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4-12-31 10:19 |
---|
签到天数: 8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版主
  
- 积分
- 177876
|
2019年秦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持续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各项事业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一、经济运行
【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经初步测算,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480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8771万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5494万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0541万元,增长7.3%。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41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8%(按53.09万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产业构成和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7%,较上年上升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3%,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0%,较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4%、8.3%和40.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75、0.61和2.9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6。
【财政】
2019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4771万元,较上年增长2.7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000万元,占年预算24240万元的107.26%,比上年增长9.86%。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437217万元,较上年下降0.7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95633万元,较上年增长6.15%。财政八项支出完成较上年增长13.61%。
【农林牧渔业】
全县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1774.96万元,增长1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9947.93万元,增长6.02%。
一、农业
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309579.39万元,增长14.54%;实现农业增加值182955.37万元,增长6.48%。农作物播种面积112.2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9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92万亩,粮经比为4.68:1,粮食总产量达210027.13吨,增长4.53%。其中夏粮产量64021吨,增长4.53%;秋粮产量146006.13吨,增长4.53%。
二、林业
全县实现现价林业总产值1408.78万元,下降16.71%;实现林业增加值627.33万元,增长68.17%。林产品产量达2446吨,其中花椒产量2303吨。
三、畜牧业
全县实现现价畜牧业总产值10094.95万元,下降0.5%;畜牧业增加值完成5186.79万元,下降11.48%。年末大牲畜存栏0.46万头。猪存栏3.04万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猪0.32万头),羊存栏2.24万只,鸡存栏58.11万只。
四、渔业
全县实现现价渔业总产值2.84万元,增长19.33%;实现渔业增加值1.3万元,增长21.32%。
五、农林牧渔服务业
全县实现现价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89万元,增长21.26%;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77.14万元,增长18.41%。
农村经济。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35169千瓦。年末村镇现有房屋1086.67万平方米,年末耕地面积124.47万亩。全年新修梯田1.3万亩,年末水平梯田达到99.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99万亩,保灌面积9.55万亩,水窖73708眼,农村用电量8474.5万千瓦时,化肥施用实物量61064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09.8吨。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8.73万亩,成灾面积5.6万亩,粮食作物减产面积3.84万亩,经济作物减产面积1.76万亩。
【工业】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6074万元,较上年增加5.2%。2019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从业人员823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1%,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增长13.4%;重工业产值下降4.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0.8%。
【建筑业】
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9420万元,增长13.4%。2019年全县共有10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2000人,实现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51717万元,增长32.2%。
【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164万元,增长15.41%。其中:项目投资完成310464万元,增长1.16%,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按注册地统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4700万元,增长114.32%;按三次产业分,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90万元,下降6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035万元,增长9.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8039万元,增长18.49%。实际销售房屋面积93675平方米,完成销售额47105万元。
【批零住餐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108.4万元,增长8.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3755.7万元,增长8.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3352.7万元,增长7.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完成329966.4万元,增长8.1%;餐饮收入完成27142.0万元,增长10.9%。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390277.2万元,增长9.5%,其中: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18998.7万元,增长8.8%;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71278.5万元,增长10.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239.7万元,增长8.0%;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1173.5万元,增长12.7%。
市场建设。全县共有市场47处,年成交额达88797万元。全县注册私营企业2907户(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117户、住宿餐饮业111户),注册资金1174319.56万元。纳入工商部门管理的固定个体户数达13919户,从业人数43237人,注册资金181884.74万元。期末登记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28户,出资总额353044.85万元,人员总数达6316人。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全县42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畅,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22.651公里,其中在建高速公路1条45.3公里,普通国省道260.06公里(国道1条53.8公里,省道5条206.26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1217.291公里(县道5条151.59公里,乡道3条50.204公里,村道333条1012.756公里,专用道1条2.741公里)。全县共有运输企业26家(其中:客运企业2家,货运企业24家),出租车公司2家。全县共有各种车辆89864辆,大小型汽车27492辆,五小车辆62372辆(其中摩托车47169辆,低速车15203辆)。
邮电通讯。邮政业务收入2542.63万元,增长23.7%;订阅各种报纸371.81万份,杂志7.39万份。全县共有428个行政村通电信宽带业务,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13.87万户。电信业务收入6244.2万元;移动用户13.8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6.65万户。移动业务收入1.1亿元,4G基站586个,用户20万户;联通业务收入2190万元,联通基站586个,用户4.6万户。
【税收金融保险业】
税收。税收收入完成35450万元,增收1953万元,同比增长5.83%;非税收入1739万元,增长74.42%。
金融业。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62789万元(其中:住户存款1307069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40178万元,广义政府存款115535万元),较年初增加70978万元,较年初增长4.7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27366万元,较年初增加75304万元,较年初增长7.91%。
【保险业】
保险业。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秦安支公司提供数据显示,全县人民财产保费收入3538.66万元,同比增长8.54%,全年保险赔付额1920.58万元,增长1.40%;据中国人寿秦安县支公司提供数据显示,全年保费收入5161.40万元,同比下降3.01%,全年保险赔付支出176.78万元,同比下降66.13%。
