防治碘缺乏病日、“12.1”艾滋病防治日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宣教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3334份,开展公众宣传咨询活动共18次,在各住宅小区、学校更新宣传栏12期168块。 以5.29等特殊节日为契机在县城中心广场结合当前的精准扶贫、通过发放宣传品、面对面咨询、义诊咨询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我县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589人,国扶271人、失独49-59岁5人、60岁以上7人、子女伤残2人、独女84人、市扶220人,对8325人合疗补助资金兑现进行了专项督查。三是流动人口管理。重点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新机制。清查流动人口688人,其中男440人,女248人;清查留守人员28人,其中留守儿童9人,留守老人15人,留守妇女4人;发放宣传品253份,组织健康教育活动9次。 十一、旅游、环境保护 2020年积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素质,促进全县旅游文物事业的协调、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受疫情影响,全年共接待游客257.6万人次,同比下降73.56 %;旅游综合收入8.44亿元,同比下降75.76%。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是为33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7,PM10为56微克每立方米,PM2.5为29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削减234.66吨;氮氧化物削减478.25吨;化学需氧量削减401.98吨;氨氮削减107.39吨。 十二、招商引资 全县36个招商引资项目,其中,新签约项目23个,协议项目1个;续建项目12个,建成22个,在建13个。累计到位资金37.42亿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37.82亿元,占任务37亿元的102.2%。外资到位280万美元,占任务280万美元的100%。 十三、气象 全年防雹作业10次,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4次。发射火箭弹137枚,高炮弹2852发,产生经济效益达7000余万元,为我县农业等主导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受到政府及广大群众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