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453|回复: 0

[山西] 2020年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9:48
  • 签到天数: 75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356
    发表于 2021-10-27 2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寻求“六新”突破,全县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主要指标回升明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88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356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98912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498318万元,下降0.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1.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1%。分季度看,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0.1%,二季度增长4.1%,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6.4%。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44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46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1%。

    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决胜。截至2020年末,全县4419户820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414182亩,比上年增加7923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59521亩,增加1888亩,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316543亩,增加3913亩;小麦种植面积18567亩,减少561亩;其他各类作物种植面积为54661亩,增加6035亩,在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中,油料种植面积344亩,增加2亩;蔬菜种植面积52200亩,增加5760亩。果园面积103978亩,减少3265亩。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206131吨,比上年增加5086吨,增产2.5%。其中,夏粮6361吨,减产6.4%;秋粮199770吨,增产2.8%。

              全年全县油料产量38.5吨,比上年增产1.3%。蔬菜产量261642.4吨,增产1.5%。园林水果产量156402.5吨,增产15.9%。

    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4005亩,减少3990亩。

    畜牧业生产整体状况良好。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21650吨,比上年减少3.4%。其中,猪肉产量8051吨,增长0.9%;牛肉产量8940.9吨,减少13.1%;羊肉产量1368.4吨,增长0.6%;禽肉产量3184.6吨,增长15.6%。牛奶产量71420吨,增长17.4%。禽蛋产量20090.7吨,下降9.1%。水产品产量97吨,增长3.2%。年末大牲畜存栏55222头,比上年增长38.7%,其中牛存栏55167头,比上年增长38.7%;猪存栏45671头,比上年增长0.5%;鸡存栏228.1万只,比上年增长14.0%;羊存栏114215只,比上年增长53.3%;兔存栏0.06万只,比上年减少7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50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5]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战略型新兴产业[6]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7477.9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4274.9万元,增长68.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42637万元,增长52.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实现营业收入11494.7万元,增长3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29643.8万元,增长16.8%;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7600.2万元,增长1.0%;纸制品业实现营业收入7070.3万元,下降1.8%;食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2989.2万元,下降2.4%;化工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7581.7万元,下降6.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营业收入126093.5万元,下降7.4%;酒及饮料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70537.1万元,下降11.3%;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7101.8万元,下降28.5%;金属制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53.7万元,下降30.8%。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5896.3万元,比上年增长3.8%;实现利润18237.5万元,比上年增长38.9万元,增长0.2%。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3340万元,增长20.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132214.0万元,增长24.3%,共签订合同额232396.4万元,增长2.1%。房屋施工面积97.5万平方米,增长2.9%,房屋竣工面积32.5万平方米,下降14.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13家,其中,二级企业6家。

    四、能源

    全年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80160.8万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001.1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2.5%;第二产业用电45532.4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56.8%,其中工业用电43885.2万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15118.8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18.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7508.5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21.8%。

    五、服务业

        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49831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8319万元,增长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3735万元,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858万元,下降15.5%;金融业增加值30811万元,增长12.5%;房地产业增加值46069万元,下降4.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6343万元,下降5.5%;非营利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122777万元,下降1.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34.8%。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364.5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条43.015公里;国道2条68.149公里;省道2条25.331公里;县道8条144.984公里;乡道82条645.283公里;村道244条437.742公里。100%的建制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100%的行政村通了公交车。县乡村通车里程1228.009公里。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80877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644辆),比上年末增长39.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9112辆,增长13.0%。本年新注册汽车5708辆,下降9.3%。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927.01万元,比上年增长9.37%,全县设有邮政局所8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有7处,设在城镇的局所有1处。农村投递路线16条,总长度811公里,城镇投递路线13条,总长度(单程)529公里,邮政汽车11辆;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49536件,其中出口函件25575件,进口函件123961件。国内普通包裹业务2292件,其中出口普通包裹21件,进口普通包裹2271件。标准快递业务量104177件,其中出口标准快递邮件7685件,进口标准快递邮件96492件。快递包裹业务量1708310件,其中出口347588件,进口1360722件。

