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019|回复: 0

[河南] 2020年新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75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1680
    发表于 2021-12-14 1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iaomen 于 2021-12-15 18:18 编辑

    2020年新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郑州市部署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双发展,大力实施“六稳”“六保”提升、产业转型提质、城乡融合提速、生态文明提效、开放创新提能、民生改善提标“六项行动”,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密建设开启新篇章。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826031人,比上年末增加905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52927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4.07%,比上年末提高2.45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人口425509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51%,女性人口40052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8.49%,性别比为106.24。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6736人,占20.19 %;15-59岁人口为516620人,占62.5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2675人,占17.2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6664人,占12.91%。

    表1: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市总人口
    826031
    --
        其中:城镇
    529272
    64.07%
              乡村
    296759
    35.93%
        其中:男性
    425509
    51.51%
              女性
    400522
    48.49%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062901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113万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3668047万元,增长4.6%,其中工业增加值2870779万元,增长7.3%,建筑业增加值813057万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158741万元,增长1.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9437万元,增长2.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81873万元,增长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0115万元,增长-8.3%;金融业增加值235492万元,增长4.5%;房地产业增加值463615万元,增长-9.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47880万元,增长6.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22303万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49.8:47.7调整为3.3:51.9:44.8。人均生产总值85975元,增长2.4%。

    社会就业继续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2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72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27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人数6231人。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4%,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4%,衣着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0.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医疗保健类、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0%。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22004万元,增长-2.2%。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7567万元,增长4.2%,其中税收收入221248万元,增长-10.9%,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7430万元,增长0.1%。
    税务部门完成税收收入378703万元,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32万元;第二产业196189万元,增长-4.6%,占税收比重51.8%;第三产业182282万元,增长-18.7%,占比重为48.1%。

    二、农业

    2020年新密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8350万元,比上年增长0.9%。粮食总产量22.2万吨,减产0.5%,其中夏粮总产量11.3万吨,减产0.5%;秋粮总产量10.9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油料总产量7837吨;蔬菜总产量234371吨,增产13.1%;水果总产量19920吨,增产0.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846235亩,比上年增加9315亩。油料种植面积43889亩;蔬菜种植面积84187亩,比上年增加9397亩;果园种植面积18803亩。
    全年肉类总产量1.56万吨;禽蛋产量2.66万吨;奶类产量0.07万吨。

        全年水产品产量600吨;水产品养殖面积400公顷。当年造林面积1925公顷,木材产量8151立方米。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4.98万千瓦时。农用拖拉机10776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85%。


    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4%;重工业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3%。

        从重点监测行业看,煤炭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3%;耐材业增加值增长1.7%;造纸业增加值增长-17.8%;服装业增加值增长-25%;电力热力燃气业增加值增长-11.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耐火材料产量增长-0.3%;服装产量增长31.9%;发电量增长-1.5%;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增长-19.8%;水泥产量增长3.6%;煤炭产量增长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5%,占全市投资比重2.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占全市投资比重25.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4%,占全市投资比重72.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3%。房屋施工面积6298798平方米,增长-14.8%。本年新开工面积976201平方米,增长-56.9%。商品房销售面积985289平方米,增长-18.4%。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581873万元,同比增长3.9%;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70115万元,增长-8.3%。其中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787万元;限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78万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0769万元,增长-4.9%。
    分城乡看,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470761万元,增长-5.1%;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410008万元,增长-4.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23877万元,增长-5.5%;零售业1410012万元,增长-3.8%;住宿业64831万元,增长-6.5%;餐饮业282049万元,增长-9.6%。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0712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全年新批外资企业0个;实际利用外资额23600万美元,增长4.2%。全年引进市外资金205.8亿元,增长6.1%;引进省外资金168.7亿元,增长10.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9437万元,比上年增长2.4%。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30.6万辆,其中大型汽车9854辆,小型汽车210960辆,摩托车72473辆。年末实有公交汽(电)车365台。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909万元,增长30.4%。全市邮政局(所)数26个,邮路总长度323270公里。全年累计订销报纸739.3万份、杂志22.54万本。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70万人次,同比增长-26%;旅游综合收入达28.6亿元,同比增长-57%。年末共有12家旅游景区景点,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4处、AAA级旅游景区3处。星级饭店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651间;旅行社15家。

    八、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35492万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52050万元,比年初增加312798万元,比年初增长6.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007127万元,比年初增加414341万元,比年初增长1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0331万元,比年初增加414973万元,比年初增长17.0%。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06元,比上年增加1114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3元,比上年增加1189元,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57元,比上年增加677元,比上年增长1.9%。
    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593人,比上年增加5918人,其中:企业单位92125人,机关事业单位19468人。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84330人,其中企业单位54469人,机关事业单位29861人。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48所(含幼儿园169所)。其中:小学113所,初级中学3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级中学6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1所,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20所。
    全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6388人。全市共计招生42657人,在校生162074人,毕业生40326人。全市共有教职工13653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2人。
    全年举办市级以上运动会1次,参加运动员人数达2300人次。全年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高中毕业生学生数为5771人,合格率达94.61%。
    全年平均气温15.6℃,年极端最高气温40.4℃,最高气温出现日期5月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7.2℃,最低气温出现日期12月30日;年降水量519毫米。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科技、科研机构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文物保护单位109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11家,郑州市级35家,新密市级53家。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2.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1万户。村级综合文化场所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9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