二、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县共有193名科技特派员赴193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建立科技示范村2个、示范基地2处。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星创天地1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家,省级引智示范基地1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累计孵化企业(团队)106个,在孵企业(团队)76个,成功孵化毕业30家。
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2项。争取新上项目6项,其中省列项目2项,市列项目3项,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1项,争取科技经费120万元;安排县列项目27项,投入科技经费115万元。验收科技项目19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5.26%。
【教育事业】
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06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含民办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农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1所,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67所(不含196个教学点),特教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69所,民办幼儿园30所。全县共有中小学生62615人(公办学校60807人),其中:小学29024人,初中17015人,高中13147人(公办11339人),农职中3378人(不含非全日制学生194人),特教51人。有在园幼儿12067人(其中公办8080人),学前班幼儿425人。全县中小学有214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420个班,初中409个班,高中251个班(公办215个班),中等职业学校54个班,农职业高中6个班。有幼儿园544个班(公办幼儿园396个班)。有特教班9个。全县共有公办教职工6357人,其中:小学2566人,初中1911人,高中952人,农职中278人,特教13人,其他教育等99人,幼儿园538人。另有:代课教师113人(其中:小学86人,中学13人,中职9人,幼儿园5人),民办高中47人,民办幼儿园390人。公办学校班均教职工:小学1.8人,初中4.67人,高中4.42人,农职中4.58人。公办学校师均负担学生:小学11.31人,初中8.90人,高中11.91人,农职中12.28人。公办教职工中专任教师598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4.11%。全县共有校舍建筑面积739162.84㎡(民办高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8047㎡)。普及初等教育的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升学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95.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61%。
【文化旅游业】
全县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图书馆1所,各类藏书7.2万册,文化馆1所,农家书屋433个,乡村广播电视站17个,广播覆盖率99.98%,电视地面接收站13.16万座,电视覆盖率达到99.96%,有线电视用户7825户,转播节目201套。全年共接待旅游游客27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县内主要有大地湾、何湾桃花景观、兴国寺、女娲祠、文庙等9处旅游景点。
【卫生事业】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6440人。全年筹资总额达36244.3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4666.01万元,个人缴纳11369.40万元,利息收入208.89万元;全年参合农民补偿总人数为198382人,其中门诊补偿人数134279人次,住院补偿人数64103人次。补偿总金额32508.88万元。其中门诊补偿金额3042.11万元,住院补偿金额29466.77万元。
卫生机构人员及床位。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8家,其中各类医院436家、卫生院17家、卫生分院5家,疾病预防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地方病防治办公室1家。有在岗职工人数1163人,卫生技术人员936人,其中,执业医师325人,助理医师113人,注册护士422人,药剂人员41人,检验员61人;有标准床位1530张。
【劳动工资】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总数12210人,其中:女干部5024人,少数民族干部93人,研究生干部191人,博士1人。全县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8675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1240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4.4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20060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5448元,增长2.91%。
三、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
据2019年公安局人口年报显示,全县年末总户数155451户,户籍总人口585162人,其中男301969人。常住人口53.1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31‰。农村户数128945户,农村人口534659人,全县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373966人,乡村从业人员30371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员191871人,从事第二产业人员50737人,从事第三产业人员61108人。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61.5元,较上年同期26236.3元增加2125.2元,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55.8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6元,较上年同期7783.2元增加778.4元,增长1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45.25元。
【社会保障与劳务输转】
社会保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12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220人,创业能力培训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68人,征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7719万元。为7309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16738万元。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5.07万人,参保缴费5864.72万元,含政府代缴1500.09万人,已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数8.28万人,发放养老资金11535.39万元;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13950人,保费收入2209.87万元,共报销医药费1613.34万元;城乡居民共参加医疗保险516440人,保费收入36244.30万元,共报销医药费32568.88万元;参加工伤保险14781人,保费收入2469712.39万元,共报销医药费113350.88万元;参加生育保险8629人,保费收入92.01万元,共报销医药费251.42万元。
劳务输转。全县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1.234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8.715万人,创劳务收入25.8亿元。开展劳务培训3.201万人,其中技能培训1.461万人,引导性培训1.74万人。
【社会福利与救济】
全县特困供养人员1772人,有优抚对象4373人,其中:革命伤残266人,烈军属36人,在乡复员军人124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71人,参战参试退伍人员294人,满60岁的农村籍退役士兵3471人,老年烈士子女11人。共为70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86.8万元。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共有49743人,其中: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903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01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45840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529.56万元。全年共享受医疗救助政策人数为16296人,发放救助金1839万元。
【残疾人事业】
全县现有各类残疾人口40408人,占总人口的6.9%。历年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累计达5096例,开展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累计达1420户,2019年全面实施“两项补贴”制度,累计完成 8701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特困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审核,发放资金766.85万元,发放率达到100%,进一步解决了残疾人长期照护困难和特殊生活困难,保障了残疾人的生存发展权益。
四、基层组织
全县共有17个镇,428个村委会,8个社区居委会,1410个村民小组,村干部1468人。全县共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28个,基层党委40个(其中:镇党委17个,机关党委15个,事业单位党委4个,镇辖社区党委4个),党总支47个,党支部831个,党员21256人,其中:农民党员12634人,女党员3951人,少数民族党员91人。全县共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454个,实现了全县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
说 明:
1.根据普查制度规定,省市利用“四经普”数据对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修正,故基数发生变化,本公报中所涉及2018年基数相应发生变化。
2.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秦安统计年鉴2019》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4.本公报中所涉及到的行业部门数据均由相关行业部门提供所得。
|
|