    联通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731万元,固定电话用户数7257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38197户,移动电话用户数76650户、其中4G用户76650户。移动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61万元,固定电话用户数2219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33388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82181户,其中4G用户148150户。电信公司完成业务总量134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020万元,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1525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1788户,其中4G用户11857户。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888.5万元,下降2.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7302.4万元,下降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586.1万元,增长6%。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402269.8万元,下降0.9%;餐饮收入23618.7万元,下降22.8%。

    全年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3429户,同比增长1.8%。新登记企业1288户,增长72.2%,日均新登记企业3.5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23853户。

    全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5794.4万元,同比下降0.6%。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23766万元,增长8.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7]76249万元,下降24.2%。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50101万元,增长43.6%。民间投资[8]173665万元,下降10.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658万元,同比增长5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2046万元,同比增长19.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1062万元,同比增长2%。

    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1838023万元,当年完成投资171679万元。

    全县工业投资102046万元,增长19.2%,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0]51712万元,增长26.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6790万元,增长12.2%。其中,住宅投资82241万元,增长40.2%。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10万元,比上年增长0.8%。税收收入28038万元,下降10.4%,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14769万元,下降7.4%。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8371万元,增长10.0%,其中用于民生的支出189674万元,增长17.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06%。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7.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19.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4%,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6.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10.8%,教育支出下降2.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34467万元,比年初增加220727万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807072万元,比年初增加226610万元,增长39.0%。


        年末全县各类学校合计85所,普通中学17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66所,幼儿园31所。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县专利申请受理量为237件,比上年增长91.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8件,增长100%。全年全县专利授权量为137件,增长144.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件,增长200%。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7家,比上年增长2家。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民营法人表演团[11]5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117个,社区阅览室14个,全民阅读工作站36个,年末全县图书总藏量达66.29万册。年末全县共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节目1套。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年全县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160.01万人次,同比下降46.1%,直接旅游收入5395.94万元,同比下降57.0%。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0个。其中,县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所160个,民营医院4个,其它卫生机构53个。全县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16张,其中,医院床位420张,卫生院床位246张;社会办医150张。全县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8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7人,护士923人。

    年末全县拥有各级体育机关1个,体育协会17个,民办非企业体育机构12个。全县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6个,全年销售中国体育彩票271.28万元。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88个,体育场面积62万平方米,预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98元,比上年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53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增长7.1%。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7500人,比上年末增加18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8470人,比上年末增加127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2521人,比上年末增加14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14244人,比上年末减少2393人,参加失业保险25000人;参加工伤保险24115 人;参加生育保险15304人。

    全年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517户,共748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3805户,共4820人;纳入特困供养人员1294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2346.62万元,其中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410万元,发放农村最低保障资金1936.62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个。其中,养老院3个,敬老院3个,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444张。全年全县共有福利彩票销售点14个,福利彩票销售收入1197万元左右。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年末全县森林面积13.064千公顷,森林覆盖率14.07%。全县自然保护区总数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千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8.76%。

    全年全县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294.65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5495.644公顷。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六项污染物评价,2020年全县环境空气综合指数为6.61,全市第9,SO2平均浓度为39ug/m³,同比下降17.02%;PM10平均浓度为105ug/m³,同比下降19.23%;PM2.5浓度为61ug/m³,同比下降19.74%。优良天数为212天,同比去年增加50天,优良率为60.1%。

    全年全县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人,比上年减少2人,下降50%。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为0。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正在汇总审核,本公报暂不涉及人口相关数据及人均指标,我们将按照国家要求及时发布。公报中涉及的人均指标根据人口预计数计算得到。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依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数据,其他历史年份数据尚在修订中。

    [4]农、林、牧、渔业等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5]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产业。

    [7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公报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9]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1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是指工业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

    [11]2020年为办理了营业性演出团体证的艺术表演团体。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森林面积、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林业局;用电相关数据来自供电分公司;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公安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邮政祁县分公司;电话用户、上网户数等通信数据来自各通信公司祁县分公司;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工信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祁县支行;教育和科技数据来自教育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图书数据、旅游数据、广播、电视数据来自文旅局和县文产办;卫生数据、体育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和体育局;社会低保、救济和福利数据来自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9:00-18:00
    联系电话:
    010-63691786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Powered by quyushuju X3.4 Licensed© 2008-2018 quyushuju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